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肉中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的测定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朱雨田 黎燕玲 +3 位作者 李莹莹 郑燕燕 何丽香 李锦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3,共6页
硝基呋喃类药物因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作用而广泛用于水产及畜禽等动物疾病的防治[1-3]。呋喃唑酮作为最典型的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其在动物体内代谢消除快,生物半衰期短,但其代谢产物3-氨基-2-噁唑烷酮(AOZ)具有很强的蛋白结合性[4],... 硝基呋喃类药物因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作用而广泛用于水产及畜禽等动物疾病的防治[1-3]。呋喃唑酮作为最典型的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其在动物体内代谢消除快,生物半衰期短,但其代谢产物3-氨基-2-噁唑烷酮(AOZ)具有很强的蛋白结合性[4],可长时间残存在动物内脏及肌肉等组织中,且AOZ有很强的毒副作用,长期摄入AOZ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胃肠道、肝脏等器官造成一定损伤[5-8]。出于安全性考虑,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均严禁使用该类药物。早在2002年我国就已将硝基呋喃类药物列为禁用药物,并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农业农村部250号公告也再次将呋喃唑酮列入食品动物禁用化合物名录[9]。但是,由于该类药物药效好、价格低廉,一些养殖户依然违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呋喃类药物 生物半衰期 呋喃唑酮 禁用药物 动物内脏 长期摄入 动物性食品 食品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