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邵喜艳 李金花 +2 位作者 郭斌 弓健 徐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接受甲状腺近全或全切除术联合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的DTC患者资料。根据血清Tg水平...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接受甲状腺近全或全切除术联合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的DTC患者资料。根据血清Tg水平分为血清Tg<2ng/ml组、2~10ng/ml组及>10ng/ml组,比较各组间DTC复发转移率的差异。以临床随访131I全身扫描或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清Tg检测及二者联合应用诊断DTC复发转移的效能。结果 92例中,39例DTC复发转移。血清Tg<2ng/ml组、2~10ng/ml组及>10ng/ml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4.81%(8/54)、41.67%(5/12)及100%(26/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TC复发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74%(35/39)、90.57%(48/53)、90.22%(83/92)、87.50%(35/40)、92.31%(48/52),血清Tg检测分别为79.49%(31/39)、86.79%(46/53)、83.70%(77/92)、81.58%(31/38)及85.19%(46/54),二者联合应用分别为94.87%(37/39)、86.79%(46/53)、90.22%(83/92)、84.09%(37/44)、95.83%(46/48)。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清Tg检测均可用于DTC患者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的随访,二者联合应用有利于及早发现复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分化型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高频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子宫放置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的三维超声成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晓彬 黎明 魏远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20-522,共3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探讨剖宫产子宫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位置异常与宫腔形态的关系。方法:对39例剖宫产术后放置IUD位置异常的病例进行三维超声成像,观测子宫腔形态及各类型IUD的宫内情况。结果:39例均获得满意三维超声成像图,成像率1...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探讨剖宫产子宫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位置异常与宫腔形态的关系。方法:对39例剖宫产术后放置IUD位置异常的病例进行三维超声成像,观测子宫腔形态及各类型IUD的宫内情况。结果:39例均获得满意三维超声成像图,成像率100%。超声显像不同程度子宫形态改变的有34例,占87.18%;子宫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的有5例,占12.82%,两者比较P<0.05。子宫形态改变主要以宫体狭长、宫腔纵横径比例>2∶1居多;IUD位置下移的有20例,占51.3%;取出的IUD中,大号和中号的IUD占90%。结论:剖宫产子宫放置IUD出现的位置异常情况多合并有子宫腔形态改变,宫腔的形态改变可能是导致IUD选择不当、放置后位置异常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宫内避孕器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和中老年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6
3
作者 邢晨芳 范国裕 +1 位作者 段言峰 李丹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61-1362,共2页
目的:研究绝经和中老年妇女骨密度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45~55岁153例女性为检测对象,分为绝经组和未绝经组,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QUS)测定受检者足跟部骨密度(BMD)值,同时测量受检者体重、身高、体质... 目的:研究绝经和中老年妇女骨密度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45~55岁153例女性为检测对象,分为绝经组和未绝经组,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QUS)测定受检者足跟部骨密度(BMD)值,同时测量受检者体重、身高、体质指数。结果:绝经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未绝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3,P=0.022),且绝经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绝经组,绝经和中老年妇女骨密度值呈正相关(r=0.185),年龄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224),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和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绝经和中老年妇女骨密度关系密切,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明显降低,绝经可能是导致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跟骨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弹性成像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郑剑 吴曼丽 +5 位作者 王青娟 王进芬 张敏 彭翔 姚小虹 郑荣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4-648,共5页
【目的】将声触诊弹性成像(STE)和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检测肝脏硬度进行比较,为STE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STE和2D-SWE技术,对43例健康志愿者和63例肝硬化患者行肝硬度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技术的检测成功率、... 【目的】将声触诊弹性成像(STE)和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检测肝脏硬度进行比较,为STE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STE和2D-SWE技术,对43例健康志愿者和63例肝硬化患者行肝硬度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技术的检测成功率、操作者内重复性、测值相关性和测值差异。【结果】肝脏STE、2D-SWE检测成功率分别为100%(106/106)、96.2%(102/106)(χ^2=2.320,P=0.128),4例2D-SWE检测失败的均为肝硬化患者。在健康组STE测值高于2D-SWE[5.83(5.30~6.37)kPa vs 5.00(4.80~5.20)kPa,Z=4.419,P<0.001]、肝硬化组低于2D-SWE[15.82(11.71~25.02)kPa vs 18.50(11.95~29.93)kPa,Z=-2.981,P=0.003]。STE和2D-SWE两种技术的测值相关系数为0.896(95%CI:0.849~0.928,P<0.001)。【结论】STE检测成功率高、重复性好,尤其在肝硬化患者穿透性好、与2D-SWE比较更具优势;STE测值与2D-SWE不直接等同,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弹性成像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 肝脏硬度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