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热冬暖地区近零碳校园关键技术路径与增量成本研究——以深圳市中小学为例
1
作者 郑剑娇 刘力铭 +1 位作者 范钟琪 郭永聪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87,共10页
近零碳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其推进过程中会面临技术、资金、政策等挑战。为了在近零碳校园实践中快速核定增量投资成本,选取深圳市中小学进行近零碳校园关键技术路径和增量成本研究,科学合理地确定深圳市近零碳校园关... 近零碳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其推进过程中会面临技术、资金、政策等挑战。为了在近零碳校园实践中快速核定增量投资成本,选取深圳市中小学进行近零碳校园关键技术路径和增量成本研究,科学合理地确定深圳市近零碳校园关键技术路径,大致估算深圳市近零碳校园关键技术路径增量成本,明确建设期近零碳校园单位建筑面积增量成本参考指标。挑选出深圳市近零碳校园建设的20条优先实施路径与增量投资成本,以期为夏热冬暖地区其他省市的近零碳校园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零碳排放 校园 低碳技术路径 增量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某建筑中水与雨水利用案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志辉 王莉芸 +4 位作者 彭世瑾 李沛 罗文博 张嘉威 刘镇涛 《绿色科技》 2014年第6期279-281,284,共4页
以深圳市某建筑物为例,比较了绿色建筑中水与雨水等非传统水源利用的方案,包括只设建筑物中水利用系统、只设雨水利用系统和中水与雨水回收利用综合系统。并且充分考虑中水水质维护措施,提出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MBR工艺)与雨水处理工艺... 以深圳市某建筑物为例,比较了绿色建筑中水与雨水等非传统水源利用的方案,包括只设建筑物中水利用系统、只设雨水利用系统和中水与雨水回收利用综合系统。并且充分考虑中水水质维护措施,提出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MBR工艺)与雨水处理工艺(人工湿地)。三个利用方案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比较得出,以污废排水为水源的中水利用方案能节约费用,具合理的静态回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非传统水源 中水利用 雨水利用 MBR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机构建筑多源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顾文波 李雨桐 +2 位作者 陈益明 谢思佳 马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0-336,344,共8页
针对大型公共机构建筑多源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调度难问题,进行了兼顾经济、环保、高效的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首先,对多源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各项设备建立了数学模型及约束条件,再基于满意度最优指标,提出了该多源系统在夏季某典型天的... 针对大型公共机构建筑多源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调度难问题,进行了兼顾经济、环保、高效的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首先,对多源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各项设备建立了数学模型及约束条件,再基于满意度最优指标,提出了该多源系统在夏季某典型天的冷热电调度运行方案,分析了不同辐照度对各个指标最优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公共机构建筑多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基于满意度指标最优的优化调度方案虽未同时实现各单项指标值最优,但却满足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环保性及节能性的全方位需求;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多源系统中的供能比例,虽然降低了系统经济、环境及能效指标最优值,但却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满意度指标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机构建筑 多源冷热电联供 满意度指标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园区的绿色建筑——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的绿色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延超 刘俊跃 《南方建筑》 2015年第2期21-27,共7页
通过深圳市科技生态园项目绿色实践,探索大型城市园区类项目在绿色设计方法、技术体系和设计管理方面的突破和创新。项目以系统观的"平衡规划"为理论基础,以"垂直城市,立体分层"为核心规划思想,以"生态诊断+... 通过深圳市科技生态园项目绿色实践,探索大型城市园区类项目在绿色设计方法、技术体系和设计管理方面的突破和创新。项目以系统观的"平衡规划"为理论基础,以"垂直城市,立体分层"为核心规划思想,以"生态诊断+专项规划+本体技术"新的绿色园区设计流程指导,并创新集成协同的管理方法在绿色园区的设计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园区 平衡规划 垂直城市 专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场景模型的深圳市高新区青年就业群体居住选择偏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云 卢梦含 +1 位作者 范钟琪 钟婧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28,共8页
青年就业群体作为城市发展资源,也是面临住房困境的主要群体。文章以深圳市高新区青年就业群体为例,基于SP场景模型对青年就业群体的现状居住特征和居住偏好进行偏好模型建构与分析。研究发现:(1)青年就业群体的现状居住空间特征表现为... 青年就业群体作为城市发展资源,也是面临住房困境的主要群体。文章以深圳市高新区青年就业群体为例,基于SP场景模型对青年就业群体的现状居住特征和居住偏好进行偏好模型建构与分析。研究发现:(1)青年就业群体的现状居住空间特征表现为临近就业地居住,居住偏好的空间特征为青年就业群体的预期住房价格从低到高,逐渐形成现状居住空间特征;(2)青年就业群体现状预期价格较低,现状和潜在需求存在偏差,青年就业群体受限于自身经济能力和市场资源配置而难以获得所需的区位资源;(3)为优化居住条件,研究认为应从供需平衡角度,提供居住空间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就业群体 SP模型 居住偏好 深圳高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绿色建筑运行认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惠斌 陈耿彬 陈益明 《绿色科技》 2019年第6期157-160,共4页
以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为例,介绍了国家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认证,并从施工管理、运营管理和检测验证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的绿色建筑施工和运营管理措施,探讨了运行标识申报的重难点,并提出了运行标识申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超高层建筑 国家绿色建筑运行标识 认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的绿色建筑运行检测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诚 陈益明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0期208-215,共8页
总结了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在绿色建筑运行检测方面的技术实践。结果表明:作为超高层玻璃幕墙建筑,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在设计和建造方面进行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的尝试,获得了美国LEED认证及国内绿色建筑认证,其节地、节能、节水、室... 总结了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在绿色建筑运行检测方面的技术实践。结果表明:作为超高层玻璃幕墙建筑,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在设计和建造方面进行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的尝试,获得了美国LEED认证及国内绿色建筑认证,其节地、节能、节水、室内环境等方面的绿色设计对亚热带同类建筑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绿色建筑运行检测 LEED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某总部办公大厦绿色建筑设计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文奇 赵晓清 林强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0期202-205,共4页
为探索绿色建筑技术在夏热冬暖地区办公类建筑中的应用,深圳市某总部办公大厦在方案设计之初即融合绿色建筑理念,提出了项目的实施以立足本土、低投高效为原则,采用多种被动式和主动式绿色建筑技术,如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高效空调照... 为探索绿色建筑技术在夏热冬暖地区办公类建筑中的应用,深圳市某总部办公大厦在方案设计之初即融合绿色建筑理念,提出了项目的实施以立足本土、低投高效为原则,采用多种被动式和主动式绿色建筑技术,如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高效空调照明设备选用、能耗监测系统、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空调冷凝水回用等,以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目标,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外遮阳系统 BI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建筑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以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为例
9
作者 刘慧敏 朱惠斌 陈益明 《绿色科技》 2019年第8期181-183,共3页
以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为例,介绍了绿色建筑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对于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采用MBR工艺处理建筑杂排水用于地下车库冲洗、室外绿化灌溉、冲厕等杂用水,实测了中水用水量1.1万m^3/a,分析结果表明:非传统水源用水量占建筑... 以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为例,介绍了绿色建筑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对于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采用MBR工艺处理建筑杂排水用于地下车库冲洗、室外绿化灌溉、冲厕等杂用水,实测了中水用水量1.1万m^3/a,分析结果表明:非传统水源用水量占建筑总用水量的15.49%,取得了较好的节水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中水回用 MBR生物膜 节水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绿色建筑设计实践
10
作者 蔡小勇 陈益明 陈耿彬 《绿色科技》 2019年第8期178-180,共3页
指出了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项目是中国移动通信深圳分公司新建的办公楼,通过一系列的绿色设计和实施,该项目获得了美国LEED金级认证、国内绿色建筑认证二星级,其在节地、节能、节水、室内环境等方面的绿色设计对华南地区同类建筑具有... 指出了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项目是中国移动通信深圳分公司新建的办公楼,通过一系列的绿色设计和实施,该项目获得了美国LEED金级认证、国内绿色建筑认证二星级,其在节地、节能、节水、室内环境等方面的绿色设计对华南地区同类建筑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绿色建筑 LEED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条件下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与运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方芳 鲍振国 +3 位作者 陈猷鹏 刘连伟 郭劲松 周安兴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0,共6页
考察了低盐度条件下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及其处理高氮高盐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NaCl为3.0 g/L的低盐度、氮负荷为130 mg/(L·d)的条件下采用普通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可在165 d内成功启动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TN、NH4+-N... 考察了低盐度条件下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及其处理高氮高盐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NaCl为3.0 g/L的低盐度、氮负荷为130 mg/(L·d)的条件下采用普通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可在165 d内成功启动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TN、NH4+-N、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0%、98.8%、90.0%,NH4+-N、NO2--N去除量与NO3--N生成量之比为1∶(1.15±0.08)∶(0.20±0.02),出水pH稳定在8.42左右,污泥呈棕褐色颗粒状,存在部分浅红色颗粒污泥。将总氮容积负荷和盐度(NaCl)逐步提高到258 mg/(L·d)和12.0 g/L,反应器脱氮效率保持高效、稳定。在低盐度条件下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之后,通过适当的氮负荷和盐度提升方式,可以处理高氮高盐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厌氧氨氧化 启动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候室内呼出气溶胶颗粒物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乃平 贺启滨 +1 位作者 李晓萍 牛建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80-1685,共6页
实验研究了全尺寸人工气候室内,置换通风条件下,人体呼出气溶胶颗粒物在室内竖直、水平方向的分布以及人员暴露情况.采用一套气溶胶发生系统产生近似人体呼出粒径范围的多分散颗粒物,采用高精度的气溶胶光谱仪测量室内颗粒物的分布,采... 实验研究了全尺寸人工气候室内,置换通风条件下,人体呼出气溶胶颗粒物在室内竖直、水平方向的分布以及人员暴露情况.采用一套气溶胶发生系统产生近似人体呼出粒径范围的多分散颗粒物,采用高精度的气溶胶光谱仪测量室内颗粒物的分布,采用一个具有呼吸功能的暖体假人以及一个自行研制的暖体假人来模拟真实人体.结果发现,在距离发生源较近的位置,颗粒物在呼吸区高度有"自锁现象"发生;而在远离发生源的位置,颗粒物沿高度方向呈现下低上高的两区分布.人体对颗粒物的暴露量与人体距离发生源的位置有关,人体周围上升的热羽流有助于减小人体对颗粒物的暴露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颗粒物 置换通风 分布 人员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榕气生根气体交换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丽莹 付祥钊 +1 位作者 罗志强 郭新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50,共6页
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L.f.)气生根的气体交换特征。结果表明气生根具有呼吸、蒸腾作用和空气吸湿作用。影响气生根呼吸作用的因素为年龄>空气温度>光强>相对湿度;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为年龄>... 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L.f.)气生根的气体交换特征。结果表明气生根具有呼吸、蒸腾作用和空气吸湿作用。影响气生根呼吸作用的因素为年龄>空气温度>光强>相对湿度;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为年龄>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光照。年龄小的气生根的呼吸和蒸腾作用较强,年龄大的尤其是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气生根的呼吸作用较小,水分的释放(蒸腾作用)转变为水分的吸收(吸湿作用)。年龄小的气生根的CO2交换率与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越高,CO2交换率越大,呼吸越强;H2O交换率与相对湿度呈线性关系,相对湿度越大,H2O交换率越小,蒸腾越弱;年龄大的成熟气生根的H2O交换率与空气相对湿度呈线性关系,相对湿度越大,H2O交换率越小,蒸腾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榕 气生根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吸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建筑行人交通仿真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翁小雄 黄德剑 黎升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49,69,共6页
公共建筑内的行人交通是一个群聚密度不确定、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随机动态问题.计算机动态仿真是目前研究公共建筑物内行人交通流动力学特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针对主流仿真软件在模拟相同场景下行人疏散结果时存在差异的问题,... 公共建筑内的行人交通是一个群聚密度不确定、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随机动态问题.计算机动态仿真是目前研究公共建筑物内行人交通流动力学特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针对主流仿真软件在模拟相同场景下行人疏散结果时存在差异的问题,分析仿真软件在模型性能上的差异,解释离散空间引致仿真误差的原因,同时引入保真度来评价仿真模型的精确程度.通过对比地铁站通道的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得出行人交通仿真性能与建筑物内环境密切相关的结论,验证保真度对仿真模型的重要性.案例结果表明,连续矢量空间多智能体仿真模型对再现公共建筑内行人交通的保真度高达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行人交通 仿真模型 保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建筑节能相变材料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凯军 管海凤 +3 位作者 刘劭博 黄志林 任俊 陈喜明 《新能源进展》 2017年第3期212-217,共6页
本文研究一种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相变材料,该材料为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通过DSC检测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分析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不同比例时相变材料的性能。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质量比为4∶... 本文研究一种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相变材料,该材料为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通过DSC检测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分析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不同比例时相变材料的性能。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质量比为4∶1时,相变材料的熔融温度为22.4℃、熔化潜热为188.7 J/g,该相变材料综合性能最佳,相变温度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围护结构使用要求。将该相变材料与建筑材料结合制得相变墙体材料,能调控室内温度,从而降低空调能耗,在建筑节能领域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棕榈酸甲酯 硬脂酸甲酯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引入绿色建筑教学内容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志辉 王莉芸 +4 位作者 彭世瑾 李沛 罗文博 张嘉威 刘镇涛 《绿色科技》 2014年第8期327-330,共4页
论述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中引入绿色建筑教学内容的重要性;重点剖析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中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条文,并且以案例教学方法对此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规划视域下武汉市乡村“三生空间”分类与功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璐 王江萍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7期9-16,共8页
以武汉市乡村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用地现状主导功能为分类依据,参照现行用地分类标准,构建乡村“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对武汉市乡村“三生空间”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对目前主流的空间功能评价指标进行梳理和筛选,构建乡村“三生空间... 以武汉市乡村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用地现状主导功能为分类依据,参照现行用地分类标准,构建乡村“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对武汉市乡村“三生空间”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对目前主流的空间功能评价指标进行梳理和筛选,构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评价体系,采用生物物理过程直接测算法,辅以价值量转化法对武汉市乡村“三生空间”进行功能评价。最后,对武汉市乡村“三生空间”的分布特征和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武汉市乡村空间优化的各类要素投入提供依据和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乡村 价值评价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体建筑人为排热及热湿气候动态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穆康 刘京 +3 位作者 李芳芳 卢振 刘俊跃 张建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6,共6页
为研究具备复合功能类型的城市综合体内建筑人为排热规律及室外大气动态热平衡情况,建立了针对多种建筑类型及用能形式并存的区域热气候动态预测模型,并以深圳市某实际城市综合体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典型计算日内,该城市... 为研究具备复合功能类型的城市综合体内建筑人为排热规律及室外大气动态热平衡情况,建立了针对多种建筑类型及用能形式并存的区域热气候动态预测模型,并以深圳市某实际城市综合体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典型计算日内,该城市综合体在全天大部分时间段里都存在建筑人为排热,其排热规律主要体现各类建筑空调制冷系统的使用特点;整个计算期间内,建筑人为全热排热量占区域内总全热排热量的比例最大,约为62.1%;城市综合体热岛强度日均值和整个计算期间峰值比单一城市功能区相应值高约0.1-0.45℃,建筑人为排热是城市综合体区域内独特热气候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体 建筑人为排热 动态预测模型 室外热湿气候 热岛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办公建筑空调制冷系统大气排热实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穆康 刘京 +2 位作者 卢振 曹勇 张建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5-132,共8页
为研究单位建筑面积排热量较大的城市办公建筑空调制冷系统的排热规律,采用现场实测的研究方法,选取位于深圳市及北京市城市中心区的4座典型办公建筑作为实测对象,并将空调制冷系统通过冷却塔的排热分为显热排热和潜热排热这两类进行细... 为研究单位建筑面积排热量较大的城市办公建筑空调制冷系统的排热规律,采用现场实测的研究方法,选取位于深圳市及北京市城市中心区的4座典型办公建筑作为实测对象,并将空调制冷系统通过冷却塔的排热分为显热排热和潜热排热这两类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表明:实测办公建筑空调制冷系统的单位建筑面积全热排热量在85~106 W/m2范围内,其中显热排热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5%,而潜热排热占绝大比例为95%~98.85%,建筑空调制冷系统通过冷却塔的排热主要以潜热排热方式向外排出,从而显著增加了建筑周围大气相对湿度,并且城市范围内的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不利于建筑空调制冷系统向大气环境排热排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建筑 空调制冷系统 显热排热 潜热排热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氡析出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建华 孙浩 +1 位作者 符适 肖德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27-1532,共6页
使用RAD7和建材氡析出率测试舱,对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氡析出率随其尺寸、样品数量及含水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舱中放入样品的数量对被测样品的表面氡析出率几乎无影响;在同一测试舱中,当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体积不... 使用RAD7和建材氡析出率测试舱,对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氡析出率随其尺寸、样品数量及含水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舱中放入样品的数量对被测样品的表面氡析出率几乎无影响;在同一测试舱中,当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体积不变、表面积增加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表面氡析出率减少,但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在单位时间内的氡析出总量不变;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其表面氡析出率与其含水率的增加呈对数增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气混凝土砌块 氡析出率 尺寸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