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坪山河综合整治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尹民 《绿色科技》 2010年第8期144-145,共2页
以坪山河综合整治工程为例,在介绍坪山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基础上,对坪山河水环境现状与工程实施后的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确保坪山河水环境状况全面改善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水环境 影响评价 综合整治工程 坪山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AO/MBR-絮凝沉淀-反硝化滤池工艺处理发酵制药废水
2
作者 蔡升云 钱俊伟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7-233,共7页
针对深圳某企业微生物发酵类制药废水高氨氮、高总氮、低碳氮比等特点,采用两级AO/MBR-絮凝沉淀-反硝化滤池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设计处理规模为1.6 m^(3)/h,日运行8 h。将浓污水与清污水混合均匀后作为进水,工程经调试后稳定运行,在进水CO... 针对深圳某企业微生物发酵类制药废水高氨氮、高总氮、低碳氮比等特点,采用两级AO/MBR-絮凝沉淀-反硝化滤池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设计处理规模为1.6 m^(3)/h,日运行8 h。将浓污水与清污水混合均匀后作为进水,工程经调试后稳定运行,在进水COD、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分别为200、120、180、18 mg/L条件下,出水COD、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分别为23、0.5、18、0.2 mg/L,水质稳定,满足排放要求。运行效果分析表明,两级好氧池的组合填料有效强化了对氨氮的去除,使得两级AO/MBR工艺去除了99.58%的氨氮;两级AO/MBR与反硝化滤池的组合工艺可去除90.00%的总氮。技术经济分析表明,该工程运行成本合计约为31.14元/m^(3),其中,与总氮去除紧密相关的碳源消耗费用和污泥处置费用共计约15.55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制药废水 低碳氮比 两级A/O 反硝化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填埋稳定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状变化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英 赵由才 +1 位作者 李鸿江 王绪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07-1212,共6页
污泥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内主要是一个厌氧降解的过程,不断发生着各种物理、化学变化。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污泥的容重、密度、孔隙度和粒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填埋220d后污泥的孔隙度与土壤的孔隙度相当,当矿化污泥园林绿化或农用时,... 污泥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内主要是一个厌氧降解的过程,不断发生着各种物理、化学变化。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污泥的容重、密度、孔隙度和粒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填埋220d后污泥的孔隙度与土壤的孔隙度相当,当矿化污泥园林绿化或农用时,适宜的孔隙度有利于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透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发育。污泥平均颗粒粒径和中值颗粒粒径分别从初始的37μm和13μm增加到填埋400d时的143μm和70μm。研究表明:污泥颗粒粒径的增大有利于水分的快速排出以及填埋场的加速沉降。污泥的挥发性有机物(VM)和总有机碳(TOC)含量分别从填埋初期的44.7%和23.5%降到700d时的24.2%和13.5%。在填埋过程中,脱氢酶活性从6.72mgTF/g.6h增加到13.9mgTF/g.6h。大麦和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从填埋初期的13.8%和18.7%增加到填埋500d时的71.6%和76.5%。大麦和白菜种子都在填埋500d时发芽指数超过60%,污泥可以直接用于园林绿化。随填埋时间的增加,污泥的稳定化程度不断提高,植物毒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填埋 孔隙度 粒径 发芽指数 VM T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填埋场气体产量的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英 赵由才 李鸿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4-208,共5页
为有效利用污泥填埋场内产生的沼气,以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例,对污泥填埋场中气体产生率及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应用元素的归一化摩尔化方法得到该污水处理厂污泥有机物的近似分子式为C28H52O16N4.用化学计量法和IPCC模型预测的甲... 为有效利用污泥填埋场内产生的沼气,以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例,对污泥填埋场中气体产生率及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应用元素的归一化摩尔化方法得到该污水处理厂污泥有机物的近似分子式为C28H52O16N4.用化学计量法和IPCC模型预测的甲烷气体产生潜能分别为60.6,61.7kg/t(以干重计).用动力学模型和IPCC模型预测的甲烷气体产生率分别为13.3,11.1kg/(t·a)(以干重计),2种方法计算的甲烷气体产生率的差别主要在于参数的取值不同,化学计量法和动力学模型法预测的气体产生量和产生率更能反映污泥填埋场实际的气体产生情况,应用IPCC模型更适合于从宏观角度估算一个地区或整个国家的填埋场产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沼气 预测方法 产生量 产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工业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鸿江 温致平 赵由才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3期21-24,35,共5页
在介绍了大孔吸附树脂的结构、吸附原理和分类,以及论述了国内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处理苯胺、苯肼、含酚、含苯甲酸衍生物、含萘衍生物和含锌离子等废水具有很好的吸附-解吸特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废水的优点和影响因素... 在介绍了大孔吸附树脂的结构、吸附原理和分类,以及论述了国内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处理苯胺、苯肼、含酚、含苯甲酸衍生物、含萘衍生物和含锌离子等废水具有很好的吸附-解吸特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废水的优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大孔吸附树脂在工业废水的处理上是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新型吸附材料 工业废水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对植物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鸿江 顾莹莹 +1 位作者 赵由才 温致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0,15,共6页
通过测定植物种子萌发率、萌根数、根长、幼根鲜质量、芽长和幼芽鲜质量这6个指标,考察了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对大麦和玉米2种植物的毒性。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经三级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后,其出水中的COD、BOD5、NH4+-N和大肠菌数虽然较... 通过测定植物种子萌发率、萌根数、根长、幼根鲜质量、芽长和幼芽鲜质量这6个指标,考察了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对大麦和玉米2种植物的毒性。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经三级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后,其出水中的COD、BOD5、NH4+-N和大肠菌数虽然较低,但仍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更显著;同时,不同植物对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毒性的敏感程度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其敏感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垃圾反应床 渗滤液 植物发芽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制抗盐菌在PCB回用浓水处理中的研究
7
作者 蔡升云 陈可 丁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5期202-204,228,共4页
[目的]探讨豆制抗盐菌处理PCB回用浓水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豆制抗盐菌处理PCB回用浓水,研究p H、停留时间、进水流量、电导率、温度以及铜离子浓度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该微生物接种时间短,停留时间为6 h,抗负荷能力比传统嗜盐菌... [目的]探讨豆制抗盐菌处理PCB回用浓水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豆制抗盐菌处理PCB回用浓水,研究p H、停留时间、进水流量、电导率、温度以及铜离子浓度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该微生物接种时间短,停留时间为6 h,抗负荷能力比传统嗜盐菌强;在电导率6 000~14 000μS/cm条件下,温度在10℃左右时,其活性依然较强。[结论]该研究可为豆制抗盐菌处理PCB回用浓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抗盐菌 PCB回用浓水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下Ag掺杂TiO_2薄膜基底对VO_2相转变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郑金玉 吴梁鹏 +3 位作者 王学伟 周凤玲 徐刚 李新军 《新能源进展》 2014年第1期59-62,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提拉技术制备了不同结构银掺杂二氧化钛薄膜为基底材料的VO2薄膜,考察了Ag分级配置的二氧化钛薄膜基底材料对VO2薄膜相变温度的影响。在紫外灯照射下测试面内电阻随温度,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基底材料为Ag分... 利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提拉技术制备了不同结构银掺杂二氧化钛薄膜为基底材料的VO2薄膜,考察了Ag分级配置的二氧化钛薄膜基底材料对VO2薄膜相变温度的影响。在紫外灯照射下测试面内电阻随温度,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基底材料为Ag分级配置的VO2/TiO2薄膜相变温度点明显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光照条件下空穴载流子从基底材料注入到VO2薄膜导致相变温度点偏移。因此,不同结构银掺杂二氧化钛薄膜为基底材料的VO2薄膜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和太阳光线变化而应用于光热致变色智能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掺杂二氧化钛 VO2 相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SiO_2复合粒子改性聚醚砜超滤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喻文娟 金亚铃 +1 位作者 胡滋苗 黄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8-122,共5页
将纳米Cu负载至介孔二氧化硅(mSiO_2)表面制得mSiO_2-Cu抗菌材料,利用相转化法制备出聚醚砜(PES)/mSiO_2-Cu抗污染复合膜,研究了mSiO_2-Cu含量对PES超滤膜结构、抗污染及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SiO_2-Cu质量分数为2%时,PES/mSiO_2... 将纳米Cu负载至介孔二氧化硅(mSiO_2)表面制得mSiO_2-Cu抗菌材料,利用相转化法制备出聚醚砜(PES)/mSiO_2-Cu抗污染复合膜,研究了mSiO_2-Cu含量对PES超滤膜结构、抗污染及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SiO_2-Cu质量分数为2%时,PES/mSiO_2-Cu复合膜的纯水通量可达185L/(m2·h),是PES基膜的1.9倍,该复合膜对蛋白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将PES/mSiO_2-Cu复合膜应用于河水处理,结果表明PES/mSiO_2-Cu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总有机碳去除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污染 纳米Cu介孔二氧化硅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