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智能汽车最优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1
作者 夏佳 郑晏群 +1 位作者 谢秉磊 张鹍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68,共5页
为了提高复杂环境下智能车辆路径规划的实时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结合改进强化学习算法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智能车辆路径规划方法。采用小批量梯度下降法优化强化学习算法的衰减参数和学习因子,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改进的强化学习算... 为了提高复杂环境下智能车辆路径规划的实时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结合改进强化学习算法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智能车辆路径规划方法。采用小批量梯度下降法优化强化学习算法的衰减参数和学习因子,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改进的强化学习算法训练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并根据评价指标选择最优路径。通过与传统路径规划方法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路径规划方法相比,随着障碍物比例的增加,这里方法规划的路径最优,路径规划的综合成本最低,为复杂环境下智能车辆的路径规划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路径规划方法 梯度下降法 强化学习算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铁站站位布局与公共交通衔接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明坤 周立新 《中国铁路》 2015年第8期38-41,共4页
高速铁路客运站在城市中的站位布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之衔接的交通方式特征。基于目前高铁乘客时间价值较高的特点,以京沪高铁站的选址布局和现状的公共交通衔接方式特征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解决高铁站的交通衔接问题提出应对... 高速铁路客运站在城市中的站位布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之衔接的交通方式特征。基于目前高铁乘客时间价值较高的特点,以京沪高铁站的选址布局和现状的公共交通衔接方式特征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解决高铁站的交通衔接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高铁站区交通衔接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 交通衔接 站位布局 公共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常规公交服务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谭英嘉 朱一洲 李少龙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0,共6页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快速接驳换乘体系,实现一体化公共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有效评价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接驳服务水平的高低,及时发现接驳系统中存在的短板,从设施、线网、运营和票价四个...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快速接驳换乘体系,实现一体化公共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有效评价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接驳服务水平的高低,及时发现接驳系统中存在的短板,从设施、线网、运营和票价四个一体化方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多层次结构的接驳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层次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并就深圳市轨道和公交接驳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研究完善了公共交通接驳服务中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有助于为公交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改进服务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常规公交 接驳服务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社区概念引导下的城镇公交规划策略——以深圳市光明新区为例
4
作者 谭福官 马剑 张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9期85-89,共5页
文章首先对公交社区概念进行简要阐述,并以深圳市光明新区公交规划为例,探讨了光明新区公交发展中的机遇及挑战,基于"点—线—面"统筹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关规划策略及建议,以期为其他新型城镇的公交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交社区 公交都市 规划策略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波形梁护栏安全性能提升方案设计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霞 田远 +2 位作者 崔洪军 赵志强 张志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37,共6页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中波形梁护栏的安全性能不足的问题,秉着尽可能利用原有护栏结构的设计理念,提出了波形梁护栏升级改造方案。该方案不但提高了护栏的抗弯抗剪能力,并考虑材料的易获得性和施工标准化的要求,设计了横隔梁的尺寸;通过...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中波形梁护栏的安全性能不足的问题,秉着尽可能利用原有护栏结构的设计理念,提出了波形梁护栏升级改造方案。该方案不但提高了护栏的抗弯抗剪能力,并考虑材料的易获得性和施工标准化的要求,设计了横隔梁的尺寸;通过研究土体与路肩的阻力,计算立柱的埋置深度,以提高护栏的抗拔承载力;针对失控车辆碰撞护栏时立柱内的剪力和弯矩分布特性,根据钢管混凝土结合的"统一理论"对护栏钢管立柱进行配筋设计,以增强护栏立柱的抗剪性能和抗弯拉性能。利用力学仿真软件LS-DYNA对改造后的波形梁护栏进行了仿真试验。实验结果证明:在相同的碰撞条件下,升级改造后的护栏能够有效拦阻失控车辆,波形梁最大位移等数据均能满足要求,防撞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安全工程 波形梁护栏 碰撞仿真 横隔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隧道开挖对松散堆积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陶志刚 张庆周 +3 位作者 杨晓杰 赵菲菲 曹诗定 李韫芃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1-76,共16页
隧道与边坡的空间展布特征、边坡岩体结构特征、隧道开挖工序、其他影响外因等直接关系到隧道和边坡的协同稳定特性。为探究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边坡体系的稳定性,以深圳部九窝弃土场堆积体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探索隧道下... 隧道与边坡的空间展布特征、边坡岩体结构特征、隧道开挖工序、其他影响外因等直接关系到隧道和边坡的协同稳定特性。为探究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边坡体系的稳定性,以深圳部九窝弃土场堆积体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探索隧道下穿开挖扰动影响松散堆积体边坡的变形机理。首先,基于隧道和边坡实际几何特征和空间展布特征,确定最佳相似比,构建上覆松散堆积体边坡的物理模型;然后,开展了降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下穿开挖与未开挖两种工况的物理模型对比试验,通过分析降雨条件下坡体内部含水率、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降雨条件下在松散堆积体边坡下方开挖大断面隧道导致边坡失稳的变形机制;最后,采用具有负泊松比特性的恒阻大变形锚索,提出大跨度隧道的围岩NPR(Negative Poisson’s Ratio)锚索控制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控制效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定的降雨历时,松散堆积边坡的破坏由表层扩展到深层,主要变形模式为冲蚀型冲沟;隧道下穿开挖会形成较大范围的松动圈和临空面,当边坡冲沟掏蚀区与隧道松动圈重叠后,隧道内易发生涌水、局部塌方等灾害,继而诱发上覆边坡出现局部滑塌破坏现象。采用NPR锚索对下穿隧道围岩进行高预紧力应力补偿控制,隧道拱顶下沉和上覆边坡变形均得到有效控制,为类似工程背景的隧道支护和边坡加固方案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下穿边坡 松散堆积边坡 物理模型试验 NPR锚索 协同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能减排的高速公路瓶颈处拥挤车流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崔洪军 李海南 +1 位作者 张志磊 朱敏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5-128,共4页
针对高速公路施工段、收费站等通行能力瓶颈路段等时常出现的车辆拥挤缓行、频繁停行、燃油急剧增加的问题,在充分调查交通拥挤缓行时车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交通控制、感应检测等技术,建立了基于节能减排的交通拥挤缓行车流控制系统。... 针对高速公路施工段、收费站等通行能力瓶颈路段等时常出现的车辆拥挤缓行、频繁停行、燃油急剧增加的问题,在充分调查交通拥挤缓行时车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交通控制、感应检测等技术,建立了基于节能减排的交通拥挤缓行车流控制系统。实例分析表明:该控制系统在不增加车辆通过时间的前提下,大幅减少了车辆的起停次数,降低了燃油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瓶颈 拥挤缓行 交通控制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高速铁路客运站分级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立新 朱明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5,61,共4页
高速铁路客运站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根据其地位与作用确定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功能等级,可为以高速铁路客运站为核心的站区布局、交通流线组织设计以及相关的交通配套设施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从影响高速铁路客运站级别划分的影响... 高速铁路客运站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根据其地位与作用确定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功能等级,可为以高速铁路客运站为核心的站区布局、交通流线组织设计以及相关的交通配套设施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从影响高速铁路客运站级别划分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构建了高速铁路客运站分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节点重要度法以京沪高速铁路客运站为例,尝试对22个高速铁路客运站进行了分级。5个等级的划分充分体现了京沪高速铁路22个车站之间的等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客运站 功能定位 级别划分 节点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道拱部围岩潜在塌落破坏上限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胡昌文 韦彬 +2 位作者 戴智颖 杨峰 赵炼恒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21-2128,共8页
深埋隧道拱部围岩潜在塌落形态和范围的深入研究,为围岩压力与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采用源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理论的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法,开展不同围岩内摩擦角ϕ,剪胀角ψ和跨度(b/h)条件下的隧道拱部围岩潜在塌落破坏的... 深埋隧道拱部围岩潜在塌落形态和范围的深入研究,为围岩压力与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采用源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理论的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法,开展不同围岩内摩擦角ϕ,剪胀角ψ和跨度(b/h)条件下的隧道拱部围岩潜在塌落破坏的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岩内摩擦角ϕ减小时,临界容重系数γcrh/c线性减小而破坏范围却显著增加;而隧道跨度(b/h)增加时,破坏范围相应增长而临界容重系数γcrh/c却快速下降;剪胀角ψ增长将约束围岩,减小拱顶潜在塌落范围,γcrh/c上限解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围岩稳定性 塌落破坏 刚体平动单元 上限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出行者感知的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服务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乔相荣 姜珊 +1 位作者 巩舜妹 杨祥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0-43,49,共5页
以城市轨道交通接驳过程中交通设施给出行者带来的约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感知评价模型(Rasch模型)。基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问卷调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不同接驳方式对不同性别、年龄、收入,以及接驳过程满意度的... 以城市轨道交通接驳过程中交通设施给出行者带来的约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感知评价模型(Rasch模型)。基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问卷调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不同接驳方式对不同性别、年龄、收入,以及接驳过程满意度的个体产生的出行感知的影响,并从降低接驳难度角度提出接驳意见。调查结果表明,选择道路公交作为接驳方式时,道路公交的运输能力适配性、线网布局匹配性、运输准确性、运营时间匹配性等对不同的人有一定的感知难度;选择步行及自行车等慢行接驳方式时,人们对慢行标志辨认度、骑行环境障碍性、骑行环境安全性、骑行环境舒适性的感知难度较大;选择小汽车作为接驳方式时,人们对小汽车的停车便捷性、收费情况、停车场设置情况等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接驳 服务评价 出行感知 RAS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出入口小净距路段行车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驰 王博 +3 位作者 杨坤 黄春富 张宏 王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39-1751,共13页
为评价隧道与互通出入口小净距路段的行车风险,提出了基于交通流仿真的行车风险预测模型。首先,在明确小净距路段长度的基础上,定性分析其行车风险,从非交通流和交通流的角度选取风险影响因素;其次,通过实地调研采集的视频数据对交通仿... 为评价隧道与互通出入口小净距路段的行车风险,提出了基于交通流仿真的行车风险预测模型。首先,在明确小净距路段长度的基础上,定性分析其行车风险,从非交通流和交通流的角度选取风险影响因素;其次,通过实地调研采集的视频数据对交通仿真模型进行标定,结合风险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将交通冲突率作为风险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量化了风险影响因素和风险评价指标间的关系,揭示了小净距路段的风险成因,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法构建了风险度量方程,并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风险评价标准划分为5个等级;最后,选取某些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出入口小净距路段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净距长度、主线设计速度、交通量、大车型比例、转向交通量比例、车道数对出入口路段的行车风险具有显著性影响;对于出口路段,“指数函数+幂函数”组合形式的拟合度较好,R^(2)=0.896,对于入口路段,“二次多项式+指数函数”组合形式的拟合度较好,R^(2)=0.855,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事故数的趋势基本一致,可适用于小净距路段行车安全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风险预测模型 微观交通流仿真 小净距路段 互通 行车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锚索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大变形控制体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君宝 李昌存 +3 位作者 李韫芃 郭爱鹏 余浩然 陶志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7155-7164,共10页
为解决传统吸能锚索不能解决超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的问题,首次提出将负泊松比(negative Poisson's ratio,NPR)锚网索支护体系应用于超大断面隧道支护措施中。依托侨城东路隧道东线标准段为工程背景,通过实地勘察,室内试... 为解决传统吸能锚索不能解决超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的问题,首次提出将负泊松比(negative Poisson's ratio,NPR)锚网索支护体系应用于超大断面隧道支护措施中。依托侨城东路隧道东线标准段为工程背景,通过实地勘察,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从围岩岩性、物理力学特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方面,揭示了侨城东路隧道围岩大变形机理;通过室内试验得到NPR锚索物理力学特性并构建本构模型;再利用Rhino软件建立隧道以及初期支护模型、FLAC_(3D)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无锚索、泊松比(Poisson's ratio,PR)锚索、不同排距NPR锚索4种方案围岩应力、位移、变形破坏规律。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室内相似比物理模型试验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NPR锚网索支护体系相比普通锚网索支护能够有效地控制超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不仅为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的施工及初期支护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类似条件隧道的围岩变形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稳定 室内试验 锚索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荷载作用下斜坡地基侧向变形计算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晓华 韦彬 +2 位作者 唐皓 戴智颖 赵炼恒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2-591,共10页
为探究斜坡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侧向变形,在Boussinesq和Cerruti集中力下半无限体侧向变形弹性解的基础上,运用积分思想,推导出斜坡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侧向位移。将路堤荷载分解为平行于斜坡和垂直于斜坡2个方向,分别推导出地基... 为探究斜坡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侧向变形,在Boussinesq和Cerruti集中力下半无限体侧向变形弹性解的基础上,运用积分思想,推导出斜坡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侧向位移。将路堤荷载分解为平行于斜坡和垂直于斜坡2个方向,分别推导出地基在平行和垂直于斜坡的各种荷载下的侧向变形理论解析解,最后依据叠加原理,将平行于斜坡表面和垂直于斜坡表面的荷载引起的侧向变形进行叠加,得出斜坡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侧向变形解析解。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斜坡上侧地基的土体,水平荷载引起的侧向变形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侧向变形的峰值,但对于斜坡下侧地基土体,水平荷载引起的侧向变形则会增大侧向变形的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地基 路堤荷载 侧向变形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介质条件下轮轨摩擦因数数值模拟分析
14
作者 刘思磊 许玉德 刘一鸣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7-112,共6页
为了对轮轨摩擦因数改善效果进行定量研究,将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的基本方程中的Reynolds方程引入到脂介质的Ostwald本构模型,采用无量纲处理和多重网格法对数值模型进行了计算,讨论了脂类摩擦控制剂的黏度、列车轴重及速度对摩擦因数... 为了对轮轨摩擦因数改善效果进行定量研究,将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的基本方程中的Reynolds方程引入到脂介质的Ostwald本构模型,采用无量纲处理和多重网格法对数值模型进行了计算,讨论了脂类摩擦控制剂的黏度、列车轴重及速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干摩擦下的Hertz分布,在脂介质条件下,脂介质承担的压力在接触区出口附近会出现一个二次尖峰,粗糙峰承担的压力在接触区内变化不大;液膜厚度在出口处有颈缩现象;脂介质的黏度、轮轨滚动速度上升都会引起轮轨间摩擦因数上升,而轴重上升会引起摩擦因数下降;脂介质条件下,处于相同的黏度、轴重、速度情况时,轮轨表面越光滑,轮轨间摩擦因数越大;验证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轮轨摩擦因数 数值模拟 脂介质 黏度 接触压力 液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