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经济增长质量分析:2000-2013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军超 杨文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5-217,共3页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从结构优化、稳健有效、民生共享、资源环境和创新素质五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00-2013年深圳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深圳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升。深圳...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从结构优化、稳健有效、民生共享、资源环境和创新素质五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00-2013年深圳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深圳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升。深圳应重点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需求结构、促进金融发展,注重收入分配公平,促进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法 经济增长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屋租赁业统计调查与增加值核算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肖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3-35,共3页
建立房屋租赁业统计调查制度、改进房屋租赁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是国家结合SNA2008统计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介绍了深圳房屋租赁业统计调查试点工作,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房屋租赁业 统计调查方法 增加值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服务业竞争力与结构变化实证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肖磊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120-122,共3页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方法,以广东省深圳市服务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各行业的竞争优劣势和资源配置状况。研究表明,深圳市服务业总体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增长幅度。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方法,以广东省深圳市服务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各行业的竞争优劣势和资源配置状况。研究表明,深圳市服务业总体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增长幅度。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广东省总体服务业增长速度,但是竞争力并没有明显削弱,在增长速度放缓情况下,资源依然向该行业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份额法 服务业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背离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4
作者 肖磊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42-143,共2页
2013年上半年,深圳市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出现了明显背离,本文对两者背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经济结构转型、企业技术升级及其节能减排因素,是造成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背离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用电量增速 GDP增速 背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结构及与各产业的融合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军超 唐庚轩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对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结构及与各产业的融合进行经验研究。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在2007-2012年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服务业的生产性服务功能日益凸显;深圳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部门融合发展并不深入,未对...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对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结构及与各产业的融合进行经验研究。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在2007-2012年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服务业的生产性服务功能日益凸显;深圳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部门融合发展并不深入,未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服务业发展自身具有较强的增强效应,但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升级的作用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经济阻碍了地区创新吗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海林 孙群力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0,共9页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正规经济部门与隐性经济部门的DGE模型,测算了全国各省1998-2016年的隐性经济规模,并利用1998-2016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全面FGLS模型估计了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各省隐性经济平均规模从1998年的1...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正规经济部门与隐性经济部门的DGE模型,测算了全国各省1998-2016年的隐性经济规模,并利用1998-2016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全面FGLS模型估计了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各省隐性经济平均规模从1998年的12.8%下降到2016年的10.6%,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最低、中部次之、西部最高。隐性经济通过灰色竞争、吸引人才以及降低外来投资的科技外溢效应显著降低了地区创新水平,但这一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即,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阻碍效应在西部地区最显著,中部地区明显减弱,在东部地区则呈现出正相关。为减小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阻碍效应,不仅要通过减少政府管制和税收负担控制隐性经济规模,同时还要通过提升法治水平、维护市场公平以及加强产权保护等措施来限制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经济 创新 灰色竞争 DG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上广深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和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军超 杨文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3-151,共9页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从结构优化、稳健有效、民生共享、资源环境和创新素质等五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GPCA)对2000-2013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城的经济增长质量时序变化进行量化考...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从结构优化、稳健有效、民生共享、资源环境和创新素质等五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GPCA)对2000-2013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城的经济增长质量时序变化进行量化考察。测度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四城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均有大幅提升,四城间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存在明显的梯度性差异,但这种差距呈持续缩小的趋势。各城市应因城制宜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在关键着力点上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质量指数 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