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膜对LED背光光色变化的影响
1
作者 钟文馗 林伟瀚 +2 位作者 杨梅慧 胡文党 谢沛川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1-438,共8页
Mini LED背光显示产品使用光学扩散板和复合膜进行亮度提升和均匀性提升,光学膜将大幅改变背光的色坐标和亮度参数。本文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亮度增益在1.5~2倍,亮度增益排序为POP>DPP>MOP>DOP。经分析这是由于不同复合膜对光... Mini LED背光显示产品使用光学扩散板和复合膜进行亮度提升和均匀性提升,光学膜将大幅改变背光的色坐标和亮度参数。本文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亮度增益在1.5~2倍,亮度增益排序为POP>DPP>MOP>DOP。经分析这是由于不同复合膜对光束立体角的矫正作用引起,即光学微结构对杂散光收集能量大于扩散剂散射产生的能量耗损。同时复合膜大幅提高了背光色坐标,其中扩散板+DPP色坐标变化Δx为0.01,Δy为0.0187,这是由于扩散粒子的Mie散射使短波段蓝光的光辐射能大幅耗损。对于量子点显示,从多层光学微结构反射回量子膜的蓝光将产生多重光致激发现象,使复合膜对xy色坐标值的增幅进一步加大。光学复合膜产生的亮度增益和色温降低有利于显示产品在出厂时将色温调到低色温从而保证显示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微发光二极管 光学膜 散射 折反射 颜色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i LED显示光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梅慧 林伟瀚 +2 位作者 于海 胡文党 谢沛川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0-686,共7页
微间距Mini LED直显屏幕随着光出射角度变大,将产生从正视白场到偏淡红色再到偏淡青色的角度色偏现象。通过测试及计算发现,在50°~60°视角位置出现色坐标拐点。通过光型分析,Mini LED屏幕表面的色偏现象与RGB裸晶片的光型不... 微间距Mini LED直显屏幕随着光出射角度变大,将产生从正视白场到偏淡红色再到偏淡青色的角度色偏现象。通过测试及计算发现,在50°~60°视角位置出现色坐标拐点。通过光型分析,Mini LED屏幕表面的色偏现象与RGB裸晶片的光型不匹配及光型左右不对称有关。同时由于RGB颜色在介质中的色散现象,红光的逃逸角大于蓝绿光,光线经过介质后红光光型发散程度强于蓝绿光。红绿蓝光强衰减程度的差异引起了出射光的角度色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 LED 色偏 色散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色转换方式下占空比与色差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梅慧 钟文馗 +3 位作者 林伟瀚 胡文党 陈俐闯 谢沛川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72-1680,共9页
LCD背光的色彩转换包括蓝光激发YAG黄粉、蓝光激发β-SiAlON+KSF红粉、蓝光激发红绿量子点材料等3种方式。在数字调光模式下,3种色彩转换方案在不同电流占空比条件下的亮度变化趋势基本呈线性关系,但色坐标变化趋势差异明显。随着电流... LCD背光的色彩转换包括蓝光激发YAG黄粉、蓝光激发β-SiAlON+KSF红粉、蓝光激发红绿量子点材料等3种方式。在数字调光模式下,3种色彩转换方案在不同电流占空比条件下的亮度变化趋势基本呈线性关系,但色坐标变化趋势差异明显。随着电流的变化,蓝光激发β-SiAlON+KSF红粉转换方案样品在3种样品中色坐标变化差异值最大,且红色变化比绿色明显。蓝光激发红绿量子点转换方案的色坐标变化介于其他两种方案之间,且绿色变化比红色明显。经分析,色坐标变化差异与红绿粉的量子激发效率差异有关。通过缩短KSF粉余辉时间及驱动电流调光周期可以消除“红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转换 色坐标 调光电流 光致发光 余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