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静脉溶栓护理新模式及其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谢小华 谢妮 +4 位作者 谭薇 任力杰 刘德红 潘璐 李维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31-33,共3页
案例背景: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具有高发病率、病死率及复发率特点.尽管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能最大程度减少残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因溶栓率很低,是全世界继癌症... 案例背景: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具有高发病率、病死率及复发率特点.尽管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能最大程度减少残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因溶栓率很低,是全世界继癌症之后导致卒中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国内及时有效的静脉溶栓率仅为1.23%,而且,AIS有效静脉溶栓时间窗为4.5 h,因此,进行及时有效的急诊静脉溶栓,能使AIS患者在时间窗内得到及时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残疾 患者 溶栓 癌症 静脉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L模式在分析护理差错事故中的作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阳世伟 郑碧霞 陈晖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差错形成原因及SHEL模式在分析差错事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06年在该院52个护理单元所发生的50例差错的随月份分布、差错类别构成分析,以及用SHEL模式和护理差错环节分析法对每1例差错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在全院交... 目的:探讨差错形成原因及SHEL模式在分析差错事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06年在该院52个护理单元所发生的50例差错的随月份分布、差错类别构成分析,以及用SHEL模式和护理差错环节分析法对每1例差错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在全院交流。结果:2007年1~10月该院共发生差错26例,与2006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倡导缺陷分享文化,正视差错的危害性,分享缺陷经验,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广大病人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L模式 护理差错环节分析法 差错分析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洁 谢小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6期61-64,共4页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延续性护理,使其能持续获得专业化及个体化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改善其临床结局,降低再入院率。本文从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脑卒中吞咽障碍相关结局、脑卒中吞咽障碍...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延续性护理,使其能持续获得专业化及个体化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改善其临床结局,降低再入院率。本文从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脑卒中吞咽障碍相关结局、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内容及国内应用效果、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提升公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延续性护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延续性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简洁 余志华 陈远芳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5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措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7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每天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护理人员配置和实施护理措施;对照组按护理级别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措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7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每天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护理人员配置和实施护理措施;对照组按护理级别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和患者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APACHEⅡ评分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指导ICU资源的合理配置,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ICU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室护理活动时间分配的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红霞 郑碧霞 +4 位作者 胡利君 张碧影 陈素文 赖锦玉 张明耀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室24 h护理总时数的观察,了解急诊室护理人员24 h直接、间接及相关护理活动分布的情况,为急诊室护理人力安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取样和连续观察的方式,调查在岗急诊室护理人员24 h的护理活... 目的通过对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室24 h护理总时数的观察,了解急诊室护理人员24 h直接、间接及相关护理活动分布的情况,为急诊室护理人力安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取样和连续观察的方式,调查在岗急诊室护理人员24 h的护理活动。结果不同时段的护理人员时间分配不同,显示出1 d中不同时段护理活动及工作量有差距。结论急诊与一般病房有着不同的特点,1 d不同的时段护理活动时间分配不同,建议根据急诊护理的特点,合理分配急诊室护理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护理活动 时间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留置肛管引流在大便失禁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小珍 叶泳姗 +1 位作者 张云芳 彭雅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讨留置气囊肛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在大便失禁中的有效方法。方法将 5 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2 8例 ,采用留置气囊肛管接负压瓶持续低负压引流法 ,对照组 2 6例 ,采用留置普通肛管持续低负压引流法。观察两组的引流效果、肛门... 目的探讨留置气囊肛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在大便失禁中的有效方法。方法将 5 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2 8例 ,采用留置气囊肛管接负压瓶持续低负压引流法 ,对照组 2 6例 ,采用留置普通肛管持续低负压引流法。观察两组的引流效果、肛门周围皮肤及直肠粘膜的完好情况。结果实验组引流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两组均未发现直肠粘膜受损病例。结论留置气囊肛管低负压引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稀便失禁病人 ,能有效地防止肛周皮肤炎症 ,极大地减轻病人痛苦和护士工作量 ,其效果优于普通肛管引流法 ,是一种理想的护理大便失禁的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肛管 低负压引流 大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择期术后患者进食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阳世伟 孙其凤 龚敏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择期术后患者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16例骨科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先进行健康教育,于术后2h开始由责任护士对患者麻醉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食意愿进行评估,合格后即鼓励进食... 目的探讨骨科择期术后患者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16例骨科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先进行健康教育,于术后2h开始由责任护士对患者麻醉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食意愿进行评估,合格后即鼓励进食;对照组(59例)严格按照医嘱要求进食。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3.71±3.35)h,其中80.70%患者在术后2~4h进食;对照组(8.63±6.32)h,两组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口渴、饥饿、便秘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而两组术后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2~4h进食可行,先评估后进食方法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择期手术 饮食护理 麻醉 进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专业小组实施压疮管理 被引量:26
8
作者 郑碧霞 彭雅君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10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压疮护理专业小组,实施难免压疮及带入压疮护理会诊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2005年1~12月传统压疮管理及2006年1~11月建立专业小组、实施压疮护理会诊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种压疮管理模式下难免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目的:探讨建立压疮护理专业小组,实施难免压疮及带入压疮护理会诊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2005年1~12月传统压疮管理及2006年1~11月建立专业小组、实施压疮护理会诊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种压疮管理模式下难免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带入压疮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压疮护理专业小组,落实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难免压疮及压疮申报制度,实施护理会诊的管理模式,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难免压疮发生率,提高带入压疮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免压疮 评估 专业小组 护理会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不适症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阳世伟 涂楚云 赖伟英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27-28,共2页
目的了解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不适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50例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围术期不适症状。结果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存在的中重度不适主要有:腹部疼痛(42.0%)、咽部不适(56.0%)、拔管后尿频尿痛(46.0%)、... 目的了解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不适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50例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围术期不适症状。结果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存在的中重度不适主要有:腹部疼痛(42.0%)、咽部不适(56.0%)、拔管后尿频尿痛(46.0%)、术前口渴(34.0%)、术后饥饿(18.0%)和术后口渴(62.0%)。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存在不适,可通过改进护理方法和手段,加强康复指导,减轻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围手术期 不适症状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值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郑碧霞 彭雅君 +1 位作者 李文燕 王淑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9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 3种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值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对 6 6例病人分别在同一时间内采用汞柱式血压计 (台式 )、电子腕式血压计 (腕式 )、多参数监护仪 (监护仪 )行无创血压测量 1次 ,比较其血压测量值及操作时间。结果收缩压均值... 目的探讨 3种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值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对 6 6例病人分别在同一时间内采用汞柱式血压计 (台式 )、电子腕式血压计 (腕式 )、多参数监护仪 (监护仪 )行无创血压测量 1次 ,比较其血压测量值及操作时间。结果收缩压均值腕式较台式、监护仪高 (均P <0 .0 1) ,台式与监护仪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舒张压三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台式与监护仪相关性较好 (r>0 .80 ) ;测量时间台式显著多于腕式和监护仪 (均P <0 .0 5 )。结论监护仪与台式所测血压值可以相互代替 ;腕式所测血压值偏高 ,在应用中病人血压值达临界高血压时 ,应用台式或监护仪重测 ,以防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测量 差异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层级管理的实施 被引量:6
11
作者 郝淑芹 谢小华 常香远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7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实施层级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建立层级质量控制网,落实层级管理,与临床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结合弹性排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返洗率及...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实施层级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建立层级质量控制网,落实层级管理,与临床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结合弹性排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返洗率及差错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与实施层级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层级管理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降低差错和不良问题发生率,减轻护士长管理压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尿失禁评估与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洁 谢小华 +2 位作者 区洁霞 杨花峰 杨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期85-88,113,共5页
目的通过检索数据库中关于脑卒中后尿失禁评估与管理的相关文献,评价并汇总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1月Up To 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加... 目的通过检索数据库中关于脑卒中后尿失禁评估与管理的相关文献,评价并汇总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1月Up To 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心脏学会指南网、美国卒中学会指南网、Embase、PubMed、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医脉通指南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关于脑卒中后尿失禁评估与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临床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和类实验性研究。由接受过系统循证培训的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分别进行评价和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汇总。结果经过筛选最终纳入14篇文献,分别为临床决策4篇、指南5篇、系统评价3篇、证据总结1篇、类实验性研究1篇,从脑卒中后尿失禁评估、健康指导、治疗措施、随访4个方面汇总23条最佳证据,其中8条为强推荐,15条为弱推荐。结论本研究总结了脑卒中后尿失禁评估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指导,通过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可满足不同性别、不同程度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评估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尿失禁 评估 管理 最佳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丽萍 谢小华 +4 位作者 潘璐 马家惠 肖静怡 杨洁 熊小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7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出院满1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量表,对2019年8—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卒中护理门诊就诊的106例出院满1年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出院满1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量表,对2019年8—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卒中护理门诊就诊的106例出院满1年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出院1年后脑卒中患者的总体健康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单因素分析中,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和合并慢性病种类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能解释健康行为水平变异量的30.8%。结论出院后1年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整体较高,但运动和责任方面有待提高;在健康教育时,应对男性、文化程度水平低以及离异或丧偶人群着重关注,帮助建立坚持健康行为,减少疾病的再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健康行为 出院 随访 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core评分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静怡 谢小华 +5 位作者 王亚萍 路平 马家惠 潘璐 邓丽萍 杨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IScore评分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果。方法选取4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恶化组(n=73)和非恶化组(n=379),比较...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IScore评分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果。方法选取4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恶化组(n=73)和非恶化组(n=379),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为16.15%。最终进入预测模型的指标包括IScore评分、白细胞计数、大脑中动脉M1段中重度狭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共4个预测因子,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90,特异度为0.834,灵敏度为0.635,准确度为0.798,约登指数为0.469。结论基于IScore评分的预测模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与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IScore评分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动脉狭窄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管理在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云肖 于从 郑子秀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11期17-20,共4页
本文从疼痛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疼痛管理在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及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提高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实施安宁疗护的肿瘤患者开展疼痛管理的认知。
关键词 疼痛管理 安宁疗护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16
作者 曹思敏 谢小华 +1 位作者 滕丽婷 胡守娣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EBSCOhos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文献,进行...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EBSCOhos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结果 共检索获得8个预测模型,国外和国内各4个,主要用于预测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6个月是否发生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纳入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影像学指标等不可干预因素。预测模型均是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且尚未被应用于护理工作。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但研究较为单一,建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增加可干预因素研究,完善研究设计,应用于护理工作,为高危人群的识别、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