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地沟油筛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杨冬燕
李浩
杨永存
张倩
耿艺介
梁裕
邓平建
-
机构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医学检验科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4,共8页
-
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201008)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技术研究开发项目(JSGG20120615085737935)
-
文摘
以10个品种的138个食用植物成品油、38个精炼地沟油和80个由食用植物成品油和精炼地沟油勾兑的油为样品,采用532 nm激光光源,分别在2个波数范围内扫描样品的拉曼谱图,通过谱图形态比对及谱图数据分析筛查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成品油。结果表明:138个食用植物成品油和38个精炼地沟油的判定准确率均达到100%;5%、10%、20%地沟油勾兑样品的判定准确率分别为40%,63%及85%,且判定结果之间逻辑性完整。该方法不但具有检测成本低、检测时间短、样品用量小等优点,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假阳性率,较适于作为地沟油筛查方法,与其他确认方法联合使用可有效鉴别地沟油。
-
关键词
地沟油
食用植物成品油
拉曼光谱
特征谱带
一阶导数分析
-
Keywords
swill-cooked dirty oil
edible vegetable product oil
Raman spectra
characteristic spectrum
first-order derivative analysis
-
分类号
O657.37
[理学—分析化学]
TS227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题名快速鉴别掺伪橄榄油的拉曼光谱-聚类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邓平建
耿艺介
梁裕
杨冬燕
李浩
杨永存
-
机构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医学检验科
-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5,共6页
-
基金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技术研究开发项目(JSGG 20120615085737935)
-
文摘
以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多批次橄榄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棉籽油及精炼地沟油为样品,探索建立快速鉴别掺伪橄榄油的拉曼光谱-聚类分析方法。在780、532 nm激光光源普通光栅、532 nm激光光源扩展光栅条件下,研究了橄榄油、低价食用植物油与精炼地沟油的拉曼光谱形态;并采用聚类分析法鉴别掺伪橄榄油。结果表明:在532 nm激光光源下,橄榄油与低价食用植物油及精炼地沟油扩展及其一阶导数拉曼光谱的信息量极为丰富,而且各类样品间的光谱形态差异显著。基于全波段光谱信息和形态建立的聚类分析模型既可准确鉴定橄榄油,还可准确鉴定各种类型的掺伪橄榄油。对30份不同橄榄油、105份不同低价食用植物油和38份不同精炼地沟油的判别正确率均为100%,对180份5%及以上的掺假橄榄油的判别正确率达94%以上,对75份5%及以上的掺杂橄榄油的判别正确率为100%,对72份5%及以上的掺杂植物油的判别正确率达88%以上。样品测量时无需制备样品及消耗化学试剂,测量和分析1份样品仅耗时5min左右,可实现对掺伪橄榄油的快速、无损和准确鉴别。
-
关键词
掺伪橄榄油
拉曼光谱
聚类分析
快速鉴别
-
Keywords
adulterated olive oil
Raman spectrum
cluster analysis
rapid discerning
-
分类号
O657.37
[理学—分析化学]
TS22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题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韩京军
张艳炜
伍德强
张磊
张晶
-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胸外科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医学检验科
-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1期31-3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202755)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公益研究和能力建设专项(2014A020212380)
深圳市福田区卫生公益性科研项目(FTWS20160030)~~
-
文摘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i NOS)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方法病例组为291例冠心病患者,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87例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s2779248 C/T、rs1137933 C/T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经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携带rs2779248 TT基因型的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比携带CC基因型的高2.58倍(95%CI:1.01~6.67);而携带rs1137933 CT+TT基因型的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比携带CC基因型的高1.36倍(95%CI:1.00~1.85),突变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OR=1.36,95%CI:1.04~1.77)。各基因型间空腹血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i NOS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关,i NOS基因可能通过调节血糖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冠状动脉疾病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危险因素
-
Keywords
Nitric oxide syntha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olymorphism, single nucleotide
Risk factors
-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