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比较
1
作者 郭慧霞 曹淑雅 +4 位作者 陈以娟 李茜 武悦 尚禹汐 王立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患者进行血氧检测时应用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和指尖脉氧仪检测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哪种指标更有优势。方法:前瞻性分析18例HAL患者(观察组)和14例患者(对照组)SaO_(2)、SpO_(2)值之间的差异...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患者进行血氧检测时应用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和指尖脉氧仪检测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哪种指标更有优势。方法:前瞻性分析18例HAL患者(观察组)和14例患者(对照组)SaO_(2)、SpO_(2)值之间的差异以及其差异与白细胞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SaO_(2)值低于SpO_(2)值(P<0.05),SpO_(2)-SaO_(2)的差值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7);对照组的SaO_(2)值和SpO_(2)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SaO_(2)、氧分压(PO_(2))值随着动脉血离体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SaO_(2)、PO_(2)值随着动脉血离体时间延长无下降趋势(P>0.05)。结论:HAL患者存在SaO_(2)值低于SpO_(2)值的现象,即假性低氧血症,该现象可能是过高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外进一步耗氧所致。SpO_(2)可以床旁实时监测,且为无创操作,是检测HAL患者血氧状态的更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假性低氧血症 动脉血氧饱和度 脉搏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可替尼通过骨髓源性外泌体抑制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血管新生
2
作者 梁嘉怡 李琼琼 +2 位作者 陆丽娜 成志勇 王素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461,共8页
目的探究芦可替尼能否在外泌体层面通过抑制血管新生减缓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发展。方法采集3例初诊PMF患者治疗前(初诊组)和芦可替尼治疗3个月后(芦可替尼组)及3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对照组)的骨髓液,提取外泌体。采用蛋白... 目的探究芦可替尼能否在外泌体层面通过抑制血管新生减缓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发展。方法采集3例初诊PMF患者治疗前(初诊组)和芦可替尼治疗3个月后(芦可替尼组)及3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对照组)的骨髓液,提取外泌体。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外泌体中促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将外泌体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培养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HUVEC的增殖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细胞周期分布,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HUVEC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UVEC中侵袭增殖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初诊组外泌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1(VEGFR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合酶-2(COX-2)表达水平均增加(均P<0.01);芦可替尼组VEGF、VEGFR1、HIF-1α、COX-2表达水平均低于初诊组(均P<0.01)。与初诊组外泌体共培养的HUVEC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相较于对照组均增强(均P<0.05),而与芦可替尼组外泌体共培养的HUVEC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较初诊组下降(均P<0.05)。与初诊组外泌体共培养的HUVEC中S期细胞占比高于对照组,与芦可替尼组外泌体共培养的HUVEC中S期细胞占比低于初诊组。与对照组相比,与初诊组外泌体共培养的HUVE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高(均P<0.01);与芦可替尼组外泌体共培养的HUVEC中MMP-2、MMP-9、FAK、PCNA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初诊组下降(均P<0.01)。结论体外实验中,PMF初诊患者骨髓源性外泌体可通过血管新生机制促进PMF进展,芦可替尼能够在外泌体层面抑制血管新生从而发挥PMF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外泌体 血管新生 芦可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与TET2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伴IgA-κ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露婷 刘贝贝 +4 位作者 陆丽娜 曹淑雅 李琼琼 万秋霞 王素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25-1228,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反复胸闷1个月余”于2020年3月5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入院前1个多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心悸,多于劳累后出现,每次持续3~5 min,休息后可缓解,无其他不适。入院后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口唇苍白,皮...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反复胸闷1个月余”于2020年3月5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入院前1个多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心悸,多于劳累后出现,每次持续3~5 min,休息后可缓解,无其他不适。入院后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口唇苍白,皮下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闻及哮鸣音,右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FMS样酪氨酸激酶3 tet癌基因家族成员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淋系/髓系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伴TEL-ABL1融合基因表达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露婷 陆丽娜 +3 位作者 何大保 刘小敏 曹淑雅 王素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8-632,共5页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ixed 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PAL)临床罕见,约占急性白血病的2%~5%。TEL-ABL1融合基因阳性主要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骨...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ixed 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PAL)临床罕见,约占急性白血病的2%~5%。TEL-ABL1融合基因阳性主要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等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目前以病例报道为主,均提示预后不良。本例患者B淋系/髓系MPAL伴TEL-ABL1融合基因阳性为首次报道,我们给予针对淋系、髓系白血病化学治疗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经巩固化疗后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相合同胞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后因肠道排异反应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系/髓系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 TEL-AB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