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应用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旋 谢世营 +1 位作者 宋世军 韦升市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6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该地区儿童MP的感染情况。方法取患者咽拭子样本接种于MP选择鉴别培养基进行培养,并将检测结果与酶免法、PCR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培养法检测945份样本,阳性率为37.99%(35... 目的探讨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该地区儿童MP的感染情况。方法取患者咽拭子样本接种于MP选择鉴别培养基进行培养,并将检测结果与酶免法、PCR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培养法检测945份样本,阳性率为37.99%(359/945);ELISA法检测270例,MP-IgM阳性率为13.3%(36/270)。荧光定量PCR法与培养法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培养法检测MP阳性明显高于ELISA法,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金标准,且方法简便快速,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培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与甲状腺功能低下程度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阳红梅 欧贵平 刘秀菊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与甲状腺功能低下程度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筛查的疑似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的患儿作为参考对象,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清中TSH(促甲状腺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 目的探讨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与甲状腺功能低下程度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筛查的疑似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的患儿作为参考对象,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清中TSH(促甲状腺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将确诊为CH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伴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分为A(伴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B(无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两组。对A组给予甲状腺素口服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分别检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评估患儿的黄疸程度,并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患儿甲状腺功能水平,分析患儿黄疸程度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儿血清TSH值均超出正常范围,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血FT3值为(4.23±2.15)pmol/L,FT4为(3.78±2.87)pmol/L,均明显低于B组患儿(P<0.05);伴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CH患儿FT3降低25例,占45.45%,明显高于无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的B组(P<0.05),且其FT3正常23例,占41.82%,明显低于B组的63.08%(P<0.05)。结论 FT3与FT4值越低,则提示患儿基础代谢率越低,甲状腺功能减退越严重,进而导致黄疸消退延迟。早期检测患儿血清FSH、FT3及FT4浓度水平,密切关注患儿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同时测定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鉴别黄疸程度,对指导患儿的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 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鉴定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阳红梅 刘秀菊 +2 位作者 黄珠宴 马杰彦 刘笑春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125-125,127,共2页
目的对两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部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取患儿咽拭子标本用快速鉴定培养基法培养肺炎支原体,同时对同一患儿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的... 目的对两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部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取患儿咽拭子标本用快速鉴定培养基法培养肺炎支原体,同时对同一患儿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的检测。结果快速鉴定培养基法的阳性检出率为26%,灵敏度为33.3%,特异性为8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6.9%和45.9%;间接免疫荧光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4%,灵敏度为98.3%,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2.2%和97.2%。结论相比快速鉴定法而言,间接免疫荧光法是检测肺炎支原体更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快速鉴定培养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磷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及其在心肌标志物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秀菊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9期12-1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缓冲溶液和添加剂(如Na N3和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建立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C-反应蛋白(CRP))的酶联免疫检测体系。方法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通常是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产物的生成量来计... 目的研究不同缓冲溶液和添加剂(如Na N3和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建立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C-反应蛋白(CRP))的酶联免疫检测体系。方法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通常是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产物的生成量来计算。棋牌法建立c Tn I和CRP的酶联免疫检测体系。结果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和pH对酶反应产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和酶促反应速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反应体系中加入Na N3(5~30 mM)和各种分子量的PEG(100 mg/ml)对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对酶均有一定的稳定化作用。结论二乙醇胺(DEA)缓冲液对碱性磷酸酶有激活作用,NaN3和PEG对碱性磷酸酶没有显著影响。两种体系的检测性能良好,为该类试剂盒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心肌肌钙蛋白I C-反应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干化学法快速血糖仪检测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建春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2期60-61,共2页
目的 :比较分析为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干化学法快速血糖仪检测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的结果。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糖检... 目的 :比较分析为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干化学法快速血糖仪检测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的结果。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糖检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干化学法进行血糖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检测结果,并对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系统误差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值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的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12>0.975,组间具有相关性。在3个医学决定水平的浓度(Xc)下,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的系统误差为SE≤0.42,SE%≤7.5%,具有临床可接受性。结论 :干化学法快速血糖仪检测法只适合对患者的血糖进行随机监测,仅能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当患者应用血糖仪检测到的血糖水平与临界值接近时,应使用生化分析仪为其进行检测,以确诊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干化学法 全自动生化仪 结果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转铁蛋白状况分析
6
作者 林建春 缪秋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46-47,共2页
目的分析妊娠妇女转铁蛋白(TRF)的状况,了解孕妇妊娠期间铁代谢特点。方法 55例早孕(早孕组)、181例中孕(中孕组)、83例晚孕(晚孕组)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清转铁蛋白水平。结果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 目的分析妊娠妇女转铁蛋白(TRF)的状况,了解孕妇妊娠期间铁代谢特点。方法 55例早孕(早孕组)、181例中孕(中孕组)、83例晚孕(晚孕组)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清转铁蛋白水平。结果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转铁蛋白含量分别为(2.74±0.39)g/L、(3.18±0.39)g/L、(4.01±0.43)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转铁蛋白含量随着孕期延长而明显增加。结论转铁蛋白是安全的生理性蛋白质,孕妇转铁蛋白水平反映了妊娠过程中对铁的需求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 妊娠期 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早期先兆流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马杰彦 林晓凤 张豹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早期先兆流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先兆流产的孕妇80例为先兆流产组,同时选取正常健康孕妇80例为健康组,检测两组孕妇血清孕酮和β-人绒毛...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早期先兆流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先兆流产的孕妇80例为先兆流产组,同时选取正常健康孕妇80例为健康组,检测两组孕妇血清孕酮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含量,分别评估孕酮和β-HCG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结果先兆流产组孕妇血清孕酮和β-HCG含量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保胎成功组孕妇血清孕酮和β-HCG含量含量显著高于保胎失败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先兆流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显著高于孕酮和β-HCG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酮单独检测先兆流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与β-HCG单独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孕酮单独检测的约登指数为0.47,β-HCG单独检测的约登指数为0.34,联合检测的约登指数为0.86,联合检测的约登指数>孕酮检测>β-HCG检测。结论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在诊断孕妇先兆流产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先兆流产 特异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