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通过调节Th1/Th2平衡改善大鼠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博 郭盛 +4 位作者 方胜先 束振华 黄震 尤东华 朱平先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570-574,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通过调节Th1/Th2平衡改善大鼠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EAM)的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Lewis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AM造模组(A组)、EAM造模+低剂量丹参酮IIA治疗组(B组)、EAM...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通过调节Th1/Th2平衡改善大鼠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EAM)的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Lewis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AM造模组(A组)、EAM造模+低剂量丹参酮IIA治疗组(B组)、EAM造模+高剂量丹参酮IIA治疗组(C组)。初次免疫后21天,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处死大鼠,取静脉血用于血清IL-2、IFN-γ、IL-4、IL-10检测;取心脏称重,计算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取脾脏,流式分析脾脏Th细胞分化情况。结果:(1)组织形态学结果:A组大鼠心脏重量/体重比值、病理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B、C组大鼠较A组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2)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A组大鼠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降低(P〈0.05),C组大鼠LVEDs、LVEDd、IVS、LVPW均较A组显著降低,LVFS显著增加(P〈0.05);(3)脾脏Th细胞分化情况:A组大鼠脾脏Th1细胞比例及Th1/Th2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给予丹参酮ⅡA治疗后,Th1细胞比例及Th1/Th2比值较A组显著降低,Th2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性;(4)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检测:A组大鼠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给予丹参酮ⅡA治疗,B、C组大鼠血清IL-2、IFN-γ水平较A组显著降低, IL-4、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上调Th2细胞比例,维持Th1/Th2细胞平衡,从而改善大鼠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所致的心肌损伤,恢复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TH细胞 TH1/TH2平衡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危险因素和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海鱼 鄣盛 +1 位作者 方胜先 彭文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7期494-496,共3页
目的 研究青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方法 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AMI患者190例,根据年龄分组为:年龄≤45岁青年组(A组)60例及年龄≥60岁老年组(B组)130例,比... 目的 研究青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方法 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AMI患者190例,根据年龄分组为:年龄≤45岁青年组(A组)60例及年龄≥60岁老年组(B组)1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①A组患者多有吸烟(80%比30.7%,P<0.05)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40%比10.7%,P<0.05),两组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中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6%比38.4%,P<0.05).基础心功能A组均正常,B组中正常占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中AMI后心功能Killip Ⅱ~Ⅳ级占5%,B组为40%(P<0.05).②A组单支病变发生率高为75%,多侵犯LAD;而B组双支及三支病变发生率高为87%.A组冠脉病变以低中危为主,低危占30%;B组则以中高危为主,高危占18.5%.结论 吸烟、家族遗传因素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青年STEMI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青年急性STEMI冠脉病变以低中危为主,多侵犯左前降支.积极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及时经皮冠脉介入再灌注治疗对降低本病发病及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cTnI、CK—MB组合在诊断早期AMI中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海鱼 郭盛 +1 位作者 方胜先 夏斌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比较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组合诊断早期AMI的价值。方法选择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MI患者发病1h、2h、3h...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比较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组合诊断早期AMI的价值。方法选择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MI患者发病1h、2h、3h、4~6h、7~12h时血清H—FABP浓度变化,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及不同心肌标志物组合H—FABP+cTnI与H—FABP+CK—MB在诊断不同发病时间段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在AMI发病3h内,H—FABP的诊断敏感性(66.7%)优于cTnI(0%)和CK—MB(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I发病4~6h内,H—FABP的敏感性(94.4%)仍高于cTnI(61.1%)和CK—MB(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FABP+cTnI组合对AMI的诊断敏感度最高(95.8%),特异度亦最高(100%)。H-FABP+cTnI组合次之,分别为93.75%和97.2%。这两种组合对AMI的诊断敏感度与单个H—FABP、cTnI和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特异度亦明显升高。结论在AMI发病6h内,H—FABP是最为敏感的心脏标志物,尤以发病3h内最敏感。H—FABP与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和CK—MB的组合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提高早期诊断AMI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庆华 郭盛 +1 位作者 王海鱼 贺献芝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9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5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连续用药12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在血压、心功能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5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连续用药12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在血压、心功能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发现治疗后患者SBP、DBP明显下降,SV、LVEF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平稳降压、改善心脏功能,今后可将其作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片 氨氯地平 高血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李甜甜 徐贤 +1 位作者 孙燕 丘艳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2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睾酮(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青年男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T、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目的研究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睾酮(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青年男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T、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分析TCHO、LDL-C、HDL-C、TG、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与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TCHO、LDL-C、TG水平分别为(6.78±0.89)mmol/L、(4.22±0.56)mmol/L、(3.98±0.76)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4.33±0.65)、(2.67±0.35)、(1.36±0.56)mmol/L,T(4.10±0.56)ng/ml、HDL-C(0.62±0.10)mmol/L低于对照组的(6.23±0.89)ng/ml、(1.54±0.17)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HO、LDL-C、TG、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与血清T水平呈负相关,而HDL-C水平与血清T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对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T水平的研究,分析血清T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发现血清T水平可能成为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男性高危人群的一种新的标志物,同时也为雄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提供新的理论证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男性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睾酮水平 变化及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