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梁佩英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1期147-148,共2页
重视并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是进行绿色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践行我国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对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地探讨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阐述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现状,... 重视并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是进行绿色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践行我国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对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地探讨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阐述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促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开展的对策,旨在为加强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 保护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菊科入侵植物精油对红火蚁的生物活性
2
作者 周敏 刘宇琦 +3 位作者 蒋露 杨沆鑫 李军 李超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48,共6页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入侵生物,已被列为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菊科入侵植物在我国入侵植物中占比最多,危害较为严重。为探究假臭草PraxeliSclematidea、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入侵生物,已被列为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菊科入侵植物在我国入侵植物中占比最多,危害较为严重。为探究假臭草PraxeliSclematidea、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lobata、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白花鬼针草BidenSalba、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 5种菊科入侵植物精油对红火蚁的生物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精油,运用密闭熏蒸法、点滴法测定植物精油对红火蚁的熏蒸、触杀活性。结果表明:5种植物精油均对红火蚁具有熏蒸、触杀活性,通过毒力分析发现,5种植物精油的熏蒸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而处理时间的延长对触杀活性影响不大,其中飞机草精油的熏蒸活性最强,熏蒸6 h时LC_(50)为2.53μL/L,熏蒸8 h时LC_(50)为1.50μL/L;白花鬼针草和假臭草精油的触杀活性最强,12 h时LD_(50)分别为0.024、0.028μL/头,24 h时LD_(50)分别为0.022、0.025μL/头。由此可见,5种菊科入侵植物精油对红火蚁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望作为天然熏蒸剂、触杀剂用于防控红火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入侵植物 精油 红火蚁 熏蒸活性 触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大鹏半岛珍稀濒危植物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代晓康 常颖 +3 位作者 胡平 田丽华 李家美 王瑞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2-635,共4页
[目的]充分了解深圳大鹏半岛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现状。[方法]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本底调查,分析了大鹏半岛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现状以及受威胁的原因。[结果]大鹏半岛野生珍稀濒危维管植物共66种,隶属23科50属。根据I... [目的]充分了解深圳大鹏半岛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现状。[方法]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本底调查,分析了大鹏半岛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现状以及受威胁的原因。[结果]大鹏半岛野生珍稀濒危维管植物共66种,隶属23科50属。根据IUCN相关评估标准,属于极危状况(CR)的植物有2种、濒危(EN)的有11种、易危(VU)的有23种、近危(NT)的有28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8种。[结论]提出了建议保护的13种野生植物名单,并给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大鹏半岛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大鹏半岛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大鹏半岛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常颖 田丽华 +2 位作者 胡平 李家美 王瑞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16-3318,3321,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大鹏半岛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以及保育状况。[方法]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对大鹏半岛植物资源进行野外考察。[结果]大鹏半岛药用植物资源共203科748属1 303种,其中蕨类植物42科67属113种,裸子植物6科7属8种,被子植物155科... [目的]了解深圳市大鹏半岛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以及保育状况。[方法]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对大鹏半岛植物资源进行野外考察。[结果]大鹏半岛药用植物资源共203科748属1 303种,其中蕨类植物42科67属113种,裸子植物6科7属8种,被子植物155科674属1 182种。此外,来自于14个科的45种珍稀濒危植物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根据大鹏半岛的药用植物资源的药效将其分为15类,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论]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及保育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大鹏半岛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钝叶假蚊母树群落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海军 郭强 +2 位作者 张信坚 孙红斌 廖文波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2期182-190,共9页
应用样方法对深圳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的排牙山钝叶假蚊母树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106种,隶属于47科75属。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5属9种,种子植物43科70属97种。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 应用样方法对深圳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的排牙山钝叶假蚊母树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106种,隶属于47科75属。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5属9种,种子植物43科70属97种。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占较大优势,占非世界属总数的81.16%;(2)群落按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上层、乔木下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以钝叶假蚊母树(Distyliopsis tutcheri)、鹿角锥(Castanopsis lamontii)、密花树(Myrsine seguinii)和粗脉桂(Cinnamomum validinerve)为主要优势种,灌木层以钝叶假蚊母树、锈叶新木姜子(Neolitsea cambodiana)、黄丹木姜子(Litsea elongata)和密花树为主要优势种;(3)群落Raunkiaer频度级分布规律为A>B>C<D>E,从优势种群年龄结构分析看,该群落在演替上处于亚顶级状态;(4)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方面,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而Shannon-wiener指数则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根据以上结果,认为该群落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山顶常绿阔叶林,亦属于地带性珍稀植物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叶假蚊母树 群落特征 金缕梅科 深圳大鹏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森林消防以水灭火装备和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海军 黄琪 +2 位作者 王振师 李小川 李光明 《森林防火》 2015年第1期49-51,共3页
介绍了深圳市森林消防输水系统的研制、种类、型号、主要使用输水装备的技术性能、使用方法和保养维护。根据深圳市森林消防以水灭火技术应用的现状,讨论了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发展方向。
关键词 森林消防 输水灭火装备 森林消防队伍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东部山地丘陵溪流鱼类多样性研究
7
作者 罗林 陈鸿辉 张雄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12期43-45,共3页
为了摸清深圳市东部山地丘陵溪流鱼类多样性状况,笔者团队开展了3年的野外调查,共记录鱼类78种,其中包括白云山唐鱼等4种珍稀濒危鱼类以及食蚊鱼等7种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表明,以大鹏半岛为主的东部山地是深圳市淡水鱼类多样性最高的区域... 为了摸清深圳市东部山地丘陵溪流鱼类多样性状况,笔者团队开展了3年的野外调查,共记录鱼类78种,其中包括白云山唐鱼等4种珍稀濒危鱼类以及食蚊鱼等7种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表明,以大鹏半岛为主的东部山地是深圳市淡水鱼类多样性最高的区域,鱼类组成具有最佳的代表性以及较高的保育价值。同时,深圳市东部山地丘陵溪流鱼类也面临着生境质量下降、断流、物种入侵等方面的威胁,亟需开展相应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丘陵 外来入侵物种 大鹏半岛 食蚊鱼 生境质量 物种入侵 鱼类多样性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桐姬小蜂雌成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军 梁广文 +3 位作者 郭强 蒋露 戴建青 韩诗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明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对寄主植物的嗅觉行为反应.【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刺桐姬小蜂对寄主植物11种挥发物(乙酸叶醇酯、4-溴丁醚苄酯、苯甲腈、1,2-二甲苯、α-法呢烯、3-蒈烯、奎诺二甲基丙烯酸酯... 【目的】探明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对寄主植物的嗅觉行为反应.【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刺桐姬小蜂对寄主植物11种挥发物(乙酸叶醇酯、4-溴丁醚苄酯、苯甲腈、1,2-二甲苯、α-法呢烯、3-蒈烯、奎诺二甲基丙烯酸酯、柏木烯醇、水杨酸甲酯、芳樟醇、法呢醇)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和结论】刺桐姬小蜂雌成虫对刺桐属植物挥发物中的11种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行为反应;通过嗅觉反应率、选择反应率及选择系数的研究比较,明确了不同物质及不同浓度溶液对刺桐姬小蜂的行为影响;刺桐姬小蜂对寄主挥发物具有一定的嗅觉反应,而且随着各物质浓度的增大而趋于强烈;除苯甲腈外,其余化合物的选择反应率均在50%以上,而且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苯甲腈在原样和稀释10倍浓度时,刺桐姬小蜂呈负趋性,并且与其他化合物的反应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桐姬小蜂 刺桐树 植物挥发物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烟粉虱对23种寄主植物适应度的评估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安新城 郭强 胡琼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50-3155,共6页
利用前期开发的两个寄主植物适应度评估模型对B型烟粉虱能够完成发育的23种寄主进行了寄主适应度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烟粉虱种群存在明显的寄主偏好性,黄瓜与甘蓝为嗜好寄主,繁殖力大,若虫成活率高,非常... 利用前期开发的两个寄主植物适应度评估模型对B型烟粉虱能够完成发育的23种寄主进行了寄主适应度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烟粉虱种群存在明显的寄主偏好性,黄瓜与甘蓝为嗜好寄主,繁殖力大,若虫成活率高,非常有利于烟粉虱的种群发育;而其它寄主在营养状况、物理性状及次生化合物的综合作用下,烟粉虱的寄主植物适应度变化较大且整体低于嗜好寄主,结果暗示烟粉虱的寄主生态位可能存在从核心到周缘的分层现象。比较了两个评估模型的分析结果,虽然在低层聚类中存在差异,但高层聚类的结果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寄主评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入侵植物薇甘菊(菊科)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露 张艳武 +2 位作者 郭强 刘莹 李春妹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8-514,共7页
为了解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细胞学特性,研究了薇甘菊在我国广东东南部4居群和台湾2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结果表明,所有居群的薇甘菊染色体数目均为2n=36,第一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长臂中部具有次... 为了解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细胞学特性,研究了薇甘菊在我国广东东南部4居群和台湾2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结果表明,所有居群的薇甘菊染色体数目均为2n=36,第一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长臂中部具有次缢痕,显著大于其余染色体。广东深圳大学和深圳水库居群的核型公式为2n=20m+14sm+2st;广东汕头、阳江和台湾屏东居群为2n=22m+12sm+2st;台湾宜兰居群为2n=18m+16sm+2st。此前有报道薇甘菊深圳大学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推断为制片过程中第一对染色体从次缢痕处断裂而导致的计数错误。因此,薇甘菊虽存在非整倍性和多倍性变化,但在广东东南部和台湾的入侵居群中目前仅发现基于x=18的二倍体(2n=36),该种在这些地区的成功入侵与多倍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染色体数目 核型 薇甘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田野菟丝子防治薇甘菊对其他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雪 蒋露 +2 位作者 郭强 孙延军 昝启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9-150,共12页
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是一种有潜力的可用于生物防治的全寄生植物。为了解田野菟丝子防治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的效果和安全性,在深圳7个森林公园的1 218hm2薇甘菊危害区投放田野菟丝子并开展野外监测,结果发... 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是一种有潜力的可用于生物防治的全寄生植物。为了解田野菟丝子防治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的效果和安全性,在深圳7个森林公园的1 218hm2薇甘菊危害区投放田野菟丝子并开展野外监测,结果发现:发生危害的薇甘菊面积平均为792hm2(盖度为53%~73%),投放田野菟丝子后,其寄生率为44%~87%,薇甘菊面积减少了426hm2左右,盖度下降了21%~53%;受田野菟丝子影响的其他植物有153种,隶属43科109属,其中田野菟丝子接触微甘菊但不产生影响(0级)的植物15种,接触薇甘菊且对其他植物造成影响(Ⅰ~Ⅲ级)的植物有138种,除薇甘菊以外未发现致死种。此结果为大面积使用田野菟丝子防治薇甘菊的可推广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菟丝子 薇甘菊 生态防治 危害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大鹏半岛水生甲虫多样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淑娇 郭光宇 +2 位作者 蒋露 郭强 贾凤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40,共10页
记录了深圳大鹏半岛水生甲虫总计84种:龙虱科23种、伪龙虱科3种、沼梭科1种、豉甲科3种、长须甲科1种、圆牙甲科1种、条脊甲科1种、牙甲科51种。49种只生活于静水中,占总数58.3%;8种只生活于溪流边缘,占总数9.5%;7种生活于潮湿石壁中,6... 记录了深圳大鹏半岛水生甲虫总计84种:龙虱科23种、伪龙虱科3种、沼梭科1种、豉甲科3种、长须甲科1种、圆牙甲科1种、条脊甲科1种、牙甲科51种。49种只生活于静水中,占总数58.3%;8种只生活于溪流边缘,占总数9.5%;7种生活于潮湿石壁中,6种生活于腐烂物中;生活于两种及两种以上环境的水生甲虫14种,占总数的16.7%。25种具有趋光性,占总数的29.8%。脊折牙甲属Noteropagus为中国新记录属,齿条丽阳牙甲Helochares dentalus d'Orchymont、库氏边毛豉甲Patrus coomani(Peschet)、褐背新伪龙虱Neohydrocoptus rubescens(Clark)为中国新记录种、圆牙甲Georissus sp.为大陆首次公开报道。冗余分析(RDA)表明大鹏半岛水生甲虫大多数种类与静水具有强相关性,一部分种类与溪流具有较强相关性,与河滨、腐烂物、潮湿石壁、潮湿草地具有较强相关性的水生甲虫种类少。这种分布证明了水生甲虫多次水陆生活环境改变的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甲虫 生物多样性 大鹏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桐姬小蜂在深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13
作者 蒋露 柳帅 +2 位作者 郭强 韩诗畴 李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129,共3页
对刺桐姬小蜂在广东省深圳市刺桐属植物上的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其化学防控药剂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研究成果对被该虫危害比较严重的刺桐树进行了大面积防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描述了刺桐姬小蜂的危害特征、在深圳市的... 对刺桐姬小蜂在广东省深圳市刺桐属植物上的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其化学防控药剂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研究成果对被该虫危害比较严重的刺桐树进行了大面积防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描述了刺桐姬小蜂的危害特征、在深圳市的分布及害状,阐明了针对致瘿昆虫刺桐姬小蜂的防控技术,为刺吸式昆虫、钻柱害虫及潜叶害虫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桐姬小蜂 刺桐 危害状况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原生植物假泽兰(菊科)的细胞学研究
14
作者 蒋露 张艳武 +2 位作者 郭强 刘莹 李春妹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4-331,共8页
该文研究了我国原生植物假泽兰(Mikania cordata)台湾花莲居群、苗栗居群、宜兰居群以及台北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结果表明:所有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为2n=36,第一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长臂中部具有次缢痕,显著大于其... 该文研究了我国原生植物假泽兰(Mikania cordata)台湾花莲居群、苗栗居群、宜兰居群以及台北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结果表明:所有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为2n=36,第一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长臂中部具有次缢痕,显著大于其余染色体。各居群的核型公式皆为2n=18m+18sm,核型均为2B型,染色体内不对称性指数(A_1)的变化范围为0.38~0.39,染色体之间不对称性指数(A_2)的变化范围为0.30~0.32。此为我国假泽兰居群染色体数目的唯一报道,也是对该种核型的首次报道。结合前人对假泽兰染色体数目的研究结果,认为假泽兰存在种内非整倍性现象,但在中国台湾的居群中目前仅发现基于x=18的二倍体(2n=36)。假泽兰的第一对染色体的长臂中部具次缢痕,与假泽兰属已报道的核型相似,这一次缢痕可作为假泽兰属的细胞学标记。核型资料、野外观察以及ISSR数据显示薇甘菊(M.micrantha)在我国的成功入侵与入侵种和本土种之间的杂交渐渗无关。根据标本记录和野外考察结果,我国假泽兰现在的分布区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缩减,推测生境的破坏和薇甘菊的侵入可能是导致假泽兰在中国台湾地区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染色体数目 核型 假泽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种薇甘菊防治措施及策略评估 被引量:48
15
作者 李鸣光 鲁尔贝 +5 位作者 郭强 昝启杰 韦萍萍 蒋露 徐华林 钟填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40-3251,共12页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入侵中国南部地区的一种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种。防治薇甘菊的措施和策略,应根据薇甘菊的物种特性及所能支配的防除资源,综合考虑、统筹安排。薇甘菊能快速生长覆盖其他植物,其残株断枝易成为独立生长...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入侵中国南部地区的一种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种。防治薇甘菊的措施和策略,应根据薇甘菊的物种特性及所能支配的防除资源,综合考虑、统筹安排。薇甘菊能快速生长覆盖其他植物,其残株断枝易成为独立生长的新个体、种子量巨大且极易扩散,喜入侵次生植被。物理清除适用于小面积,对大面积出现的薇甘菊不应采用。化学防除主要用于应急,但未能改变适于薇甘菊生长的生境,薇甘菊仍可能在数年后再次为害。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控制薇甘菊适用于大面积危害区域,当只以控制而不以根除自然群落的薇甘菊为目标时效果很好。群落改造能一劳永逸地解除薇甘菊的危害,但只适用于宜林地,且成本较高。天敌控制和植物化感防治都尚在探索阶段。未来还应发掘有效天敌,研发综合防治措施,揭示宏观分布规律。薇甘菊防治的正确策略是:对于已形成区域性危害的薇甘菊,根除已经不可能,应采取持久战而非速决战,防止薇甘菊入侵新区域是防治的重中之重,必须优先治理轻度入侵地和能向周边区域甚至是遥远区域扩散的传播源,建立防治示范区或样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清除 除草剂 田野菟丝子 群落改造 示范样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玛草蛉幼虫对埃及吹绵蚧若虫的捕食功能和数值反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静文 李志刚 +3 位作者 吕欣 郭强 蒋露 韩诗畴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1,共5页
本文研究了黄玛草蛉Mallada basalis(Walker)捕食埃及吹绵蚧Icery aaegyptiaca(Douglas)若虫的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黄玛草蛉2龄和3龄幼虫对埃及吹绵蚧若虫的捕食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拟合方程分别为Na=0.6885... 本文研究了黄玛草蛉Mallada basalis(Walker)捕食埃及吹绵蚧Icery aaegyptiaca(Douglas)若虫的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黄玛草蛉2龄和3龄幼虫对埃及吹绵蚧若虫的捕食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拟合方程分别为Na=0.6885×No/1+0.6885×0.0433No和Na=1.2085×No/1+1.2085×0.0200No,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67和0.9858,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3.09和50.00。数值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埃及吹绵蚧若虫密度对黄玛草蛉的生长、发育、繁殖有着显著影响。随着猎物密度增大,黄玛草蛉幼虫发育速率、雌虫产卵量、孵化率及雌性比增大,成虫寿命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埃及吹绵蚧若虫密度5、10、15、20、30头分别是黄玛草蛉幼虫存活、幼虫化蛹、成虫羽化、后代卵孵化及世代延续的临界值。猎物密度为30、40、50头时,黄玛草蛉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种群的性比、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孵化率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玛草蛉 埃及吹绵蚧 功能反应 数值反应 最大捕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害虫斑点广翅蜡蝉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伟 蒋露 +2 位作者 徐浪 郭强 余道坚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32,共4页
斑点广翅蜡蝉Ricania guttata(Walker)是一种近年来在深圳地区大发生的红树害虫,其寄主广泛,虫口密度大,对当地林业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斑点广翅蜡蝉的危害性和暴发性,作者详细描述了其外部形态和生殖器特征,初步整理了该虫的记... 斑点广翅蜡蝉Ricania guttata(Walker)是一种近年来在深圳地区大发生的红树害虫,其寄主广泛,虫口密度大,对当地林业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斑点广翅蜡蝉的危害性和暴发性,作者详细描述了其外部形态和生殖器特征,初步整理了该虫的记录寄主及为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广翅蜡蝉 形态特征 寄主 红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藤本薇甘菊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亮 邓太阳 +1 位作者 张庆生 李鸣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39-1445,共7页
有害藤本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原产中南美洲,现已对我国华南地区的植被和生态造成了严重危害。了解薇甘菊对非生物环境因子的适应性是对其进行科学治理的基本前提之一。华南地区以酸性土壤为主,而铝毒害是酸性土壤环境中植物... 有害藤本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原产中南美洲,现已对我国华南地区的植被和生态造成了严重危害。了解薇甘菊对非生物环境因子的适应性是对其进行科学治理的基本前提之一。华南地区以酸性土壤为主,而铝毒害是酸性土壤环境中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为揭示薇甘菊对土壤pH条件及铝毒的适应性,本研究对比了薇甘菊在不同土壤pH环境下的萌发和生长情况;比较分析了薇甘菊3个不同种群和其他5种植物种子在不同浓度铝离子胁迫(0、0.5、1和2 mmol?L^(-1))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测定了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及其他19种本地不同生活型植物茎干中3种微量元素(铝、锰和铁)的含量。结果表明,(1)薇甘菊种子在pH值为3.6~7.9的土壤环境中都能正常萌发,种子萌发率随土壤pH值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薇甘菊幼苗在pH值为4.3的条件下生长最佳,幼苗苗高、叶数、根数和根长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梯度。(2)当Al^(3+)浓度不高于2 mmol?L^(-1)时,薇甘菊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组间差异,与对照植物相比也没有显著差异;但薇甘菊不同种群之间的差异明显,尤其是在幼苗存活率上。(3)薇甘菊茎干中铝(655.3 mg?kg^(-1))和铁(309.9 mg?kg^(-1))的含量均为20种受试植物中的最高值,分别是其余19种对照植物平均值的11.5倍和3.3倍;锰含量(469.4 mg?kg^(-1))仅次于鸭脚木,是其余19种植物平均值的2.7倍。以上结果表明薇甘菊对土壤酸碱度有较广的生态幅,对土壤铝离子毒害具有一定的耐受和富集能力,且铝离子毒害未影响薇甘菊对其他离子的吸收,因此对酸性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薇甘菊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性有利于其成功入侵华南地区,而该区域土壤酸化的加剧可能进一步加重薇甘菊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铝毒 土壤PH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红瓢虫对埃及吹绵蚧的捕食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安新城 郭强 +1 位作者 蒋露 张文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7-410,共4页
运用普通生态学方法对埃及吹绵蚧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小红瓢虫的捕食功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小红瓢虫对埃及吹绵蚧的密度反应为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后的瞬时攻击率为0.577,处理时间为0.019;通过Hassell模型拟合,小红瓢虫自身密度增... 运用普通生态学方法对埃及吹绵蚧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小红瓢虫的捕食功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小红瓢虫对埃及吹绵蚧的密度反应为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后的瞬时攻击率为0.577,处理时间为0.019;通过Hassell模型拟合,小红瓢虫自身密度增加导致的干扰效应为0.434;根据汪世泽提出的功能反应新模型,拟合后估计的小红瓢虫最大捕食量为24.7头,最佳捕食密度为16.5头。综合分析小红瓢虫的捕食功能特性,认为不宜单用小红瓢虫防治埃及吹绵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瓢虫 埃及吹绵蚧 捕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桐树11种挥发物对刺桐姬小蜂的野外引诱活性研究
20
作者 李军 梁广文 +3 位作者 郭强 蒋露 戴建青 韩诗畴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4-528,共5页
为探明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对寄主植物上11种挥发物(4-溴丁醚苄酯、1,2-二甲苯、3-蒈烯、乙酸叶醇酯、苯甲腈、α-法呢烯、奎诺二甲基丙烯酸酯、柏木烯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法呢醇)的野外引诱活性,本试验分别通... 为探明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对寄主植物上11种挥发物(4-溴丁醚苄酯、1,2-二甲苯、3-蒈烯、乙酸叶醇酯、苯甲腈、α-法呢烯、奎诺二甲基丙烯酸酯、柏木烯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法呢醇)的野外引诱活性,本试验分别通过不同挥发物引诱板及不同颜色引诱板对刺桐姬小蜂进行了野外引诱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苯甲腈的引诱效果最好,除了和1,2-二甲苯差异不显著外,跟其他挥发物的引诱效果差异显著;对雌成虫的引诱作用与1,2-二甲苯、3-蒈烯差异不显著,与其他成分差异显著;对雄成虫的引诱作用苯甲腈和水杨酸甲酯的引诱作用最好,与其他成分均差异显著;在引诱板颜色试验中,刺桐姬小蜂成虫对带荧光的翠绿色具有较强的趋性,该颜色除了和无荧光的黄色差异不显著外,跟其他颜色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桐姬小蜂 刺桐树 植物挥发物 引诱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