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医联体模式下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维军 张维晴 +4 位作者 罗新乐 何毅芳 周尚成 王忠武 刘芬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36,共2页
医联体建设是国家医改的重点内容。近几年国家在不断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以提高中医药医疗及服务水平,满足居民需求。综合医院中医科是整个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中医药事业繁荣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优质、全面的医... 医联体建设是国家医改的重点内容。近几年国家在不断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以提高中医药医疗及服务水平,满足居民需求。综合医院中医科是整个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中医药事业繁荣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对综合医院中医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基于医联体资源整合模式下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中医科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伟健 梁艺钟 +7 位作者 张维晴 姜小艳 陈新博 黄彦子 李勉力 李海文 李京伟 郭绍举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844-848,共5页
胃肠功能障碍是多种危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为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驱动要素之一,可归为中医“痞满”“关格”“便秘”等病的范畴。现代医学对于此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仍缺乏统一的认识,临床疗效亦不甚理... 胃肠功能障碍是多种危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为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驱动要素之一,可归为中医“痞满”“关格”“便秘”等病的范畴。现代医学对于此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仍缺乏统一的认识,临床疗效亦不甚理想。大量研究表明,穴位埋线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可作为临床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潜在疗法,但目前国内外却罕有对此方面的研究报道。为进一步阐明穴位埋线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现特对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简称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资讯,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和Pubmed数据库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穴位埋线能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递质、免疫细胞、胃肠平滑肌及间质细胞、胃肠激素及胃肠道微循环等途径产生抗炎、神经修复、免疫修复、强化肌肉、促胃肠蠕动、修复胃肠黏膜及维持胃肠道稳态的作用。穴位埋线疗法可以作为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有效的补充疗法,针药结合治疗胃肠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科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穴位埋线 作用机制 细胞因子 神经递质 免疫功能 胃肠激素 胃肠道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颈椎病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及MCP-1/CCR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彭婧嫔 谭桂兰 +1 位作者 赖丽金 杨晓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颈椎病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及MCP-1/CCR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均建立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模型,并于造模后3个月开始电针干预... 目的:观察电针对颈椎病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及MCP-1/CCR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均建立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模型,并于造模后3个月开始电针干预双侧颈夹脊穴,30 min/次,1次/d,14 d为1个疗程。研究中通过电子透射电镜观察颈椎间盘软骨细胞的形态判定颈椎病造模是否成功;而后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颈椎间盘软骨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接着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MCP-1/CCR2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MCP-1/CCR2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假手术组的颈椎间盘软骨细胞表面较光滑,可见微绒毛样凸起,细胞整体形态上类似椭圆形,细胞核形态类似一个肾脏,且细胞核完整无破损,染色质均匀;而细胞外的基质中含有丰富且排列有序的胶原纤维;模型组中的颈椎间盘软骨细胞出现退行性改变,其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样凸起明显减少,细胞核破损,染色质明显固缩,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纤维明显减少,排列无序。提示颈椎病造模成功。2)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TNF-α和IL-6表达均较密集,阳性表达增多( P <0.05),其中是电针组TNF-α和IL-6表达明显较模型组降低( P <0.05),提示电针能够抑制颈椎病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的TNF-α和IL-6表达。3)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颈椎间盘中MCP-1/GAPDH和CCR2/GAPDH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颈椎间盘中MCP-1/GAPDH和CCR2/GAPDH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电针可以抑制颈椎病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表达,可能与抑制MCP-1/CCR2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颈椎病 大鼠 椎间盘 软骨细胞 MCP-1 CCR2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颗粒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基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谭桂兰 彭婧嫔 +2 位作者 刘国维 钟李璐 袁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2167-2170,2177,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芪参颗粒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外基质(ECM)代谢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纤维化(MF)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传代培养的乳鼠原代CFs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组、卡托普利组和芪参颗粒组。干预48 h后,检... 目的:通过观察芪参颗粒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外基质(ECM)代谢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纤维化(MF)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传代培养的乳鼠原代CFs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组、卡托普利组和芪参颗粒组。干预48 h后,检测CF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Ⅲ型胶原蛋白(Col 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分泌情况及MMP-2、MMP-9、Col Ⅰ、Col Ⅲ、TIMP-1和TIMP-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CFs的增殖对比,AngⅡ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和芪参颗粒组低于AngⅡ组(P<0.01);Col Ⅰ、Col Ⅲ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比较,AngⅡ组较空白对照组增加,卡托普利组与芪参颗粒组较AngⅡ组减少(P<0.01);MMP-2、MMP-9、TIMP-1和TIMP-2表达对比及MMP-2/TIMP2和MMP-9/TIMP-1比值对比,AngⅡ组较空白对照组前者显著增加,卡托普利组和芪参颗粒组较AngⅡ组均下降(P>0.05),芪参颗粒组较卡托普利组前者显著下降(P<0.01)。结论:芪参颗粒可抑制AngⅡ诱导的CFs的增殖,并减少CFs Col Ⅰ、Col Ⅲ的表达,效果优于卡托普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9、TIMP-1、TIMP-2的表达,并降低MMP-2/TIMP-2、MMP-9/TIMP-1的比值,调控基质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颗粒 心肌纤维化 心肌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基质 金属基质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卡托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