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脂肪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桂武 周俊华 +2 位作者 时本利 何若钢 刘荣福 《养猪》 2011年第5期11-12,共2页
白1975年美国饲料工业首次将微生物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到配合饲料中以来,饲用酶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微生物脂肪酶(1ipase EC 3.1.1.3)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又称碱性脂肪酶,它不仅可催化长链... 白1975年美国饲料工业首次将微生物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到配合饲料中以来,饲用酶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微生物脂肪酶(1ipase EC 3.1.1.3)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又称碱性脂肪酶,它不仅可催化长链脂肪酸甘油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还能催化此水解反应的逆反应一酯化反应。作为重要的工业用酶,已广泛应用于制革、食品、洗涤剂等传统工业领域,但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我国还处于试应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脂肪酶 动物饲料 应用 长链脂肪酸 饲料添加剂 饲用酶制剂 碱性脂肪酶 配合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慧 蔡青青 +5 位作者 贾佳 尹佳 巩伯梁 阮长顺 潘浩波 王剑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5-218,共4页
以具有广泛工业应用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利用PVA分子结构特点对其进行改性,进一步采用高速搅拌制备聚乙烯醇微球,采用扫描电镜表征其形貌。采用1,1′-羰基二(1,2,3-三氮唑)将聚乙烯醇微球活化,以活化后的聚乙烯醇微球... 以具有广泛工业应用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利用PVA分子结构特点对其进行改性,进一步采用高速搅拌制备聚乙烯醇微球,采用扫描电镜表征其形貌。采用1,1′-羰基二(1,2,3-三氮唑)将聚乙烯醇微球活化,以活化后的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固定化脂肪酶,并采用聚乙烯醇物理吸附脂肪酶为实验对照组。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微球粒径分布在2~3μm之间,微球表面形态较为光滑。聚乙烯醇微球固定化脂肪酶可重复使用,重复10次酶催化水解反应,相对酶活仍维持在70%以上。固定化脂肪酶的最优催化水解反应温度为30℃,与游离酶相比降低了10℃,最佳催化水解反应pH为8,与游离酶最佳催化pH相比,催化反应条件更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微球 脂肪酶固定化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前处理油脂的效果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路胜 徐志祥 +6 位作者 冯定远 徐梅 马岩 郑涛 吴广兵 龚俊勇 左建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6-41,共6页
试验首先筛选了黑曲霉来源脂肪酶体外水解猪油的适宜p H值、温度和脂肪酶添加剂量等关键参数,然后代谢试验评定体外酶解猪油代谢能值的变化,最后选取700只42日龄黄羽肉鸡开展饲养试验研究使用脂肪酶体外水解猪油或直接在肉鸡日粮中添加... 试验首先筛选了黑曲霉来源脂肪酶体外水解猪油的适宜p H值、温度和脂肪酶添加剂量等关键参数,然后代谢试验评定体外酶解猪油代谢能值的变化,最后选取700只42日龄黄羽肉鸡开展饲养试验研究使用脂肪酶体外水解猪油或直接在肉鸡日粮中添加脂肪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1本试验条件下,脂肪酶体外水解猪油较适宜的p H值和温度、酶添加剂量参数值分别为8.0、40℃、64 U/g猪油;在此条件下酶解处理后猪油代谢能值提高了4.81%。2降低肉鸡日粮能量水平导致其日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使用酶解处理油脂或直接添加脂肪酶均改善了采食低能量日粮肉鸡生长性能,其生长性能可达到甚至数值上超过采食正常能量日粮肉鸡的生长性能。3使用酶解处理油脂或直接添加脂肪酶对肉鸡屠宰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体外酶解 代谢能 肉鸡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脂肪酶黑曲霉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谦 贾佳 +4 位作者 林智 杨晓锋 郭宏涛 王剑英 CarolSze Ki Lin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7-233,共7页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G62s是一株具有遗传稳定的高产脂肪酶菌株。针对于G62s摇瓶发酵条件进行统计学优化研究,以提高该菌株的产脂肪酶能力。首先,采用单因素方法对发酵接种量、摇瓶装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进行考查,在此基...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G62s是一株具有遗传稳定的高产脂肪酶菌株。针对于G62s摇瓶发酵条件进行统计学优化研究,以提高该菌株的产脂肪酶能力。首先,采用单因素方法对发酵接种量、摇瓶装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进行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的统计学优化。得到的优化发酵条件是接种量1.9%,摇瓶装量56 m L(500 m L摇瓶),培养温度30 oC,培养时间75 h。在该优化条件下,脂肪酶活性达到(212 9±39.9)U/m L,相比初始的发酵条件提高16.7%。针对于影响G62s菌株产脂肪酶的4个发酵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RSM方法优化,显著提高了目标菌株脂肪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脂肪酶 单因素方法 响应面分析方法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脂肪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酶活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俊华 刘桂武 +3 位作者 何若钢 覃小荣 刘荣福 罗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7-80,共4页
文章在研究脂肪粉、脂肪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免疫、酶活及激素水平的影响。选用杜长大断奶仔猪360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试验期30 d,预饲期5 d。采用2×3双因子设计,脂肪粉设0%、1%两个水平,脂肪酶设0%、0.02... 文章在研究脂肪粉、脂肪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免疫、酶活及激素水平的影响。选用杜长大断奶仔猪360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试验期30 d,预饲期5 d。采用2×3双因子设计,脂肪粉设0%、1%两个水平,脂肪酶设0%、0.02%、0.03%三个水平。结果表明:处理6组末期均重及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处理1组(P<0.05),处理6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处理1组(P<0.05);各处理组间粗蛋白(CP)、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免疫球蛋白A(IgA)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甲状腺素(T4)、生长激素)GH)差异不显著(P>0.05),但处理6组均较其他处理组高。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处理6组即1%脂肪粉+0.03%脂肪酶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脂肪粉 生长性能 仔猪 激素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发酵制备大豆肽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廖斌 贾佳 +2 位作者 李鑫 赵燕 李建科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大豆多肽因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该研究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发酵的方法制备大豆肽,以大豆肽的转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对发酵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条件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且得出最优制备工艺条... 大豆多肽因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该研究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发酵的方法制备大豆肽,以大豆肽的转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对发酵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条件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且得出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4%、发酵时间24h、初始pH值为7.0、接种菌龄16h、接种量2%,其转化率达31.51%,以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肽: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豆粕 工艺条件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Lipozyme TL IM催化大豆油制备1,3-甘油二酯 被引量:2
7
作者 董攀 李鑫 +2 位作者 李丹丹 赵燕 李建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0-194,198,共6页
为优化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TLIM催化大豆油制备高纯度1,3-甘油二酯,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催化温度、酶添加量、水添加量作为自变量,1,3-甘油二酯产率作为响应值,利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曲面设计方法,研究各反应条件对1... 为优化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TLIM催化大豆油制备高纯度1,3-甘油二酯,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催化温度、酶添加量、水添加量作为自变量,1,3-甘油二酯产率作为响应值,利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曲面设计方法,研究各反应条件对1,3-甘油二酯产率的影响。再利用Design Expert模拟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最佳条件组合。结果表明:在酶解温度为55℃,加水量30%,加酶量45%,1,3-甘油二酯在产率为56.82%,1,2-甘油二酯产率为12.45%,甘油二酯合计6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1 3-甘油二酯 响应曲面法 固定化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对面包粉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学东 李秋枫 +2 位作者 李汉春 王健英 张清辉 《粮油食品科技》 2003年第4期10-12,共3页
通过流变学试验、面包烘焙试验,探讨了国产脂肪酶对面包粉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添加脂肪酶后,面团的流变学性质、面包品质都得到一定改善。由烘焙试验结果可知,脂肪酶对面包制品的内部组织结构,面包芯柔软度等指标都... 通过流变学试验、面包烘焙试验,探讨了国产脂肪酶对面包粉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添加脂肪酶后,面团的流变学性质、面包品质都得到一定改善。由烘焙试验结果可知,脂肪酶对面包制品的内部组织结构,面包芯柔软度等指标都有较好的改良作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脂肪酶20ppm为最适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面包粉品质 品质改良 流变学性质 面包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用脂肪酶产生菌——黑曲霉G55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谦 贾佳 +2 位作者 林智 郭宏涛 王剑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8-32,共5页
本研究以饲料用脂肪酶产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G5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诱变,结合自然分离纯化,选育出了遗传稳定的高产菌株uan370(s)和uan783(s),其产酶量分别为2410 U/mL和2486 U/mL,相比出发菌株G5... 本研究以饲料用脂肪酶产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G5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诱变,结合自然分离纯化,选育出了遗传稳定的高产菌株uan370(s)和uan783(s),其产酶量分别为2410 U/mL和2486 U/mL,相比出发菌株G55提高32.1%和36.3%。通过斜面连续传5代,证明两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黑曲霉 紫外线诱变 亚硝基胍诱变 复合诱变 高产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根霉脂肪酶在黑曲霉中的重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谦 王剑英 +2 位作者 林智 贾佳 郭宏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5-170,共6页
将华根霉脂肪酶基因RCL在黑曲霉中进行了重组表达。通过PCR技术分别获得黑曲霉Pgpd启动子和RCL-Ttrp C融合片段并克隆至质粒p CHAMBIA230,构建出RCL超表达载体p CHAMBIA2302∷Pgpd-RCL-Ttrp C。将该载体通过冻融法转化农杆菌EHA105,进... 将华根霉脂肪酶基因RCL在黑曲霉中进行了重组表达。通过PCR技术分别获得黑曲霉Pgpd启动子和RCL-Ttrp C融合片段并克隆至质粒p CHAMBIA230,构建出RCL超表达载体p CHAMBIA2302∷Pgpd-RCL-Ttrp C。将该载体通过冻融法转化农杆菌EHA105,进而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转化黑曲霉,随机挑选7株转化子,进行PCR和Southern杂交鉴定,均为阳性。对这7株转化子进行发酵和脂肪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转化子均能表达RCL,其中T6转化子的脂肪酶活力最高,达到71 U/m L。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表达的RCL的分子量约为37 k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表达 华根霉 脂肪酶 黑曲霉 根癌农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和脂肪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脂类代谢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俊华 刘桂武 +3 位作者 何若钢 覃小荣 刘荣福 罗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8-31,共4页
旨在研究脂肪粉和脂肪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脂类代谢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36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30头猪,试验期30 d,预试期5 d。采用2×3双因子设计,脂肪粉设0和1%2个水平... 旨在研究脂肪粉和脂肪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脂类代谢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36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30头猪,试验期30 d,预试期5 d。采用2×3双因子设计,脂肪粉设0和1%2个水平,脂肪酶设0、0.02%和0.03%3个水平。结果表明:1%脂肪粉组的末质量显著高于0脂肪粉组(P<0.05);0.03%脂肪酶组末质量和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0脂肪酶组(P<0.05);与直接添加1%脂肪粉相比,0.03%脂肪酶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0.03%脂肪酶组总胆固醇显著高于0脂肪酶组(P<0.05)。添加脂肪酶或配合添加脂肪酶与脂肪粉可提高经济效益。综合试验测定指标,1%脂肪粉+0.03%的脂肪酶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脂肪粉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脂类代谢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脂肪酶黑曲霉原生质体NTG诱变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佳 林智 +4 位作者 曾密 李慧 张谦 王剑英 郭宏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9-12,15,共5页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G27为初始菌株,制备原生质体。用亚硝基胍(NTG)对所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考察诱变效果。收集斜面菌丝体,经复合酶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分别于1×10-3mmol/m L NTG溶液中诱变处理0~60 min,考察菌株的死...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G27为初始菌株,制备原生质体。用亚硝基胍(NTG)对所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考察诱变效果。收集斜面菌丝体,经复合酶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分别于1×10-3mmol/m L NTG溶液中诱变处理0~60 min,考察菌株的死亡率、菌落变异率和产脂肪酶活性等。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再生率为7.5%。随着诱变时间增加,原生质体诱变死亡率、菌落变异率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初筛结果为随着诱变时间增加,脂肪酶活性标平均值降低,标准偏差值增加,变异系数值增加。NTG诱变时间为20~40 min时,出现比较多的正变菌株。经过复筛和验证试验,得到P316菌株脂肪酶活性为(394.3±12.9)U/m L,比出发菌株发酵酶活高22.9%;P388菌株为(385.1±11.4)U/m L,比出发菌株发酵酶活高20.1%。可见采用NTG诱变菌株的原生质体获得良好的诱变效果,结合筛选获得了2株遗传稳定的高产突变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黑曲霉 原生质体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