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悦 《中国高新科技》 2019年第9期80-82,共3页
首先对PCR技术概况进行了分析,对PCR技术的发展背景以及反应原理进行了总结。通过对PCR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从食品样品定性检测、PCR技术灵敏度检测、PCR技术扩增结果分析、探针设置等多个角度,制定了PCR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 首先对PCR技术概况进行了分析,对PCR技术的发展背景以及反应原理进行了总结。通过对PCR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从食品样品定性检测、PCR技术灵敏度检测、PCR技术扩增结果分析、探针设置等多个角度,制定了PCR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优化应用方案,对提升新时期食品质量检测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食品检测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基因植物食品的检测策略分析
2
作者 曾虹敏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12期55-55,57,共2页
科技的发达不仅体现在通讯、交通、医学等方面,生物学方面的转基因植物更是高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爱好者对其研究,并且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化生产也更加广泛,很多转基因植物被生产成转基因食品,并且数量愈加庞大,这也引起了社... 科技的发达不仅体现在通讯、交通、医学等方面,生物学方面的转基因植物更是高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爱好者对其研究,并且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化生产也更加广泛,很多转基因植物被生产成转基因食品,并且数量愈加庞大,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广泛关注。食品的安全与人们的健康直接相连,因此,在人们食用转基因食品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其安全,保证转基因植物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准确可靠的转基因食品鉴别技术,所以本文就转基因食品的检测策略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食品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晶 黄建飞 +4 位作者 刘丛丛 刘灵燕 赖小红 杨国武 兰全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9-241,249,共4页
分析食品中分离获得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血清型及分子分型特点,为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暴发的早期预警和疫情溯源提供实验室数据。提取40株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分别用PCR检测VcrD1、Vp1680、VopP和VcrD2基因,荧光... 分析食品中分离获得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血清型及分子分型特点,为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暴发的早期预警和疫情溯源提供实验室数据。提取40株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分别用PCR检测VcrD1、Vp1680、VopP和VcrD2基因,荧光PCR检测tdh、trh和tlh基因。对40株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建立PFGE分子分型数据库。40株菌株均未检测到tdh、trh、Vop P和VcrD2基因,tlh、VcrD1和Vp1680基因阳性检测率为100%。40株菌株中含有16种血清型,其中9株未分型,主要血清型为O_2∶K_(28)和O_5∶K_(17),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40株菌株共获得39个不同的PFGE带型,PFGE呈现遗传多样性,无优势带型。本实验食品环境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未发现毒力因子,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呈分散趋势且菌株之间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血清分型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双重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建飞 刘小青 +3 位作者 刘斌 陈泽峰 兰全学 陈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6-249,297,共5页
旨在建立针对阪崎肠杆菌的双重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以阪崎肠杆菌局部大分子合成(MMS)操纵子和外膜蛋白A(ompA)为靶基因,建立双重荧光 PCR 反应体系,探讨该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结果表明,双重荧光 PCR 体系对阪崎肠杆菌... 旨在建立针对阪崎肠杆菌的双重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以阪崎肠杆菌局部大分子合成(MMS)操纵子和外膜蛋白A(ompA)为靶基因,建立双重荧光 PCR 反应体系,探讨该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结果表明,双重荧光 PCR 体系对阪崎肠杆菌的灵敏度为4.3×10~3CFU/mL,人工污染初始菌量为2 CFU/100 g奶粉样品增菌24 h即可检出;39株实验菌中的15株阪崎肠杆菌出现特异性扩增,24株非阪崎肠杆菌未出现特异性扩增。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荧光PCR体系特异好、灵敏度较高及抗干扰能力强,可用于婴幼儿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崎肠肝菌 荧光PCR ompA基因 MM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OES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钼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俊 李金蔓 +3 位作者 陈树娣 汤璐 郑燕燕 张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0-153,共4页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钼含量。此方法用微波消解法处理婴幼儿配方奶粉样品,然后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样品,同时探讨最佳消解奶粉样品和分析样品的条件。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钼含量。此方法用微波消解法处理婴幼儿配方奶粉样品,然后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样品,同时探讨最佳消解奶粉样品和分析样品的条件。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钼,方法在0~0.5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0.999 9),检出限可以达到0.048 mg/kg,6次奶粉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在加标量为0.2、1.0、2.0 mg/kg 3种梯度浓度下,回收率在96.6%~102%之间;标准参考物质的分析结果也在证书值范围内。该方法使用试剂少,空白值低,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钼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兰芳 黄建飞 +3 位作者 陈晶 赖小红 张樱子 兰全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3300-3305,共6页
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断被报道,因此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源性疾病控制至关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传统检测方法周期较长、检测步骤繁琐,不适用于快速检测... 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断被报道,因此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源性疾病控制至关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传统检测方法周期较长、检测步骤繁琐,不适用于快速检测,因而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生化鉴定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技术、代谢技术以及噬菌体鉴定技术等方面介绍目前国内外用于食品致病菌检测的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免疫技术 代谢技术 食源性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钼质量分数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俊 刘芳芳 +2 位作者 汤璐 陈树娣 张贵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26,共3页
通过采集深圳市主要婴幼儿配方乳粉,检测其钼质量分数水平,统计分析不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钼质量分数水平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除国外2段和3段配方乳粉外,其他不同阶段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钼质量分数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其阶段越高,钼... 通过采集深圳市主要婴幼儿配方乳粉,检测其钼质量分数水平,统计分析不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钼质量分数水平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除国外2段和3段配方乳粉外,其他不同阶段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钼质量分数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其阶段越高,钼质量分数越高;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与国外婴幼儿配方乳粉间的钼质量分数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婴幼儿配方乳粉与婴幼儿配方谷物粉间的钼质量分数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谷物粉质量分数大于乳粉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配方乳粉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琳 游雯茵 《现代食品》 2017年第4期67-68,共2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在了各个行业和领域,食品领域也不例外。本文主要论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意义,并介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发展现状和推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在了各个行业和领域,食品领域也不例外。本文主要论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意义,并介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发展现状和推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应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控制 计算机 信息技术 发展现状 有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醇基体改进剂用于微波消解-ICP-MS测定芹菜、圆白菜、鸡肉和猪肝中微量硒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金蔓 张贵伟 +1 位作者 陈树娣 邓宏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07-310,共4页
目的:采用异丙醇作为基体改进剂,建立微波消解-ICP-MS测定芹菜、圆白菜、鸡肉和猪肝中微量硒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以6 m L硝酸+2 m L过氧化氢作为消解试剂进行微波消解,以2%异丙醇作为基体改进剂,锗元素进行内标校正,用ICP-MS的碰撞池技... 目的:采用异丙醇作为基体改进剂,建立微波消解-ICP-MS测定芹菜、圆白菜、鸡肉和猪肝中微量硒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以6 m L硝酸+2 m L过氧化氢作为消解试剂进行微波消解,以2%异丙醇作为基体改进剂,锗元素进行内标校正,用ICP-MS的碰撞池技术测定硒元素含量。结果:该方法拟合系数为1.0000,检出限为0.3μg/kg,定量限为1μg/kg。通过有证标准物质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均在证书值范围内。该方法线性好、检出限低、准确可靠,可用于食品中硒元素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醇 ICP-MS 微波消解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常稻花香米的^1H-NMR波谱分析及掺假鉴别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瑶 郑彦婕 +4 位作者 邓伶莉 许晶晶 沈桂平 杨万颖 董继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0-84,171,共6页
结合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技术和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五常稻花香米的掺假鉴别方法。采集稻花香米与掺假样品的^1H NMR谱,分析它们的化合物组成模式的差异,分别建立基于1H NMR谱和基于20种主要成分半定量数据的掺假鉴别模型。结... 结合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技术和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五常稻花香米的掺假鉴别方法。采集稻花香米与掺假样品的^1H NMR谱,分析它们的化合物组成模式的差异,分别建立基于1H NMR谱和基于20种主要成分半定量数据的掺假鉴别模型。结果表明:五常稻花香米与掺假大米在α-葡萄糖、淀粉、蔗糖、甜菜碱、β-葡萄糖、胆碱、天冬酰胺、天冬氨酸、琥珀酸、谷氨酸、乙酸、γ-氨基丁酸、丙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16种主要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基于-1H NMR谱的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3.5%,而基于20种半定量化合物的模型预测准确率为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稻花香米 核磁共振波谱 掺假鉴别 多变量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啤酒化学组分定量与品牌鉴别 被引量:4
11
作者 栾晓菲 沈桂平 +2 位作者 郑彦婕 冯江华 董继扬 《酿酒科技》 2016年第5期48-53,共6页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福建产青岛、雪花、雪津麦之初和惠泉一麦等4种不同品牌啤酒的化学组分,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啤酒的主成分差异,获得麦芽糖、葡萄糖、丙氨酸、乙酸等26种主要差异组分。并结合2种重要风味物质甘氨酸、丙酮酸,...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福建产青岛、雪花、雪津麦之初和惠泉一麦等4种不同品牌啤酒的化学组分,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啤酒的主成分差异,获得麦芽糖、葡萄糖、丙氨酸、乙酸等26种主要差异组分。并结合2种重要风味物质甘氨酸、丙酮酸,定量分析这28种主要成分,获得不同类型啤酒之间的组成差异及它们对啤酒风味的影响;进而建立啤酒的Fisher判别模型,实现不同品牌啤酒的鉴别。本研究可以检测不同来源啤酒样品的差异化学成分及含量,又可为其他酒类的鉴定分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多元统计分析 FISHER判别 啤酒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