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药典》中蕲蛇饮片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被引量:
7
1
作者
苏畅
宋茜
+4 位作者
邵鹏柱
黄家乐
鲁艺
王淑红
王铁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运用多种分子鉴定方法,从技术要求和标准编写方面对蕲蛇饮片现行质量标准提出建议。方法:本研究选取蕲蛇所在蝰科Viperidae蝮亚科Crotalinae的7个近缘物种和9种常见的蕲蛇伪品物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扩增16S rRNA序列...
目的:运用多种分子鉴定方法,从技术要求和标准编写方面对蕲蛇饮片现行质量标准提出建议。方法:本研究选取蕲蛇所在蝰科Viperidae蝮亚科Crotalinae的7个近缘物种和9种常见的蕲蛇伪品物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扩增16S rRNA序列,运用电泳检视法,根据扩增条带的有无评价模板DNA的质量;16S rRNA序列扩增产物通过双向测序,运用BioEdit软件拼接,双端对齐后剪切比对,利用MEGA 5.1软件构建邻接(NJ)系统发育树;采用蕲蛇饮片现行标准方法进行同步鉴别。结果:16S rRNA序列的电泳检视结果可有效评价蕲蛇样品的模板DNA质量,避免由于模板DNA质量不佳导致的假阴性结果的可能性;基于16S rRNA条形码序列建立的NJ树可以鉴别蕲蛇饮片及其混淆品;蕲蛇饮片现行标准方法专属性良好。结论:DNA条形码方法、现行标准方法以及NJ树三者相互结合,从不同角度对蕲蛇饮片进行真伪鉴别,有效弥补蕲蛇饮片现行标准方法的不足,为其他中药品种的分子鉴定技术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鉴定技术
蕲蛇饮片
中国药典
质量标准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妆品遗传毒性试验研究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
4
2
作者
秦美蓉
王晓炜
王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95-600,604,共7页
介绍了遗传毒性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对SCCS指南、ICH指导原则、ISO国际标准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遗传毒性试验的标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我国化妆品遗传毒性试验方法和试验组合提出建议,为化妆品原料和相关产品的遗传毒...
介绍了遗传毒性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对SCCS指南、ICH指导原则、ISO国际标准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遗传毒性试验的标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我国化妆品遗传毒性试验方法和试验组合提出建议,为化妆品原料和相关产品的遗传毒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遗传毒性
SCCS指南
OECD指导原则
ICH指导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ig-a基因突变试验研究进展
3
作者
郑丹丹
秦美蓉
+1 位作者
王晓炜
王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5-140,共6页
建立灵敏可靠的遗传毒性试验方法是全面充分评价化学物质致突变性的必要保障。近年来,一种基于Pig-a基因的新型基因突变试验成为研究热点,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与其他遗传毒性试验整合潜力高,减少动物使用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评...
建立灵敏可靠的遗传毒性试验方法是全面充分评价化学物质致突变性的必要保障。近年来,一种基于Pig-a基因的新型基因突变试验成为研究热点,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与其他遗传毒性试验整合潜力高,减少动物使用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评估体内基因突变的新方法。本文就Pig-a基因突变试验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a基因
Pig-a基因突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ENU致大鼠体内Pig-a基因突变
4
作者
秦美蓉
郑丹丹
+3 位作者
黄泽愉
王晓炜
李俊鹏
王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结合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和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对大鼠外周血突变型红细胞进行富集和检测,优化大鼠外周血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方法用20、40和80 mg/(kg·bw)剂量的N-乙基-N-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连续3 d给予SD大...
目的结合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和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对大鼠外周血突变型红细胞进行富集和检测,优化大鼠外周血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方法用20、40和80 mg/(kg·bw)剂量的N-乙基-N-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连续3 d给予SD大鼠,在染毒前、染毒后第7、14和28天分别采集大鼠外周血,经免疫磁性分离柱富集RET^(CD59-)和RBC^(CD59-),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免疫磁珠分离柱前和柱后的外周血红细胞进行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NU各剂量组的RET^(CD59-)和RBC^(CD59-)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后,可以在3 min内完成一个样品的Pig-a基因突变检测,分析的RET^(CD59-)或RBC^(CD59-)细胞数量分别最高可达2×10~4个或9×10~4个。结论本研究联合运用免疫磁珠分离术和流式细胞术,建立并优化了大鼠体内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实现了高通量检测,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a基因突变
免疫磁珠分离
流式细胞术
N-乙基-N-亚硝基脲
大鼠
外周血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药典》中蕲蛇饮片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被引量:
7
1
作者
苏畅
宋茜
邵鹏柱
黄家乐
鲁艺
王淑红
王铁杰
机构
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深圳药品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
研究
所
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2期196-201,共6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CXZZ20150529151451703):中药饮片染色掺伪快速检测技术研发
负责人:鲁艺
文摘
目的:运用多种分子鉴定方法,从技术要求和标准编写方面对蕲蛇饮片现行质量标准提出建议。方法:本研究选取蕲蛇所在蝰科Viperidae蝮亚科Crotalinae的7个近缘物种和9种常见的蕲蛇伪品物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扩增16S rRNA序列,运用电泳检视法,根据扩增条带的有无评价模板DNA的质量;16S rRNA序列扩增产物通过双向测序,运用BioEdit软件拼接,双端对齐后剪切比对,利用MEGA 5.1软件构建邻接(NJ)系统发育树;采用蕲蛇饮片现行标准方法进行同步鉴别。结果:16S rRNA序列的电泳检视结果可有效评价蕲蛇样品的模板DNA质量,避免由于模板DNA质量不佳导致的假阴性结果的可能性;基于16S rRNA条形码序列建立的NJ树可以鉴别蕲蛇饮片及其混淆品;蕲蛇饮片现行标准方法专属性良好。结论:DNA条形码方法、现行标准方法以及NJ树三者相互结合,从不同角度对蕲蛇饮片进行真伪鉴别,有效弥补蕲蛇饮片现行标准方法的不足,为其他中药品种的分子鉴定技术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分子鉴定技术
蕲蛇饮片
中国药典
质量标准
16S
RRNA
Keywords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gkistrodon acutus medicinal slices
Chinese Pharmacopoeia
quality control
16S rRNA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妆品遗传毒性试验研究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
4
2
作者
秦美蓉
王晓炜
王平
机构
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深圳药品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95-600,604,共7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40418153354413)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动物替代试验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2018ZDB13)
文摘
介绍了遗传毒性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对SCCS指南、ICH指导原则、ISO国际标准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遗传毒性试验的标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我国化妆品遗传毒性试验方法和试验组合提出建议,为化妆品原料和相关产品的遗传毒性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化妆品
遗传毒性
SCCS指南
OECD指导原则
ICH指导原则
Keywords
cosmetics
genotoxicity
SCCS s Notes of Guidance
OECD Guidelines
ICH Guidance
分类号
TQ658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ig-a基因突变试验研究进展
3
作者
郑丹丹
秦美蓉
王晓炜
王平
机构
深圳市
药品
检验
研究院
深圳市
药品
质量标准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5-140,共6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40418153354413)
文摘
建立灵敏可靠的遗传毒性试验方法是全面充分评价化学物质致突变性的必要保障。近年来,一种基于Pig-a基因的新型基因突变试验成为研究热点,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与其他遗传毒性试验整合潜力高,减少动物使用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评估体内基因突变的新方法。本文就Pig-a基因突变试验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Pig-a基因
Pig-a基因突变试验
Keywords
Pig-a gene
Pig-a gene mutation assay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ENU致大鼠体内Pig-a基因突变
4
作者
秦美蓉
郑丹丹
黄泽愉
王晓炜
李俊鹏
王平
机构
深圳市
药品
检验
研究院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6,共6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No.JCYJ20140418153354413)。
文摘
目的结合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和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对大鼠外周血突变型红细胞进行富集和检测,优化大鼠外周血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方法用20、40和80 mg/(kg·bw)剂量的N-乙基-N-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连续3 d给予SD大鼠,在染毒前、染毒后第7、14和28天分别采集大鼠外周血,经免疫磁性分离柱富集RET^(CD59-)和RBC^(CD59-),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免疫磁珠分离柱前和柱后的外周血红细胞进行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NU各剂量组的RET^(CD59-)和RBC^(CD59-)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后,可以在3 min内完成一个样品的Pig-a基因突变检测,分析的RET^(CD59-)或RBC^(CD59-)细胞数量分别最高可达2×10~4个或9×10~4个。结论本研究联合运用免疫磁珠分离术和流式细胞术,建立并优化了大鼠体内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实现了高通量检测,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关键词
Pig-a基因突变
免疫磁珠分离
流式细胞术
N-乙基-N-亚硝基脲
大鼠
外周血红细胞
Keywords
Pig-a gene mutation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flow cytometry
N-ethyl-N-nitrosourea
ENU
rats
erythrocytes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药典》中蕲蛇饮片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苏畅
宋茜
邵鹏柱
黄家乐
鲁艺
王淑红
王铁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化妆品遗传毒性试验研究进展及思考
秦美蓉
王晓炜
王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Pig-a基因突变试验研究进展
郑丹丹
秦美蓉
王晓炜
王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ENU致大鼠体内Pig-a基因突变
秦美蓉
郑丹丹
黄泽愉
王晓炜
李俊鹏
王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