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服药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2
1
作者 彭小冬 毕建强 +4 位作者 周志坚 谢海燕 严敬琴 胡赤怡 刘铁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3-359,共7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服药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深圳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中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现状。结果:社区严重精神障碍不... 目的:分析深圳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服药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深圳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中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现状。结果:社区严重精神障碍不服药比例为10.4%(3163/305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已婚(OR=1.22),双相情感障碍(OR=1.67),偏执性精神病(OR=2.22),建档前有危险行为(OR=1.34),病程(OR=1.74~2.03),病情分类(OR=1.63~9.10),自知力(OR=1.72~2.34)为患者服药的危险因素(均P<0.05)。医疗保险支付(OR=0.80),有共同居住者(OR=0.72),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OR=0.32),有住院治疗(OR=0.32),起病形式(OR=0.83),未治期(OR=0.74~0.80),社区面访(OR=0.33~0.68),申请服药补助(OR=0.07),申请监护补助(OR=0.78)为患者服药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深圳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服药与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社区管理情况存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服药依从性 社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恐惧症的患病率及社会功能状况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段卫东 胡赤怡 +10 位作者 刘铁榜 高欢 胡纪泽 舒明跃 陆亚文 张繁新 杨洪 金冬 林雄标 杨孔军 沈其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1-405,共5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18岁人群恐惧症的患病率、分布特点和社会功能状况。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精神健康联盟(WHO-WMH)提供的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Survey Initiative Version of 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3.1... 目的了解深圳市≥18岁人群恐惧症的患病率、分布特点和社会功能状况。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精神健康联盟(WHO-WMH)提供的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Survey Initiative Version of 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3.1,CIDI3.1)为访谈工具,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7134人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共检出恐惧症患者337例,恐惧症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5.02%,特定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场所恐惧症分别为3.67%、1.75%和0.20%;女性高于男性(5.80%vs 3.68%,OR=1.61,95%CI:1.29-2.02,P<0.01)。恐惧症的12个月加权患病率为2.85%,女性高于男性(3.69%vs 1.85%,OR=2.03,95%CI:1.51-2.74,P<0.01)。恐惧症的30 d加权患病率为1.28%,女性高于男性(1.90%vs 0.80%,OR=2.40,95%CI:1.55-3.72;P<0.01)。发病年龄中位数为10岁,女性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男性(Z=4.01,P<0.01)。49.26%(166/337)的恐惧症患者有共病现象,共病的主要疾病为强迫症(23.44%,79/337)、抑郁症(21.96%,74/337)和焦虑症(16.32%,55/337)。恐惧症的就诊率和住院率分别为16.62%(56/337)和1.19%(4/337)。恐惧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存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妨碍者分别占10.09%(34/337)、18.99%(64/337)和9.50%(32/337)。结论恐惧症为深圳市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年龄小、共病率高和就诊率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症 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抑郁障碍住院治疗经济成本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位照国 刘铁榜 +3 位作者 杨海晨 戎笛声 杨孔军 周云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6-728,739,共4页
目的:调查测算抑郁障碍患者每年住院治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成本,估算深圳市抑郁障碍年住院治疗经济成本总量。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间住院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进行住院经济成本信息采集,计算抑郁障碍的年度住院治疗经济成本。结果... 目的:调查测算抑郁障碍患者每年住院治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成本,估算深圳市抑郁障碍年住院治疗经济成本总量。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间住院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进行住院经济成本信息采集,计算抑郁障碍的年度住院治疗经济成本。结果:共有325例抑郁障碍住院患者入组,平均每例每年住院31.1天,年例均住院直接成本平均为9468元,年例均住院间接成本平均为3546元,年例均住院治疗总成本平均为13683元,深圳市抑郁障碍患者住院治疗每年的住院治疗经济成本总量为3224万元。结论:深圳市抑郁障碍的住院治疗经济成本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住院治疗 经济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士康深圳工厂员工丛集性自杀事件精神卫生干预的主要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游丽琴 刘铁榜 +7 位作者 杨洪 金冬 张繁新 胡赤怡 舒明跃 陈向一 林汉城 张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精神卫生干预在应对富士康深圳工厂员工丛集性自杀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富士康心理救援工作中采取的主要干预措施与成效,探讨了如何建立促进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长效工作机制,从根本上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富士康 丛集性自杀 精神卫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间歇性暴发性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段卫东 刘铁榜 +13 位作者 胡赤怡 高欢 胡纪泽 张翔 唐卓如 陆亚文 张繁新 杨洪 金冬 林雄标 杨孔军 舒明跃 张毅宏 沈其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36-941,共6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间歇性暴发性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一世界精神健康联盟(WHO—WMH)提供的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ompositeInternationalDiagnosticInterview,CIDI3.1)为访谈工具,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 目的:了解深圳市间歇性暴发性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一世界精神健康联盟(WHO—WMH)提供的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ompositeInternationalDiagnosticInterview,CIDI3.1)为访谈工具,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7134名受访人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1)间歇性暴发性障碍的加权终生患病率、加权12个月患病率和加权30天患病率分别为3.32%、2.39%和1.34%。男性终生患病率高于女性(3.62%vs.2.24%,OR=0.61,95%CI=0.46~0.81),非户籍人口终生患病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3.58%vs.2.30%;OR=1.58,95%CI=1.19~2.09)。(2)间歇性暴发性障碍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5.1±7.2)岁,平均病程为(14.1±8.2)年;每年暴发次数的中位数为12次,每年因冲动行为砸毁财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中位数为950.0元。(3)间歇性暴发性障碍的共病率为66.67%,共病的主要类型是抑郁症、强迫症和恐惧症,分别为30.48%、24.29%和23.81%。(4)间歇性暴发性障碍的总就诊率为4.76%。(5)间歇性暴发性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有中度和重度妨碍者大约各占15%。结论:间歇性暴发性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该病发病年龄低、病程较长、共病率高及就诊率低,给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应该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暴发性障碍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士康深圳工厂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利用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志坚 刘铁榜 +4 位作者 金冬 杨洪 邹晓苇 赵敏 卞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了解富士康深圳工厂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利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富士康深圳工厂两个厂区1891名外来劳务工,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资料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 目的:了解富士康深圳工厂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利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富士康深圳工厂两个厂区1891名外来劳务工,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资料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自编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利用调查表,调查外来劳务工最近1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方式利用情况。结果:富士康深圳工厂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1年总利用率为33.2%。最近1年利用程度较高的前5位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方式分别为心理宣传手册/资料、心理热线、心理专题讲座、心理黑板报/专栏和小组讨论与座谈;较愿意接受的前5位方式分别为心理宣传手册/资料、心理专题讲座、心理热线、心理课程教育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发生心理问题时首选方式是心理热线。采取积极应对方式(OR=1.09,P<0.01)和掌握较全面心理保健知识(OR=1.31,P<0.01)的外来劳务工更易于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结论:富士康深圳工厂外来劳务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意愿较高,但利用程度较低;加强外来劳务工心理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培养个体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劳务工 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治疗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段卫东 刘铁榜 +5 位作者 金冬 杨洪 舒明跃 杨孔军 邱友胜 周志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724-2726,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服务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方法:61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按照其是否参与"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分为康复组304例和对照组306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康复组除药物治疗外,同时参...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服务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方法:61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按照其是否参与"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分为康复组304例和对照组306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康复组除药物治疗外,同时参与集体家庭干预、社交技能训练和职业康复训练。两组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病情、精神症状、自知力、疗效和社会功能评估,两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康复组病情明显好于对照组(χ2=12.307,P<0.05);康复组的精神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自知力比较,康复组自知力明显好于对照组(χ2=12.992,P<0.01);康复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χ2=12.975,P<0.05)。康复组工作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完全或部分胜任工作或承担全部家务的人比对照组多,而丧失工作能力或承担家务的人明显少于对照组(χ2=14.253,P<0.05)。康复组残疾功能评定量表Ⅱ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495,P<0.01)。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控制精神症状、帮助恢复自知力和改善其社会功能,有助于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自杀行为和不伴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睡眠脑电功率谱密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周云飞 刘铁榜 +4 位作者 胡静初 梁杰 许宏 刘敬文 周娇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5-280,共6页
目的比较伴自杀行为和不伴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及脑电功率谱密度差异。方法纳入近1个月内出现自杀行为和无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20例,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梦魇严重程度指数、Epworth嗜睡量表... 目的比较伴自杀行为和不伴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及脑电功率谱密度差异。方法纳入近1个月内出现自杀行为和无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20例,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梦魇严重程度指数、Epworth嗜睡量表评估主观睡眠,采用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客观睡眠,通过睡眠脑电滤波器分析和处理脑电功率谱密度,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主观睡眠、客观睡眠指标及睡眠脑电功率谱密度差异。结果伴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和不伴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主观睡眠量表评分和客观睡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组较不伴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组清醒期(W期)、N1期、N2期、N3期、快速眼动期(R期)α波或β波功率谱密度减弱(P<0.05),伴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组W期、N1期、N2期、N3期、R期δ波或θ波功率谱密度较不伴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组增强(P<0.05),其余功率谱密度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伴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各期α波或β波(快波)功率谱密度减弱,δ波或θ波(慢波)功率谱密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自杀行为 睡眠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分期 睡眠脑电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境障碍知晓情况调查:一项四城市多中心研究
9
作者 王萍 黄茹燕 +6 位作者 黄乐萍 吴志国 刘修军 刘丽萍 张迎黎 刘涛生 汪作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5-1444,共10页
目的调查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社区居民对心境障碍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心境障碍治疗的态度。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招募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精神专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患者为调查对象,以随机抽样方式调... 目的调查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社区居民对心境障碍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心境障碍治疗的态度。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招募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精神专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患者为调查对象,以随机抽样方式调查。采用自编心境障碍知晓率调查问卷调查被试心境障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对治疗态度。所有参与者都参加了面对面的采访,评估员指导被试下载“心情温度计”手机移动终端(APP),被试在线完成问卷填写。问卷中关于心境障碍的知晓情况以多选题形式展开调查,采用多重响应分析中的频率和交叉表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1289份。被试对于心境障碍疾病名称的知晓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抑郁症(87.9%,1133/1289)、忧郁症(57.3%,739/1289)、狂躁症(50.7%,653/1289)、躁狂症(40.1%,517/1289)、双相情感障碍(23.6%,304/1289)、躁狂抑郁症(23.1%,298/1289)、心境障碍(22.6%,291/1289)、躁狂发作(21.3%,275/1289)、双相障碍(14.4%,185/1289)、轻躁狂(14.0%,180/1289)。被试对于抑郁症和躁狂症典型案例的识别率分别是61.5%(793/1289)及41.9%(540/1289),精神专科门诊、女性、学生及在职、离异/分居、文化程度较高的被试对于抑郁症和躁狂症的识别率较高。被试获悉心境障碍知识的主要途径有网络、电视广播、杂志书籍、亲戚朋友和社区宣传。对于获取心境障碍知识的必要性,66.2%(853/1289)的被试认为有必要,30.7%(396/1289)认为没必要,3.1%(40/1289)未做选择。对于心境障碍治疗方式的态度,62.2%(802/1289)的被试认为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13.9%(179/1289)认为只需要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4.8%(62/1289)认为不治疗;不同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的被试对心境障碍治疗方式的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女性、在职、已婚/同居、文化程度较低的被试多认为不仅需要心理治疗,还需要药物治疗。结论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居民对心境障碍尤其是躁狂症和双相障碍知识的总体知晓水平并不乐观,仍应加强对心境障碍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以提高心境障碍的早期识别和规范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障碍 抑郁症 躁狂症 知晓率 治疗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被动自杀意念与促甲状腺激素和催乳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曹子瑶 钱程 +2 位作者 谢国华 常青松 吴东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94-2898,共5页
背景被动自杀意念对后续的自杀行为具有一定预测作用,客观的生物学标志物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价值日益受到关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动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但有关该人群被动自杀意念与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尚缺乏。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 背景被动自杀意念对后续的自杀行为具有一定预测作用,客观的生物学标志物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价值日益受到关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动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但有关该人群被动自杀意念与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尚缺乏。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被动自杀意念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及催乳素(PR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18年10月深圳市康宁医院住院的60岁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48例,按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中文版自杀分量表的第一个条目,将患者分为有被动自杀意念组(n=37)和无被动自杀意念组(n=211)。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总甲状腺素(FT_(4))和PRL水平。结果有被动自杀意念组患者的女性、有自杀未遂史比例及PRL水平高于无被动自杀意念组,而TSH水平低于无被动自杀意念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H水平(OR=0.654)、女性(OR=10.950)、有自杀未遂史(OR=15.917)、PRL水平(OR=1.018)是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出现被动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P<0.05)。PRL(OR=1.035)是≥70岁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出现被动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女性、有自杀未遂史、较低TSH水平及较高PRL水平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可能更容易产生被动自杀意念,较高PRL水平的70岁及以上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可能更容易产生被动自杀意念,在临床评估自杀风险时应特别关注这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老年人 自杀意念 促甲状腺素 催乳素 影响因素分析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及代谢指标的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许宏 周勇杰 +5 位作者 曾玲芸 黄薇 杨星 李国华 刘晓颖 周云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生率及各代谢指标的性别差异。方法纳入14个省市19家精神病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690例,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标准筛选符合MS诊... 目的探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生率及各代谢指标的性别差异。方法纳入14个省市19家精神病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690例,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标准筛选符合MS诊断的患者,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MS患者一般人口学指标、临床指标、各代谢指标的男女差异。结果共筛选符合MS诊断标准患者359例,MS发生率21.24%,女性高于男性(26.76%vs.18.45%,P<0.001)。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MS患者中,控制婚姻状态、吸烟、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总分、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等因素后,腰围/标准值与女性呈正相关(r=0.386,P<0.001),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标准值与女性呈负相关(r=-0.149,P=0.007)。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MS的发生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腹型肥胖和低HDL-C在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MS的女性患者中更加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学临床研究需要更开阔的视野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水源 刘铁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7-489,共3页
尽管几十年来,神经科学或脑科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精神病学临床研究没有重大的突破。本文呼吁精神病学界跳出传统临床范式,开阔视野,从社会变迁的层面理解精神健康和精神障碍,为促进人群精神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精神病学研究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病耻感综述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杰 刘铁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病耻感是双相障碍诊断、治疗及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消极的影响,而且其影响范围涉及婚姻、家庭、学习、工作和求医服药等多个方面。本文对病耻感定义发展、双相障碍病耻感特征、影响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最后做出总结... 病耻感是双相障碍诊断、治疗及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消极的影响,而且其影响范围涉及婚姻、家庭、学习、工作和求医服药等多个方面。本文对病耻感定义发展、双相障碍病耻感特征、影响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最后做出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社会病耻感 自我病耻感 社会功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患者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综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玉琴 刘铁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8-532,共5页
有关注意的研究为双相障碍的病理性研究和治疗研究提供了发展框架。已有研究表明对消极情绪的注意偏向可能是罹患双相障碍的危险因素。本文从双相障碍患者对情绪注意偏向是状态性还是素质性、心境是否一致性,以及不同临床相患者的注意... 有关注意的研究为双相障碍的病理性研究和治疗研究提供了发展框架。已有研究表明对消极情绪的注意偏向可能是罹患双相障碍的危险因素。本文从双相障碍患者对情绪注意偏向是状态性还是素质性、心境是否一致性,以及不同临床相患者的注意偏向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患者注意偏向干预的行为学矫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注意偏向 情绪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在失眠障碍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杨璐璐 康尹之 +1 位作者 张菀凌 张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146,共5页
失眠障碍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且发病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失眠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多,且易成瘾,目前认知行为治疗为失眠障碍的一线治疗。由于面对面失眠认知行为... 失眠障碍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且发病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失眠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多,且易成瘾,目前认知行为治疗为失眠障碍的一线治疗。由于面对面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存在费用高、操作不统一规范等弊端,网络化失眠认知行为治疗逐渐兴起,其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且与面对面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效果相当。本文对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和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形式、疗效以及优缺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 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MRI诊断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芬 刘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82-1584,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高,预后差,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AD尤为重要。AD最早出现病变的部位是海马,利用医学影像学尽早识别海马及其相关脑区损伤,为早期诊断AD提供依据,是目...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高,预后差,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AD尤为重要。AD最早出现病变的部位是海马,利用医学影像学尽早识别海马及其相关脑区损伤,为早期诊断AD提供依据,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结构MRI(sMRI)能反映人脑的结构和解剖学情况,在早期诊断AD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sMRI诊断早期AD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颞叶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习惯学习系统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董晨杰 梁晶晶 +2 位作者 董玉媛 郑钟艳 彭子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7-677,共11页
行为学习双系统模型认为行为习得涉及两个系统:目标导向学习系统与习惯学习系统,前者是对行为反应与结果之间的联结进行动态加工的学习系统,与尾状核、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眶额叶皮质相关;后者是对刺激-反应关系自动化加工的学习系统,与... 行为学习双系统模型认为行为习得涉及两个系统:目标导向学习系统与习惯学习系统,前者是对行为反应与结果之间的联结进行动态加工的学习系统,与尾状核、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眶额叶皮质相关;后者是对刺激-反应关系自动化加工的学习系统,与壳核、辅助运动区相关。这两种行为学习系统的研究范式主要有结果贬值范式和偶然性降低范式。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自闭症、成瘾等心理、精神疾病均表现出目标导向学习系统与习惯学习系统缺损,且这种缺损在患病不同阶段呈现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学习系统 习惯学习系统 尾状核 壳核 刻板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眼动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姜幸智 闫晓娜 +2 位作者 甘华松 周亚莉 王文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4-539,共6页
目的运用眼动技术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眼动特点及区别,建立两者眼动诊断模型,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指标。方法招募6~12岁的首诊首治... 目的运用眼动技术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眼动特点及区别,建立两者眼动诊断模型,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指标。方法招募6~12岁的首诊首治ASD患儿19例、ADHD患儿33例,以及31名年龄、性别与ASD、ADHD患儿相匹配的正常发育(typical developing,TD)儿童。所有被试在观看视觉搜索视频和共同注意视频的同时收集眼动数据,探究ASD、ADHD患者相对于TD组的视觉搜索、共同注意特点。结果视觉搜索视频中,ADHD组的视觉搜索能力较TD组差(P<0.05)。共同注意视频中:在眼睛引导的模式下,ASD组、ADHD组的共同注意力较TD组差(P<0.05),但ASD组与ADHD组的共同注意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头部引导的模式下,ASD组的共同注意较TD组差(P<0.05)。使用眼动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ASD诊断模型的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90.3%,准确度为84.0%;ADHD诊断模型的灵敏度为75.8%,特异度为67.7%,准确度为71.9%。结论ASD患儿眼睛和头部引导的共同注意能力较差,ADHD患儿视觉搜索能力和眼睛引导的共同注意引导能力较差。共同注意的眼动指标可将ASD、ADHD进行初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