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建成区生态廊道空间规划管控与保护利用路径——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1
作者 欧阳丹 王婧 +2 位作者 陈玲仙 李文菁 洪武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7,共8页
通过分析传统生态保护规划存在的管控粗放、与详细规划衔接不足、落地难等问题,基于对城市高密度建成区生态廊道空间典型特征的认知,提出从空间、管治、支撑3个维度构建系统化的生态廊道保护修复规划管控思路和实施路径,促使规划与具体... 通过分析传统生态保护规划存在的管控粗放、与详细规划衔接不足、落地难等问题,基于对城市高密度建成区生态廊道空间典型特征的认知,提出从空间、管治、支撑3个维度构建系统化的生态廊道保护修复规划管控思路和实施路径,促使规划与具体修复实施工程的紧密衔接,强化传导、保障规划落地。在此基础上,以深圳市龙岗区重点生态廊道规划为例,探讨其在落实生态廊道分区管控、规划传导、实施落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为其他地区的生态廊道规划建设提供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建成区 城市生态廊道 规划管控 系统化修复 传导实施 深圳市龙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传导理念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全链条实施机制探索——以深圳市为例
2
作者 严震宇 欧阳丹 +2 位作者 周湘 刘永珍 洪武扬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8,共7页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面临补短板与提品质的双重要求。同时受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影响,公共基础设施规划理念和实施机制需相应转变。目前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面临土地资源紧约束与人口持续增长、供给周期长与...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面临补短板与提品质的双重要求。同时受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影响,公共基础设施规划理念和实施机制需相应转变。目前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面临土地资源紧约束与人口持续增长、供给周期长与需求紧迫、实施机制僵化与需求多样化、涉及部门多与实施协同难等一系列矛盾与挑战。据此,文章以公共基础设施短板突出的深圳市为例,介绍破解公共基础设施供给难的思路方法,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理念,提出规划逐级传导及分类指引、用地保障计划靶向供给、规划实施全期协同、动态更新与智能校调的全生命周期平台管理,从而构建公共基础设施全链条规划实施机制,将规划实施转化为具体的思路方法和操作步骤,以期为相关规划实施及现代化空间治理提供方法和案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传导 公共基础设施 全链条 靶向供给 实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城市化地区空间生产模式与规划反思——以深圳坂田片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凯 隆妮 +2 位作者 刘浩 李云 魏广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以深圳坂田片区作为实证案例,构建“权力—资本—社会”三元—三圈层辩证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坂田片区的空间生产轨迹契合资本的三级循环;在空间生产的早期阶段,资本主体发挥市场资源的效率,快速完成工业化,权力空间...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以深圳坂田片区作为实证案例,构建“权力—资本—社会”三元—三圈层辩证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坂田片区的空间生产轨迹契合资本的三级循环;在空间生产的早期阶段,资本主体发挥市场资源的效率,快速完成工业化,权力空间呈现权力二元化特征,社会主体作用较小;空间生产完成工业化进入城市化阶段时,以政府为核心的权力主体通过制度政策和城市规划引导空间生产,资本主体主要面向城市空间建设,社会主体影响空间生产的运作效率;当空间生产进入城市化转型阶段时,权力主体顺应空间功能转型而改变规划导向,引导资本向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并将对应的社会主体纳入核心圈层。并且,总结归纳权力主体的空间规划权驱动、资本主体的空间价值增量驱动、社会主体的话语权驱动机制,从规划思维转型、规划秩序建构和规划实施路径方面进行反思,以期为其他地区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权力 资本 社会 坂田片区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建成环境下的生态廊道网络构建与精细管控思路探索——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欧阳丹 刘永珍 +2 位作者 周湘 余梦婷 洪武扬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9,共8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议题。生态廊道作为城市生态安全的骨架,具有连通生态斑块、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无序蔓延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高密度建成环境地区人口与经济...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议题。生态廊道作为城市生态安全的骨架,具有连通生态斑块、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无序蔓延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高密度建成环境地区人口与经济聚集、土地价值高,其生态空间保护与城市建设间的矛盾突出,管控任务尤为艰巨。文章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从生态廊道的概念拓展与建设的痛点切入,提出构建差异化模拟体系、精细精准划定范围、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模式,以及衔接国土空间系统、理顺实施传导路径等管控思路,以期为该类地区的生态廊道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建成环境 生态廊道 网络构建 精细管控 深圳市龙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技术框架与深圳实践 被引量:9
5
作者 吕凯 杜宇翔 +2 位作者 刘懿 陈瑜 李云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5,共9页
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本质特征和底层逻辑进行探讨,识别战略性、协调性、专业性、实施性的新要求,剖析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基础—规划策略—传导和管控”的产业空间专项规... 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本质特征和底层逻辑进行探讨,识别战略性、协调性、专业性、实施性的新要求,剖析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基础—规划策略—传导和管控”的产业空间专项规划技术框架。以都市圈一体化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产城融合理论、基于产业需求的空间供应理论、存量土地开发市场化机制为理论基础,提出“主导产业筛选—空间集聚区划定—基础设施保障—产城融合—园区设计—实施路径”的规划策略,建立“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方案设计”的纵向传导体系,并以深圳为例,探索技术框架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其他城市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空间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理论基础 技术框架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沈丹婷 盛鸣 +1 位作者 李晨 许诗韵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1-48,共8页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传导体系是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空间类规划"管控太细、太僵,管的太大、太专"等问题,提出借鉴传统空间类规划、关注3个维度、提高传导有效性的管控传导思路,构建&qu...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传导体系是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空间类规划"管控太细、太僵,管的太大、太专"等问题,提出借鉴传统空间类规划、关注3个维度、提高传导有效性的管控传导思路,构建"6项内容+3个维度""单元载体+4种方式"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明确6项管控传导的具体内容及要求,以规划单元指引为载体,通过落实、深化、优化、增补4类传导方式,实现"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的上传下达、横向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传导 规划单元指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区山水连城规划策略——以深圳市南湾片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凯 江美莹 +1 位作者 谷文轲 洪武扬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3-99,共7页
为推动高密度城区发展方式的转型,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据高密度城区的主要特征,重构生态文明背景下高密度城区与生态空间的关系,并结合山水连城的概念内涵,提出对山水连城的认知需进行3个方面的转变,即从“蓝绿空间”... 为推动高密度城区发展方式的转型,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据高密度城区的主要特征,重构生态文明背景下高密度城区与生态空间的关系,并结合山水连城的概念内涵,提出对山水连城的认知需进行3个方面的转变,即从“蓝绿空间”到“全域全要素”的转变、从“空间资源”到“生态体验”的转变、从“景观”视角到“三生”融合视角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连生态、连生活、连城境、连体验”的高密度城区山水连城规划策略框架,即构建全域全要素的城市生命共同体,建立“连山、亲水、近城、优产”的慢行网络架构,塑造由“门户节点—公共空间节点—历史文化节点”组成的魅力公共空间,以及营造“山水大美、文脉特色”的多元游览体验空间,进而以深圳市南湾片区为例,探索山水连城规划策略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新时代的高密度城区发展方式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区 “三生”融合 山水连城 规划策略 深圳市南湾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视角下的城市片区复合开发实施路径——以深圳国际低碳城片区为例
8
作者 周晖 魏广玉 +1 位作者 吕凯 洪武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针对当前城市片区开发面临的挑战,如城市资源利用不足、资源整合低效、财政资金支撑弱且平衡难、法规政策适应性不足等,从城市运营的角度探讨城市片区复合开发的实施路径。这一路径强调将城市片区全资源利用、一体化开发和可持续运营相... 针对当前城市片区开发面临的挑战,如城市资源利用不足、资源整合低效、财政资金支撑弱且平衡难、法规政策适应性不足等,从城市运营的角度探讨城市片区复合开发的实施路径。这一路径强调将城市片区全资源利用、一体化开发和可持续运营相结合,以资源价值营造彰显片区空间特质,以XOD模式为导向优化片区空间环境,并引入城市合伙人机制推动片区实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3大效益的均衡发展。同时,结合深圳国际低碳城片区复合开发实践,验证运营视角下的城市片区复合开发实施路径的适用性,以期为新时期城市片区开发方式的转型提供方向和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运营 实施路径 城市片区复合开发 XOD模式 城市合伙人 深圳国际低碳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详细规划第三方技术审查:内涵、逻辑与机制
9
作者 周大伟 邓春林 +2 位作者 陈宏胜 陆烨 庞文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2,共8页
随着自然资源全领域、全要素治理的持续推进和各地对存量空间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审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推行编审分离与第三方技术审查,成为提升规划编审工作质量和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结合产品审核和建... 随着自然资源全领域、全要素治理的持续推进和各地对存量空间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审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推行编审分离与第三方技术审查,成为提升规划编审工作质量和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结合产品审核和建筑行业审查分析阐述第三方技术审查的内涵,总结当前第三方技术审查行业机制建设和审查工作组织方面的问题,从降低运作成本、充分掌握行业信息、保障审查质量与效率、推动编审技术革新等方面解析第三方技术审查的效用逻辑,并从独立性、市场准入、可问责性和流程与标准建设等方面提出第三方技术审查机制构建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规划 第三方技术审查 审查机制 规划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相适应的低碳发展区域分类初探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松丽 刘嘉 +3 位作者 高翔 姜克隽 袁文 周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105,共7页
一直以来区域低碳发展政策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基础,中东西边界明显,单纯以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为主要因素指导国家温室气体控制目标的分解,难以真正促进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以主体功能区划为依托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区域低碳发展政策特... 一直以来区域低碳发展政策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基础,中东西边界明显,单纯以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为主要因素指导国家温室气体控制目标的分解,难以真正促进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以主体功能区划为依托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区域低碳发展政策特别是区域重新分类提供了新的抓手,但囿于数据问题,现有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欠缺。本文利用全国县级单元主体功能数据库,“自下而上”汇总各省主体功能信息,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初步确定了各地区的综合主体功能。数据完整的29个省区被划分为整体优化型、战略结合型1、战略结合型2、生态屏障型、粮食安全型、固农求工型和混合型(共3类混合型)等9个类型,其发展内容、重点不尽相同。再结合各地区所处工业化阶段和碳排放强度水平,利用Kmeans方法对这些省区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了考虑主体功能定位背景下应承担“差别化”降碳任务的省区分类结果。总体而言,整体优化型和部分战略结合型应该首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生态屏障型也应该接受较为严格的降碳目标,而粮食安全型和固农求工型省区的降碳目标呈现出“光谱化”趋势——粮食安全与生态屏障混合型应设定较高目标,而粮食安全和战略结合混合型、粮食安全和固农求工型应有较为温和的降碳目标,单纯的固农求工型省区尚有较多发展空间。最后,研究提出,在“十四五”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和2030年达峰目标分解中应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一个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中;“西部大开发”区域政策应以“西部大保护”为前提,西部省区应该承担相对比较严格的降碳目标,而不是目前的宽松目标。同时,对部分生态屏障型省区还应该提出提升碳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低碳发展 主体功能 区域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红公园的理论基础、构建逻辑及规划策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凯 洪武扬 +1 位作者 周庆华 魏广玉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5,共9页
引入情感三层次理论,提出网红公园的情感化设计分为可感知、可使用、可反思等3个层次。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深圳人才公园、成都兴隆湖湿地公园等3个网红公园作为研究案例,推导出“符号价值构建与空间价值赋能”的根本逻辑,通过社交媒... 引入情感三层次理论,提出网红公园的情感化设计分为可感知、可使用、可反思等3个层次。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深圳人才公园、成都兴隆湖湿地公园等3个网红公园作为研究案例,推导出“符号价值构建与空间价值赋能”的根本逻辑,通过社交媒体赋能、空间赋能、情感赋能和商业赋能形成“媒体再现—具身体验—用户二创”的逻辑闭环,并提出情感分析、城市设计导向、空间意象塑造、配套服务支撑等4个方面的规划策略,以期为国内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公园 理论基础 构建逻辑 情感价值 规划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建设用地分层设权探索历程、特征与建议——基于轨道交通设施综合开发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湘 欧阳丹 +2 位作者 刘永珍 杜双羽 洪武扬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90,共10页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建设用地分层设权领域起步早,取得了丰富的探索经验。聚焦深圳轨道交通设施综合开发,回顾深圳建设用地分层设权的探索历程,系统思考深圳建设用地分层设权的特征与不足,从制度灵活应用与健全、规划协同...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建设用地分层设权领域起步早,取得了丰富的探索经验。聚焦深圳轨道交通设施综合开发,回顾深圳建设用地分层设权的探索历程,系统思考深圳建设用地分层设权的特征与不足,从制度灵活应用与健全、规划协同管控、审批路径优化和管理技术升级等方面提出分层设权全流程管理的实施路径与优化建议,以期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复合 建设用地 分层设权 轨道交通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深港跨界生活圈研究
13
作者 吕凯 魏广玉 +1 位作者 刘懿 李云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54,共8页
通过明确跨界生活圈的概念,针对研究对象、范围划定和影响因素3个核心问题展开理论探讨,进而构建跨界生活圈的引力模型和时空间行为模式。以深圳和香港地区为例,将深港跨界生活圈的演进历程划分为历史变迁、跨界萌芽、跨界探索和深度融... 通过明确跨界生活圈的概念,针对研究对象、范围划定和影响因素3个核心问题展开理论探讨,进而构建跨界生活圈的引力模型和时空间行为模式。以深圳和香港地区为例,将深港跨界生活圈的演进历程划分为历史变迁、跨界萌芽、跨界探索和深度融合4个阶段,从交通出行、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剖析深港跨界生活圈的时空间行为特征,从空间演化、规则对接和柔性规划3个方面探讨深港跨界生活圈的发展趋势,以为其他跨界生活圈规划的编制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生活圈 时空间行为 演进历程 规则对接 柔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