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的免疫平衡与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娟娟 唐志元 +3 位作者 张艳红 王朝霞 唐志辉 曾宪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7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免疫平衡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建立OME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免疫平衡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建立OME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耳黏膜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变化以及中耳黏膜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模型组(OME组)中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抗原表达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CON组)强;OME组中耳黏膜中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抗原表达较CON组弱;与CON组相比,OME组Treg比例为3.57%±0.66%,CON组Treg比例为14.99%±2.49%;OME组Th17比例为12.17%±1.90%,CON组Treg比例为3.29%±0.49%;与CON组相比,OME组中耳黏膜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增高。结论通过对动物模型的验证,说明OME可能是全身过敏反应在中耳局部的表现,Treg/Th17表达失衡,PI3K/Akt/mTOR信号通路被激活,导致中耳黏膜发生充血、水肿和中耳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渗出液中耳炎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辅助性T细胞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导航引导鼻内镜下单侧翼管神经主干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再兴 唐志元 +4 位作者 赵海亮 刘智献 李定波 李胜 曾宪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通过与鼻中隔成形+双侧下鼻甲成形术的比较,评估导航引导鼻内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将40例中重度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A组)行单侧翼管神经主干切断术,... 目的通过与鼻中隔成形+双侧下鼻甲成形术的比较,评估导航引导鼻内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将40例中重度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A组)行单侧翼管神经主干切断术,对照组(B组)行鼻中隔成形+双侧下鼻甲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及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数值。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1年、2年的VAS及RQLQ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01);A组与B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术后2年VAS评分,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RQLQ评分,A组评分低于B组,统计学有差异(P<0.01,P<0.05,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都可以缓解中重度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随访2年内,鼻内镜下单侧翼管神经主干切断术与鼻中隔成形+双侧下鼻甲成形术相比较,在缓解中重度AR症状方面作用更明显;导航的运用可更加精准定位翼管神经,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神经导航 翼管神经主干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