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莲心碱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周雅君 时菁 +2 位作者 田耕 周汉新 高国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对人肝癌HepG2和Bel-7402细胞侵袭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人肝癌HepG2和Bel-7402细胞体外培养,经不同浓度的甲基莲心碱处理后,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观察Nef对细胞侵袭能力...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对人肝癌HepG2和Bel-7402细胞侵袭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人肝癌HepG2和Bel-7402细胞体外培养,经不同浓度的甲基莲心碱处理后,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观察Nef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Rho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甲基莲心碱干预组抑制人肝癌HepG2和Bel-7402细胞增殖,并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显示,3μmol·L^(-1)甲基莲心碱明显抑制HepG2和Bel-7402细胞的侵袭;免疫印迹结果显示,3μmol·L^(-1)甲基莲心碱作用HepG2和Bel-7402细胞12 h后,RhoA、RhoC和ROCK表达明显降低。结论甲基莲心碱可体外抑制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其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可能与抑制RhoA、RhoC和ROCK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莲心碱 人肝癌细胞HEPG2 人肝癌细胞BEL-7402 增殖 侵袭 RHOA RHOC R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微阵列技术检测子痫前期相关胎盘组织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许险峰 高素清 +4 位作者 孙波 高萍 陈旭红 赵卫华 敖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400-1404,共5页
目的:应用基因微阵列技术检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和正常妊娠胎盘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寻找PE相关发病基因,为研究子痫前期病因提供分子水平理论基础。方法:从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抽提mRNA,反转录后,探针标记cDNA。以... 目的:应用基因微阵列技术检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和正常妊娠胎盘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寻找PE相关发病基因,为研究子痫前期病因提供分子水平理论基础。方法:从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抽提mRNA,反转录后,探针标记cDNA。以混合的6例正常胎盘总RNA为对照,应用cDNA微阵列人类全基因表达谱分析芯片检测6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在芯片杂交过程中,有91个基因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相比,子痫前期样品中有19个基因表达下调,72个基因表达上调,这些基因涉及信号传导、运输、转录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脂代谢、钙离子结合以及免疫等方面的功能。结论:子痫前期发病涉及了多方面细胞功能基因表达的变化,应用cDNA表达谱芯片可快捷、高通量地筛选出子痫前期胎盘可能的致病基因,为研究子痫前期的病因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同型半胱氨酸及MTHF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振洲 肖亮 +4 位作者 任力杰 吴伟清 陈胜华 罗长锐 李泉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4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动脉硬化组,再进一步细分为内膜增厚亚组(75例)与斑块亚组(68例),选择91名无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4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动脉硬化组,再进一步细分为内膜增厚亚组(75例)与斑块亚组(68例),选择91名无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浆Hcy及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MTHFR C677T基因CC、CT及TT型血浆Hcy水平依次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未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血浆Hcy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正常人群中分布不同,并与血浆Hcy水平相关,但不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高半胱氨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脓毒症小鼠外周血促炎/抗炎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金平 王平 +4 位作者 陈润桦 赵佩研 黄泽愉 吴汉伟 吴建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5-669,共5页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脓毒症小鼠外周血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方法】将NIH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HSYA组,每组2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分别于CLP术...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脓毒症小鼠外周血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方法】将NIH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HSYA组,每组2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分别于CLP术前12 h、手术时、术后12 h尾静脉给予HSYA120 mg/kg/次,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液。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改变,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培养外周血细菌负荷量。【结果】术后24 h,模型组动物出现竖毛、肛门残留粪便等;与对照组、假手术组、HSYA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水平(PLT)明显下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IL-6、IL-10、TNF-α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细菌负荷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YA对脓毒症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可减少脓毒症时细菌入血,减轻炎症介质导致的损伤,抑制亢进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炎症介质 细菌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胆碱能通路对急性缺糖缺氧性肾小管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明 吴乐锋 +6 位作者 陆俊福 李明利 李赟 徐迹 刘文兰 刘芬 冯永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胆碱能通路对急性缺糖缺氧性肾小管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肾内巨噬细胞,构建巨噬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共培养体系及缺糖缺氧(OGD)细胞模型,据处理不同将细胞分为OGD组、乙酰胆碱(ACh 100μmol/L)+OGD组和ACh+加兰他... 目的探讨胆碱能通路对急性缺糖缺氧性肾小管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肾内巨噬细胞,构建巨噬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共培养体系及缺糖缺氧(OGD)细胞模型,据处理不同将细胞分为OGD组、乙酰胆碱(ACh 100μmol/L)+OGD组和ACh+加兰他敏(Gal 10μmol/L)+OGD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的表达;MTT法检测肾小管细胞活力;RT-q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胆碱酯酶(AChE)m RNA和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AChE活性。结果 ACh+OGD组TNF-α和IL-1β水平均低于OGD组,加入Gal之后,TNF-α和IL-1β水平进一步下降;ACh+OGD组肾小管活力高于OGD组,加入Gal之后,肾小管活力进一步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之间巨噬细胞ACh E m RNA和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GD组比较,ACh+OGD组与ACh+Gal+OGD组肾小管细胞活力减弱,但ACh+OGD组与ACh+Gal+OG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结论 ACh和Gal可抑制肾脏巨噬细胞分泌炎性介质并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减轻急性缺氧性肾小管细胞损伤。调控巨噬细胞的胆碱能通路可能是未来急性缺氧性肾损伤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药 炎症介导素类 肾小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SPRY4-IT1对膀胱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明伟 黎健发 +6 位作者 庄成乐 刘宇辰 陈志聪 何安邦 张巧霞 黄卫人 蔡志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78-984,共7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PRY4内含子转录本1(SPRY4-IT1)对膀胱癌生长的影响。方法使用qRT-PCR法检测SPRY4-IT1标本和细胞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使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iSPRY4-IT1)转染两种膀胱癌细胞,使用qRT-...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PRY4内含子转录本1(SPRY4-IT1)对膀胱癌生长的影响。方法使用qRT-PCR法检测SPRY4-IT1标本和细胞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使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iSPRY4-IT1)转染两种膀胱癌细胞,使用qRT-PCR法检测siSPRY4-IT1效果,再分别以CCK-8实验、MTT实验、划痕实验、ELISA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SPRY4-IT1对膀胱癌细胞在增殖、迁移和凋亡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SPRY4-IT1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68.33%,P=0.026 3)。SPRY4-IT1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P<0.05)和TMN分期(P<0.001)有关。SPRY4-IT1在5637(P=0.002 29)和T24(P=0.000 12)细胞中明显高表达。si-SPRY4-IT1可显著降低SPRY4-IT1表达(P<0.001);si-SPRY4-IT1可显著抑制两种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增加凋亡(P<0.01)。结论 SPRY4-IT1在膀胱癌标本组织和细胞水平中高表达,有促进膀胱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在膀胱癌中起着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