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特区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及统计分析
1
作者 李晓娜 田慧勇 +2 位作者 杨晓夏 曹涛 李森 《江西农业》 2021年第8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深圳特区大米中AFT B1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2个批次大米中AFT B1的含量,用SPSS方法分别对2018~2020年和四类抽样场所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2018~2020年间202批次大米中AFT B1含量分别为2.537μg... 【目的】分析深圳特区大米中AFT B1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2个批次大米中AFT B1的含量,用SPSS方法分别对2018~2020年和四类抽样场所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2018~2020年间202批次大米中AFT B1含量分别为2.537μg·kg^(-1)、2.621μg·kg^(-1)、2.455μg·kg^(-1),低于国家标准限量10μg·kg^(-1)的要求,且202批次中无超标样品;四类不同抽样场所大米中AFT B1含量分别为:农贸批发市场4.441μg·kg^(-1)、中小超市2.135μg·kg^(-1)、大超市2.049μg·kg^(-1)、企业1.527μg·kg^(-1)。通过方差分析发现,AFT B1在2018~2020年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但在抽检场所之间差异显著。结论:抽检的深圳特区大米中AFT B1含量较低,可放心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T B1 大米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统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百草枯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毕思远 李金峰 +3 位作者 王幸幸 陈明山 朱海 岳振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7825-7828,共4页
综述了近几年百草枯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其仪器分析法主要为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法及其他一些方法,并对今后百草枯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百草枯 固相萃取 仪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中苯甲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毕思远 朱海 +3 位作者 谢本华 龚达浩 周守安 王幸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5期100-103,107,共5页
详细介绍了在食品中最为常见的防腐用添加剂苯甲酸及其钠盐,重点阐述了利用光谱学、电位滴定、色谱学等方法对苯甲酸及其钠盐实现分析检测的原理、前处理手段及定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评价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面向现场的快速分析食... 详细介绍了在食品中最为常见的防腐用添加剂苯甲酸及其钠盐,重点阐述了利用光谱学、电位滴定、色谱学等方法对苯甲酸及其钠盐实现分析检测的原理、前处理手段及定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评价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面向现场的快速分析食品中苯甲酸的新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苯甲酸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混合样品中5种重金属残留的测定
4
作者 唐淑军 梁幸 +4 位作者 范明志 周春梅 宋晓仪 郑奕柔 宋世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62-164,226,共4页
[目的]将10个生物有机肥样品混合成一个混合样品进行混样检测,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检测生物有机肥混合样品中5种重金属(As、Pb、Cd、Cr、Hg)残留。[方法]称取1.0 g混合样品,加入内标(Ge、Bi、Rh)和Au溶液,加入硝酸... [目的]将10个生物有机肥样品混合成一个混合样品进行混样检测,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检测生物有机肥混合样品中5种重金属(As、Pb、Cd、Cr、Hg)残留。[方法]称取1.0 g混合样品,加入内标(Ge、Bi、Rh)和Au溶液,加入硝酸和过氧化氢,微波消解,用同位素内标前置消除混合样品基质效应,用KED模式消除质谱干扰,加入Au溶液作为汞标准溶液的稳定剂确保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内标法定量。[结果]As、Pb、Cd、Cr在0.5~500.0μg/L,Hg在0.05~5.00μg/L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0.9999,检出限在0.004~0.200μg/kg。加标回收率在89.4%~108.7%,RSD为0.7%~8.9%,完全能满足国家标准方法GB/T 27404的要求。[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和稳定性好,可实现生物有机肥料单样品及混合样品中5种重金属残留的同时测定。利用该方法测定混合样品,当生物有机肥预期的超标率≤1%,检测效率为单样品检测的5.0~9.1倍;预期的超标率﹥1%~2%,检测效率为单样品检测的3.3倍以上;预期的超标率﹥2%~3%,检测效率为单样品检测的2.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样品 生物有机肥 重金属残留 同位素内标前置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马场效果评价及应用
5
作者 卓学就 刘荣启 +3 位作者 田健军 王润良 尤晓楠 陈明山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骑马和马术活动越来越为深圳市民所喜爱。而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人与马会进行肢体接触,因此一旦发生动物疫病或者人兽共患病,不仅会对企业及马主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是对人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骑马和马术活动越来越为深圳市民所喜爱。而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人与马会进行肢体接触,因此一旦发生动物疫病或者人兽共患病,不仅会对企业及马主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马场的日常消毒尤为重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二氯异氰尿酸钠对马场消毒前后微生物数量的差异,确定马场的最佳消毒浓度和消毒接触时间,检测场地不同位置消毒前后的微生物数量,以完善马场的消毒方案。结果显示,选择浓度为600 mg/L,作用时间15 min,喷洒量为250 mL/m^(2)时,马房2墙壁、周边道路、马鞍、坐垫、洗刷工具达到了消毒效果;喷洒量为500 mL/m^(2),马房地面(平整)、马房墙壁(瓷砖)达到了消毒效果;当提高喷洒量为1250 mL/m^(2)时,马房地面(不平整)、马房墙壁(混凝土)达到了消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异氰尿酸钠 马场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二醛癸甲溴铵消毒液对屠宰场的消毒效果试验
6
作者 田健军 尤晓楠 +6 位作者 王润良 卓学就 陈明山 于汪洋 王桂兰 高悦鹏 刘荣启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4期23-27,共5页
该试验通过比较不同稀释度的戊二醛癸甲溴铵在屠宰车间和生猪待宰栏内的自然菌杀灭率,寻求适用于屠宰车间和生猪待宰栏的消毒液浓度。结果表明,稀释度1/200的消毒液在屠宰车间的应用效果较好,稀释度1/400适合消毒生猪待宰栏。
关键词 戊二醛癸甲溴铵 屠宰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分枝杆菌抗体的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杨晓夏 郑腾 +6 位作者 李宋钰 朱海 黄素文 张志灯 王武军 张体银 白泉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BT)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ris)引起的动物和人的一种慢性细菌性疾病,以在多种组织器官中形成结核结节,继而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为病理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牛结核...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BT)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ris)引起的动物和人的一种慢性细菌性疾病,以在多种组织器官中形成结核结节,继而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为病理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牛结核病列为B类动物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分枝杆菌 荧光检测 时间分辨 TUBERCULOSIS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动物传染病 抗体 牛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油掺伪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燕 张笑 +4 位作者 邱思慧 杨建远 邱昌扬 申超群 周凯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169,共11页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高端木本食用植物油。本文分析了茶油品质特点与茶油的主要掺伪方式,总结现有相关标准中对茶油真实性的要求。从茶油及其他异质油的理化特性与特征成分出发,重点总结了基于理化参数的分析技术、色谱与质谱技术以及光谱...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高端木本食用植物油。本文分析了茶油品质特点与茶油的主要掺伪方式,总结现有相关标准中对茶油真实性的要求。从茶油及其他异质油的理化特性与特征成分出发,重点总结了基于理化参数的分析技术、色谱与质谱技术以及光谱学技术3个用于茶油掺伪检测技术的特点与局限性。说明了基于多个理化参数集合并结合算法模型、筛选茶油特异性成分、扩大样品的光谱数据库对茶油掺伪检测方法构建的重要性,并提出采用多指标逐步判别分析是实现茶油掺伪实际检测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掺伪 脂肪酸 特征成分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甲氧苄啶胶体金快速检测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晓娜 李君秀 +6 位作者 付辉 杨星星 李细清 汪凤林 杨中 朱海 严义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63-65,78,共4页
[目的]研究牛奶中甲氧苄啶的胶体金快速检测装置,快速筛查牛奶中甲氧苄啶添加物含量并评价牛奶品质。[方法]制备抗原,免疫得到抗体并摸索胶体金免疫层析装置的样品检测性能。[结果]试验所得装置对牛奶中甲氧苄啶的肉眼可见检测线为2 ng... [目的]研究牛奶中甲氧苄啶的胶体金快速检测装置,快速筛查牛奶中甲氧苄啶添加物含量并评价牛奶品质。[方法]制备抗原,免疫得到抗体并摸索胶体金免疫层析装置的样品检测性能。[结果]试验所得装置对牛奶中甲氧苄啶的肉眼可见检测线为2 ng/L,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0%;与常见3种混合添加物无交叉反应,特异性高;不同批次间结果重复性高度一致;稳定性好,易于保存,在37℃条件可存放35 d,50℃存放6 d对其质量无影响;兼容性好,适合6种不同种类奶基质;检测时间短,仅需6 min。[结论]该研究的装置检测时间短,使用简单,重复性好,产品稳定性高,适用于牛奶中甲氧苄啶的现场快速筛查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甲氧苄啶 胶体金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卤汁循环次数下卤豆干及卤汁品质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国庆 黄展锐 +7 位作者 郑奕柔 何婉莹 赵良忠 陈浩 张嫣 唐玲微 周衡平 刘斌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8-234,241,共8页
以卤豆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不同卤汁循环次数下卤豆干及卤汁中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总酸、NaCl、色差及质构特性等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卤汁循环次数增加,卤汁中NaCl含量从5.39%降低到1.82%,卤豆干中NaCl含量从0.... 以卤豆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不同卤汁循环次数下卤豆干及卤汁中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总酸、NaCl、色差及质构特性等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卤汁循环次数增加,卤汁中NaCl含量从5.39%降低到1.82%,卤豆干中NaCl含量从0.56%增加到0.93%。卤汁中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总酸含量随着卤汁循环次数增加而持续升高,卤豆干中则逐渐降低。卤制过程中,豆干硬度和咀嚼性逐渐增大,黏着性、回复性和弹性变化不明显;豆干的亮度值(L^(*))与黄度值(b^(*))呈现显著性降低(P<0.05),红度值(a^(*))趋于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豆干中谷氨酸在游离氨基酸中含量最高,卤汁中鲜味氨基酸的含量随着卤汁循环次数不断增加。该研究结果为卤豆干工业化生产、卤汁重复利用、卤制品质量安全及其重复定量卤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豆干 卤汁 循环卤制 品质特性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条件对卤汁和卤豆干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衡平 黄展锐 +5 位作者 赵良忠 陈佳洛 陈浩 文明 周凯 刘斌斌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9期9-13,共5页
采用不同氧化条件(自然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和协同氧化)和不同贮存时间(0,7,14,21,28 d)卤汁卤制豆干,分析不同氧化条件对卤汁和卤豆干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氧化条件下卤汁总酸含量均随贮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脂肪含量显... 采用不同氧化条件(自然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和协同氧化)和不同贮存时间(0,7,14,21,28 d)卤汁卤制豆干,分析不同氧化条件对卤汁和卤豆干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氧化条件下卤汁总酸含量均随贮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脂肪含量显著下降,而蛋白质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变化;不同氧化条件下豆干水分和总酸含量均随卤汁贮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显著下降,在28 d时分别降低至18.30 g/100 g,13.07 g/100 g;与自然氧化组相比,酶促氧化对卤豆干蛋白质、水分、总酸及卤汁脂肪含量影响更显著,协同氧化对卤豆干脂肪及卤汁总酸含量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卤汁贮存和卤豆干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汁 卤豆干 氧化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粤地区霉变水产饲料真菌毒素污染现状及毒性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小博 王雅玲 +5 位作者 王润东 吕鹏莉 孙力军 刘晓燕 施琦 毕思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958,共8页
为了解广东地区水产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最新污染状况,评价霉变水产饲料的毒性效应,探明其对生物机体的损害效应。在我国南粤地区随机采集鱼、虾饲料共120份,采用ELISA法检测4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T-2毒素、呕吐毒素(DON)、赭... 为了解广东地区水产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最新污染状况,评价霉变水产饲料的毒性效应,探明其对生物机体的损害效应。在我国南粤地区随机采集鱼、虾饲料共120份,采用ELISA法检测4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T-2毒素、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OTA)的含量,选取不同污染程度(达标、轻度、中度和重度)的鱼、虾饲料各4份,采用小鼠毒理学方法评价其生物毒性。结果发现:水产饲料真菌毒素污染率较高(多种毒素并存现象较为普遍),其中AFB1,T-2,DON等3种毒素污染最为普遍,OTA污染较轻,T-2检测浓度最大(11 928.00μg·kg^(-1));小鼠体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器官指数略有下降,脾、肾下降较为明显;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及大血小板比率显著下降(P<0.05);精子畸形率和微核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显著(P<0.05)。广东地区霉变水产饲料真菌毒素污染严重,T-2含量最高;霉变饲料对小鼠脾、肾、肝器官损害显著,对小鼠造血系统、免疫系统具有损害作用,并具有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饲料 霉变 真菌毒素 污染调查 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等浆果中7种酰胺类杀菌剂残留量 被引量:16
13
作者 毕思远 曹涛 +3 位作者 朱志强 林燕翠 甘慧 陈明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5-959,共5页
采用QuEChERS方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浆果中7种酰胺类杀菌剂(甲霜灵、呋霜灵、苯霜灵、环酰菌胺、苯酰菌胺、环氟菌胺、噻呋酰胺)残留量。取5.0g的浆果样品依次用1%(体积分数)乙酸-乙腈溶液20mL萃取和5g无水硫酸镁盐析后,萃取... 采用QuEChERS方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浆果中7种酰胺类杀菌剂(甲霜灵、呋霜灵、苯霜灵、环酰菌胺、苯酰菌胺、环氟菌胺、噻呋酰胺)残留量。取5.0g的浆果样品依次用1%(体积分数)乙酸-乙腈溶液20mL萃取和5g无水硫酸镁盐析后,萃取液经N-丙基乙二胺、十六烷基硅烷(C18)、石墨化炭黑净化,在6 000r·min^-1转速下离心;取上清液在60℃下氮吹至近干,用正己烷定容至1.0 mL,过0.2μm滤膜,滤液在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的条件下进行色谱分离,并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质谱分析,采用内标法定量。7种酰胺类杀菌剂的线性范围均为0.04~4.0mg·L^-1,检出限(3S/N)为0.001~0.003mg·kg^-1。对葡萄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86.2%~10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6%~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QUECHERS 酰胺类农药 残留量 浆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食品冷链物流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毕思远 李金峰 +3 位作者 徐臻 付辉 林季敏 朱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2期7553-7556,7613,共5页
物联网作为解决食品冷链物流监管不严的有效手段,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物联网存在高功耗、可控距离短和价格昂贵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推广,随着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成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 物联网作为解决食品冷链物流监管不严的有效手段,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物联网存在高功耗、可控距离短和价格昂贵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推广,随着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成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利用基于ZigBee技术的多频段组网协调器和木质卡板监控系统,使用价格较低且布置密集的传感器,由无线传感器作为多跳路由进行传输,并结合RFID、GPS和GPRS等技术达到多频段密集采集数据,长、短距离传输自主切换,低功耗和低投入等目的,加快物联网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和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 食品冷链物流 多频段组网协调器 木质卡板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腌鱼中耐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陶森 王雅玲 +6 位作者 叶林 孙力军 房志家 黄文妍 毕思远 钟礼培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6-141,147,共7页
为了获得生产性能优良的菌株,采用PDA固体培养基平板涂布法从腌鱼中分离、纯化酵母菌,研究优势耐盐酵母菌株的生长温度、耐酸能力、耐亚硝酸盐能力等生理生化特性及IT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15种不同种类腌制海鱼中共分离出43... 为了获得生产性能优良的菌株,采用PDA固体培养基平板涂布法从腌鱼中分离、纯化酵母菌,研究优势耐盐酵母菌株的生长温度、耐酸能力、耐亚硝酸盐能力等生理生化特性及IT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15种不同种类腌制海鱼中共分离出436株酵母菌,经纯化后获得9株不同种属的酵母菌,通过不同NaCl含量的YPD液体培养基对9株酵母菌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7~#季也蒙毕赤酵母和9~#奥默柯达酵母两株耐盐性较好的优势耐盐酵母菌菌株,耐盐能力分别达到9%和12%,最适生长温度均在28~32℃之间,最适pH在5~6之间,耐亚硝酸盐含量可达100 mg/kg。腌鱼中获得优势菌株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可为腌鱼制品发酵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鱼 耐盐酵母菌 分离鉴定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畜禽肉中复合硝基酚钠残留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燕翠 曹涛 +2 位作者 唐中令 卢芳 王洪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82-85,共4页
通过碱性溶液提取,再用正己烷萃取除去脂肪,用乙酸调pH为酸性条件后用乙酸乙酯-异丙醇反萃取,浓缩后再通过混合阴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检测。结果:三种复合硝基酚钠组分在0.05-1.0μg/ml。范围内其浓度... 通过碱性溶液提取,再用正己烷萃取除去脂肪,用乙酸调pH为酸性条件后用乙酸乙酯-异丙醇反萃取,浓缩后再通过混合阴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检测。结果:三种复合硝基酚钠组分在0.05-1.0μ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系数均可达到0.999;通过萃取、反萃取以及固相萃取等多种手段净化,样品基质几乎无干扰,检出限可达到0.003~0.005mg/kg;通过对0.25、0.5、1.0μg进行加标测试,其回收率在81%~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合硝基酚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罗丹明B的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涛 杨晓夏 +2 位作者 付辉 林燕翠 王幸幸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2-86,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罗丹明B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综合分析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同时对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通过评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准曲线的拟合以及样品响应值反带入得到浓度的不确定度是主要来源,通过实...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罗丹明B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综合分析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同时对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通过评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准曲线的拟合以及样品响应值反带入得到浓度的不确定度是主要来源,通过实验数据提出了降低其不确定度的方式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罗丹明B 标准曲线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派卤汁中10种真菌毒素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艾道迎 郑奕柔 +6 位作者 黄展锐 赵良忠 林丽丹 周衡平 周凯 周劲松 尹世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6-313,共8页
建立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定湘派卤汁中10种真菌毒素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及实际样品检测。样品中同步加入同位素内标经V(乙腈)∶V(水)∶V(乙酸)=84∶15∶1提取液超声... 建立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定湘派卤汁中10种真菌毒素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及实际样品检测。样品中同步加入同位素内标经V(乙腈)∶V(水)∶V(乙酸)=84∶15∶1提取液超声波处理、离心提取后,取上清液和水稀释净化,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的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利用同位素内标定量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0种真菌毒素在10~200μg/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5),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13.0μg/kg和0.3~40.0μg/kg。10种真菌毒素的3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为78.6%~107.3%,相对标准偏差为2.2%~14.0%,符合方法学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灵敏度、检出限等均满足方法学要求,适用于卤汁中10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汁 真菌毒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同位素内标 方法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肠道中T-2毒素降解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浪花 王雅玲 +4 位作者 张春辉 孙力军 徐德峰 刘颖 毕思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50-56,共7页
从新鲜健康的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分离筛选和鉴定降解T-2毒素微生物,为日后进一步研究T-2毒素(T-2)降解菌株的相关特性及其分布规律提供参考。取新鲜健康的凡纳滨对虾肠道,通过对该肠道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T-2与对虾肠道共培养液分离... 从新鲜健康的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分离筛选和鉴定降解T-2毒素微生物,为日后进一步研究T-2毒素(T-2)降解菌株的相关特性及其分布规律提供参考。取新鲜健康的凡纳滨对虾肠道,通过对该肠道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T-2与对虾肠道共培养液分离纯化得到6株优势菌株;将6株优势菌株分别和T-2在胰蛋白胨大豆(TSB)肉汤中进行共培养,采用LC-MS/MS法检测该培养液前后T-2含量,筛选得到T-2降解菌株,并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和16S rRNA鉴定目标菌株。TSB肉汤中检测T-2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0.999 5),T-2加标回收率为91.5%~108.4%,检测限为0.01 n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0.0%~8.4%和精密度为94.5%~107%。对虾肠道中的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对T-2毒素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91.8%和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细菌 T-2毒素 LC-MS/MS 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幸幸 王耀宇 +3 位作者 李晓娜 申超群 周凯 张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96-1701,共6页
该文制备了农药稻瘟灵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稻瘟灵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在完全保留稻瘟灵结构的基础上从二硫杂环戊烷结构中衍生不同长度的活性手臂制备了2个半抗原,并分别与载体蛋白偶联合成免疫原与包被原。通过小鼠免疫... 该文制备了农药稻瘟灵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稻瘟灵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在完全保留稻瘟灵结构的基础上从二硫杂环戊烷结构中衍生不同长度的活性手臂制备了2个半抗原,并分别与载体蛋白偶联合成免疫原与包被原。通过小鼠免疫、细胞融合、淘筛、腹水制备等步骤获得特异性识别稻瘟灵的单克隆抗体mAb-DWL。结果显示,基于mAb-DWL构建的间接竞争ELISA法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55.2 ng/mL,线性范围为4.6~530.2 ng/mL,其与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可忽略不计。所建立的ELISA方法对蔬菜及粮食等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7.2%~116%,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灵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