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龙岗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分析及耐药对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继平 黄艳娟 +1 位作者 袁小刚 胡红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382-2384,共3页
目的:调查深圳东部地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5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探讨H.pylori耐药对根除H.pylori的影响,为该地区临床根除H.pylori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120例,胃... 目的:调查深圳东部地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5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探讨H.pylori耐药对根除H.pylori的影响,为该地区临床根除H.pylori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120例,胃镜下活检胃窦黏膜组织分离培养H.pylori,H.pylori分离菌株采用E-test法行药敏试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A组:雷贝拉唑10 mg Bid,阿莫西林1 000 mg Bid,呋喃唑酮100 mg Bid,枸橼酸铋钾220 mg Bid;B组:雷贝拉唑10mg Bid,左氧氟沙星200 mg Bid,呋喃唑酮100 mg Bid,枸橼酸铋钾220 mg Bid;疗程均为10 d。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出96株H.pylori,E-test药敏试验显示H.pylori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1%、24.0%、82.3%、1.0%、47.9%;120例患者中,A组和B组的H.pylori按方案(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89.5%和58.6%(P<0.001);B组对左氧氟沙星敏感和耐药菌株的PP根除率分别为81.1%和19.0%(P<0.001)。结论:本地区H.pylori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耐药率较低,对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制定H.pylori根除治疗方案中抗生素首选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药性 治疗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艳 胡红松 +4 位作者 李学锋 黄妙娟 陈晓红 黄素娴 俞红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43-1345,共3页
目的:比较由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80例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新序贯疗法:前5d口服埃索美拉唑片20mg+阿莫西... 目的:比较由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80例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新序贯疗法:前5d口服埃索美拉唑片2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每日2次,后5d改为埃索美拉唑片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呋喃唑酮片100mg,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片2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每日2次,口服7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停药3个月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Hp清除率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87.50%,较对照组70.00%显著提高;Hp清除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显著性;且症状积分、病理积分、胃黏膜萎缩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序贯疗法对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根除效果明显好于三联疗法,Hp根除后临床症状及胃黏膜萎缩程度可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序贯疗法 幽门螺杆菌 左氧氟沙星 呋喃唑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ylor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的核因子-κB活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荣火 周宇 +4 位作者 胡红松 李学锋 黄素娴 郭中秋 黄妙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18-3720,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的NF-κB活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浅表性胃炎(H.pylori阴性)30例、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40例和胃腺癌32例;14C呼气实验检测H.pylori感染及其程度,血清抗...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的NF-κB活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浅表性胃炎(H.pylori阴性)30例、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40例和胃腺癌32例;14C呼气实验检测H.pylori感染及其程度,血清抗H.pylori抗体检测既往H.pylori感染情况;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测NF-B活性,病理检查确诊。结果: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与H.pylori感染程度无关联(C系数约为0.067)。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组NF-κB活性(9343.5±1994.3)与浅表性胃炎组(7139.7±954.3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组NF-κB活性与胃腺癌组(10919.0±3338.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关联性分析,C系数约为0.47。结论: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的NF-B活性变化呈中度正相关,NF-B途径可能在H.pylori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向胃腺癌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幽门螺杆菌 胃腺癌 核因子-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ET Type 2B在结直肠肿瘤内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明 谢佳宜 +8 位作者 谭川川 阮晓惠 王震 罗晓蓓 林建姣 项立 李爱民 韩泽龙 刘思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2-94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JNET 2B分型预测病变组织病理学类型准确性的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1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检查诊断为JNET 2B型的261例结直肠病变资料,分析影响JNET 2B型诊断病变病理性质的因素,包括病灶... 目的探讨影响JNET 2B分型预测病变组织病理学类型准确性的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1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检查诊断为JNET 2B型的261例结直肠病变资料,分析影响JNET 2B型诊断病变病理性质的因素,包括病灶形态、大小、位置及PP分型。结果纳入的261个病变包括低级别上皮内瘤变91例(34.9%),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32例(50.6%),黏膜下浅层浸润癌13例(5.0%),黏膜下深层浸润癌25例(9.6%)。JNET 2B病理预测符合率为55.6%(145/261)。病灶的形态学分类及大小与JNET 2B分型预测病变组织病理学类型准确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P分型对JNET 2B预测病变组织病理学类型准确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直肠病灶的形态学分类和病灶大小会对JNET 2B分型预测病变组织病理学类型准确性产生影响,联合JNET分型和PP分型能提高病变病理组织学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JNET 2B分型 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Shh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袁小刚 黄艳娟 +1 位作者 章任兵 胡红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中Sonic Hedgehog(Shh)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关系,比较根除HP前后胃黏膜Shh蛋白的表达变化,以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HP致癌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Giemsa染色法对病... 目的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中Sonic Hedgehog(Shh)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关系,比较根除HP前后胃黏膜Shh蛋白的表达变化,以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HP致癌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Giemsa染色法对病变组织进行HP分组;采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检测160例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以及18例HP根除前后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胃窦黏膜组织中Shh蛋白的表达。结果 CSG及化生性萎缩性胃炎(metaplasia atrophic gastritis,MAG)病变中,Shh蛋白在HP阳性组的表达显著低于HP阴性组(P<0.05);在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及胃癌(gastric cancer,GC)病变中,HP阳性组与阴性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SG患者HP根除前胃窦黏膜Shh的表达显著低于根除后(P<0.05)。结论 HP感染下调胃黏膜Shh蛋白的表达可能是HP感染致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的分子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HEDGEHOG信号通路 癌前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