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低碳背景下超大城市工程建设产生砂石的资源化评估与综合利用
1
作者 吴正红 张亮亮 +1 位作者 张洪岩 龚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112,共7页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为加快建设超大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工程大规模展开,致使工程建设产生了大量砂石,其资源化利用备受关注。本文针对超大城市工程建设涉及砂石资源化利用前端评估缺失问题,结合...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为加快建设超大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工程大规模展开,致使工程建设产生了大量砂石,其资源化利用备受关注。本文针对超大城市工程建设涉及砂石资源化利用前端评估缺失问题,结合深圳市近两年发布的工程建设砂石处置规定与政策,以深圳市某输水工程为例,提出基于围岩类别、施工工法、不良地质条件及地层岩性四要素耦合的资源化评估和综合利用模式。通过该模式评估输水工程可资源化的砂石量达165.24万m^(3),综合利用效益价值约2965.79万元。利用该模式进行了评估,进一步检验了模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能够推动工程建设产生砂石资源化利用的深化发展。同时,通过合理的资源化评估与综合利用,可将工程建设产生的砂石资源进行分类与界定,并根据市场行为,将其转化为有价值资源,为工程建设和政府财政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缓解资源短缺压力并降低工程成本。结果表明,该模式可推动砂石资源化的前端评估工作和后端的分级利用(建筑石料>机制砂母岩>回填料),为超大城市践行绿色低碳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工程实践借鉴。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工程建设规划选址研究为源头加强砂石资源管理,推行在立项阶段做好砂石资源的前端评估,并提升砂石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同时完善跨区域资源调配机制,减少外运处置与堆存风险,以支撑超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 超大城市 工程建设 砂石资源 资源化评估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东涌红树林生态环境地质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卢薇 尹小玲 +3 位作者 龚鹏 张洪岩 易顺民 邱琼艺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67-2177,共11页
为了给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提供基础支撑,通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利用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生态学等方法研究东涌红树林的生态环境地质特征,并绘制了东涌红树林典型的生态环境地质剖面。结果表明:东涌红树林地... 为了给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提供基础支撑,通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利用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生态学等方法研究东涌红树林的生态环境地质特征,并绘制了东涌红树林典型的生态环境地质剖面。结果表明:东涌红树林地表水中F^(-)偏高,水质略低于该处Ⅲ类水的水质目标,地下水为低矿化度、低硬度的淡水;区内土壤的Cd和Tl局部富集;N、P、Ca CO_(3)、Org和B等营养元素以缺乏和较缺乏为主,K的含量以中等和较丰富为主;部分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以As污染为主,其次为Cd;东涌红树林叶片营养元素较丰富,表明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和重金属污染并不是研究区红树林的生长的最大限制因素,改善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应从扩大景观面积和加强园区管理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涌红树林 生态环境地质 土壤环境背景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富集系数 元素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评价——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程靖清 李炎桂 +6 位作者 姚华舟 钱静 张洪岩 王明龙 蔡建斯 张婉秋 杜子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1-560,共10页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评价对于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至关重要.该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为例,构建了以地质环境条件为基础,考虑片区既有地面、地下建筑开发现状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三维评价体系.该体...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评价对于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至关重要.该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为例,构建了以地质环境条件为基础,考虑片区既有地面、地下建筑开发现状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三维评价体系.该体系基于三维数据的特点和其他实际要求,体系构建主要包含4个步骤:1)利用多源地质数据的隐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立三维地质模型;2)根据现有数据考虑当地地质条件,建立三维评价指标体系;3)利用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从三维地质模型中构建三维评价数据集;4)使用多级指数叠加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总体较好,深层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优于中层和浅层.该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整合二维和三维地质信息,给出更合理的评价结果,并提高结果深度方向上的分辨率.评价结果可以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及其他重点片区地下空间规划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利用 适宜性评价 评价体系 三维评价模型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主体模型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以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为例
4
作者 杨微石 戴尔阜 +7 位作者 吴健生 张晖 邢赵婷 樊帆 王宏亮 关宇峰 陈峰 陈明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6-986,共11页
以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为研究区,基于多主体模型,构建人地交互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运用人口普查数据、地理环境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模拟2010—2015年铜都镇具有空间特征的农业劳动力、农户年收入和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以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为研究区,基于多主体模型,构建人地交互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运用人口普查数据、地理环境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模拟2010—2015年铜都镇具有空间特征的农业劳动力、农户年收入和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劳动力、农户收入和坡度相关性较大,与土壤肥力相关性较小。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63.35%发生在低收入农户,尤其是耕地转草地,其中87.60%发生在低收入农户家庭。耕地转林地主要发生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坡度较大的区域。模型的模拟性能优良,空间精度为92.23%。所构建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可为其他区域提供借鉴,为我国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工程实施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体模型 农业土地利用模拟 铜都镇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污染源解析的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建模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世杰 张晖 +1 位作者 冯徽徽 王珍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4-1455,共12页
以某典型矿区为例,结合数理统计分析以及PMF源解析等手段,定性定量识别区域重点污染源及其贡献特征.在此基础上,筛选主导环境变量和最佳空间尺度,研究构建顾及污染源空间特征和主导环境因子的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 以某典型矿区为例,结合数理统计分析以及PMF源解析等手段,定性定量识别区域重点污染源及其贡献特征.在此基础上,筛选主导环境变量和最佳空间尺度,研究构建顾及污染源空间特征和主导环境因子的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重金属污染来源包括自然源、废气排放源、废渣排放源、废水排放源和交通源,综合贡献率分别为8.40%、9.55%、1.73%、55.37%、24.99%,大气沉降(q=0.113)和土壤淋溶(q=0.097)是主要的重金属输入和输出路径.不同建模策略的土壤重金属模拟结果差异较大,综合考虑污染源空间特征与环境变量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次为基于主导环境因素的模型,基于污染源空间特征的模型预测效果相对较差;在建模方法上,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GWRK)模型在不同数据聚合下展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mRadius=0.2916).本研究结果为扩展矿区土壤污染风险区识别的新思路提供了科学依据,强化了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与含量之间生态环境效应的认识,并为分区防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重点污染源 地理探测器 空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域航空电磁激发极化参数三维反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满开峰 殷长春 +2 位作者 刘云鹤 孙思源 熊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9-1280,共12页
时间域航空电磁中心回线(或重叠回线)装置晚期道数据受激电效应影响常出现符号反转现象.这类数据与多个激电参数相关,并且各参数之间灵敏度差异较大,导致反演存在严重的非唯一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earson相关性约束和深度学习算法相结... 时间域航空电磁中心回线(或重叠回线)装置晚期道数据受激电效应影响常出现符号反转现象.这类数据与多个激电参数相关,并且各参数之间灵敏度差异较大,导致反演存在严重的非唯一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earson相关性约束和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的时间域航空电磁激发极化参数反演策略.该反演策略首先基于深度学习预测时间域航空电磁激电参数,进而给时间常数和频率相关系数一个较小的约束范围后再反演电阻率和极化率,由此大大减少反演的多解性.针对电阻率和极化率的反演,我们采用统计学中Pearson相关系数构建两种物性参数的相关性约束,进一步减少反演多解性.为验证反演策略的有效性,我们对双棱柱模型和拱形模型分别进行反演试算.理论测试结果表明,基于Pearson相关性约束的电阻率和极化率的反演结果比传统的高斯-牛顿反演结果更接近真实模型,而基于深度学习预测时间常数和频率相关系数后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反演结果与给定真实时间常数和频率相关系数后的反演结果效果相当.最后,我们对来自澳大利亚的带激电效应的航空电磁实测数据在考虑和不考虑激电效应条件下进行反演,结果表明考虑激电效应的反演无论数据拟合还是地电断面的连续性均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航空电磁 激发极化效应 3D反演 深度学习 Pearson相关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参与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4
7
作者 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课题组 李睿 +2 位作者 李永周 洪群联 政武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46,共5页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离不开基础研究的前沿突破。要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重视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大型国企的重要作用,利用新一轮颠覆性技术创新契机激发企业创新需求,提升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离不开基础研究的前沿突破。要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重视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大型国企的重要作用,利用新一轮颠覆性技术创新契机激发企业创新需求,提升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积极性,推进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要健全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长期渐进支持和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天使投资进行风险分担,加强校企沟通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促进校企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阶段的深度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企业主体 产教融合 原创型创新 颠覆性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线路采空区微动剖面法探测研究——以广州地铁14号线二期为例 被引量:18
8
作者 姚金 徐佩芬 +5 位作者 凌甦群 张华 刘红兵 杜亚楠 游志伟 张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79-4289,共11页
煤层开采留下大范围采空区,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和塌陷,危害地面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安全,查明采空区的空间位置与结构形态,对矿区环境治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确保地铁、铁路等大工程建设地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采空区探测一直是公认的... 煤层开采留下大范围采空区,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和塌陷,危害地面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安全,查明采空区的空间位置与结构形态,对矿区环境治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确保地铁、铁路等大工程建设地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采空区探测一直是公认的行业难题,尤其是当采空区位于城镇等复杂强干扰环境下,传统的采空区物探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采用微动剖面探测新方法研究广州地铁14号线二期乐嘉路站—岗贝站区间的煤层采空区,介绍在城区交通要道开展地铁线路采空区微动剖面法探测的方法技术.探测查明2#、4#煤层采空区、六处岩巷与二处竖井,与钻孔揭露情况和历史记载的煤矿开采水平巷道吻合,探测结果为地铁设计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物探依据和地质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剖面法探测 ESPAC法 煤层采空区 地铁勘察 广州地铁14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城市海洋渔业发展现状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桂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8期100-103,108,共5页
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中,海洋渔业经济体量偏小,与城市的发展不相匹配,渔业发展受到城市发展的空间约束,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压力,渔业发展相对乏力。结合未来近海渔业、远洋渔业、休闲渔业、渔业科技创新和渔业装备研发等发展方向,该文提... 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中,海洋渔业经济体量偏小,与城市的发展不相匹配,渔业发展受到城市发展的空间约束,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压力,渔业发展相对乏力。结合未来近海渔业、远洋渔业、休闲渔业、渔业科技创新和渔业装备研发等发展方向,该文提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未来海洋渔业有贸易主导型、生产主导型、科研驱动型和融合发展型4个发展路径,为城市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海洋渔业 都市渔业 空间约束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抽取对溶洞稳定性影响的流-固全耦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文鹏 钱静 王明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6-2035,共10页
岩溶区抽取地下水导致水位被迫下降将诱发溶洞坍塌及地面沉降等灾害,其实质是流场和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为精确评判溶洞稳定性和沉降风险性,需构建流-固耦模型模拟地下水抽取过程中的流场和力场的时空分布。基于连续介质力学推导给出流... 岩溶区抽取地下水导致水位被迫下降将诱发溶洞坍塌及地面沉降等灾害,其实质是流场和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为精确评判溶洞稳定性和沉降风险性,需构建流-固耦模型模拟地下水抽取过程中的流场和力场的时空分布。基于连续介质力学推导给出流-固全耦合控制方程,结合渗透率关系、应力-应变关系等本构方程给出闭合数学描述,通过经典算例验证模型有效性后分析全耦与传统解耦计算的差异。以深圳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根据勘察参数,计算分析不同抽水速率、洞径、洞形等多个关键因素下孔压、应力和塑性区的时空分布,阐述多物理场作用下岩溶塌陷及地面沉降的力学破坏机制,并基于灰色理论对各影响因素敏感性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重点分析土体渗流时,耦合作用不可忽视;与勘察结果一致,水力压降造成的应力集中是形成地面沉降和溶洞坍塌的主要因素;地面沉降对抽水速率、洞径和洞形更为敏感,溶洞稳定性对抽水速率和洞径更为敏感。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塌陷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取地下水 数值模拟 溶洞稳定性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温施肥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δ^(13)C、δ^(15)N值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佳珍 董文旭 +1 位作者 陈拓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2-850,共9页
农田土壤是重要的碳氮库,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但土壤碳氮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目前还不清楚。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研究增温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碳氮同位素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红... 农田土壤是重要的碳氮库,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但土壤碳氮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目前还不清楚。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研究增温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碳氮同位素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模拟全球变暖,使5 cm土壤温度增加约2℃。通过测定灌溉前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研究增温、施氮和灌溉对华北平原小麦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不施氮不增温(N0T0)、不施氮增温(N0T1)、施氮不增温(N1T0)和施氮增温(N1T1)。结果表明:灌溉前,增温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0~10 cm土层N1T1处理与不增温处理(N0T0和N1T0)之间差异显著(P<0.05),10~20 cm土层N1T1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均显著(P<0.05);灌溉后,增温虽有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施氮条件下,增温显著提升了δ^(13)C值(P<0.05)。增温降低了土壤全氮含量,并在灌溉前10~20 cm土层和灌溉后0~10 cm土层达显著水平(P<0.05);增温提升了土壤δ^(15)N值,灌溉前0~10 cm土层N0T0处理与增温处理(N0T1和N1T1)差异显著(P<0.05),灌溉后0~10 cm土层仅N0T1和N1T0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而10~20 cm土层增温处理(N0T1和N1T1)均与N1T0处理差异显著(P<0.05)。同一处理同一时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δ^(13)C和δ^(15)N值随深度增加而升高,但土壤有机碳和δ^(13)C值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全氮含量和δ^(15)N值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δ^(13)C和δ^(15)N值在灌溉前后的差异均不显著。连续5年的增温施氮试验表明,未来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快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分解,造成更多轻组有机碳损失。灌溉在短期内不会显著改变土壤碳氮含量及δ^(13)C和δ^(15)N值,但其长期影响还需进一步探究。此外,未来研究还应该重视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施氮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δ^(13)C值 δ^(15)N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6年香港滑坡与降雨的时序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诚 李晴岚 +2 位作者 雷呈斌 孙立群 阮建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5-616,共12页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滑坡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日益突出。降雨造成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90%以上,研究降雨量与滑坡数之间的关系,对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发布的滑坡年报中2001~2016年日...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滑坡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日益突出。降雨造成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90%以上,研究降雨量与滑坡数之间的关系,对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发布的滑坡年报中2001~2016年日滑坡时间数据、增强自然地形滑坡清单的滑坡空间数据以及香港天文台日降雨观测数据,分析香港滑坡数和降雨量之间的定量和定性关系。结果表明:日滑坡数、月滑坡数和年滑坡数,与日降雨量、月降雨量和年降雨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06、0.718、0.682;当日滑坡数除受当日降雨量的影响以外,也受前13 d累积降雨量的影响;当日与前4 d累积降雨量对当日滑坡数影响明显,当日与前1 d降雨量影响权重最大,当日降雨量的权重影响平均是前1 d降雨量影响权重的1.2倍;在降雨量超过200 mm(特大暴雨)的条件下,发生群发性滑坡概率为87.5%;降雨及滑坡最集中的月份是6月,6月至8月降雨集中,滑坡灾害较其他月份更为严重。本研究对粤港澳大湾区防灾减灾和市政建设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降雨 时序特征 回归分析 相关性 有效自由度 临界相关系数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财政、价值捕获与公共品提供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成芳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31,共16页
基于土地价值捕获理论与实践,探究“中国式”土地财政价值捕获机制,构建价值捕获指标,利用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政府价值捕获能力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土地出让金为主导的地方政府土地价值捕获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 基于土地价值捕获理论与实践,探究“中国式”土地财政价值捕获机制,构建价值捕获指标,利用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政府价值捕获能力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土地出让金为主导的地方政府土地价值捕获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位”;土地出让金每增加一倍,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比重增加1.1%,民生性支出减少0.4%;随着城市可建设用地面积的减少和财力状况改善,地方政府的民生性支出比重略有增加,但土地价值捕获对民生性支出依然呈现负向关系。该结论对决策者优化支出结构、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实现城市的良性治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价值捕获 公共品 资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随机森林算法预测林地定级中土壤腐殖质厚度级别
14
作者 黄程 董子燕 +2 位作者 陈拓 于海璁 刘颖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0期42-45,51,共5页
林地分等定级是一项基于多维度指标体系的全国性自然资源评估,各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于“森林资源一张图”和“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成果”数据集。在指标体系中,土壤腐殖质厚度为必选指标之一。然而,在数据集中常常存在缺失值,补充土壤腐殖质... 林地分等定级是一项基于多维度指标体系的全国性自然资源评估,各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于“森林资源一张图”和“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成果”数据集。在指标体系中,土壤腐殖质厚度为必选指标之一。然而,在数据集中常常存在缺失值,补充土壤腐殖质厚度数据需要大量的外业调查。为减少采集土壤腐殖质厚度数据的工作量,基于腐殖质厚度与已有林地及环境信息的关联性,探讨了是否能够通过预测模型可靠预测腐殖质厚度级别。研究使用“森林资源一张图”和“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成果”中已有的林地及环境数据作为预测因子,包含植被覆盖类型、林地保护等级、龄组、郁闭度、生物量、自然度和枯枝落叶厚度等,构建了预测土壤腐殖质厚度级别的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包含土壤因子,经过采样处理的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可靠预测土壤腐殖质厚度级别,生产者精度均大于0.8,使用者精度均大于0.9。因此,在林地分等定级中,可通过已有数据预测和补充土壤腐殖质厚度的缺失数据,从而提高林地分等定级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分等定级 森林资源一张图 腐殖质厚度 预测模型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