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vin在不同病理分型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向前 陈勇飞 +1 位作者 梁伟容 张弘 《北方药学》 2016年第9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Livin在不同病理分型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脂溢性角化病病例120例(6个类型,每种病理类型各20例),并以10例正常包皮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所有病例的Livin表达情况进行染色检测。结果:Livin在不同病... 目的:观察Livin在不同病理分型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脂溢性角化病病例120例(6个类型,每种病理类型各20例),并以10例正常包皮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所有病例的Livin表达情况进行染色检测。结果:Livin在不同病理分型的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包皮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Livin的表达强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溢性角化病组织普遍表达Livin,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凋亡抑制相关,其发生可能与Livin表达上调有关;Livin在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病理分型无关,提示不同病理分型SK组织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存在相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病理分型 LIVI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梅毒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燕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的通过快速血清反应(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比较,探究FQ-PCR诊断梅毒的相关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梅毒患者70例,同时给予RPR、TP-ELISA和FQ-PCR三种检测方... 目的通过快速血清反应(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比较,探究FQ-PCR诊断梅毒的相关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梅毒患者70例,同时给予RPR、TP-ELISA和FQ-PCR三种检测方式,观察不同检测手段的阳性分布情况。结果 FQ-PCR阳性率相比于RPR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8,P<0.05);FQ-PCR阳性率和TP-ELISA基本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P>0.05)。结论选择FQ-PCR方法测定Tp-DNA水平,有助于梅毒的确诊,效果优于RPR和TP-ELISA,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