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产后的胎儿正常肢体的体外超声检查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菊玲 李胜利 +5 位作者 陈琮瑛 官勇 毕静茹 袁帆 文华轩 廖玉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413-1415,共3页
目的 探讨胎儿正常肢体的超声检查方法和显示切面 ,提高产前超声对胎儿肢体正常结构的认识。方法 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 (SCSA)对引产后胎儿标本行模拟宫内超声检查。结果 将胎儿肢体分节段按顺序进行连续扫查 ,可显示胎儿肢体的... 目的 探讨胎儿正常肢体的超声检查方法和显示切面 ,提高产前超声对胎儿肢体正常结构的认识。方法 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 (SCSA)对引产后胎儿标本行模拟宫内超声检查。结果 将胎儿肢体分节段按顺序进行连续扫查 ,可显示胎儿肢体的完整性 ;充足的空间和适量的羊水有利于分辨胎儿趾 (指 )的数目与确定足 (手 )姿势。结论 一定条件下 ,二维超声可清楚显示胎儿肢体的完整性。SCSA法是胎儿肢体检查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肢体 二维超声 产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前臂和小腿畸形的产前和体外超声对比诊断 被引量:10
2
作者 傅绢 李胜利 +3 位作者 刘菊玲 陈琮英 袁帆 宋素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397-1399,共3页
目的研究胎儿肢体前臂和小腿畸形的超声学特征和检查方法,探讨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胎儿全身进行系统的检查,遵循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ystematiccontinuoussequenceapproach,SCSA),对胎儿肢体尤其是前臂... 目的研究胎儿肢体前臂和小腿畸形的超声学特征和检查方法,探讨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胎儿全身进行系统的检查,遵循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ystematiccontinuoussequenceapproach,SCSA),对胎儿肢体尤其是前臂和小腿的形态、结构、运动等进行重点观察,并将引产后的胎儿标本行模拟宫内超声检查。结果产前超声共检出胎儿前臂和小腿畸形30例,累及肢体共48条,漏诊3例,6条肢体畸形,符合率为90·9%与88·9%。结论胎儿前臂与小腿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与体外超声的检出有较高的符合率,掌握一定的检查顺序与方法,是产前超声显示和诊断胎儿前臂和小腿畸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畸形 前臂和小腿畸形 超声诊断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