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境障碍知晓情况调查:一项四城市多中心研究
1
作者
王萍
黄茹燕
+6 位作者
黄乐萍
吴志国
刘修军
刘丽萍
张迎黎
刘涛生
汪作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5-1444,共10页
目的调查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社区居民对心境障碍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心境障碍治疗的态度。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招募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精神专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患者为调查对象,以随机抽样方式调...
目的调查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社区居民对心境障碍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心境障碍治疗的态度。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招募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精神专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患者为调查对象,以随机抽样方式调查。采用自编心境障碍知晓率调查问卷调查被试心境障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对治疗态度。所有参与者都参加了面对面的采访,评估员指导被试下载“心情温度计”手机移动终端(APP),被试在线完成问卷填写。问卷中关于心境障碍的知晓情况以多选题形式展开调查,采用多重响应分析中的频率和交叉表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1289份。被试对于心境障碍疾病名称的知晓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抑郁症(87.9%,1133/1289)、忧郁症(57.3%,739/1289)、狂躁症(50.7%,653/1289)、躁狂症(40.1%,517/1289)、双相情感障碍(23.6%,304/1289)、躁狂抑郁症(23.1%,298/1289)、心境障碍(22.6%,291/1289)、躁狂发作(21.3%,275/1289)、双相障碍(14.4%,185/1289)、轻躁狂(14.0%,180/1289)。被试对于抑郁症和躁狂症典型案例的识别率分别是61.5%(793/1289)及41.9%(540/1289),精神专科门诊、女性、学生及在职、离异/分居、文化程度较高的被试对于抑郁症和躁狂症的识别率较高。被试获悉心境障碍知识的主要途径有网络、电视广播、杂志书籍、亲戚朋友和社区宣传。对于获取心境障碍知识的必要性,66.2%(853/1289)的被试认为有必要,30.7%(396/1289)认为没必要,3.1%(40/1289)未做选择。对于心境障碍治疗方式的态度,62.2%(802/1289)的被试认为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13.9%(179/1289)认为只需要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4.8%(62/1289)认为不治疗;不同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的被试对心境障碍治疗方式的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女性、在职、已婚/同居、文化程度较低的被试多认为不仅需要心理治疗,还需要药物治疗。结论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居民对心境障碍尤其是躁狂症和双相障碍知识的总体知晓水平并不乐观,仍应加强对心境障碍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以提高心境障碍的早期识别和规范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障碍
抑郁症
躁狂症
知晓率
治疗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境障碍知晓情况调查:一项四城市多中心研究
1
作者
王萍
黄茹燕
黄乐萍
吴志国
刘修军
刘丽萍
张迎黎
刘涛生
汪作为
机构
上海市虹口区
精神
卫生
中心
上海市杨浦区
精神
卫生
中心、
上海健康医学院
精神
卫生
临床研究
中心
华中
科
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
精神
卫生
中心
哈尔滨市第一专
科
医院
精神
医学临床研究室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深圳市康宁医院抑郁障碍科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心理系
精神
医学教研室
出处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5-144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7105)
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ZK2019A06)
+4 种基金
上海市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19MC1911100)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202040318)
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重点扶持专科项目(HKZK2020A11)
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科研课题(虹卫1602-11)
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23XKDTR01).
文摘
目的调查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社区居民对心境障碍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心境障碍治疗的态度。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招募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精神专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患者为调查对象,以随机抽样方式调查。采用自编心境障碍知晓率调查问卷调查被试心境障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对治疗态度。所有参与者都参加了面对面的采访,评估员指导被试下载“心情温度计”手机移动终端(APP),被试在线完成问卷填写。问卷中关于心境障碍的知晓情况以多选题形式展开调查,采用多重响应分析中的频率和交叉表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1289份。被试对于心境障碍疾病名称的知晓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抑郁症(87.9%,1133/1289)、忧郁症(57.3%,739/1289)、狂躁症(50.7%,653/1289)、躁狂症(40.1%,517/1289)、双相情感障碍(23.6%,304/1289)、躁狂抑郁症(23.1%,298/1289)、心境障碍(22.6%,291/1289)、躁狂发作(21.3%,275/1289)、双相障碍(14.4%,185/1289)、轻躁狂(14.0%,180/1289)。被试对于抑郁症和躁狂症典型案例的识别率分别是61.5%(793/1289)及41.9%(540/1289),精神专科门诊、女性、学生及在职、离异/分居、文化程度较高的被试对于抑郁症和躁狂症的识别率较高。被试获悉心境障碍知识的主要途径有网络、电视广播、杂志书籍、亲戚朋友和社区宣传。对于获取心境障碍知识的必要性,66.2%(853/1289)的被试认为有必要,30.7%(396/1289)认为没必要,3.1%(40/1289)未做选择。对于心境障碍治疗方式的态度,62.2%(802/1289)的被试认为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13.9%(179/1289)认为只需要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4.8%(62/1289)认为不治疗;不同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的被试对心境障碍治疗方式的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女性、在职、已婚/同居、文化程度较低的被试多认为不仅需要心理治疗,还需要药物治疗。结论上海、武汉、哈尔滨、深圳四地居民对心境障碍尤其是躁狂症和双相障碍知识的总体知晓水平并不乐观,仍应加强对心境障碍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以提高心境障碍的早期识别和规范诊治水平。
关键词
心境障碍
抑郁症
躁狂症
知晓率
治疗态度
Keywords
mood disorder
depression
mania
awareness rate
treatment attitude
分类号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境障碍知晓情况调查:一项四城市多中心研究
王萍
黄茹燕
黄乐萍
吴志国
刘修军
刘丽萍
张迎黎
刘涛生
汪作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