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6S rDNA研究黄芩素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艳 李新萍 +2 位作者 李利民 姜倩倩 吴正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80,I0005,I0006,共8页
目的以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小鼠模型,探索黄芩素(Baicalein,BAI)干预对小鼠糖脂水平、附睾脂肪组织病理形态及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D组)、模型组(HD组)、黄芩素低剂量组(BAI-L组... 目的以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小鼠模型,探索黄芩素(Baicalein,BAI)干预对小鼠糖脂水平、附睾脂肪组织病理形态及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D组)、模型组(HD组)、黄芩素低剂量组(BAI-L组,200mg/kg)和黄芩素高剂量组(BAI-H组,400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灌胃12周后,麻醉并眼球采血后处死,留取血清测定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观察附睾脂肪的病理学改变;收集各组小鼠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HD组小鼠体重、附睾脂肪系数、FBG、TC和TG水平均显著高于ND组(P<0.05,P<0.01);HD组小鼠的附睾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中可见大量脂肪小泡。与HD组相比,BAI-L、BAI-H组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肥胖小鼠体重、附睾脂肪系数和糖脂水平,且能明显改善附睾脂肪的病理形态。同时,黄芩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肥胖小鼠肠道微生物的物种组成,显著增加副萨特氏菌(Parasutterella)的相对丰度,降低布劳特氏菌(Blautia)、颤杆菌克(Oscillibacter)、土拉菌(Tuzzerella)、Lachnospiraceae_UCG-006、Anaerovorax、分枝杆菌属(Negativibacillus)的相对丰度(P<0.05,P<0.01)。结论黄芩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体重和糖脂水平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及多样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肥胖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因子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梁晓萍 肖学吕 +2 位作者 徐宜英 吴伏娜 钟紫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 ,表皮生长因子 (EGF)血清水平以及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了 86例在本院老年病门诊和住院的老年人腰椎正位以及股... 目的 观察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 ,表皮生长因子 (EGF)血清水平以及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了 86例在本院老年病门诊和住院的老年人腰椎正位以及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粗隆部位的骨密度 (BMD) ,受试者均为老年男性 ,平均年龄为 6 9 97± 5 73岁 ,按照WHO推荐的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 (第二稿 ) ,将其分为非骨质疏松组 (NOP)、腰椎骨质疏松组 (OP1 )和股骨上段骨质疏松组 (OP2 ) ,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TGF β1 ,IGF 1,EGF水平。结果 腰椎骨质疏松组和股骨上段骨质疏松组血清IGF 1浓度值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组 ((P <0 0 1) )。腰椎骨质疏松组血清TGF β1 浓度值与非骨质疏松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 ,股骨上段骨质疏松组血清TGF β1 浓度值低于非骨质疏松组 (0 0 1<P <0 0 5 ) ,骨质疏松组血清EGF值与非骨质疏松组无差异 (P >0 5 )。腰椎骨密度值与血清IGF 1值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2 12、0 32 5、0 2 2 8) ,腰椎骨密度值与血清TGF β1 值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373、0 32 8、0 341、P <0 0 5 )。股骨颈、Ward三角、大粗隆的骨密度值与IGF 1和TGF 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3
作者 倪新强 曹美群 +1 位作者 吴正治 李利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34-2438,共5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患,而柴胡疏肝散作为疏肝理气的经典方剂,其抗抑郁疗效已经大量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证实,但其抗抑郁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患,而柴胡疏肝散作为疏肝理气的经典方剂,其抗抑郁疗效已经大量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证实,但其抗抑郁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出柴胡疏肝散抗抑郁作用的药理研究目前集中在影响神经递质、神经可塑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方面,其物质基础研究可能主要涉及了柴胡皂苷A、橙皮苷、甘草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及阿魏酸等,进一步确证了柴胡疏肝散作为经典抗抑郁古方所具备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抗抑郁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医学精准化诊疗服务平台构建探索 被引量:11
4
作者 龙建军 王春宝 +4 位作者 刘铨权 张永 吕星 袁健 王玉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37-1240,共4页
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代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 2003-2012的9年期间增长了3022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7.5%增加到9.4%[1]。据2018年调查,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50年前后... 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代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 2003-2012的9年期间增长了3022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7.5%增加到9.4%[1]。据2018年调查,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服务 康复医学 总人口 社会问题 老龄化 人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探讨枸杞子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曾永长 梁少瑜 +4 位作者 姜倩倩 吴俊洪 刘常青 宋力飞 吴正治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62-2368,共7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探讨枸杞子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化学成分数据库联合检索,结合药动学参数筛选枸杞子的候选活性成分,采用PharmMapper反向药效团匹配的靶标识别平台预测其靶点,TTD等数据库筛选...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探讨枸杞子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化学成分数据库联合检索,结合药动学参数筛选枸杞子的候选活性成分,采用PharmMapper反向药效团匹配的靶标识别平台预测其靶点,TTD等数据库筛选与老年性痴呆相关的潜在靶点,DAVID数据库对靶点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SYBYL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RT-qPCR检测枸杞子水提物对Aβ_(25-35)诱导PC12细胞GSK3B、MAPK14、ESR1、NOS2、CASP3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枸杞子水提物对Aβ_(25-35)诱导PC12细胞CASP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枸杞子中50种活性成分通过调控HSD11B1、RARB、NR3C1、RARA、IGF1、MAPK14、CASP3、ESR2、GSK3B等31个潜在靶点,参与多种癌症通路、Rap1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多巴胺能突触等信号通路,起到防治老年性痴呆作用。新黄质、花色素苷、胡萝卜素、隐黄素、玉米黄质等成分与关键靶点HSD11B1、INSR、NR3C1、RARA、CASP3、MAPK14、GSK3B、NOS2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枸杞子水提物可抑制Aβ_(25-35)诱导PC12细胞GSK3B、MAPK14、NOS2、CASP3 mRNA表达,上调ESR1 mRNA表达,下调CASP3蛋白表达。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枸杞子防治老年性痴呆“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的关系,可为该药材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老年性痴呆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细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互联网智慧残联系统分析残疾人康复需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龙建军 刘铨权 +5 位作者 郭珊珊 张永 姚琳 肖友军 余飞 王玉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6-468,共3页
残疾人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都在思考如何帮助残疾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获得最大的权益。据2016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目前我闰拥有各类残疾人总数85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如何提高... 残疾人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都在思考如何帮助残疾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获得最大的权益。据2016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目前我闰拥有各类残疾人总数85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如何提高其生活品质,一直是康复人关注的焦点。近十几年,互联网的兴起,电脑、手机的逐渐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需求 残疾人 互联网 调查 系统 智慧 应用 弱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Q标记技术研究肝癌脾虚证和肾阴虚证的唾液差异表达蛋白 被引量:7
7
作者 曹美群 丁峰 吴正治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iTRAQ标记技术筛选原发性肝癌脾虚证和肾阴虚证的唾液差异表达蛋白。方法:纳入原发性肝癌脾虚证和肾阴虚证各4例以及正常对照者4例,采集唾液样本,提取唾液蛋白并酶解和iTRAQ标记,采用LC-MS/MS鉴定蛋白,软件Proteome Di... 目的:本研究基于iTRAQ标记技术筛选原发性肝癌脾虚证和肾阴虚证的唾液差异表达蛋白。方法:纳入原发性肝癌脾虚证和肾阴虚证各4例以及正常对照者4例,采集唾液样本,提取唾液蛋白并酶解和iTRAQ标记,采用LC-MS/MS鉴定蛋白,软件Proteome Discoverer1.3处理数据,并进一步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DAVID软件从生物过程、细胞成分、分子功能注释对蛋白进行分类,选择KEGG数据库对蛋白所涉及的通路进行分类和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肽段12 480个,蛋白1608个。肝癌脾虚证与正常组之间差异蛋白有283个,其中上调的156个,下调的127个;肝癌肾阴虚证与正常组之间差异蛋白有357个,其中上调的蛋白有204个,下调的蛋白有153个;在脾虚证中特异性的蛋白有161个,其中上调86个,下调75个;肾阴虚证中特异性表达的蛋白235个,其中上调134个,下调101个。结论:本研究发现多个与肝癌脾虚证和肾阴虚证相关的特异性表达的唾液蛋白和通路,肝癌脾虚证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细胞黏附,过氧化氢分解代谢,损伤反应,多细胞生物代谢过程,细胞活性氧反应和细胞骨架组织,肌动蛋白微丝,肌动蛋白结合,细胞运动等过程;肝癌肾阴虚证差异蛋白主要参与损伤、防御反应,免疫应答、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等免疫功能以及葡萄糖分解代谢、DNA的组装、包装、核小体组装和细胞氧化还原稳态等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唾液 蛋白质组 ITRAQ 脾虚证 肾阴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唾液蛋白质组诊断模型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珂焕 吴正治 曹美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筛选甲状腺癌患者的唾液蛋白质标志物并构建诊断模型,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方法:应用质谱技术检测45例甲状腺癌患者和43例健康者的唾液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甲状...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筛选甲状腺癌患者的唾液蛋白质标志物并构建诊断模型,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方法:应用质谱技术检测45例甲状腺癌患者和43例健康者的唾液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甲状腺癌患者唾液中的特异性表达差异蛋白,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诊断模型。结果:通过对检测出的两组唾液蛋白质指纹图谱数据比较,共获得28个差异蛋白峰(P<0.01)。其中M/Z 3 491.10、3 642.28、4 315.10、7 424.63被选择用于构建最佳决策树模型,该模型的测试组总准确率为81.8%(72/88),灵敏度88.9%(40/45),特异性74.4%(32/43)。结论:初步建立了甲状腺癌的诊断模型,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前诊断提供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唾液 蛋白质组学 诊断模型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唾液蛋白指纹图谱的2型糖尿病分子诊断模型研究
9
作者 孙珂焕 杨长青 +4 位作者 曹美群 黄飞娟 陈嫚茵 李仲秋 吴正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689-3692,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唾液蛋白质组,筛选差异蛋白质指纹图谱,建立2型糖尿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方法:采集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和健康体检者45例的唾液标本,采用WCX纳米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唾液蛋白质组,筛选差异蛋白质指纹图谱,建立2型糖尿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方法:采集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和健康体检者45例的唾液标本,采用WCX纳米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检测,筛选两组间特异性表达差异蛋白,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共获得15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质峰(P<0.05)。选择质荷比(m/z)为3447.57 Da、4735.24 Da两个差异蛋白质峰构建最佳决策树模型,该模型的准确率为89.57%(103/115),敏感性91.4%(64/70),特异性为86.7%(39/45)。结论 :初步建立了2型糖尿病唾液蛋白质组诊断模型,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无创伤诊断 分子诊断模型 唾液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艳 孙宁宁 +2 位作者 李利民 罗焕敏 吴正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218-220,共3页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沉默"的危险因素,是2型糖尿病(T2DM)和多种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根源。近年来,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目前许多研究证...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沉默"的危险因素,是2型糖尿病(T2DM)和多种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根源。近年来,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目前许多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与疾病之间关系密切,但是其确切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可能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异常,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蛋白包括PI3K/Akt、PKC、MAPK、AMPK、NF-кB等等。目前随着中医治疗方法的发展,很多中医药应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该文通过检索知网、维普及Pubmed等数据库,就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及其相关中医药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中医药 信号通路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钩藤药对防治老年痴呆的药理作用机制概述 被引量:6
11
作者 曾嫱 李利民 +3 位作者 曾永长 曹美群 马民 吴正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995-1998,共4页
老年痴呆是影响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由于目前老年痴呆的临床药物疗效不佳,加之老年痴呆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因此关于痴呆发病和防治的研究一直是关注焦点。天麻和钩藤是具有息风止痉功效的常用传统中药。该药对对高血压、脑出血、偏头痛... 老年痴呆是影响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由于目前老年痴呆的临床药物疗效不佳,加之老年痴呆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因此关于痴呆发病和防治的研究一直是关注焦点。天麻和钩藤是具有息风止痉功效的常用传统中药。该药对对高血压、脑出血、偏头痛、老年痴呆和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均显示良好疗效。文章对近五年天麻钩藤药对防治老年痴呆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包括抑制神经炎症、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再生、维持神经突触可塑性、调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谷氨酸兴奋毒性、调节Aβ聚集和p-tau蛋白表达等机制,为将天麻和钩藤用于痴呆的临床治疗和开展新药研发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钩藤 老年痴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云木叶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阳航 邹情雅 +4 位作者 陈宇 路艳霞 刘梦元 李路军 PaulW.Par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98-1703,共6页
为研究彩云木Synadenium grantii叶的化学成分及部分化合物体外抗炎活性,本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抑制脂多糖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N... 为研究彩云木Synadenium grantii叶的化学成分及部分化合物体外抗炎活性,本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抑制脂多糖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NO活性的测定。从彩云木叶二氯甲烷-甲醇(1∶1)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日尔曼醇(1)、大戟醇(2)、正二十八烷醇(3)、β-谷甾醇(4)、豆甾醇(5)、ingol-7,8,12-triacetate-3-phenylacetate(6)、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7)、胡萝卜苷(8)、3,4,3′-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其中3和6~10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3、6、8和9为首次从聚苞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9抑制LPS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NO的IC50值为12.0±0.9μM,显示较好的体外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云木 化学成分 ingol-7 8 12-triacetate 3-phenylacetate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梦元 虞丽娟 +3 位作者 李燕慈 田珂 李路军 吴正治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05-1909,1949,共6页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从华泽兰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NMR波谱数据对它们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达玛二烯醇乙酸酯(1)、(2R,3S)-5-乙酰基-6-羟基-2-异丙烯基-3-乙氧基苯并二氢...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从华泽兰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NMR波谱数据对它们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达玛二烯醇乙酸酯(1)、(2R,3S)-5-乙酰基-6-羟基-2-异丙烯基-3-乙氧基苯并二氢呋喃(2)、豆甾醇(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12,13-dihydroxyeuparin(5)、5-乙酰-6-羟基-2-异丙烯基苯并呋喃(6)、2,5-二乙酰基-6-羟基苯并呋喃(7)、ruscodibenzofuran(8)、2-乙酰-5-(1-炔丙基)-噻吩-3-O-β-D-吡喃葡萄糖苷(9)。化合物1、2、4和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2、4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牛津杯法评价部分化合物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并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各自的MIC值,结果显示,测试化合物对5种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1、6和8对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强抑菌活性,MIC值分别为0.98、0.98μg/m L和0.49μg/m L,化合物7对大肠埃希菌显示较强抑菌活性(MIC≤3.91μg/m L),化合物1、2、6和7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抑菌活性,MIC值均为7.81μg/m L,可见化合物1及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6、7、8为华泽兰根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化学成分 苯并呋喃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洛昔芬对骨质疏松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晓萍 董少红 +2 位作者 肖学吕 徐宜英 钟紫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雷洛昔芬 骨质疏松 治疗 雌激素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辛素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改善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蓄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艳 李子雯 +2 位作者 李利民 胡胜全 吴正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4,I0004,I0005,共7页
目的观察桑辛素对油酸(oleic acid,O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蓄积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以300μM OA处理HepG2细胞24 h诱导建立脂质蓄积模型,2.5、5、10μM的桑辛素和OA共同作用于细胞24 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油红O... 目的观察桑辛素对油酸(oleic acid,O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蓄积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以300μM OA处理HepG2细胞24 h诱导建立脂质蓄积模型,2.5、5、10μM的桑辛素和OA共同作用于细胞24 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含量情况,DiI-LDL检测细胞脂质摄取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桑辛素对胆固醇代谢关键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PPARα)和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蛋白表达的情况,并将桑辛素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PPARα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OA刺激HepG2细胞导致细胞内脂滴颗粒明显增加,脂质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桑辛素可明显改善模型组肝细胞脂质蓄积,并降低脂质含量(P<0.05)。桑辛素可抑制HepG2细胞对DiI-LDL的摄取,上调细胞中PPARα和CYP7A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分子对接显示桑辛素与LDLR和PPARα受体表现出良好的对接活性。结论桑辛素对HepG2细胞脂质蓄积模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PARα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辛素 HEPG2细胞 油酸 PPARΑ 脂质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0
16
作者 曾永长 梁少瑜 +2 位作者 吴俊洪 李仲秋 吴正治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68-1772,共5页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白花蛇舌草9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TLC、HPLC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CCK-8法测定体外抑制鼻咽癌细胞...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白花蛇舌草9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TLC、HPLC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CCK-8法测定体外抑制鼻咽癌细胞株CNE1、结肠癌细胞HT-29的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对香豆酸(2)、2-羟基-3-甲基蒽醌(3)、6α-O-反式-对香豆酰京尼平苷(4)、槲皮素-3-O-[2″-O-(E-6-O-阿魏酰基)-β-D-葡萄糖]-β-D-葡萄糖苷(5)、3,4-二羟基苯甲酸(6)、2-羟基-7-甲基-3-甲氧基蒽醌(7)、10-去氢京尼平苷(8)、1-甲醛-4-羟基蒽醌(9)。1、3、7、9体外能抑制CNE1、HT-29肿瘤细胞生长。结论化合物9为新的天然产物,1、3、7、9为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智能康复机器人的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其洪 卢志江 +8 位作者 王春宝 李伟光 李梦杰 孙同阳 段丽红 王玉龙 吴正治 秦鉴 韦建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43,共5页
在偏瘫康复领域中,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取代传统理疗师进行康复训练已经是一种趋势。针对踝关节偏瘫康复的训练方法,提出一种三自由度、融合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适用于早期康复的智能偏瘫康复机器人。通过对踝关节生理特性的分析,并利用传... 在偏瘫康复领域中,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取代传统理疗师进行康复训练已经是一种趋势。针对踝关节偏瘫康复的训练方法,提出一种三自由度、融合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适用于早期康复的智能偏瘫康复机器人。通过对踝关节生理特性的分析,并利用传感器检测踝关节的运动特性,建立踝关节生理模型,进而设计了踝关节的机械机构。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结构,并进行了机械性能实验,证实了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康复训练 机器人 工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AAT基因在糖尿病细胞治疗中对β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廖玉婷 叶剑 +3 位作者 李青 张晓丹 齐晖 李富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α1-抗胰蛋白酶(hAAT)基因的NIT-hAAT细胞系,观察hAAT基因在糖尿病细胞治疗中对β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构建hAAT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并筛选得到NIT-hAAT细胞系。将该细胞系移植到糖尿病模型小鼠左肾包膜下,通...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α1-抗胰蛋白酶(hAAT)基因的NIT-hAAT细胞系,观察hAAT基因在糖尿病细胞治疗中对β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构建hAAT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并筛选得到NIT-hAAT细胞系。将该细胞系移植到糖尿病模型小鼠左肾包膜下,通过检测不同移植组小鼠的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生存期,观察不同移植细胞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RFPCR检测移植部位的hAAT表达情况以及对小鼠左肾进行石蜡切片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鉴定hAAT对NIT-1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糖尿病小鼠接受NIT-hAAT细胞移植后,hAAT可有效延长NIT-1细胞的存活时间,使血糖明显降低并维持至正常血糖水平,小鼠的生存率也明显提高(P<0.05);移植部位的病理HE染色结果证实hAAT可明显减轻小鼠对移植物炎症反应。但RT-PCR结果显示hAAT在体内的表达量随时间增长而出现逐渐下降,NIT-hAAT细胞最终因免疫排斥反应而失去功能。结论:NIT-hAAT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体内免疫排斥反应,可有效延长β细胞存活时间,对胰岛细胞移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抗胰蛋白酶 糖尿病 细胞移植 移植排斥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对偏瘫患者步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龙建军 王玉龙 +4 位作者 王同 叶晶 陈功 刘铨权 王春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7-1110,1117,共5页
目的:探索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对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偏瘫患者30例,机器人组:15例患者除日常训练外还需每日穿戴外骨骼机器人训练1h,对照组:15例患者进行日常康复训练。从两种角度对患者步态及康复效果进行分析:一... 目的:探索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对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偏瘫患者30例,机器人组:15例患者除日常训练外还需每日穿戴外骨骼机器人训练1h,对照组:15例患者进行日常康复训练。从两种角度对患者步态及康复效果进行分析:一是利用SPSS软件对机器人组患者的助力等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患者首末次的康复状态。二是采用IDEEA?运动捕捉系统对包括步速、步频、步行周期等步态时空参数进行采集,分析患者首末次评估的数据差异。结果:与不穿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行走相比,机器人组患侧助力等级明显降低,步速明显变快,支撑相时间明显减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能够有效改善偏瘫患者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步态时空参数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不对称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在预防1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剑 齐晖 李富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0-762,共3页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IDF(国际糖尿病联盟)2010年报告指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46亿。预计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增至3.88亿。我国糖尿病患者已接近9240万,其中2型糖尿病占90%~95%,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以2%~5%的速...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IDF(国际糖尿病联盟)2010年报告指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46亿。预计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增至3.88亿。我国糖尿病患者已接近9240万,其中2型糖尿病占90%~95%,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以2%~5%的速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免疫抑制 糖尿病患病率 国际糖尿病联盟 发病 预防 2型糖尿病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