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R-Chin研究解析:耐多药肺结核全口服短程治疗方案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
作者 付亮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全球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治疗研究趋势是缩短疗程。MDR-Chin研究是中国第一项探索全口服短程方案治疗MDR-TB和准广泛耐药结核病(pre-extensive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pre-XDR-TB)的队列研究... 全球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治疗研究趋势是缩短疗程。MDR-Chin研究是中国第一项探索全口服短程方案治疗MDR-TB和准广泛耐药结核病(pre-extensive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pre-XDR-TB)的队列研究,主要验证了3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停药后12个月的随访期内,96%的MDR-TB患者和83.3%的pre-XDR-TB患者达到了良好结局;总体良好结局率为92.9%。虽然3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很常见(48.1%),但大多可管可控,且严重不良事件较少(7.7%)。该研究保持了低失访率,体现了全口服短程方案的优势,并展示了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的应用潜力。本文中,笔者介绍了MDR-Chin研究的概况,分析其优点和缺点,并探讨全口服短程治疗方案在中国实施的可能性及未来的临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多药 临床方案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邓国防 孙丽珍 +2 位作者 雷建平 吴于青 叶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损伤发生情况,及拉米夫定使用的疗程和疗效。方法将江西省胸科医院治疗前肝功能正常的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1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损伤发生情况,及拉米夫定使用的疗程和疗效。方法将江西省胸科医院治疗前肝功能正常的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1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73例(失访4例,69例获得随访)和对照组69例(失访6例,63例获得随访)。对照组抗结核治疗至满疗程后停药,拉米夫定治疗组在使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至18个月后停药,两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定期检测肝功能,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肝损伤率、总肝损伤率、死亡率、HBV-DNA阴转率、结核病治愈率及失败率进行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7。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4周内肝损伤率、总肝损伤率、死亡率分别为4.3%(3/69)、20.3%(14/69)、0.0%(0/69),均低于对照组[19.0%(12/63)、49.2%(31/63)、7.9%(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064,P=0.007;X2=15.176,P=0.000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3)。抗结核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HBVDNA阴转率E24.6%(17/69)、21.7%(15/69)]均高于对照组[3.2%(2/63)、3.2%(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311,P=0.0005;X2=10.115,P=0.001)。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结核病治愈率(89.9%,62/69)高于对照组(73.0%,4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7,P=0.012);治疗失败率(4.3%,3/69)低于对照组(17.5%,11/63),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5.972,P=0.015)。结论应用拉米夫定可降低慢性HBV携带者眼用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伤,使用18个月后停用相对安全,可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N 药物疗法 肝炎 乙型 带病原状态 拉米夫定 抗结核药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国防 付亮 +3 位作者 唐怡敏 郑俊峰 叶涛生 张培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91-396,共6页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治疗状况,探讨其治疗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确诊为NTM肺病的27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菌种分布、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治疗状况,探讨其治疗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确诊为NTM肺病的27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菌种分布、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药物使用、治疗效果和转归状况,将除外17例失访者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者145例纳入“治疗组”,将除外11例失访者的非抗结核药物治疗者104例纳入“非治疗组”。结果277例患者中,未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者占41.5%(115/277),抗结核药物治疗者占58.5%(162/277),临床治愈仅15.4%(25/162)。治疗组患者总的好转率为47.6%(69/145),失败率为52.4%(76/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5,P=0.042);治疗组好转或稳定率[85.5%(124/145)]与非治疗组稳定者[77.9%(81/1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3,P=0.119);治疗组疗程6~9个月的患者最多[30.2%(49/162)];超过77.3%(214/277)的患者对INH、RFP、Sm、Cm和PAS呈初始耐药,耐药率均〉80.o%;药物使用率依次为Clr(71.6%,116/162)〉EMB(56.8%,92/162)〉Mfx(29.6%,48/162)〉Lfx(28.4%,46/162)〉Pto(14.8%,24/162)〉Am(13.6%,22/162)〉Rfb(12.3%,20/162)〉RFP(9.9%,16/162)〉Cm(5.6%,9/162);与高的药物治疗好转率密切相关的依次为Am(86.4%,19/22)〉Pto(79.2%,19/24)〉Cm(77.8%,7/9)〉Mfx(64.6%,31/48)〉Lfx(58.7%,27/46)〉RFP(56.3%,9/16)〉Cir(54.3%,63/116)〉EMB(52.2%,48/92)〉Rfb(40.0%,8/20);53.1%(77/145)的患者以3种药物联合治疗为主,以4种药物联用者疗效最佳(85.7%,24/28)。结论NTM肺病患者治疗难以遵循NTM肺病国内专家共识治疗原则,总体治疗尚不规范,治疗效果亦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 非典型性 肺炎 细菌性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 临床研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治愈患者CT随访转归征象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培泽 付亮 +3 位作者 谭洁 王玉香 陈涛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58-562,共5页
目的评价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临床治愈后CT随访转归征象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过细菌学确诊的MDR-PTB临床治愈并随访2年无复发的患者,共计42例。其中初治患者18例(初治组),复治患者24例... 目的评价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临床治愈后CT随访转归征象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过细菌学确诊的MDR-PTB临床治愈并随访2年无复发的患者,共计42例。其中初治患者18例(初治组),复治患者24例(复治组),分别对停药时、停药12个月时、停药24个月时患者的肺部CT征象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在停药时、停药12个月时和停药24个月时,肺结核活动性征象的检出率分别为57.1%(24/42)、42.9%(18/42)和31.0%(13/42),稳定性征象的检出率分别为69.0%(29/42)、81.0%(34/42)和83.3%(35/42),不确定性征象的检出率均为40.5%(17/42)。在停药时,初治组与复治组活动性征象检出率分别为33.3%(6/18)和75.0%(18/24),稳定性征象检出率分别为50.0%(9/18)和83.3%(2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92,P=0.007;χ~2=5.347,P=0.021);停药12个月时,两组患者活动性征象检出率分别为27.8%(5/18)和54.2%(13/24),稳定性征象检出率分别为83.3%(15/18)和79.2%(19/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925,P=0.087;χ~2=0.116,P=1.000);停药24个月时,两组患者活动性征象检出率分别为22.2%(4/18)和37.5%(9/24),稳定性征象检出率分别为88.9%(16/18)和79.2%(19/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23,P=0.289;χ~2=0.700,P=0.679)。在停药时、停药12个月时和停药24个月时,不确定性征象在初治组的检出率均为16.7%(3/18),在复治组的检出率均为58.3%(14/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均为7.412,P值均为0.006)。结论MDR-PTB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停药标准后,CT表现以损伤延迟修复为主要表现;与初治MDR-PTB患者比较,复治MDR-PTB患者肺部CT扫描显示出更多不确定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临床对照试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治疗中多学科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岩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49-652,共4页
糖尿病与结核病都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并发结核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这种合作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和坚持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原则。笔者就糖尿病并发结核病的治疗中多学科合作应注意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供同道参考并请... 糖尿病与结核病都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并发结核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这种合作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和坚持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原则。笔者就糖尿病并发结核病的治疗中多学科合作应注意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供同道参考并请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结核 共病现象 多学科诊疗 治疗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线注射剂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邓国防 张培泽 +1 位作者 杨敏 付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04-608,共5页
2018年12月WHO发布了《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2018年)》,对既往推荐的化疗方案进行了多项更新。其中对长程治疗方案进行药品选择时不再优先考虑选用二线注射剂,主张全口服抗结核药品,弱化了二线注射剂的作用;而对9~12个月... 2018年12月WHO发布了《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2018年)》,对既往推荐的化疗方案进行了多项更新。其中对长程治疗方案进行药品选择时不再优先考虑选用二线注射剂,主张全口服抗结核药品,弱化了二线注射剂的作用;而对9~12个月标准短程治疗方案,则建议运用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并且需要每日使用注射剂药品至少4个月,强调了二线注射剂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就我国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常用的二线注射剂药品的种类及一般选药原则、耐药机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地位变化等问题进行论述和说明,期望进一步加强对二线抗结核药品注射剂的认识并使其得到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注射 丁胺卡那霉素 卷曲霉素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方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致超敏反应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邓国防 雷建平 +1 位作者 邓群 吴于青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超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和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32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超敏反应患者(简称“超敏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后,并与同期发生过敏反应但非超...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超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和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32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超敏反应患者(简称“超敏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后,并与同期发生过敏反应但非超敏反应(简称“非超敏组”)的32例患者进行比较.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超敏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皮疹、肝肾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等(简称“临床症状”).超敏组临床症状出现[(18.36±7.54)d]早于非超敏组[(25.73±5.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P<0.01).住院时间[(34.23±9.37)d]长于非超敏组[(16.71±5.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P<0.01).超敏组患者肝肾功能[总胆红素(TBIL)(122.36±75.74)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57.43±11.2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389.55±68.46)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94.81±53.72)U/L,血肌酐(Scr)(155.27±86.43) μmol/L,血尿素氮(BUN)(9.39±6.72)mmol/L)]损害严重于非超敏组[TBIL(18.35±7.16) μmol/L,DBIL (8.78±3.42)μmol/L,ALT (40.21±22.57)U/L,AST(38.77±14.86)U/L,Scr (89.12±29.37) μmol/L,BUN (5.28±1.75)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73、23.40、27.39、25.99、4.09、3.34,P值均<0.01).超敏组血小板(PLT)[(31.35±12.82)×109/L]低于非超敏组[(153.48±64.1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6,P<0.01).结论 超敏反应患者起病急,过敏反应严重,多表现为多脏器功能损伤,有一定的死亡率,应引起从事结核病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药物过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利福平后两个时间点监测血药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培泽 郑俊峰 +4 位作者 曹炜鹏 王玉香 陈涛 付亮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评价以服用利福平后2 h和6h两个时间点血药浓度(C2h和C6h)作为最大血药峰浓度(Cmax)指导临床用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活动性结核病且符合入组标准的148例患者,采用高效液相色... 目的评价以服用利福平后2 h和6h两个时间点血药浓度(C2h和C6h)作为最大血药峰浓度(Cmax)指导临床用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活动性结核病且符合入组标准的148例患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患者服用利福平1周后的C2h和C6h血药浓度水平资料,以国际通用利福平的血药Cmax(8~24μg/ml)为标准,采用SPSS 19.0软件比较两个时间点血药浓度水平及吸收不良和吸收延迟情况,并初步分析低血药浓度组(未达标者)与正常血药浓度组在性别、年龄、BMI、利福平使用量、并发糖尿病、并发乙型肝炎、血清白蛋白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4.3%(36/148)的患者利福平C2h血药浓度未达标,但其中有13例(36.1%,13/36)服药后C6h血药浓度达标,共计125例(84.5%,125/148)在服药后6 h达标,利福平延迟吸收率为10.4%(13/125)。低血药浓度组与正常血药浓度组在男性[60.9%(14/23)和68.8%(86/125)]、年龄[(36.9±4.2)岁和(38.2±3.5)岁]、BMI[(21.5±4.0)和(22.9±3.7)]、利福平450 mg/d使用量[60.9%(14/23)和43.2%(54/125)]、并发糖尿病[8.7%(2/23)和22.4%(28/125)]、并发乙型肝炎[4.3%(1/23)和9.6%(12/125)]、血清白蛋白水平[(42.3±4.4) g/L和(40.9±3.2)g/L]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58,P=0.455;t=-1.585,P=0.115;t=-1.647,P=0.102;χ^2=2.442,P=0.118;χ^2=2.257,P=0.166;χ^2=0.669,P=0.694;t=1.457,P=0.157)。结论服药后两个时间点监测利福平血药浓度水平能更准确反映利福平在体内的吸收情况,但未发现相关影响因素,今后将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药物监测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药代动力学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基因多态性和利福平血药浓度对肝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邓国防 孙丽珍 +5 位作者 詹森林 李巍 吴于青 邓群 雷建平 余少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33-937,共5页
目的观察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81(OTP1B1,又称编码基因SLCO181)A388G基因多态性和利福平血药浓度对肝脏毒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来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接受治疗的汉族患者,服用含利福平药物肝功能异常... 目的观察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81(OTP1B1,又称编码基因SLCO181)A388G基因多态性和利福平血药浓度对肝脏毒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来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接受治疗的汉族患者,服用含利福平药物肝功能异常的肺结核患者(简称“异常组”)和服用含利福平药物肝功能正常的肺结核患者(简称“正常组”)各30例,其中正常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70±11.78)岁;异常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38.60±11.56)岁。分别进行OATP1B1A388G基因分型和利福平血药浓度检测,使用GraphPadPrism5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y。检验比较正常组与异常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以t检验比较正常组与异常组利福平血药浓度差异,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组患者OATP1B1A388G基因rs2306283位点基因频率分布A:36.7%(22/60),G:63.3%(38/60),异常组A:23.3%(14/60),G:76.7%(4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P〉0.05);正常组患者利福平血药浓度检测结果为(69.36±28.85)mg/L,异常组为(33.20±19.8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5)。结论OATPIBlA388G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服用含利福平药物的肝毒性无明显相关,而利福平血药浓度与肝毒性呈明显相关,应加强对利福平血药浓度监测,降低患者肝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阴离子转运子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利福平 血药浓度 药物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基础疾病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评价 被引量:24
10
作者 雷建平 邓国防 刘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 探讨肝脏基础疾病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及评价若干肝损伤防治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全部1337例患者(A组)实施肝损伤防治措施(其中有肝脏基础疾病患者287例),肝损伤患者245例为B组;B组又分... 目的 探讨肝脏基础疾病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及评价若干肝损伤防治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全部1337例患者(A组)实施肝损伤防治措施(其中有肝脏基础疾病患者287例),肝损伤患者245例为B组;B组又分为肝损伤前未接受防治措施211例为B1组和接受防治措施后发生肝损伤34例为B2组.分析肝脏基础疾病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并评价防治效果.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有肝脏基础疾病患者肝损伤发生率40.4%(116/287),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12.3%,129/1050);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发生率58.5%(83/142),高于全部患者(18.3%,245/1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2320、119.7547,P值均<0.01).B1组丙氨酸转氨酶(ALT)≥8倍正常值上限(ULN) (41/211)或(和)总胆红素(TBIL)≥4倍ULN者(44/211)高于B2组(0/34和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9344、4.3033,P<0.01或P<0.05).B2组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173.8±197.0) IU/L、(113.3±208.6) IU/L、(74.5±73.4) IU/L、(22.3±84.9) μmol/L、(11.3±36.9)μmol/L、(10.7±25.4) μmol/L]均低于B1组[(343.4±235.4) IU/L、(270.7±246.6) IU/L、(115.5±83.5) IU/L、(84.6±102.6) μmol/L、(34.7±42.8)μmol/L、(30.5±30.7)μmol/L],而白蛋白(Alb)[(35.5±3.8) g/L]高于B1组[(32.5±3.7)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805、3.5226、2.6990、3.2093、2.8648、3.4089和t’=4.0968,P值<0.01或<0.05).B2组治疗中断率低于B1组(2/34,211/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2098,P<0.01).结论 肝脏基础疾病可增加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抗结核治疗中执行肝损伤防治措施可减少肝损伤的发生并减少治疗中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肝炎 中毒性 肝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喷丁抗结核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培泽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874-877,共4页
利福喷丁是抗结核治疗的重要药物,作者回顾了利福喷丁的药理特点、近年来利福喷丁在潜伏性结核感染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肯定了利福喷丁抗结核病的疗效。进而指出,目前利福喷丁的研究热点是吸入制剂的研... 利福喷丁是抗结核治疗的重要药物,作者回顾了利福喷丁的药理特点、近年来利福喷丁在潜伏性结核感染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肯定了利福喷丁抗结核病的疗效。进而指出,目前利福喷丁的研究热点是吸入制剂的研发,在特殊人群结核病及其他疾病方面的应用,以及利福喷丁的使用剂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疗效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有望更好地发挥该药抗结核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利福霉素类 结核 潜伏性结核病 药物疗法 药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邓国防 王玉香 +4 位作者 陈涛 王庆文 郑俊峰 谭洁 张培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状况,探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断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的1218例患者进行结核筛查,对其中并发结核感染的...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状况,探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断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的1218例患者进行结核筛查,对其中并发结核感染的3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32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174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73例,干燥综合征(sicca syndrome,SS)患者18例,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3例。应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X线摄影、CT扫描和病原学检查等方法评价结核感染状况,并进行追踪随访24~36个月。结果30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结核感染患者中,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发生率为86.33%(259/300),非活动性结核病(inactive tuberculosis,IATB)发生率为9.0%(27/300),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发生率为4.67%(14/300);并发结核感染患者中,男性占54.7%(164/300),女性占45.3%(136/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68,P〈0.01);在结核筛查的1218例患者中,不同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率(包括LTBI+ATB+IATB)ESLE占9.5%(32/335),AS占37.7%(174/461),RA占22.7%(73/321),SS占26.4%0(18/68),DM占9.1(3/33)]的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766,P〈0.01);不同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潜伏感染率(TST方法检测)ESL占8.0%(27/335),AS占33.6%(155/461),RA占18.7%(60/321),SS占23.5%(16/68),DM占3.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71,P〈0.01)。结论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以LTBI为主,AS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比例最高,男性多于女性,临床医生应增强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潜伏性结核病 共病现象 诊断 抗生素预防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伟明 付亮 +1 位作者 邓国防 袁小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19-624,共6页
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与蔓延成为世界卫生组织2035年终止结核病流行策略的一大阻碍。既往的研究显示,耐多药结核病采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的治疗成功率较低,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更低。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贝达... 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与蔓延成为世界卫生组织2035年终止结核病流行策略的一大阻碍。既往的研究显示,耐多药结核病采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的治疗成功率较低,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更低。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是过去50年第一个批准用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药品,其能明显提高耐多药结核病的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作者对贝达喹啉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地位、临床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作一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贝达喹啉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贝达喹啉 临床方案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疾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秋奇 韩婷婷 +1 位作者 王庆文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60-965,共6页
随着风湿性疾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激活的风险增加,现已成为管控结核病的一大重点。笔者对风湿性疾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危险因素、筛查策... 随着风湿性疾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激活的风险增加,现已成为管控结核病的一大重点。笔者对风湿性疾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危险因素、筛查策略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分枝杆菌感染 结核 共病现象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δ T细胞在结核病免疫治疗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亮 梁娟 +2 位作者 张国良 吴扬哲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95-699,共5页
传统抗结核药物一般直接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在遏制结核病流行方面贡献巨大,但目前遇到了诸多障碍,亟需新的治疗策略。近年来“宿主靶向治疗”开始兴起,并显示有良好疗效,包括老药新用、细胞免疫治疗等;其中γδT细胞的功能和作用日渐... 传统抗结核药物一般直接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在遏制结核病流行方面贡献巨大,但目前遇到了诸多障碍,亟需新的治疗策略。近年来“宿主靶向治疗”开始兴起,并显示有良好疗效,包括老药新用、细胞免疫治疗等;其中γδT细胞的功能和作用日渐受到免疫学家和临床医师的重视。γδT细胞是一类不同于αβT细胞的T细胞亚群,其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在抗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得到确认。目前,动物实验及人类观察性研究已经证明γδT细胞在调节结核病患者免疫反应方面有重要作用。笔者对宿主靶向治疗,尤其是γδT细胞免疫治疗的现状,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前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进一步开发其抗结核治疗潜力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T淋巴细胞亚群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我国结核病共病及管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秋奇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在结核病研究领域,随着结核病患者并存疾病的增加,结核病共病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不乏对共病现象的研究,但在结核病领域“共病”概念使用不多,对于结核病与其他疾病的共病管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为进一步探讨结核病共病相关... 目的在结核病研究领域,随着结核病患者并存疾病的增加,结核病共病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不乏对共病现象的研究,但在结核病领域“共病”概念使用不多,对于结核病与其他疾病的共病管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为进一步探讨结核病共病相关问题,笔者从“共病”概念的表述、结核病共病概念的使用和结核病共病管理的作用及意义等方面进行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共病现象 概念形成 疾病流行 疾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主转录标志物GBP5、DUSP3和KLF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婷婷 陈秋奇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结核病依旧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5年“终止结核病”的目标,人们迫切需要新型、快速、准确、价格低廉的结核病诊断和监测治疗反应的技术。研究表明,基因宿主转录标志物... 结核病依旧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5年“终止结核病”的目标,人们迫切需要新型、快速、准确、价格低廉的结核病诊断和监测治疗反应的技术。研究表明,基因宿主转录标志物鸟苷酸结合蛋白5(guanylate binding protein5,GBP5)、双特异性磷酸酶3(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3,DUSP3)、Krüppel样转录因子2(Krüppel-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2,KLF2)可改善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并用于结核病治疗监测。为更好地认识其临床意义,笔者从GBP5、DUSP3和KLF23基因宿主转录标志物的发现、发展、临床价值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供读者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鸟苷酸结合蛋白5 双特异性磷酸酶3 Krüppel样转录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