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地区汉族、印度人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红细胞血型基因单倍型频率差异研究
1
作者 刘通 邱进 +4 位作者 吴凡 梁延连 孙丽艳 邓志辉 梁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3-868,共6页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的汉族、印度人及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的红细胞血型基因多态性,为稀有血型血液的需求预测和采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探索汉族与高加索人种间的血型遗传差异。方法:选取深圳87例汉族和50例印度献血者血液样本,以及49例新...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的汉族、印度人及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的红细胞血型基因多态性,为稀有血型血液的需求预测和采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探索汉族与高加索人种间的血型遗传差异。方法:选取深圳87例汉族和50例印度献血者血液样本,以及49例新疆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采用三代测序技术,获取10个目标血型系统的抗原编码基因单倍型,分析多态性和频率特征。结果:Langereis和Vel血型系统在3个不同群体的样本中仅检测到单一基因型;Dombrock血型在深圳汉族、以及Junior血型在新疆维吾尔族样本中亦只有一种基因型。在MNS、Duffy、Kidd、Dombrock和Junior血型系统中,印度人群和维吾尔族人群的单倍型频率与深圳汉族人群具有显著差异。与深圳汉族人群相比,新疆维吾尔族和印度人群中s-、Fy(a-)、Jk(a-b-)和Do(a+b-)稀有血型的频率较高。结论:在深圳汉族与印度人及维吾尔族人群中MNS、Duffy、Kidd、Dombrock和Junior血型系统抗原基因单倍型频率具有多态性差异,与其他地区不同民族相比具有独特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基因 单倍型频率 稀有血型 人群差异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提升IPTR患者血小板输注后CCI值建立分级规避HLA抗体对应抗原方法及HLAMatchmaker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素青 徐筠娉 +4 位作者 罗畅如 李大成 彭龙 刘通 邹琼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249,共8页
目的:建立分级规避HLA抗体MFI阈值对应抗原方法,联合应用HLAMatchmaker表位计算法,选择供患者表位最小错配评分值,评估两种方法为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Immune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IPTR)患者选择HLA相容性血小板供者,... 目的:建立分级规避HLA抗体MFI阈值对应抗原方法,联合应用HLAMatchmaker表位计算法,选择供患者表位最小错配评分值,评估两种方法为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Immune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IPTR)患者选择HLA相容性血小板供者,在提升血小板输注后校正增加值(CCI)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PRCA法完成51例IPTR患者的7807次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判断其免疫反应阴/阳性结果。采用Luminex单抗原流式微珠法检测患者的HLA-I类抗体,获得不同特异性抗体对应HLA-I类抗原MFI值,并将其分组及分级,强阳性组(MFI>4000,1级)、中阳性组(1000中阳性组>弱阳性组)。强阳性和中阳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SPRCA实验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检出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弱阳性位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的SPRCA实验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检出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设置强阳性组为相应特异性HLA位点对应抗原1级规避阈值,中阳性组为2级规避阈值,弱阳性组为3级规避阈值,在供者血小板紧缺情况下,可以不需要规避弱阳性组。规避1和2级HLA-I类抗体对应供者抗原及选择HLAMatchmaker表位错配评分数≤7血小板供者策略,24 h内CCI值均>4.5×109/L,均可获得临床血小板输注有效。结论:在为IPTR患者选择HLA-I类相容性供者时,分级规避HLA-I类抗体对应供者抗原,综合选择供受者HLAMatchmaker表位错配评分数≤7,经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确认为阴性结果的供者选择策略,对提升IPTR患者血小板计数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人类白细胞抗原 抗体 表位 HLAMATCHMAK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代测序的HLA-Ⅱ类等位基因多态性研究及等位基因丢失防范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素青 全湛柔 +4 位作者 钟艳平 陈浩 何柳媚 邹红岩 邓志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3-609,共7页
目的:研究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深圳地区随机健康无关汉族人群HLA-DRB1、DQB1、DQA1、DRB3、DRB4、DRB5、DPA1、DP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精确性,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丢失的原因及室内关键质控体系建立策略。方法:采用Mi Seq DxTM NGS平台... 目的:研究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深圳地区随机健康无关汉族人群HLA-DRB1、DQB1、DQA1、DRB3、DRB4、DRB5、DPA1、DP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精确性,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丢失的原因及室内关键质控体系建立策略。方法:采用Mi Seq DxTM NGS平台对1012例样本完成HLA-II类等位基因分型。对质控体系软件提示的疑难样本和HLA-DRB1纯合子样本采用PCR-SSOP法或PCR-SBT法进行确认。结果:检出HLA-DRB1、DRB3、DRB4、DRB5、DQA1、DQB1、DPA1、DPB1等位基因分别有45、7、5、7、17、21、10、27种。常见等位基因(频率>10%)有HLA-DRB1*09:01(17.09%)、15:01(10.72%);DRB3*02:02(25.99%)、03:01(10.18%);DRB4*01:03(36.46%);DRB5*01:01(15.42%);DQA1*01:02(20.01%)、03:02(17.19%);DQB1*03:01(19.47%)、03:03(17.98%)、05:02(11.66%)、06:01(10.67%);DPA1*02:02(54.45%)、01:03(31.18%);DPB1*05:01(39.13%)、02:01(16.90%)。HLA-DRB1和DQB1位点基因频率与中国常见及确认的HLA等位基因表(CWD2.4)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8,P>0.05)。对NGS检出的94例HLA-DRB1纯合子样本采用PCR-SSOP法进行复检,检出HLA-DRB1位点漏检等位基因1例,通过SBT法确认为漏检DRB1*04:03等位基因,为此建立了本实验室室内质控体系。检出新等位基因2例,获WHO HLA系统因素命名委员会命名。结论:基于NGS-HLA分型方案的HLA分型结果,模棱两可结果比率更低。HLA-II类等位基因在深圳地区无关健康供者汉族人群中存在遗传多态性。在临床组织相容性试验中独立使用NGS方法存在局限性,需要内部质量控制策略来防范偶发的等位基因丢失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频率 二代测序 等位基因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汉族人群42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4
作者 钟艳平 伍立桃 +5 位作者 李桢 周丹 全湛柔 梁爽 邓志辉 张胤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9-744,共6页
【目的】调查深圳汉族人群42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含41个非CODIS系统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研究其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GCU21+1和阅微MR23荧光扩增试剂盒对深圳汉族人群435个无关个体STR基... 【目的】调查深圳汉族人群42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含41个非CODIS系统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研究其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GCU21+1和阅微MR23荧光扩增试剂盒对深圳汉族人群435个无关个体STR基因座进行序列多态性分析。通过Modified-Powerstates和arlequin v3.5软件统计等位基因频率、法医遗传学参数并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深圳汉族人群435个无关个体共检出418个等位基因,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42),频率分布在0.0011~0.5529之间。D1S1656和D21S1270基因座多态性最高,均检出16个等位基因;D4S2408基因座检出的等位基因最少;个体识别能力(DP)为0.7988(D1S1627)~0.9686(D7S3048),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5680(D1S1627)~0.8598(D7S3048),杂合度(H)为0.6276(D1S1627)~0.8782(D20S470)。【结论】42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在深圳地区汉族群体遗传多态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个体识别能力,在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尤其是单亲或出现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所得的数据亦为STR群体遗传学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遗传多态性 常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深圳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汉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HLA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素青 邓志辉 +3 位作者 金士正 张姝颖 张旋 吴国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了研究中国南方汉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I基因的遗传相关性,找 出ALL的易感基因,对以DNA作HLA基因分型的南方汉族人群的201例ALL患者进行甄选,并以4707例南方汉 族的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健康供者作为正... 为了研究中国南方汉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I基因的遗传相关性,找 出ALL的易感基因,对以DNA作HLA基因分型的南方汉族人群的201例ALL患者进行甄选,并以4707例南方汉 族的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健康供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间HLA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通过HIA等位基因频 率(GF)分布的x2检验、显著性差异进行比较,计算疾病的危险率(RR)、病因分数(EF)和预防分数(PF),研究 ALL与HLA等位基因相关性。结果表明:南方汉族ALL患者的HLA-A26(GF=4.32%,x2=4.90,RR=1.774,EF =0.036),B56(GF=1.92%,x2=4.65,RR=2.116,EF=0.023),DR9(GF=1.29%,x2=3.99,RR=1.349,EF =0.092)3个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LA-A30(GF=1.25%,x2=3.92,RR=0.415,PF= 0.081),A33(GF=1.78%,x2=4.842,RR=0.612,PF=0.110)和B58(GF=1.83%,x2=7.21,RR=0.516,PF= 0.149)3个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LA-A26、B56、DR9 3个HLA基因与ALL有较强的 相关性,对南方汉族ALL患者可能有遗传易感作用;HLA-A30、A33、B58 3个基因可能是保护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 中国南方汉族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基插入产生HLA无效等位基因的序列分析及确认
6
作者 全湛柔 钟艳平 +2 位作者 何柳媚 杨冰娜 邹红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6-279,共4页
目的:确认1例碱基插入产生无效等位基因HLA-C*08:127N的序列。方法:应用PCR-SSOP及PCR-SBT进行HLA常规检测,发现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HLA-C的序列图谱均存在异常。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该位点序列进行确认。结果:HLA-C位点SSOP分型结果为... 目的:确认1例碱基插入产生无效等位基因HLA-C*08:127N的序列。方法:应用PCR-SSOP及PCR-SBT进行HLA常规检测,发现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HLA-C的序列图谱均存在异常。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该位点序列进行确认。结果:HLA-C位点SSOP分型结果为C*03:04,C*08:01;SBT结果分析时发现序列在第3外显子疑似插入或缺失,二代测序确认结果为C*03:04,C*08:127N。结论:碱基插入产生HLA无效等位基因,SBT分析软件无法给出正确的结果,而二代测序技术可以更直观得到准确的HLA分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无效等位基因 碱基插入 移码突变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脐血成人移植定量监测植入状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邹红岩 李桢 +2 位作者 邓志辉 程良红 吴国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为了定量监测和研究双份异基因脐血用于成人白血病患者移植后两份脐血的植入状态、嵌合体类型、供者细胞相对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演变规律 ,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短串联重复 (STR)位点嵌合体定量检测技术 ,对 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 为了定量监测和研究双份异基因脐血用于成人白血病患者移植后两份脐血的植入状态、嵌合体类型、供者细胞相对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演变规律 ,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短串联重复 (STR)位点嵌合体定量检测技术 ,对 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移植两份 (脐血 1有核细胞数为 2 .5× 10 7/kg ,脐血 2有核细胞数为 1.5 3× 10 7/kg)HLA各 1个位点不相合的异基因脐血前后的序列血样进行 9个STR位点的检测 ;利用供、受者之间的差异位点定性判断脐血是否植入以及嵌合体类型 ;而后根据 377XLDNA测序仪上荧光扫描后两供者差异基因检出峰的峰面积计算脐血植入后患者体内两份脐血的细胞相对数量 ,定量分析供体细胞植入程度及演变规律 ;并与采用HLA差异基因对植入状态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移植后 15天两份脐血同时植入 ,植入状态为完全双份供者嵌合体 ,患者体内脐血 1的相对细胞数量占 5 1.3% ,脐血 2占 4 8.7% ;30天时脐血 1嵌合体细胞上升为 70 .0 % ,脐血2嵌合体细胞下降为 30 .0 %。 5 2天时只检测到脐血 1的基因 ,植入状态转为完全单份供者嵌合体 ,有核细胞数少的一份脐血被排斥 ,有核细胞数多的一份长期植入。结论 :荧光标记复合扩增STR嵌合体定量检测可精确地描述两份脐血的植入程度及变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脐血移植 混合脐血移植 嵌合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氨酸溶液作为A→O血型转变酶解缓冲液的研究
8
作者 李素波 张雪 +6 位作者 张印则 檀英霞 鲍国强 王颖丽 季守平 宫锋 高红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7-820,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氨酸缓冲液对α-N-乙酰半乳糖胺酶发挥高效酶解A抗原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α-N-乙酰半乳糖胺酶在丙氨酸等不同缓冲液中与红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丙氨酸溶液也可以作为A→O血型转变的酶解缓冲液,α-N-乙... 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氨酸缓冲液对α-N-乙酰半乳糖胺酶发挥高效酶解A抗原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α-N-乙酰半乳糖胺酶在丙氨酸等不同缓冲液中与红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丙氨酸溶液也可以作为A→O血型转变的酶解缓冲液,α-N-乙酰半乳糖胺酶在丙氨酸溶液中酶解A型红细胞所用剂量与在甘氨酸溶液中的相当;Western blot证实,在丙氨酸溶液中α-N-乙酰半乳糖胺酶与红细胞结合能力与在甘氨酸中相似,这也进一步证明α-N-乙酰半乳糖胺酶与红细胞的结合是α-N-乙酰半乳糖胺酶发挥酶解A抗原的活性所必需的。结论:丙氨酸溶液可以作为A→O血型转变的酶解缓冲液,在这一缓冲液中α-N-乙酰半乳糖胺酶与红细胞紧密结合,可以发挥高效的酶解A抗原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N-乙酰半乳糖胺酶 血型转变 丙氨酸 通用型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与成骨关系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王莉馨 刘雅娟 +4 位作者 熊文 林军 于洪臣 范洪学 于志刚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1-362,共2页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与成骨的关系。方法 :Luria多器官培养器体外器官培养法、肾被膜下移植技术以及石蜡切片技术。结果 :移植物在移植处形成软骨细胞团及骨基质。结论 :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细胞 ( CFU-F)为基质多能干...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与成骨的关系。方法 :Luria多器官培养器体外器官培养法、肾被膜下移植技术以及石蜡切片技术。结果 :移植物在移植处形成软骨细胞团及骨基质。结论 :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细胞 ( CFU-F)为基质多能干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基质成纤维细胞 体内成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汉族人群362种HLA单倍型的家系调查及重组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素青 程曦 +2 位作者 李茜 李玉珠 邓志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82-786,共5页
本研究旨在发现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DRB1新单倍型,调查HLA单倍型分布特征。采用179个家庭及子女HLA-A、B、DR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通过家系和HLA遗传模型特征分离分析791条HLA单倍型。结果发现4... 本研究旨在发现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DRB1新单倍型,调查HLA单倍型分布特征。采用179个家庭及子女HLA-A、B、DR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通过家系和HLA遗传模型特征分离分析791条HLA单倍型。结果发现4条新的HLA重组单倍型,重组位点位于HLA-DRB1基因座位,其中3条重组单倍型来自父源染色单体,1条来自母源染色单体,其比例为3∶1。HLA-DRB1与A或B基因位点重组率为0.92%(4/433)。通过家系调查HLA分离分析得到362种HLA-A-B-DRB1单倍型,其中A33-B58-DR17、A2-B46-DR9、A30-B13-DR7、A11-B13-DR15、A11-B75-DR12和A2-B46-DR14单倍型检出频率最高,与应用非血缘供者人群的HLA基因分布调查资料的结果一致,但A1-B63-DR12、A29-B46-DR15、A1-B61-DR10、A34-B35-DR9、A29-B54-DR4、A23-B13-DR16、A34-B62-DR15等单倍型是非血缘供者人群HLA基因分布调查资料为未被报道过的罕见单倍型。结论:通过家系HLA单倍型调查能清楚地确定HLA-A-B-DRB1单倍型型别。本研究结果将为人类HLA研究、器官移植及HLA疾病相关性分析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族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单倍型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新等位基因A*3018的序列分析和确认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桢 邹红岩 +3 位作者 邵超鹏 孙革 金士正 程良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93-1097,共5页
为了识别和确认中国汉族人群中的HLA新等位基因,使用PCR-SSP、FLOW-SSO以及PCR-SBT等HLA分型技术,发现样本A位点的杂合结果A*240201,300101在外显子2有3个位置与数据库不相符。用组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A*24及A*30基因,对外显子2、3、4进... 为了识别和确认中国汉族人群中的HLA新等位基因,使用PCR-SSP、FLOW-SSO以及PCR-SBT等HLA分型技术,发现样本A位点的杂合结果A*240201,300101在外显子2有3个位置与数据库不相符。用组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A*24及A*30基因,对外显子2、3、4进行双向测序,发现1个与A*300101序列相近的新等位基因。分析该等位基因与A*300101序列的差异。用EB病毒感染外周血B淋巴细胞,建立该等位基因的无限增殖化B淋巴细胞系。结果表明:该基因与A*300101相比在外显子2有3个碱基的改变,碱基121A→C、123T→C导致密码子17AGT->CGC,17S(丝氨酸)→R(精氨酸);碱基126A→G导致密码子18GGA→GGG,18G(甘氨酸)→G(甘氨酸),该氨基酸是同义突变。成功建立了该等位基因的无限增殖化B淋巴细胞系,该基因序列已提交GenBank,编号为DQ872509。结论:该等位基因为新的HLA-A等位基因,已于2006年8月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A*3018(上报编号HWS10004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A等位基因 HLA—A*3018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排除PCR-SBT零错配的HLA-C基因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艳平 陈浩 +1 位作者 周丹 邹红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3-1218,共6页
目的:对3例PCR-SBT结果零错配的HLA-C罕见等位基因进行全长测序分析,以确定其真实基因型。方法:从临床移植配型样本中筛查出3例PCR-SBT结果零错配的HLA-C罕见等位基因,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序列全长以准确分型。结果:3例样本PCR-SBT... 目的:对3例PCR-SBT结果零错配的HLA-C罕见等位基因进行全长测序分析,以确定其真实基因型。方法:从临床移植配型样本中筛查出3例PCR-SBT结果零错配的HLA-C罕见等位基因,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序列全长以准确分型。结果:3例样本PCR-SBT分型结果分别为HLA-C*03:04,HLA-C*12:167;HLA-C*07:291,HLA-C*15:02;HLA-C*01:43,HLA-C*08:16;除HLA-C*03:04、HLA-C*15:02为HLA常见等位基因,其他等位基因均不在中国常见及确认HLA等位基因CWD表(2.3版本)中。NGS全长测序发现3例样本HLA-C基因型均为常见等位基因和新等位基因的组合,3个新等位基因分别在第6、2、4外显子存在一个碱基突变。新鉴定的等位基因序列已提交给Genbank数据库(MK629722、MK335474、MK641803),被WHO HLA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C*03:04:74、HLA-C*15:192、HLA-C*08:01:25。3例样本的HLA高分辨分型结果应该为HLA-C*03:04:74,12:03;HLA-C*07:02,15:192;HLA-C*01:02,08:01:25。结论:HLA分型结果中含有罕见等位基因的零错配结果应谨慎对待,须通过NGS或克隆等方法对全长序列加以复核确认。本实验室通过加做NGS最终确认3例PCR-SBT零错配的HLA-C基因型均为常见等位基因和新等位基因的组合,为临床移植配型提供了准确依据,丰富了人类HLA遗传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罕见等位基因 新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型法 二代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基因不同转录子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俊杰 应燕玲 +2 位作者 许先国 朱发明 邵超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3-177,共5页
RHD基因存在多种不同的另路剪接的转录子,本研究分别构建正常mRNA及DEL9和DEL89转录子的表达载体。从Rh(D)阳性新生儿脐血网织红细胞中提取总RNA,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RT-PCR获取完整目的转录子片段,然后分别克隆至pCR4 TOPO测序载体... RHD基因存在多种不同的另路剪接的转录子,本研究分别构建正常mRNA及DEL9和DEL89转录子的表达载体。从Rh(D)阳性新生儿脐血网织红细胞中提取总RNA,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RT-PCR获取完整目的转录子片段,然后分别克隆至pCR4 TOPO测序载体并测序验证和筛选。用正常RHD cDNA筛选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全长目的基因,然后亚克隆至pcDNA3.1/V5-His TOPO表达载体;DEL9和DEL89转录子直接克隆至表达载体,通过测序验证目的基因序列及插入方向。结果表明,序列分析证实了不同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和方向正确,表明3种不同RHD转录子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RHD不同转录子表达载体已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Rh(D)抗原膜表达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基因 转录子 序列分析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糖基转移酶的活性特征及血浆保存方式对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跃平 梁爽 苏宇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51-1855,共5页
目的:检测不同血型的无偿献血者血浆中ABO血型糖基转移酶活性,了解其正常范围,并研究血浆的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建立稳定的ABO血型糖基转移酶活性检测技术体系应用于ABO血型的辅助鉴定。方法:分别检测A型、AB型和O型无... 目的:检测不同血型的无偿献血者血浆中ABO血型糖基转移酶活性,了解其正常范围,并研究血浆的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建立稳定的ABO血型糖基转移酶活性检测技术体系应用于ABO血型的辅助鉴定。方法:分别检测A型、AB型和O型无偿献血者血浆中A型糖基转移酶(GTA)活性及B型、AB型和O型无偿献血者血浆中B型糖基转移酶(GTB)活性,确定该检测技术下正常血型血浆中的酶活性范围。选取4℃和-40℃两种保存温度,分别设置不同的保存时间,检测不同保存条件对酶活性是否有影响。结果:ABO血型糖基转移酶在相同ABO血型的血浆中活性较为一致,在不同ABO血型的血浆中活性有明显差异。GTA在A型血浆中活性为27.9±0.3,在AB型血浆中活性为28.3±0.5;GTB在B型血浆中活性为24.4±0.5,在AB型血浆中活性为25.6±0.5;O型血浆中GTA和GTB均为阴性。血浆的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会影响ABO血型糖基转移酶活性。血浆置于4℃保存7 d与-40℃保存21 d,GTA和GTB活性均无明显改变;-40℃保存28 d后,GTA和GTB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适用于不同血型的血浆中ABO糖基转移酶活性检测的血浆标本保存条件为4℃短期保存1周,-40℃冷冻保存不超过3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糖基转移酶 活性 检测技术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S血型相关基因GYPA、GYPB、GYPE mRNA全长序列多态性分析
15
作者 梁延连 吴凡 +2 位作者 梁爽 徐筠娉 苏宇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37-1542,共6页
目的:分析MNS血型相关基因GYPA、GYPB、GYPE mRNA全长序列的特征,了解MNS血型基因的多态性。方法:随机选取无偿献血者500人份离体24 h内的抗凝血各8 ml,以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MN、Ss、Mia血型。从500例样本中随机选取MNS与Mia血型不同组... 目的:分析MNS血型相关基因GYPA、GYPB、GYPE mRNA全长序列的特征,了解MNS血型基因的多态性。方法:随机选取无偿献血者500人份离体24 h内的抗凝血各8 ml,以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MN、Ss、Mia血型。从500例样本中随机选取MNS与Mia血型不同组合的5例样本,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PBMC)并提取总mRNA,使用逆转录试剂盒制备cDNA,采用巢式PCR(nested PCR)方法扩增目标片段,切胶回收后分别对GYPA、GYPB、GYPE mRNA全长序列进行测序,通过Oligo 6.0软件分析碱基序列。结果:血清学检测得到MN、Ss和Mia表现型,不同个体间的红细胞与抗-Mia血清反应存在凝集强度差异。检测了5例不同表现型组合样本的GYPA、GYPB、GYPE基因mRNA全长序列,1例样本的GYPA mRNA中exon-6完整缺失,其他4例样本的GYPA mRNA全长完整;2例样本的GYPB mRNA中exon-2完整缺失,Mia血型阴性;2例样本的GYPB mRNA全长完整,Mia血型阳性;1例样本的GYPB mRNA中exon-5存在碱基替换;5例样本的GYPE mRNA全长完整。结论:MNS血型相关基因具有明显的多态性,mRNA全长序列的检测为GYPA、GYPB、GYPE基因结构的分析与MNS血型抗原表达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S血型 mRNA全长序列 GYPA、GYPB、GYPE基因 选择性RNA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存时段血小板膜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
16
作者 熊文 刘雅娟 +3 位作者 张欢欢 张艳芳 张印则 邵超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6-95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储存时段血小板膜磷脂酰丝氨酸(PS)的表达变化,评价储存期间血小板的质量状况。方法:以凋亡受体Fas(CD95)体外诱导血小板凋亡,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PS的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储存时段30份血小板PS的静止表达率... 目的:分析不同储存时段血小板膜磷脂酰丝氨酸(PS)的表达变化,评价储存期间血小板的质量状况。方法:以凋亡受体Fas(CD95)体外诱导血小板凋亡,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PS的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储存时段30份血小板PS的静止表达率,同时检测经CD95刺激的血小板PS的诱导表达率。结果:在0、1、5、7和8d储存时间,静止血小板膜PS表达持续升高,表达率分别为2.03%±0.91%、3.26%±1.86%、8.98%±4.60%、26.68%±21.28%和38.85%±26.4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在CD95诱导作用下,各储存时间组血小板膜PS诱导表达率明显高于新鲜血小板0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储存7d静止血小板PS表达率与CD95诱导0d组的诱导表达率比较(26.68%±21.28%和25.29%±18.9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膜凋亡蛋白PS的表达随储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新鲜血小板有抗凋亡诱导作用。血小板储存至7d,仍可能保持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细胞凋亡 磷脂酰丝氨酸类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二代测序技术确认PCR-SSOP法检出的HLA罕见等位基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显信 巫望达 +1 位作者 全湛柔 高素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08,共6页
目的:确认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SSOP)法检出的4例磁珠探针HLA基因分型结果格局异常和3例模棱两可结果样本的HLA真实基因型。方法:对HLA高分辨组织配型血样采用PCR-SSOP法检出的4例磁珠探针HLA基因分型结果格局异常和3例模棱两可... 目的:确认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SSOP)法检出的4例磁珠探针HLA基因分型结果格局异常和3例模棱两可结果样本的HLA真实基因型。方法:对HLA高分辨组织配型血样采用PCR-SSOP法检出的4例磁珠探针HLA基因分型结果格局异常和3例模棱两可结果进一步采用PCR-直接测序分型(SBT)技术和二代测序(NGS)技术复检确认。结果:采用PCR-SSOP方法检出4例磁珠探针HLA基因分型结果格局异常的样本,加做SBT及NGS两种方法复检后结果显示,样本1的HLA-A分型结果与已知基因型不完全匹配,NGS分析显示,该等位基因与同源性最接近的等位基因A*31:01:02:01在第2外显子154位G>A变异,导致28位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蛋氨酸(p.Val28Met),样本2的HLA-C结果为C*03:119, 06:02,样本3的HLA-C结果为C*03:03, 07:137,样本4的HLA-B结果为B*55:02,55:12。采用PCR-SSOP方法检出3例模棱两可结果样本,加做SBT及NGS两种方法复检后结果显示,样本5的HLA-B结果为B*15:58, 38:02,样本6的HLA-DRB1结果为DRB1*04:05, 14:101,样本7的HLA-DQB1结果为DQB1*03:34,05:02。其中等位基因C*03:119、C*07:137和DRB1*14:101均未收录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常见及确认等位基因(CWD)表2.4版本。结论:PCR-SSOP法磁珠探针HLA基因分型结果格局异常提示可能为HLA罕见等位基因或新等位基因,需要测序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等位基因 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PCR-直接测序分型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