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因子及血清IL-17、IL-6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培虎 付小娟 肖剑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加味芍甘附子汤辅助方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随机选取活动期R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加味芍甘附子汤辅助方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随机选取活动期R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芍甘附子汤。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外周血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6(IL-6)和干扰素γ(IFN-γ)]、RF浓度,并采用疾病活动性评分标准(DAS28)对患者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主症、3项次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IL-6、IL-17、RF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及36周后,观察组DAS28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可以有效降低活动期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血清炎症因子及RF水平,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加味芍甘附子汤 甲氨蝶呤 疾病活动度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7表达及IL-17F基因位点rs763780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邓燕群 刘翠玉 +2 位作者 尹志华 张允奇 罗秀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17、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并探讨IL-17F基因位点rs763780多态性与RA发病易感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0月来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就诊的RA患者176例为研究组,...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17、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并探讨IL-17F基因位点rs763780多态性与RA发病易感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0月来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就诊的RA患者176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10名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IL-17、RF及CRP含量,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对IL-17F基因位点rs763780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RA组血清中IL-17、RF及CRP含量分别为(36.73±11.06)pg/ml,(58.05±14.92)U/ml和(32.15±13.9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52±6.35)pg/ml,(10.24±5.32)U/ml和(6.81±3.2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35 7~5.320 6,P<0.05);RA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9.32%和4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和2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6 5~5.054 7,P<0.05);RA组IL-17F基因位点rs763780 CC基因型中的IL-17水平为(42.96±13.64)pg/ml,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种基因型血清中RF和CRP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血清中IL-17,RF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同时RA患者IL-17F基因位点rs763780 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检测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可能是导致本地区RA发病的危险遗传易感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7 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剑伟 蔡旭 +5 位作者 郭粉莲 洪易炜 尹志华 陈新鹏 戴莉萍 叶志中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临床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睡眠中出现呼吸气量降低或是呼吸暂停,而且部分患者会伴有打鼾症状,当患者长时间持续出现间断呼吸气量降低或呼吸暂停时,就会导致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临床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睡眠中出现呼吸气量降低或是呼吸暂停,而且部分患者会伴有打鼾症状,当患者长时间持续出现间断呼吸气量降低或呼吸暂停时,就会导致机体出现间歇性低氧,致使组织缺氧,引发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等。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累及关节滑膜增生、软骨糜烂和关节损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滑膜衬里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 like synoviocytes,FLS),该病症主要就是机体一系类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关节损伤,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首先概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特性,分析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探讨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睡眠呼吸暂停之间的关系,并重点论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lncRNA HCP5表达上调并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剑伟 蔡旭 +5 位作者 黄新民 郭粉莲 陈新鹏 洪易炜 尹志华 叶志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450,共6页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中潜在发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及与各种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集(GEO)数据库获取多个RA滑膜的基因芯片数据,归一化后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方法筛选并取交集得到关键...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中潜在发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及与各种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集(GEO)数据库获取多个RA滑膜的基因芯片数据,归一化后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方法筛选并取交集得到关键的lncRNA。使用估计已知RNA转录本的相对子集识别细胞类型(CIBER⁃SORT)算法计算滑膜中22种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计算关键lncRNA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实时定量PCR验证关键lncRNA在RA滑膜细胞中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出RA关键lnc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P5(lncRNA HCP5)。免疫浸润分析显示,在RA滑膜组织中,CD8+T细胞、γδT细胞、M1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而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减少。lncRNA HCP5的表达与CD8+T细胞、γδT细胞、M1型巨噬细胞呈正相关。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在RA滑膜细胞lncRNA HCP5表达上调。结论lncRNA HCP5在RA滑膜细胞表达上调,可能与滑膜免疫细胞的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机器学习 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P5(lncRNA HCP5)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分析学及网络药理学的独活寄生汤治疗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肖剑伟 蔡旭 +4 位作者 黄新民 郭粉莲 陈新鹏 洪易炜 叶志中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5期1185-1190,共6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网络药理学来研究独活寄生汤治疗骨质疏松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NCBI GEO数据库获取GSE56116的基因表达谱,采用R软件进行差异分析,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检索独活、防风、细...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网络药理学来研究独活寄生汤治疗骨质疏松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NCBI GEO数据库获取GSE56116的基因表达谱,采用R软件进行差异分析,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检索独活、防风、细辛、桑寄生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基因,与分析GSE56116所得的差异基因取交集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研究独活寄生汤的作用机制。结果:共筛选出独活寄生汤治疗盛阴虚型骨质疏松活性成分33个,差异基因9个。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调控、钙介导的信号传导、类固醇激素介导等。KEGG分析显示主要富集于P53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及网络药理学分析,独活寄生汤可能通过作用于AR、IGFBP3、FOS靶基因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生物信息学分析 网络药理学 独活寄生汤 R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洋运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骨关节炎经验举隅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贞宗 胡冰涛 +2 位作者 陈美凤 朱爽 吴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8-20,共3页
骨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畸形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西药治疗具有起效快,延缓关节软骨破坏等优势,但不良反应较多,长期使用弊大于利... 骨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畸形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西药治疗具有起效快,延缓关节软骨破坏等优势,但不良反应较多,长期使用弊大于利。手术治疗虽能矫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但医疗费用较高,亦有感染、栓塞等诸多风险。有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可靠等优势,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各医家理法方药各具特色,值得进一步探讨。该病是风湿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吴洋教授从事风湿病专科20余年,善用经方治疗风湿病,常用防己黄芪汤作为治疗骨关节炎的主方,疗效颇佳。吴老师加减时擅以温经扶阳,肝肾同补,气血同治为治则,对证合方以达温阳通络,补肝益肾,益气活血的目的。文章将吾师运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骨关节炎经验总结于下,以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骨痹 防己黄芪汤 临证经验 吴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circRNA)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尹志华 刘灿 +2 位作者 罗秀霞 邓燕群 叶志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1-656,共6页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不具有5′端帽子和3′端多聚腺苷酸[poly(A)]尾结构,以共价键首尾相连的单链环状非编码RNA。我们总结了circRNA的特点、分类及生物学功能(如微小RNA海绵、与R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调节基因转录、翻译等),circRNA...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不具有5′端帽子和3′端多聚腺苷酸[poly(A)]尾结构,以共价键首尾相连的单链环状非编码RNA。我们总结了circRNA的特点、分类及生物学功能(如微小RNA海绵、与R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调节基因转录、翻译等),circRNA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生物标志物,与狼疮肾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机制涉及固有免疫失调等,因此应加强circRNA参与SLE免疫紊乱和器官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以期为SLE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环状RNA(circRNA)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生物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动力学探讨牛膝影响铁死亡治疗骨质疏松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肖剑伟 蔡旭 +2 位作者 郭粉莲 黄新民 汪荣盛 《特产研究》 2023年第1期14-22,共9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来研究牛膝通过影响铁死亡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潜在作用机制。在GEO数据库获取GSE56116、GSE2208和GSE7158共3个数据集,采用R软件进行差异分析得出OP潜在的发病基因。利用中药系...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来研究牛膝通过影响铁死亡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潜在作用机制。在GEO数据库获取GSE56116、GSE2208和GSE7158共3个数据集,采用R软件进行差异分析得出OP潜在的发病基因。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检索牛膝的成分和作用靶点,再通过FerrDb数据库获取铁死亡相关靶点与分析3个数据集所得的差异基因取交集得到关键治疗靶点。通过蛋白质印迹试验验证关键治疗靶点在对照组与OP患者血液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再对关键治疗靶点与牛膝的活性成分黄芩素进行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本研究共筛选出关键靶基因1个(花生四烯酸-12-脂加氧酶,ALOX12)。蛋白质印迹试验结果显示ALOX12在OP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结果显示黄芩素能够与ALOX12紧密对接,通过氢键及疏水键形成稳定结构而发挥作用。牛膝可能通过作用于ALOX12影响铁死亡从而起到治疗OP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铁死亡 分子动力学 牛膝 ALOX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