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婵 马东升 于林芳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7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4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镜检查+常规外科手术;观察组采用内镜新技术检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记... 目的探讨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4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镜检查+常规外科手术;观察组采用内镜新技术检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记录比较两组影像质量评分、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毛细血管、胃小凹分型及病变形态的影像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及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新技术更有利于该病早期诊治,疗效切实,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技术 常规措施 新技术 消化道早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清胃镜观察胃黏膜形态预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探索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贵德 朱藜果 +1 位作者 马东升 张盛洪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8期30-35,共6页
目的通过高清胃镜观察、归纳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胃黏膜形态改变以预测Hp感染结果,从而探讨高清胃镜直接诊断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同时进行胃镜检查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连续性50... 目的通过高清胃镜观察、归纳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胃黏膜形态改变以预测Hp感染结果,从而探讨高清胃镜直接诊断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同时进行胃镜检查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连续性500例受检者,以高清胃镜在白光下直接观察胃黏膜形态,根据所见形态特点预测是否存在Hp感染,并与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进行比对,比较两者结果符合率。结果胃体、胃底黏膜充血或出血;胃黏膜水肿;胃底、胃体黏膜可见较多黏液;中度以上黏膜萎缩;黏膜肠上皮化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可能成为胃镜预测Hp感染阳性的特征点。胃体可见规则集合静脉(RAC);胃黏膜有光泽,无萎缩;胃底或胃体息肉;胃窦或胃体小弯的放射性充血可能成为胃镜预测Hp感染阴性的特征点。胃镜预测Hp感染的敏感性为90.1%,特异性为70.4%;阳性预测值为71.0%,阴性预测值为89.9%,总体符合率79.2%。结论高清胃镜直接观察胃黏膜形态表现可有效预测Hp感染情况,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预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瑶珍 衷爱华 李春梦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7年6~12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7年6~12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全程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内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较低(P <0.05);观察组患者内镜操作时间较短,麻醉药物使用量较低(P <0.05);观察组患者焦躁不安、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33%、1.67%和5.00%,均低于对照组13.33%、11.67%和18.33%(P <0.05)。结论针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保证患者血压平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肠镜 全程护理干预 不良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沙必利对缓解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及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章泽鑫 林贵德 曾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对缓解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枸椽酸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接受泮托拉唑治...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对缓解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枸椽酸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接受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胸骨后疼痛积分、反酸积分、烧心的症状积分分别为(0.62±0.19)、(0.95±0.21)、(0.92±0.3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90±0.08)、(1.09±0.33)、(1.06±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和总体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整体效果良好,可作为首选方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莫沙必利 泮托拉唑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婵 于林芳 林贵德 《北方药学》 2020年第1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可靠方法,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研究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 目的:探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可靠方法,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研究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对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痛消失时间、反酸消失时间和烧灼感消失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40例,总有效率达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例和68.18%,差异显著。结论:与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综合效果较好,是临床治疗可靠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细胞增殖中长链非编码RNAMEG3产生的具体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婵 马东升 于林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9期21-23,31,共4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MEG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MEG3过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将正常胃组织和细胞作为对照组,将胃癌组织和细胞的MEG3表达水平作为观察组,采用q RT-PCR(定量反转录PCR)技术对观察组的MEG3表...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MEG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MEG3过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将正常胃组织和细胞作为对照组,将胃癌组织和细胞的MEG3表达水平作为观察组,采用q RT-PCR(定量反转录PCR)技术对观察组的MEG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利用转染pc DNA-MEG3将其上调,检测其转染率。然后将上调后MEG3水平对BGC-823和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MTT实验进行检测,并对两种细胞中的p53蛋白水平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1)用荧光定量PCR测量36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组正常组织中MEG3相对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GC-803和BGC-823细胞经转染pc DNA-MEG3后,MEG3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310和251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MTT实验,MEG3水平上升后,MGC-803和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4)和对照组比较,MGC-803和BGC-823经转染pc DNA-MEG3后,其中p5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MEG3下降可以抑制p53蛋白的激活,从而导致胃癌细胞增殖,影响胃癌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增殖 长链非编码RNA MEG3 具体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