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地理教师的育人智慧——对23篇教育叙事的内容分析
1
作者 张鹏韬 侯升丽 +1 位作者 李冉 孟琦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8,19,共6页
教师的育人智慧对教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教育叙事是了解教师育人智慧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23位青年地理教师撰写的教育叙事,构建出他们育人智慧的三层次结构模型。其中,理想情怀是稳定内核,包括爱国主义、仁爱之心和学科兴趣;知... 教师的育人智慧对教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教育叙事是了解教师育人智慧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23位青年地理教师撰写的教育叙事,构建出他们育人智慧的三层次结构模型。其中,理想情怀是稳定内核,包括爱国主义、仁爱之心和学科兴趣;知识理念是中层支撑,包括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对地理学科特点的理解、传统文化和教育常识;方法策略是灵活外围,包括真诚鼓励的态度、同伴互助的力量和多元化教学方法。本文为青年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启示:坚定服务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留心积累实践经验,以研究的视角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促进从青年教师到“大先生”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育 青年教师 教育叙事 内容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育视域下的能力导向教学范式--从PISA测试看学生能力培养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建华 蒋银健 陈庆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72,共9页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以知识为导向不同,更加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也被称为"能力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的落地首先需要明确能力导向教学范式的意涵...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以知识为导向不同,更加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也被称为"能力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的落地首先需要明确能力导向教学范式的意涵、特征和应用模式。PISA测试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典型的能力测试范式,为能力导向教学范式提供了理论观照和实践指引。从PISA测试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来看,能力导向教学范式是一种以学生所掌握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将其与知识应用领域的真实情境相联系,旨在促进和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社会沟通等核心素养和21世纪技能的教学范式。它具有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开展教学、学习过程由概念化转向模型化、聚焦高阶思维发展等主要特征。深入到教学实践领域,能力导向教学范式的典型模式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强调知识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的运用和做中学的实践哲学。能力导向教学范式不仅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改变知识导向占据主导地位、为应试而获取知识的教育现状,更有助于开拓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21世纪技能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能力导向教学 项目学习 教学范式 PISA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云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庆涛 张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0-62,共3页
近年来,国家多项政策大力支持鼓励教育云平台建设与应用落地,同时,要求各地区积极探索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深圳市龙华区试点学校依托深圳教育云平台成功实践了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了能够辐射全区乃至全市实施混合式学习教学实践的... 近年来,国家多项政策大力支持鼓励教育云平台建设与应用落地,同时,要求各地区积极探索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深圳市龙华区试点学校依托深圳教育云平台成功实践了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了能够辐射全区乃至全市实施混合式学习教学实践的路径,以此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云平台 混合式学习 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昱勤 孔祥渊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8-32,共5页
“双减”政策的出台,给班主任专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从机遇层面看,“双减”政策带来的变化主要为:班主任具有更多的研修资源、班主任具有更多施展专业技能的机会、班主任具有更多增强专业认同的可能。从挑战层面看,“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的出台,给班主任专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从机遇层面看,“双减”政策带来的变化主要为:班主任具有更多的研修资源、班主任具有更多施展专业技能的机会、班主任具有更多增强专业认同的可能。从挑战层面看,“双减”政策带来的变化主要为:班主任需要面临更多的不适切资源、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时间进一步减少、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心理空间被进一步“破坏”。为充分利用机遇、回应挑战,班主任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以及班主任自身均应做出调整:管理机构需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并营造良好的环境;研究机构需要开展深入研究,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指引;班主任自身需要树立适宜的专业发展聚焦点,充分利用“双减”带来的多种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班主任 班主任专业发展 专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团化办学中新手教师成长共同体的组建及运行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洪翔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29-32,共4页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一种行政手段,在推动跨校之间协同培养新手教师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也有一些弊端,而成立新手教师成长共同体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能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集团总校在组建成...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一种行政手段,在推动跨校之间协同培养新手教师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也有一些弊端,而成立新手教师成长共同体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能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集团总校在组建成长共同体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师发展的个性需求,科学制定研修计划,履行监督保障职责,让新手教师成长共同体真正实现共学、共研、共行、共享、共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化办学 新手教师 成长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教学,让文言学习走向深度
6
作者 王俊珍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1,共2页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一体四面”特征,在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增强审美创造力及培育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知识传授碎片化、学习过程浅表化、文言分离等问...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一体四面”特征,在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增强审美创造力及培育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知识传授碎片化、学习过程浅表化、文言分离等问题。周珺老师通过教学的结构化设计,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教学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创造力 结构化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 结构化设计 文言文教学 语言运用能力 文言学习 培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视域下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丁丽云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105-107,共3页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强调通过英语知识与学习活动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思考和表达等关键能力和文化品格,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三者之间的相互转...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强调通过英语知识与学习活动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思考和表达等关键能力和文化品格,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围绕英语核心素养设计和实施英语课程需要英语教师在课程内容整合、教与学活动设计和课堂评价科学化、多元化等方面探究使英语学科知识及其学习具有核心素养价值和作用的实施策略和路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内化、转化知识、提升技能、形成素养的体验过程和机会,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英语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是生命的原初状态——《昆明的雨》解读的另一种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向浩 童庆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5-59,共5页
汪曾祺曾说:“我在昆明待了七年(注:1939—1946年)。除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居留次序说,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在其留下来的作品中,关于昆明的文字,除了《昆明的雨》,还有《翠湖心影》《昆明年俗》《昆明的花》《昆明的果... 汪曾祺曾说:“我在昆明待了七年(注:1939—1946年)。除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居留次序说,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在其留下来的作品中,关于昆明的文字,除了《昆明的雨》,还有《翠湖心影》《昆明年俗》《昆明的花》《昆明的果品》《昆明菜》《昆明的吃食》等。窥豹一斑,仅仅细读《昆明的雨》,我们也能感受昆明在作者内心的特殊地位。《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作者已经64岁,距其离开昆明的1946年,已有38年。阅尽沧桑之后,作者以一颗淡然又不失热烈的心重新回味往事,不紧不慢地叙说,零零散散地叙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 原初状态 解读 生命 第二故乡 特殊地位 汪曾祺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差:初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俊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4-77,共4页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加大了革命传统作品的比例。由于这类课文内容所处时代较远,与学生认知存在差距,导致教学中存在诸多困境。本文借助语境差理论,在剖析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从文本、情景、文化三重视域探究教学困境产生的...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加大了革命传统作品的比例。由于这类课文内容所处时代较远,与学生认知存在差距,导致教学中存在诸多困境。本文借助语境差理论,在剖析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从文本、情景、文化三重视域探究教学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言意互逆、比较还原、任务统整等突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差 初中语文 革命传统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阶》中“父亲”人格障碍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向浩 童庆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54,共4页
李森祥短篇小说《台阶》中的父亲形象,一直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深入解读文本,你会发现父亲还有另外一面,即存在着人格障碍。这种人格障碍,直接表现在父亲对家人的态度上,间接表现在父亲对台阶的追求上,隐性地表现在父亲对新台阶的不适... 李森祥短篇小说《台阶》中的父亲形象,一直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深入解读文本,你会发现父亲还有另外一面,即存在着人格障碍。这种人格障碍,直接表现在父亲对家人的态度上,间接表现在父亲对台阶的追求上,隐性地表现在父亲对新台阶的不适应上。这种人格障碍,也使小说主题变得深刻,不止于赞颂人物的美德,还在于探究人物生存的困境,进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 台阶 人格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性评价:“教”与“学”方式转变关键着力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浩 李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教”与“学”方式转变是课改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双减”政策和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对“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与“学”方式转变中存在的片面、浅化和割裂的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以评定教,以评促学”理念,以表... “教”与“学”方式转变是课改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双减”政策和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对“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与“学”方式转变中存在的片面、浅化和割裂的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以评定教,以评促学”理念,以表现性评价为关键着力点,将一致性、过程性和发展性作为支点,撬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能够矫正方向、由浅入深,统整学习与生活,从而真正解决当下“教”与“学”方式转变中的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 发展性 过程性 表现性评价 “教”与“学”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教学基本理路的实践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向浩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71,共2页
散文,该怎么教,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重点讨论的话题。李柳枫老师执教的《昆明的雨》做了有益的探索,读毕收获颜丰。一、符合散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徐鹏教授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建议和反思》讲座中指出,散文教学要“通过关注作者个性化的... 散文,该怎么教,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重点讨论的话题。李柳枫老师执教的《昆明的雨》做了有益的探索,读毕收获颜丰。一、符合散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徐鹏教授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建议和反思》讲座中指出,散文教学要“通过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言说对象,品析文本中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感受作者个性化的情感认知”,最后以此迁移,形成散文阅读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教学 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 实践思考 散文阅读 徐鹏 情感认知 语文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惧,无处不在——换个角度读《狼》 被引量:1
13
作者 向浩 童庆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59,共4页
蒲松龄的《狼》作为经典名篇,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已多年。原文所呈现的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但如果按照小说的一般读法,是无法深入领会文本精妙之处的。仔细阅读,能从语f的简省之处、极端鈴矛盾之处、特殊的情境之处、严谨的层次缝隙... 蒲松龄的《狼》作为经典名篇,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已多年。原文所呈现的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但如果按照小说的一般读法,是无法深入领会文本精妙之处的。仔细阅读,能从语f的简省之处、极端鈴矛盾之处、特殊的情境之处、严谨的层次缝隙,感受到隐藏其间的恐惧,也能体会到笔记小说言简意丰的特点,从而打破常规读小说方法的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感 简约美 极端性 情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表现性评价,助力写作“以评促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萍 向浩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5,共5页
“以评促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要解决当下写作评价中的困境,实现“以评促学”,可依托表现性评价的一致性要求、过程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建构“学—教—评”互嵌模型、设置过程性评价要素和提供分项等级量表,从而锚定促学基点... “以评促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要解决当下写作评价中的困境,实现“以评促学”,可依托表现性评价的一致性要求、过程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建构“学—教—评”互嵌模型、设置过程性评价要素和提供分项等级量表,从而锚定促学基点、关注学习过程,助力学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写作评价 以评促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贻琦“从游论”对语文主题学习的启示
15
作者 徐国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7-39,共3页
“从游”式教育传统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孔子开创并实践的“从游”式教育传统,渗透着综合性、实践性、体验性以及“相机启发”“教学相长”等丰富的教育内涵。这一教育传统影响了后世的教育教学,在王国维、梅贻琦那里更是得到了发扬光... “从游”式教育传统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孔子开创并实践的“从游”式教育传统,渗透着综合性、实践性、体验性以及“相机启发”“教学相长”等丰富的教育内涵。这一教育传统影响了后世的教育教学,在王国维、梅贻琦那里更是得到了发扬光大。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1]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深切感到这段话与语文主题学习理念深度相通,对语文教育具有深刻、独到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梅贻琦 主题学习 教育传统 教学实践 教育内涵 教学相长 教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改变原理的古诗词教学
16
作者 向浩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64,共2页
施牡丹老师设计的《渔家傲》一课,是一节逻辑起点、支点和终点非常明晰的古诗文教学课,是一节可以看见学生古诗词阅读能力提升轨迹的语文课,也是一节典型的基于行为改变原理设计的古诗词教学课。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原理 行为 《渔家傲》 古诗词阅读 能力提升 教学课 古诗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望》教学设计
17
作者 向浩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60,共3页
【教学目标】1.借助“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理解诗歌。2.通过分析诗中的“反常”,品析重点词语和特殊手法。3.读好诗中人声字,瑞摩作者的特殊情感。4.通过“望见”“失望”“希望”三组词,读懂意象,读懂忧国忧民的杜甫。
关键词 《春望》 教学设计 杜甫 忧国忧民 关联词 理解诗歌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学习元素与学习任务关系辨正
18
作者 向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2-25,共4页
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之一。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因为没有处理好学习任务和学习元素的关系,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从本质和内在联系上处理好学习任务和学习元素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 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之一。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因为没有处理好学习任务和学习元素的关系,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从本质和内在联系上处理好学习任务和学习元素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主要从问题样态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元素 学习任务 单元整体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笑”感缘何而生
19
作者 向浩 童庆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3,共4页
《动物笑谈》是统编版教材中新选入的文章,它给读者的深刻印象在于文本中贯穿着的一股股强烈的“笑”感。笑过之后,经过深入探究,背后还有深层意蕴:角度互换生成“笑”感、漫画式表达生成“笑”感、科学精神映射生成“笑”感。
关键词 “笑”感 角度互换 漫画式表达 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