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卡口数据的机动车出行生成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帅 浦诗谣 +2 位作者 马晓凤 钟鸣 郑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9-117,共9页
针对出行生成预测方法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调查、数据精细化程度较低的现状,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混合度、可达性等指标,使用海量卡口数据获取机动车出行生成量并建立逐步回归分析模型;通过与灰色预测模型耦合的方法对回... 针对出行生成预测方法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调查、数据精细化程度较低的现状,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混合度、可达性等指标,使用海量卡口数据获取机动车出行生成量并建立逐步回归分析模型;通过与灰色预测模型耦合的方法对回归模型中人口、就业岗位等灰色变量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代入所得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相应土地类型目标年机动车出行生成的预测量.以武汉市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了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上的机动车出行发生和吸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预测值予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机动车出行产生和吸引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尽相同,本模型平均预测精度在0.932,可为交通规划用地布局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出行生成 卡口数据 逐步回归分析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模式的注意力机制可解释性探索
2
作者 翁小雄 田丹 +1 位作者 覃镇林 罗瑞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84-290,共7页
为了探索深度注意力模型在地铁出行预测任务中的可解释性,提出基于出行模式的注意力权重擦除方法和可解释性评估框架。利用提出的地铁出行深度注意力框架搭建预测模型,使用广州地铁羊城通数据构造三种不同长度出行序列数据集进行模型训... 为了探索深度注意力模型在地铁出行预测任务中的可解释性,提出基于出行模式的注意力权重擦除方法和可解释性评估框架。利用提出的地铁出行深度注意力框架搭建预测模型,使用广州地铁羊城通数据构造三种不同长度出行序列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和验证,达到70%以上准确率;通过单一出行模式的注意力权重擦除实验发现,擦除最大注意力权重的出行模式比随机模式更能显著地影响模型预测结果,但大多数样本不发生预测结果的变化。即注意力机制在该条件下提供的可解释性信息是有限的,且该信息量随着序列长度增加而减小;通过一组出行模式注意力权重擦除实验结果表明,按注意力权重降序擦除能最快使模型预测结果发生变化,并且模型能稳定地对重要的出行模式的出行记录分配注意力权重,即注意力机制在该条件下较好地提供了可解释性信息,且该信息量随着序列长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出行预测 出行模式 注意力机制 注意力权重擦除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注意力模型的个体出行多步预测研究
3
作者 翁小雄 任杰 +1 位作者 覃镇林 罗瑞发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40,53,共7页
长期以来,对个体的出行预测一直是交通领域的研究重点。针对当前个体出行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使用带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模型对个体出行进行多步预测,首先通过词嵌入的方法将个体出行特征的嵌入向量进行融合,然后基于带注意力机制的... 长期以来,对个体的出行预测一直是交通领域的研究重点。针对当前个体出行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使用带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模型对个体出行进行多步预测,首先通过词嵌入的方法将个体出行特征的嵌入向量进行融合,然后基于带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模型设计了3种个体出行多步预测模型:整体输出式、步进输出式、多模型组合式。并将提出的模型与传统模型进行对比,最后探究了不同预测步长对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从而验证了带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模型在多步预测中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注意力机制 序列到序列模型 多步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