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心康口服液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红玲 傅颖君 +3 位作者 王芳 庞红 苏卓娃 何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79-585,共7页
目的:探讨心康口服液对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将小鼠分为对照组、运动衰竭组(运衰组)、牛磺酸+运衰组(牛磺酸组)、丹参+运衰组(丹参组),采用不同比例配伍的心康口服液用于小鼠,观察其游泳至衰竭时间。(2)用Wistar大鼠建立离... 目的:探讨心康口服液对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将小鼠分为对照组、运动衰竭组(运衰组)、牛磺酸+运衰组(牛磺酸组)、丹参+运衰组(丹参组),采用不同比例配伍的心康口服液用于小鼠,观察其游泳至衰竭时间。(2)用Wistar大鼠建立离体心脏模型及心脏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缺血损伤(AR)组、心康组,分别观察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CPK活性、心肌组织MDA及GSHPX,SOD活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3)以1~3d的SD大鼠的心室肌细胞为基质,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复氧组)、AR(缺氧复氧)组、心康组,观察3组的心肌细胞存活率、培养液中LDH活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1)牛磺酸组、丹参组较衰竭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血清中CPK活力低于运衰组(P<0.05)。心康口服液中牛磺酸对小鼠的游泳能力影响较大,且高浓度好;丹参的影响次之,中浓度较好。(2)对照组整个灌流期间LVSP、dpdtmax、HR均无明显变化,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正常。AR组在复灌5、10、20、30min时LVSP、dpdtmax、HR下降(P<0.01),心肌酶活力降低,MDA含量及CPK活性升高(P<0.01),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成不可逆损伤,心康组在复灌5、10、20、30min时LVSP、dpdtmax、HR与AR组相比均升高(P<0.01);心肌酶活力均升高,MDA含量及CPK活性降低(P<0.01);细胞超微结构大有改善。(3)AR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LDH活力升高(P<0.01),心康组与AR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LDH活力降低(P<0.01);对照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正常,AR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成不可逆损伤,心康组细胞超微结构大有改善。结论:牛磺酸和丹参配物而成的心康口服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心康口服液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辅助性用药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丹参 心肌 缺氧/复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识别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吴京兰 苏又苏 +7 位作者 方红城 王执兵 谢培益 陈少源 沈毕先 高德宏 陈胜基 郭芬芬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识别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价值。方法制作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对兔腹主动脉分别采用MRI扫描,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成功建立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MR图像T_1WI、T_2WI、PDWI序列中易损斑...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识别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价值。方法制作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对兔腹主动脉分别采用MRI扫描,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成功建立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MR图像T_1WI、T_2WI、PDWI序列中易损斑块呈高信号,FSE-PDWZ脂肪抑制信号消失,SE T_1WI增强扫描可见斑块略有强化;稳定斑块的影像学表现为斑块厚度增大,以等信号居多,增强扫描后斑块强化明显;与病理切片结果符合率较高,与IVUS的结果相近。结论MRI可以检测兔腹主动脉粥样斑块并进行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