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尘螨第24组过敏原cDNA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1
作者 邱聪龄 钟小军 +4 位作者 黄毅 刘晓宇 蔡泽浪 刘志刚 吉坤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3-457,478,共6页
目的克隆表达粉尘螨第24组过敏原cDNA,研究其免疫学特性,为深入研究尘螨致敏机制提供基础。方法以粉尘螨cDNA文库为模板,根据Der f24基因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KC669700)设计引物,PCR扩增Der f24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His-Derf... 目的克隆表达粉尘螨第24组过敏原cDNA,研究其免疫学特性,为深入研究尘螨致敏机制提供基础。方法以粉尘螨cDNA文库为模板,根据Der f24基因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KC669700)设计引物,PCR扩增Der f24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His-Derf24,并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转化至E.coli BL21(DE3)plysS,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表达;重组产物经Ni 2+螯合层析纯化,获得重组的Der f24(14kDa);对重组蛋白进行IgE-Western blotting(WB)实验和IgE-ELISA实验;通过Swiss-model软件模拟Der f24的3D结构并通过DNAStar软件分析其潜在的B细胞表位,合成三个肽(位置分别为75-88aa、44-57aa和104-117aa)进行IgE-ELISA实验。结果克隆的Der f24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357bp,编码118个氨基酸(GenBank Accession No.KP064571);Der f24原核表达主要形式为不可溶的包涵体,纯化后的重组Der f24蛋白分子量约为14kDa。IgE-WB结果显示,重组Der f24与10例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呈强阳性反应,而与10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IgE-ELISA结果显示,合成表位肽(No.1 75-88aa:Z=5.6734、No.2 44-57aa:Z=5.6720和No.3 104-117aa:Z=5.6791;P<0.0001)均与22例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呈阳性反应,而与22例健康对照组血清呈阴性反应。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表达了Der f24cDNA,重组Der f24可结合粉尘螨过敏血清IgE,鉴定了3个潜在的IgE B细胞表位。本研究为进一步防治螨性过敏性疾病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Der f 24 CDNA克隆 过敏原性 B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肠道微生物蛋白核苷二磷酸激酶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小猛 王俊轶 +2 位作者 陈涛 刘志刚 杨平常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488,共4页
根据GenBank中NDP kinase的基因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将其中稀有密码子改造为大肠埃希菌常用密码子并进行二级结构优化,合成NDP kinase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NDP kinase并酶切鉴定其序列,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β... 根据GenBank中NDP kinase的基因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将其中稀有密码子改造为大肠埃希菌常用密码子并进行二级结构优化,合成NDP kinase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NDP kinase并酶切鉴定其序列,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产物采用镍离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柱纯化.经密码子改造和二级结构优化后NDP kinase基因长度为490 bp,其编码蛋白理论分子量为21.5 kDa,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与理论推测结果相符,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该基因经IPTG诱导可高效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21.5 kDa,其单一蛋白纯度达95%以上.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尘螨肠道微生物蛋白核苷二磷酸酶(NDP kinase)基因的pET28a原核重组质粒,为进一步研究NDP kinase在尘螨疫苗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 肠道微生物 蛋白核苷二磷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肠道微生物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的表达及纯化
3
作者 杨小猛 袁谢芳 +2 位作者 陈涛 杨平常 刘志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9-883,共5页
目的研究尘螨肠道微生物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的表达和纯化,为研究其在尘螨疫苗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根据GenBank中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蛋白的基因序列,将其中稀有密码子改造为大肠杆... 目的研究尘螨肠道微生物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的表达和纯化,为研究其在尘螨疫苗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根据GenBank中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蛋白的基因序列,将其中稀有密码子改造为大肠杆菌常用密码子并进行二级结构优化,合成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并经酶切鉴定,在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产物采用GST亲和层析纯化柱纯化。结果经密码子改造和二级结构优化后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基因长度为588bp,其编码蛋白理论分子量为21kDa。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与理论推测结果相符,该基因经IPTG诱导在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中得到高效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21kDa,其单一蛋白纯度达95%以上。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基因的pGEX6P-1原核重组质粒,获得的可溶性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物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在尘螨疫苗免疫治中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 肠道微生物 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尘螨α-烯醇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其N端B细胞表位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文丽 邱聪龄 +3 位作者 余炜嘉 刘志刚 吉坤美 蔡泽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9-654,共6页
目的克隆表达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α-烯醇化酶(alpha-enolase,ENOA)基因,初步研究其N端B细胞表位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1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文库中克隆ENOA cDNA;2通过BamH I/EcoR I双酶切位点,将ENOA基因克隆至pET... 目的克隆表达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α-烯醇化酶(alpha-enolase,ENOA)基因,初步研究其N端B细胞表位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1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文库中克隆ENOA cDNA;2通过BamH I/EcoR I双酶切位点,将ENOA基因克隆至pET-His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获得了重组ENOA蛋白;3测定重组ENOA酶活性;4通过Swiss-Model软件模拟ENOA蛋白3D结构,并分析其潜在的N端B细胞表位;合成ENOA的N端表位肽,测定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gG的反应性。结果 1克隆了ENOA全长cDNA(GenBank登录号KJ421213.1);2成功构建了pETHis-ENOA表达载体,经纯化获得了重组ENOA蛋白。3重组蛋白具有烯醇化酶活性;4瓜氨酸修饰的合成表位肽与类风湿性关节患者血清IgG-ELISA呈阳性反应,与健康对照组血清均不呈反应(P<0.05)。结论本课题首次克隆表达的重组ENOA蛋白具有烯醇化酶活性;其N端B细胞表位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本研究为尘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α-烯醇化酶 类风湿性关节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