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袁建伟 赵静 《法治研究》 2008年第6期66-69,共4页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立法机关针对新的社会治安形势规定的一个新罪名,实践中如何定罪量刑存有诸多争议。笔者通过对本罪的犯罪构成各要件的分析,认为所谓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立法机关针对新的社会治安形势规定的一个新罪名,实践中如何定罪量刑存有诸多争议。笔者通过对本罪的犯罪构成各要件的分析,认为所谓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并且对其犯罪构成、刑事责任作出界定,从而为司法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危险物质 社会治安形势 犯罪构成 司法实践 立法机关 定罪量刑 社会秩序 刑事责任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制度构建 被引量:55
2
作者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课题组 王欣美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54,共15页
我国《商标法》2013年第三次修改时首次在知识产权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实证分析表明,惩罚性赔偿在商标侵权诉讼中适用甚少且适用不规范的问题突出,未能充分发挥其遏制侵权行为的预期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存在适用条件不明确、赔偿... 我国《商标法》2013年第三次修改时首次在知识产权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实证分析表明,惩罚性赔偿在商标侵权诉讼中适用甚少且适用不规范的问题突出,未能充分发挥其遏制侵权行为的预期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存在适用条件不明确、赔偿基数难确定、程序保障不充分等问题。为规范适用,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其制度构建:一是强化程序保障;二是明确适用条件;三是完善赔偿数额的计算;四是厘清惩罚性赔偿与法定赔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侵权 惩罚性赔偿 恶意 情节严重 证明标准 赔偿基数 赔偿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文化承载与实践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肖逢 高翔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8期94-98,共5页
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现有的研究文献多侧重从价值层面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但审判委员会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因而带有文化上以及实践上的逻辑必然性。从文化承载与... 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现有的研究文献多侧重从价值层面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但审判委员会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因而带有文化上以及实践上的逻辑必然性。从文化承载与实践功能方面对审判委员会制度进行深入解析,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委员会制度 古典传统社会文化 现代政治文化传统 实践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