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周力 韩勇 +6 位作者 庞婷 雷景恒 曾珊 王静静 周岳杰 李舒雅 邓哲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40-1845,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5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入...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5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入院时的基本生命体征、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并计算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浆FBG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探讨非线性关系,分段式logistic线性回归进行量化。绘制FBG和APACHE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两者的预测效能。采用亚组分析来探讨不同人群的异质性。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浆FBG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GAM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确定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FBG水平与院内死亡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拐点为5.54 g/L。分段式线性回归模型提示拐点左侧(FBG≤5.54 g/L),血浆FBG每降低1 g/L,死亡风险增加24.5%(OR=0.755,P=0.003);而拐点右侧(FBG>5.54 g/L),两者关系无统计学意义(OR=1.049,P=0.68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亚组特征对FBG与院内死亡之间的关系无修饰作用。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FBG水平与院内死亡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血浆纤维蛋白原 院内死亡 非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素氮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庞婷 韩勇 +3 位作者 周力 谢莉惠 雷景恒 邓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74-1878,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尿素氮(BUN)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采用logi... 目的探讨血尿素氮(BUN)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采用logistic单因素分析探讨BU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探讨BU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之间的量化关系,再利用敏感性分析来检验结果的稳定性。结果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提示BUN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BU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之间存在正相关:BUN每增加1 mmol/L,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增加3.3%(OR=1.033,P<0.01);调整不同变量后,BUN每增加1 mmol/L,院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9%(OR=1.029,P<0.05)和3.2%(OR=1.032,P<0.05)。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证实结果的稳定性(OR=1.04,P<0.05)。结论BUN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之间存在正相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血尿素氮 死亡风险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