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休克反应及热休克因子1对慢性心理应激小鼠探索行为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彭敏 朱熊兆 +1 位作者 姚树桥 陈向一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01-405,共5页
目的采用热休克因子1(HSF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HSF1基因及热休克预处理在慢性心理应激中对小鼠探索行为的保护作用,以及其机制是否与CA1区神经元凋亡有关。方法选取HSF1基因野生型小鼠40只和HSF1基因敲除小鼠36只,均随机分为热应激... 目的采用热休克因子1(HSF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HSF1基因及热休克预处理在慢性心理应激中对小鼠探索行为的保护作用,以及其机制是否与CA1区神经元凋亡有关。方法选取HSF1基因野生型小鼠40只和HSF1基因敲除小鼠36只,均随机分为热应激组、心理应激组、热应激加心理应激组和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各组给予相应的应激措施2个月,热应激加心理应激组小鼠在暴露于慢性心理应激前给予热休克预处理。2个月后检测各组小鼠高架十字迷宫中总探索次数、简易迷津探索格数及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结果野生型小鼠和基因敲除小鼠中心理应激组高架十字迷宫中总探索次数、简易迷津探索格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野生型小鼠热应激加心理应激组高架十字迷宫中总探索次数、简易迷津探索格数均较心理应激组多(P<0.05),而基因敲除小鼠中不存在这一差异(P>0.05)。基因敲除小鼠心理应激组CA1区海马神经元凋亡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在全部76只小鼠中进行分析,小鼠高架十字迷宫总探索次数、简易迷津探索总格数与CA1区神经元凋亡负相关(r=-0.50,P<0.01;r=-0.51,P<0.01)。结论热应激预处理通过HSF1基因,抑制慢性心理应激所致探索行为减少,热应激预处理及HSF1基因对CA1区神经元的内源性保护作用可能是维持小鼠探索行为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行为 心理应激CA1 热休克因子1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