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观察(附31例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沈军 王可兵 +5 位作者 李文杰 虞晓勇 谢磊 方建明 汤珺 夏宏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89-190,共2页
随着后腹腔镜手术的迅速推广,技术的日趋成熟,对于不适宜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取石术(UR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或上述几种方法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则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疗效观察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后腹腔镜手术 治疗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2种麻醉方法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叶庆明 张华丹 +2 位作者 李文杰 罗晓敏 奉光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53-354,359,共3页
目的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输尿管结石60例,ASAⅠ~Ⅱ级,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A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行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的麻醉效果与不... 目的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输尿管结石60例,ASAⅠ~Ⅱ级,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A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行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2组均获良好的麻醉效果,无术后头痛不适。A组麻醉起效时间(7.2±4.1)min明显快于B组(17.4±3.3)min(t=-10.615,P=0.000),A组运动阻滞强于B组(χ2=40.000,P=0.000)。低血压A组6例,B组3例,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23,P=0.470);寒战A组9例,B组6例,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800,P=0.371)。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率高于硬膜外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140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方建明 夏宏辉 +2 位作者 刘军辉 虞晓勇 汤珺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断药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2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38例,常规治疗:口服排石颗粒5.0g,tid,4周,同时每日饮水>2000mL;治疗组140例,常规治疗+口服坦索罗辛0.4mg,qd,4周。结果对照组...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断药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2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38例,常规治疗:口服排石颗粒5.0g,tid,4周,同时每日饮水>2000mL;治疗组140例,常规治疗+口服坦索罗辛0.4mg,qd,4周。结果对照组结石排出率52.17%,平均排出时间(10±7)d,治疗期间肾绞痛平均发作2.0次;治疗组结石排出率84.29%,平均排出时间(7±3)d,治疗期间肾绞痛平均发作1.0次;两组排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明显提高结石排出率,缩短排出时间,减少治疗期间肾绞痛的发作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索罗辛 结石 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