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灾害链及复杂网络理论的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演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金友平 单克 +1 位作者 李云涛 帅健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共10页
为分析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演化过程,通过收集城镇燃气管道泄漏典型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灾害链及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链,并将其转化成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图,分析其关键节点和关键边。结果表明:城镇燃气管道泄... 为分析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演化过程,通过收集城镇燃气管道泄漏典型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灾害链及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链,并将其转化成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图,分析其关键节点和关键边。结果表明: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链可分为灾害演化前期、灾害演化中期和灾害演化后期,通过破坏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相邻管线受损、管道泄漏、社会公共事件、企业停产、人员伤亡等关键节点或者切断管道泄漏→爆炸、管道泄漏→火灾、相邻管线受损→供气设备损坏、道路破坏→交通瘫痪、爆炸→相邻管线受损等关键边,可有效破坏或切断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链的网络传播路径。该研究结果可为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和断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燃气 管道泄漏 灾害链 复杂网络 灾害演化 Ge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天然气管道工程生态恢复技术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发政 黄成燕 +1 位作者 殷春霞 张志忠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2年第4期1-3,16,共4页
为科学开展深圳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寻找适用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技术和方法,设置长2 000m,宽20m的试验示范段。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类型的生物砖排水沟,喷播适生草本和灌木,实现黄土裸露面有序排水和快速复绿,为该项目全... 为科学开展深圳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寻找适用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技术和方法,设置长2 000m,宽20m的试验示范段。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类型的生物砖排水沟,喷播适生草本和灌木,实现黄土裸露面有序排水和快速复绿,为该项目全线的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输配系统工程 水土保持 生物砖排水沟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管网压力能耦合蒸汽联合发电系统分析
3
作者 韩金珂 刘建辉 徐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0-243,249,共5页
提出了一种燃气管网压力能耦合蒸汽联合发电系统,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流程进行了模拟和热力学分析,并与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发电系统进行了对比。考察了燃气入口压力和组成对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源利... 提出了一种燃气管网压力能耦合蒸汽联合发电系统,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流程进行了模拟和热力学分析,并与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发电系统进行了对比。考察了燃气入口压力和组成对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率分别达到57.48%和54.68%,高于常规参比系统0.23%和0.15%。系统最大损发生在燃烧室,占总损的63.5%。燃气入口压力增加,有利于系统整体效率的提升,但不同组分的燃气对系统的效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 压力能 热力学分析 Aspen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基和Pt基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雪 王力鹏 +7 位作者 李璐伶 王凯 刘文举 胡彪 曹道帆 江锋浩 李俊国 刘科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102,共29页
甲醇水蒸气重整(methanol steam reforming,MSR)反应是实现甲醇在线制氢的重要途径,在清洁能源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MS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直接影响氢气产量和副产物组成,其中Cu基和Pt基催化剂被广泛研究。其催化机制主要涉及甲醇和水分子... 甲醇水蒸气重整(methanol steam reforming,MSR)反应是实现甲醇在线制氢的重要途径,在清洁能源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MS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直接影响氢气产量和副产物组成,其中Cu基和Pt基催化剂被广泛研究。其催化机制主要涉及甲醇和水分子中C―H和O―H键的断裂。Cu基催化剂的活性依赖于Cu^(0)和Cu^(+)位点的比例及协同作用,Pt基催化剂则通过Pt^(0)、Pt^(δ+)或Pt^(2+)活性位点与氧空位的相互作用发挥作用。然而,活性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电子转移及相互作用机制仍存争议,影响金属价态、吸附位点及反应路径选择,特别是在甲醇脱氢生成中间产物(如甲醛、甲酸和甲酸甲酯)的反应路径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本文总结了Cu^(0)与Cu^(+)的单位点与协同位点机制,探讨了Pt基催化剂的直接路径与协同路径,分析In_(2)O_(3)等对Pt位点调控及氧空位生成的促进作用。通过催化性能评估与机理研究,提出了优化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策略。本综述不仅深化了对MSR反应机理的理解,还为高效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Cu基和Pt基催化剂 活性位点 协同作用 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FT类状态方程的CO_(2)、C1~C4烷醇及其混合物气液相平衡特性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世浩 杨智 +4 位作者 谢汉林 何松 郑雅文 王珺瑶 莫松平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4,共12页
相变吸收剂捕集CO_(2)作为一种新型低能耗碳捕集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具有分相后富相溶液CO_(2)负载更低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精确预测溶剂组分的相平衡特性对于相变吸收法CO_(2)捕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至关... 相变吸收剂捕集CO_(2)作为一种新型低能耗碳捕集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具有分相后富相溶液CO_(2)负载更低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精确预测溶剂组分的相平衡特性对于相变吸收法CO_(2)捕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至关重要。针对纯质体系(CO_(2)、C_(1)、C_(2)、C_(3)或C_(4)烷醇)和二元混合体系(CO_(2)+C_(1)烷醇、CO_(2)+C_(2)烷醇、CO_(2)+C_(3)烷醇或CO_(2)+C_(4)烷醇),采用3种典型的统计缔合流体理论(SAFT)类状态方程(分别为CPA、PC-SAFT和SAFT-VR-SW状态方程),系统评估了不同缔合方案对纯质体系气液相平衡特性的预测性能。通过引入二元交互作用系数(k_(ij)),探究了不同状态方程对二元混合体系气液相平衡特性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对于CO_(2),非缔合方案显示出更高的预测精度,其中采用非缔合方案的PC-SAFT状态方程的预测性能最优;对于C_(1)~C_(4)烷醇,SAFT-VR-SW状态方程具有最大的预测偏差,而使用CPA或PC-SAFT状态方程时,不论是采用2B方案还是3B方案,整体无显著差异。当k_(ij)为0时,3种状态方程对不同二元混合体系相平衡特性的预测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C-SAFT状态方程对二元混合体系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通过引入最优k_(ij),3种状态方程对二元混合体系相平衡特性的预测精度均显著提升,其中SAFT-VR-SW状态方程的提升最为显著,预测偏差从35.37%降至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烷醇 SAFT类状态方程 相平衡特性 二元混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PE管道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初探 被引量:11
6
作者 孟晓丽 郭岩宝 +3 位作者 孟涛 王德国 刘柯 陈秋雄 《压力容器》 2017年第5期52-57,共6页
聚乙烯(PE)管道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城镇燃气输送的管道,在设计、制造、运输、埋设及运行过程中易发生事故,造成灾难性后果。针对目前燃气PE管道安全管理情况,借鉴压力容器与工业管道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思路,对燃气PE管道安全状况进行了... 聚乙烯(PE)管道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城镇燃气输送的管道,在设计、制造、运输、埋设及运行过程中易发生事故,造成灾难性后果。针对目前燃气PE管道安全管理情况,借鉴压力容器与工业管道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思路,对燃气PE管道安全状况进行了等级评定研究工作。该研究首先分析了城镇燃气PE管道的主要危险因素;然后根据危险因素对管道产生的后果,对管道进行了全面检验,通过全面检验结果,从管材周围环境、材质情况、管道连接、裂纹、腐蚀等方面对管道的安全状况等级进行了评定;最后,将该评定等级结果运用于某市的某段燃气PE管道中,得出了该段管道的安全状况等级为1.8级,较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燃气 聚乙烯管道 安全状况等级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燃气管道超声相控阵检测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施建峰 陶杨吉 +2 位作者 安成名 方海清 郑津洋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62,共9页
我国90%以上新建的城市燃气管道采用聚乙烯管,而聚乙烯管道焊接缺陷是导致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相比目视检测和严密性试验等现有检验方法,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可有效检测接头内部缺陷情况。通过对深圳市10个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的56... 我国90%以上新建的城市燃气管道采用聚乙烯管,而聚乙烯管道焊接缺陷是导致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相比目视检测和严密性试验等现有检验方法,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可有效检测接头内部缺陷情况。通过对深圳市10个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的56个电熔接头和54个热熔接头进行现场不停气检测,详细介绍了聚乙烯燃气管道电熔与热熔接头的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与实施过程。上述工程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的危险缺陷概率为7.1%;热熔接头的缺陷出现概率为18.5%。根据该检测结果,分析缺陷的产生原因,为聚乙烯燃气管道规范施工和现场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 聚乙烯管 超声相控阵检测 缺陷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厚对筒贯入阻力影响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8
作者 马登辉 韩迅 +1 位作者 蔡正银 关云飞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1-65,共5页
筒型基础安装时需要对贯入阻力进行预估,低估贯入阻力会导致基础安装失败。为探究筒型基础在砂土中的贯入阻力,研制了适用于超重力场的大推力贯入加载设备,开展了筒型基础贯入离心模型试验,分析壁厚变化对筒贯入阻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筒型基础安装时需要对贯入阻力进行预估,低估贯入阻力会导致基础安装失败。为探究筒型基础在砂土中的贯入阻力,研制了适用于超重力场的大推力贯入加载设备,开展了筒型基础贯入离心模型试验,分析壁厚变化对筒贯入阻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研发的大推力贯入加载设备能够有效地开展筒贯入试验,筒贯入阻力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表现为非线性增长,增长速率逐渐加快。筒壁厚度变化对贯入阻力影响显著,随着壁厚的增加贯入阻力显著增大。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壁厚7.5 cm的筒贯入阻力与壁厚10 cm的筒逐渐接近,表明壁厚导致的贯入阻力增大现象随着贯入深度增加逐渐减弱。试验结果可为筒型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及筒型基础贯入阻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型基础 离心模型试验 贯入阻力 筒壁厚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对20号钢土壤腐蚀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肖莹 王文想 +6 位作者 林冰 杨光 刘建辉 刘明华 李璐伶 徐涛龙 唐鋆磊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6-104,共9页
目的 研究含氢20号钢在土壤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探讨充氢时间对20号钢表面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的影响,得到含氢20号钢在土壤模拟液中的腐蚀机理。方法 采用腐蚀失重法分析了不同充氢时间下20号钢的腐蚀速率,利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 目的 研究含氢20号钢在土壤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探讨充氢时间对20号钢表面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的影响,得到含氢20号钢在土壤模拟液中的腐蚀机理。方法 采用腐蚀失重法分析了不同充氢时间下20号钢的腐蚀速率,利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不同充氢时间下20号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通过SEM表征得到不同充氢时间下20号钢表面的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同时结合EDS和拉曼光谱分析得到20号钢表面腐蚀产物的组成。结果 随着充氢时间的增加,20号钢腐蚀速率逐渐增大。在充氢初期,20号钢的腐蚀速率显著增大,当充氢时间超过24h,20号钢腐蚀速率趋于稳定,氢含量逐渐达到饱和,样品表面出现大量的黄褐色腐蚀产物和点蚀坑。结论 在充氢初期,氢主要吸附于金属表面夹杂物处,使样品表面Al2O3夹杂物处微裂纹增多。随着样品中氢含量的持续增大,大量的氢吸附溶解于20号钢的晶相和相界处,促进了点蚀的发生和发展。此外,氢促进20号钢表面局部腐蚀产物形貌和组成发生变化,出现了Fe_(2)O_(3)晶型的改变,促进了γ-FeOOH和β-FeOOH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号钢 氢腐蚀 土壤腐蚀 点蚀 腐蚀机理 腐蚀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表面耐蚀硫化物原位制备与在不同含氯介质中腐蚀防护作用研究
10
作者 先科龙 肖莹 +4 位作者 张海龙 林冰 王文想 刘建辉 唐鋆磊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9-91,共13页
目的提升不锈钢在含氯环境中耐局部腐蚀能力,探究硫转化膜制备工艺以及在含氯溶液中的腐蚀防护机理。方法用水热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硫转化膜,通过电化学测试硫转化膜在人工海水中的耐蚀性能,确定具有最佳耐蚀性能的硫转化膜制备工艺... 目的提升不锈钢在含氯环境中耐局部腐蚀能力,探究硫转化膜制备工艺以及在含氯溶液中的腐蚀防护机理。方法用水热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硫转化膜,通过电化学测试硫转化膜在人工海水中的耐蚀性能,确定具有最佳耐蚀性能的硫转化膜制备工艺,在人工海水和油田采出水溶液中通过腐蚀浸泡实验评价硫转化膜在含氯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不锈钢含硫转化膜的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和化学组成,以及浸泡实验后含硫转化膜的不锈钢微观腐蚀形貌、腐蚀产物分布和组成。结果316L不锈钢在70℃硫离子含量为1000 mg/L的溶液中浸泡48 h制备的含硫转化膜的耐蚀性能最优。经过硫化处理的不锈钢相较于未处理样品自腐蚀电位从-0.18V提升到0.08V,点蚀电位从0.41V提升到1.10V,塔菲尔斜率降低,临界点蚀温度显著上升,腐蚀倾向降低。通过SEM观察硫转化膜呈四面体颗粒状附着在不锈钢表面,颗粒分布不具有连续性。通过EDS和XPS分析硫转化膜的主要成分为硫铁化合物(FeS_(2)、FeS、Fe_(2)S_(3))。结论通过水热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具有高耐点蚀性能的硫转化膜,硫转化膜为不连续颗粒附着在不锈钢活性点位,降低了不锈钢的点蚀敏感性,并且硫转化膜会与O2反应逐渐生成铁氧化物,使不锈钢表面的耐均匀腐蚀能力也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转化膜 316L不锈钢 耐蚀性能 含氯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钙铜-联合循环燃烧后CO_(2)捕集技术的工艺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李帆 郑雅文 +3 位作者 何松 杨智 王珺瑶 曾雪兰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CO_(2)减排的重要技术,然而捕集能耗较高是限制CCUS技术大规模推广的重要问题之一。为降低捕集能耗,针对钙铜循环CO_(2)捕集技术中朗肯循环回收高品位余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钙铜-联合循...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CO_(2)减排的重要技术,然而捕集能耗较高是限制CCUS技术大规模推广的重要问题之一。为降低捕集能耗,针对钙铜循环CO_(2)捕集技术中朗肯循环回收高品位余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钙铜-联合循环燃烧后CO_(2)捕集技术。以水泥厂烟气为捕集源,采用Aspen Plus软件搭建模型进行流程模拟,对典型钙循环水泥厂集成系统(系统Ⅰ)、传统钙铜循环水泥厂集成系统(系统Ⅱ)和新型钙铜-联合循环水泥厂集成系统(系统Ⅲ)进行了热力性能与经济成本分析,并研究了部分操作参数对系统Ⅲ热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碳捕集率、针对单位质量CO_(2)时,系统Ⅲ减排CO_(2)的一次能源消耗为-0.87 MJ/kg,系统Ⅲ减排成本为265.8 CNY/t;与系统Ⅰ和系统Ⅱ相比,系统Ⅲ减排单位质量CO_(2)的一次能源消耗分别减少了2.91 MJ/kg和2.00 MJ/kg,减排成本分别降低了42.67%和41.41%;在一定条件下,降低CO_(2)捕集率、提升煅烧器温度或提升空气反应器温度,均可降低系统Ⅲ减排能耗;当空气反应器温度为950℃时,压力为1.5 MPa可使系统Ⅲ达到最低能耗(-0.87 M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钙铜-联合循环 集成系统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能碳捕集技术负排放潜力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
12
作者 许楚婉 何松 +5 位作者 罗津 郑雅文 陈颖 曾雪兰 田志鹏 王珺瑶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80-4090,共11页
基于生物质转化技术类型,系统梳理了生物质物质能碳捕集(BECCS)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框架,理清了BECCS生命周期评价关键过程,并对不同BECCS技术方案的负排放潜力和环境影响进行研究综述.结果表明,基于生物质直燃... 基于生物质转化技术类型,系统梳理了生物质物质能碳捕集(BECCS)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框架,理清了BECCS生命周期评价关键过程,并对不同BECCS技术方案的负排放潜力和环境影响进行研究综述.结果表明,基于生物质直燃和气化发电以及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的BECCS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负排放潜力,然而由于技术类型、技术参数以及假设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既有研究中同一类型技术方案的负排放潜力具有较大的分布区间.此外,虽然BECCS技术的水耗、能耗等环境影响已受到关注,但对于BECCS的综合环境影响仍未形成共性结论.目前,针对BECCS的负排放潜力及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标准化的评价框架及全链条可靠数据的支撑,针对不同的BECCS技术方案尚未形成一致性的评价结论,亟需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支撑碳中和路径的宏观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碳捕集 负排放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长受限空间内燃气燃爆灾害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友平 帅健 +3 位作者 王旭 张圣柱 王如君 多英全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6-1376,共11页
为研究狭长受限空间内燃气燃爆灾害的演化规律,采用三维仿真软件FLACS分别建立全密闭和半密闭两种受限空间模型,对比研究了两种模型的火焰传播形态,并分析了两种模型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燃爆灾害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燃爆火焰形态... 为研究狭长受限空间内燃气燃爆灾害的演化规律,采用三维仿真软件FLACS分别建立全密闭和半密闭两种受限空间模型,对比研究了两种模型的火焰传播形态,并分析了两种模型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燃爆灾害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燃爆火焰形态显著不同;对于全密闭空间,长宽比的增大会促进火焰传播同时增大爆炸压力值的波动性,稍高于化学当量比的甲烷浓度产生的爆炸压力最大,并且富燃爆炸比贫燃爆炸的压力要高;对于半密闭空间,气云体积的增大加大了火焰传播距离的同时也提高了开口端的火焰速度,障碍物数量的增多使爆炸火焰呈现先促进后削弱的现象,并加大了最大爆炸压力和燃爆速度的变化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长受限空间 FLACS 燃气 火焰传播 燃爆灾害 爆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燃气管网施工事故风险耦合机理及关键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逸林 郑小强 +2 位作者 刘丹秀 贺艳艳 李洪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2,共8页
为研究我国城镇燃气管网施工事故风险耦合机理及关键因素,将风险因素划分为人、机、环、管4类,风险耦合界定为单、双、多因素,进而基于2016—2022年间我国国内158起城镇燃气管网施工事故调查报告,采用N-K模型测度风险耦合水平,运用SNA... 为研究我国城镇燃气管网施工事故风险耦合机理及关键因素,将风险因素划分为人、机、环、管4类,风险耦合界定为单、双、多因素,进而基于2016—2022年间我国国内158起城镇燃气管网施工事故调查报告,采用N-K模型测度风险耦合水平,运用SNA方法辨识关键风险因素与风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事故发生概率取决于风险耦合水平,耦合水平与参与因素的数量成正比;4类因素耦合水平较高,人员风险对耦合影响较大;得到关键因素与关键关系,并根据关键因素和关键关系提出风险防控对策。研究结果可为保障城镇燃气管网施工安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网 风险耦合 关键因素 N-K模型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煤层气藏有限导流多翼压裂直井试井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文龙 余辉 +1 位作者 郭佳 石美雪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110,I0007,共10页
煤层气藏储层中孔隙裂缝分布杂乱、无序,传统欧几里得空间试井模型无法对其进行描述。考虑储层应力敏感性,建立分形煤层气藏有限导流多翼压裂直井试井模型。利用数值离散和叠加原理等方法求解模型,得到井底压力解;绘制井底压力动态曲线... 煤层气藏储层中孔隙裂缝分布杂乱、无序,传统欧几里得空间试井模型无法对其进行描述。考虑储层应力敏感性,建立分形煤层气藏有限导流多翼压裂直井试井模型。利用数值离散和叠加原理等方法求解模型,得到井底压力解;绘制井底压力动态曲线并划分流动阶段,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分形特征的压力图版与传统图版存在一定差异;质量分形维数和反常扩散指数对压力动态曲线影响较大,人工裂缝条数、长度、角度和导流能力主要影响中期曲线,应力敏感因子主要影响后期曲线。该结果更好地反映多翼压裂直井的煤层气流动特征,为研究分形煤层气藏提供一种参数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煤层气 多翼压裂直井 应力敏感性 有限导流 试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热水器热水零等待的理论计算和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威 范峻铭 乔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8-714,共7页
建立了燃气热水器启动后,距离燃气热水器较远的用水端水温变化对时间的函数关系式;通过传热模型的建立,绘制了浴室出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计算了热水管加装保温层后,出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分析了热水泵智能循环系统对于节... 建立了燃气热水器启动后,距离燃气热水器较远的用水端水温变化对时间的函数关系式;通过传热模型的建立,绘制了浴室出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计算了热水管加装保温层后,出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分析了热水泵智能循环系统对于节水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缩短热水等待时间的的几个实用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热水器 出水温度变化 函数关系 热水零等待 节水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管廊中掺氢天然气泄漏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成龙 李俊磊 +3 位作者 张永海 李璐玲 段鹏飞 魏进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为了解掺氢等多因素耦合对管道输送中掺氢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针对3种常见燃气输送场景中的地下综合管廊,从其受限空间易导致燃气云积聚爆燃的特性出发,考虑不同泄漏方向、掺氢比、管道压力等影响因素,使用Fluent软件对综合管廊内可能... 为了解掺氢等多因素耦合对管道输送中掺氢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针对3种常见燃气输送场景中的地下综合管廊,从其受限空间易导致燃气云积聚爆燃的特性出发,考虑不同泄漏方向、掺氢比、管道压力等影响因素,使用Fluent软件对综合管廊内可能出现的泄漏场景进行模拟,研究了其内部燃气的分布特性,并对报警探针位置及其间距设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泄漏口朝向会严重影响贴壁燃气分布,二次流近壁区的燃气积聚更加明显,在侧壁距顶部30 cm处安装探针能有效降低报警延迟;当掺氢体积分数为20%时,泄漏速度提高了9.03%,导致泄漏口近端的燃气积聚加剧而泄漏口远端的风险略微增加;燃气泄漏5 s时的爆炸浓度(燃气摩尔分数大于4%)区间距离为1.54 m,添加10%、20%的氢气可使该距离分别增加16.2%(1.79 m)、36.4%(2.10 m);当管道压力增加至0.8、1.2、1.6 MPa时,达到报警浓度的时间分别缩短了18.9%、28.3%、32.1%。研究可为综合管廊内掺氢天然气的输运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氢能安全 掺氢燃气 泄漏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输送管道腐蚀行为和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振博 韩忠智 +4 位作者 林冰 肖莹 王莹莹 聂臻 唐鋆磊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9-30,共12页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在CCUS技术中,二氧化碳运输起着关键作用。超临界CO_(2)输送以其实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而得到快速发展,成为CCUS技术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超临界CO_(2)管输环境是含有多...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在CCUS技术中,二氧化碳运输起着关键作用。超临界CO_(2)输送以其实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而得到快速发展,成为CCUS技术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超临界CO_(2)管输环境是含有多种气态杂质的高压二氧化碳腐蚀环境,对输送管道腐蚀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综述了超临界CO_(2)输送管道的腐蚀现状和腐蚀机理,重点探讨了杂质气体O_(2)、SO_(2)、H_(2)S和NO_(2)对超临界CO_(2)输送管道腐蚀的影响,各杂质气体相互作用的腐蚀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还探讨了超临界CO_(2)输送工艺参数,包括流速、含水量、温度和压力对管道腐蚀行为的影响以及其腐蚀机理。目前,超临界CO_(2)管输的临界含水量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实际工况下的临界含水量需要结合温度和压力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管道 腐蚀 杂质气体 输送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型储氢气瓶塑料内胆氢渗透特性及失效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皛 乔亮 +2 位作者 范峻铭 闻炯明 张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8,共17页
综述了材料微观结构和外部环境对Ⅳ型气瓶塑料内胆氢渗透特性的影响,归纳总结了聚合物内胆的氢渗透机理;详细分析了内胆屈曲塌陷和屈服起泡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关键词 型车载储氢气瓶 塑料内胆 氢渗透 影响因素 失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的RAM分析及可用度优化
20
作者 周文安 王海清 +1 位作者 陈桂海 韩思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09,共8页
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是液化天然气LNG应急调峰站的关键核心系统,系统中出现设备故障会导致天然气供应中断,将造成显著社会影响与生产损失。为了评估SCV系统的生产性能及提高运行稳定性,提出并建立SCV-RAM分析模型,应用蒙特卡洛模拟仿... 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是液化天然气LNG应急调峰站的关键核心系统,系统中出现设备故障会导致天然气供应中断,将造成显著社会影响与生产损失。为了评估SCV系统的生产性能及提高运行稳定性,提出并建立SCV-RAM分析模型,应用蒙特卡洛模拟仿真定量辨识SCV的瓶颈单元设备并针对性设计改进方案。结果表明,SCV系统易发生故障的单元按贡献度依次分别是:助燃空气单元、循环冷却水单元,其中导致系统不可用度增大的具体关键设备为水泵、电机以及鼓风机。据此对关键设备的预防性维修间隔进行优化,SCV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统计可用度从90.17%提高到94.93%,总停机时间减少了3478h。分析结果有助于优化SCV系统的维修资源分配,为实现SCV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 可靠性、可用性和维护性分析(RAM分析) 关键设备 可用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