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渗透率微网多功能电能质量控制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达义 秦毅 康文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3-109,151,共8页
由于微网中独特的双向潮流控制,频繁出现的过电压和过电流现象,以及大电网和微网之间的谐波高渗透率,使得微网的电能质量问题比传统大电网要严重得多。同时因微网容量不大,安装多种电能质量控制器不经济,为了满足高渗透率下微网电能质... 由于微网中独特的双向潮流控制,频繁出现的过电压和过电流现象,以及大电网和微网之间的谐波高渗透率,使得微网的电能质量问题比传统大电网要严重得多。同时因微网容量不大,安装多种电能质量控制器不经济,为了满足高渗透率下微网电能质量的要求,文中提出一种多功能电能质量控制器。该多功能电能质量控制器可以灵活调节微网和传统电网的潮流,限制故障电流和进行软启动,抑制微网谐波高渗透率。文中分析了该电能质量控制器的原理、系统控制策略等。构建了一套三相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多功能电能质量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控制器 微网(微电网) 可调电抗器 高渗透率 双向潮流 电流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直流配用电系统运行控制策略与示范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宇明 郭佩乾 +3 位作者 袁志昌 刘国伟 童亦斌 廖贵膑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2,共10页
作为新型配电系统中一个环节,建筑直流配用电系统在实现“双碳”为目标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链中具备重要的发展意义。现阶段低压建筑直流配用电系统的研究仍围绕系统架构设计方面展开,面向建筑直流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方面系统性的研... 作为新型配电系统中一个环节,建筑直流配用电系统在实现“双碳”为目标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链中具备重要的发展意义。现阶段低压建筑直流配用电系统的研究仍围绕系统架构设计方面展开,面向建筑直流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方面系统性的研究较浅。针对该领域,系统性总结了低压直流建筑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典型组网架构以及所适用的运行控制策略。围绕“扁平化、分布式”供电特点和未来“弱中心化”控制应用的需求,探讨了适用于直流化改造的建筑系统和未来新建直流建筑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案,以实现多样化的直流设备接入系统灵活性且运行稳定性。以深圳市“低碳城未来大厦”示范工程为案例,对日常运行控制模式及试运行结果开展了分析。最后,对未来低压建筑直流配用电系统换流变换设备市场化应用的发展路径以及现阶段换流变换设备的控制策略应对方案开展了讨论与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用电系统 集中式组网架构 分布式组网架构 低碳城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负荷分解技术验证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饶竹一 赵少东 +1 位作者 张云翔 秦毅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22期136-143,共8页
非侵入负荷分解技术作为新兴的用户用电行为感知技术,尚缺乏对分解算法进行评估的验证平台。针对上述问题,以非侵入负荷分解算法运行结果与侵入子系统采集的负荷信息进行对比作为核心思想,构建了非侵入负荷分解技术验证平台。首先提出... 非侵入负荷分解技术作为新兴的用户用电行为感知技术,尚缺乏对分解算法进行评估的验证平台。针对上述问题,以非侵入负荷分解算法运行结果与侵入子系统采集的负荷信息进行对比作为核心思想,构建了非侵入负荷分解技术验证平台。首先提出并设计了模块化组合模式的验证平台硬件架构,非侵入式子系统、侵入子系统和对比平台3个模块独立设计却又功能耦合,各子系统支持共同对负荷信息独立采集,非侵入子系统满足差异化分解算法对采集频率的需求,侵入子系统的数据密度可从分钟级到毫秒级。接着以分层理念为指导开发了验证平台软件架构,平台具备分析非侵入负荷分解算法的启停误差、功率误差和电量误差的功能,并将负荷用电信息以电轨迹图形式进行直观展示,软件的松耦合架构模式方便验证功能的集成与扩展。最后,模拟实验表明,非侵入负荷分解技术验证平台侵入式负荷信息启停时刻统计误差为1 min,功率和电量统计误差小于1%,此误差下,验证平台通过负荷信息对比能够客观评估验证分解算法的准确性,为非侵入负荷分解算法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 验证平台 模块化设计 分层设计 居民负荷 电轨迹 分解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