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立体观测网的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6
1
作者
沈少青
洪宇
+1 位作者
郑志文
罗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100,共5页
海洋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集成多种监测手段、融合多类海洋信息、支撑多项管理业务的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本文以深圳市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例,探讨了平台建设的背景意义、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建设成果和应用情况,...
海洋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集成多种监测手段、融合多类海洋信息、支撑多项管理业务的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本文以深圳市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例,探讨了平台建设的背景意义、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建设成果和应用情况,这对未来国内其他城市乃至全国层面建设类似综合型的海洋管理信息平台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综合管理
海洋管理信息系统
海洋观测网
海洋信息数据库
海陆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9
2
作者
周凯
章洁香
+3 位作者
张瑜斌
卢东伟
丁玉静
孙省利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71,共7页
自2008年2月至2008年11月在深圳湾布设了10个站位,对该海域进行了每季一次共4个航次的浮游细菌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C)变化范围为(0.82—36.42)×10 2μg·mL 1,总均值为9.97×10 2μg·mL 1。...
自2008年2月至2008年11月在深圳湾布设了10个站位,对该海域进行了每季一次共4个航次的浮游细菌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C)变化范围为(0.82—36.42)×10 2μg·mL 1,总均值为9.97×10 2μg·mL 1。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C)季节变化不同于其他一些海湾,表现为春季(19.80×10 2μg·mL 1)>冬季(7.00×10 2μg·mL 1)>夏季(3.77×10 2μg·mL 1)>秋季(3.60×10 2μg·mL 1)的模式。在平面分布上,浮游细菌生物量(C)表现为由湾内向湾外、由近岸向离岸递减的基本格局,越靠近河口或港口,细菌生物量越高,离河口或港口越远,细菌生物量越少。浮游细菌生物量(C)与磷酸盐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总氮、总有机碳和化学耗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显示陆源有机物输入与浮游细菌生物量分布格局密切相关。深圳湾水体细菌数量变化范围为(0.41—18.2)×106个·mL 1,周年平均值为5.21×106个·mL 1,表明深圳湾海域富营养化严重,其富营养化程度从湾内向湾外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湾
浮游细菌
生物量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圳东部近岸海域溶解氧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10
3
作者
庄晓珊
桓清柳
+3 位作者
彭莹
王节亮
庞仁松
周凯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5,共8页
根据2012—2016年的9个浮标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东部近岸海域溶解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溶解氧浓度含量在2.15~14.86mg·L^(-1)之间,平均值为7.31mg·L^(-1),大鹏湾海域...
根据2012—2016年的9个浮标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东部近岸海域溶解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溶解氧浓度含量在2.15~14.86mg·L^(-1)之间,平均值为7.31mg·L^(-1),大鹏湾海域整体表层溶解氧浓度范围为1.43~15.61mg·L^(-1),平均值为7.13mg·L^(-1);在时间分布上,深圳东部海域溶解氧含量呈现白天高于夜间,春、夏、秋季低,冬季高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深圳东部海域溶解氧含量呈现出夏秋季大亚湾高于大鹏湾,春冬季大亚湾和大鹏湾相差不大的特点。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海区溶解氧含量与温度、盐度、浊度及叶绿素a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且相关关系呈现出随季节变化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近岸海域
在线监测
溶解氧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虚拟地球系统的多尺度影像瓦片数据实时创建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洪宇
刘金
+2 位作者
康林冲
姜晓轶
孔祥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3-77,共5页
针对传统虚拟地球系统对多分辨率影像预先切片构建瓦片金字塔,导致的数据通用性差、数据更新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创建多尺度影像瓦片数据的改进技术。设计并构建多尺度影像金字塔模型,对影像进行逻辑上的裁剪和接边处理,并将多...
针对传统虚拟地球系统对多分辨率影像预先切片构建瓦片金字塔,导致的数据通用性差、数据更新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创建多尺度影像瓦片数据的改进技术。设计并构建多尺度影像金字塔模型,对影像进行逻辑上的裁剪和接边处理,并将多尺度影像金字塔工程发布为数据服务,基于多核处理器设计影像切片并行算法实现用户实时响应请求。采用World Wind虚拟地球系统选择广东及海南区域的多源影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技术能够方便地管理影像数据,满足虚拟地球系统的并发访问需求,并能极大地提高数据更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地球系统
多尺度影像
瓦片金字塔
实时创建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的污染状况
被引量:
1
5
作者
冷科明
吴霓
+2 位作者
杜克梅
吴峰
江天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为了弄清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污染状况,为监管海产品安全提供参考,本实验运用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对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该海域的17个采样点采集的19个贝类品种共181份样品进行麻痹性贝毒测定...
为了弄清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污染状况,为监管海产品安全提供参考,本实验运用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对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该海域的17个采样点采集的19个贝类品种共181份样品进行麻痹性贝毒测定.结果显示,珠江口海域贝类的PSP阳性检出率为20.4%,无超标,其中2009春季采自澳头和霞涌的华贵栉孔扇贝的检出值最高,为215 Mu/100 g软组织.PSP检出率呈明显季节特征,冬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季最低.PSP的地理分布范围较广,珠江口、大鹏湾和大亚湾均有检出.主要染毒贝类为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和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海域
麻痹性贝毒
小白鼠生物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西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冷科明
吴霓
+2 位作者
杜克梅
邓国群
江天久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8-563,共6页
为了弄清广东西部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主要成分,该文于2005年—2006年间在粤西近岸重点养殖区采集主要经济贝类,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进行了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染毒的贝类样...
为了弄清广东西部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主要成分,该文于2005年—2006年间在粤西近岸重点养殖区采集主要经济贝类,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进行了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染毒的贝类样品中共检出PSP的11种成分,主要成分为STX和C1,检出率分别为77.78%和66.67%,且STX的含量较高。其次为GTX4和dcGTX2-3,检出率均为55.56%,其含量普遍较低。总体上,麻痹性贝毒成分在粤西海域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季节性和贝类种间差异。地域上,PSP主要分布在北津港、海陵湾和流沙湾;季节上毒素含量在春季末达到高峰;托氏毛蚶(Scapharca troscheli)对PSP的积累能力较强,相比于其它贝类,其体内PSP含量最高,达2.85 nmol/g,毒性达55.99μgSTX/100g。该研究结果可为广东沿海赤潮生物毒素的监测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贝类
高效液相色谱
粤西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立体观测网的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6
1
作者
沈少青
洪宇
郑志文
罗平
机构
国土
资源
部城市土地
资源
监测
与仿真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
数字城市工程研究
中心
深圳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100,共5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城市土地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文摘
海洋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集成多种监测手段、融合多类海洋信息、支撑多项管理业务的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本文以深圳市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例,探讨了平台建设的背景意义、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建设成果和应用情况,这对未来国内其他城市乃至全国层面建设类似综合型的海洋管理信息平台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海洋综合管理
海洋管理信息系统
海洋观测网
海洋信息数据库
海陆一体化
分类号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9
2
作者
周凯
章洁香
张瑜斌
卢东伟
丁玉静
孙省利
机构
深圳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
广东
海洋
大学
海洋
资源
与
环境
监测
中心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71,共7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0905005-05
201105008-E)
文摘
自2008年2月至2008年11月在深圳湾布设了10个站位,对该海域进行了每季一次共4个航次的浮游细菌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C)变化范围为(0.82—36.42)×10 2μg·mL 1,总均值为9.97×10 2μg·mL 1。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C)季节变化不同于其他一些海湾,表现为春季(19.80×10 2μg·mL 1)>冬季(7.00×10 2μg·mL 1)>夏季(3.77×10 2μg·mL 1)>秋季(3.60×10 2μg·mL 1)的模式。在平面分布上,浮游细菌生物量(C)表现为由湾内向湾外、由近岸向离岸递减的基本格局,越靠近河口或港口,细菌生物量越高,离河口或港口越远,细菌生物量越少。浮游细菌生物量(C)与磷酸盐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总氮、总有机碳和化学耗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显示陆源有机物输入与浮游细菌生物量分布格局密切相关。深圳湾水体细菌数量变化范围为(0.41—18.2)×106个·mL 1,周年平均值为5.21×106个·mL 1,表明深圳湾海域富营养化严重,其富营养化程度从湾内向湾外递减。
关键词
深圳湾
浮游细菌
生物量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Keywords
Shenzhen Bay
bacterioplankton
biomas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P717.0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圳东部近岸海域溶解氧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10
3
作者
庄晓珊
桓清柳
彭莹
王节亮
庞仁松
周凯
机构
深圳市
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拉华大学
深圳
绿微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5,共8页
基金
深圳市海洋局资助项目(301200800174-01)~~
文摘
根据2012—2016年的9个浮标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东部近岸海域溶解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溶解氧浓度含量在2.15~14.86mg·L^(-1)之间,平均值为7.31mg·L^(-1),大鹏湾海域整体表层溶解氧浓度范围为1.43~15.61mg·L^(-1),平均值为7.13mg·L^(-1);在时间分布上,深圳东部海域溶解氧含量呈现白天高于夜间,春、夏、秋季低,冬季高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深圳东部海域溶解氧含量呈现出夏秋季大亚湾高于大鹏湾,春冬季大亚湾和大鹏湾相差不大的特点。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海区溶解氧含量与温度、盐度、浊度及叶绿素a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且相关关系呈现出随季节变化的差异性。
关键词
深圳
近岸海域
在线监测
溶解氧
分布特征
Keywords
Shenzhen
nearshore
online monitoring
dissolved oxygen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分类号
P734.22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P76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虚拟地球系统的多尺度影像瓦片数据实时创建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洪宇
刘金
康林冲
姜晓轶
孔祥勤
机构
深圳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
国家
海洋
信息
中心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3-77,共5页
文摘
针对传统虚拟地球系统对多分辨率影像预先切片构建瓦片金字塔,导致的数据通用性差、数据更新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创建多尺度影像瓦片数据的改进技术。设计并构建多尺度影像金字塔模型,对影像进行逻辑上的裁剪和接边处理,并将多尺度影像金字塔工程发布为数据服务,基于多核处理器设计影像切片并行算法实现用户实时响应请求。采用World Wind虚拟地球系统选择广东及海南区域的多源影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技术能够方便地管理影像数据,满足虚拟地球系统的并发访问需求,并能极大地提高数据更新效率。
关键词
虚拟地球系统
多尺度影像
瓦片金字塔
实时创建
并行计算
Keywords
virtual globes
multi-scale image
tile pyramid
real-time creating
parallel computing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TP75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的污染状况
被引量:
1
5
作者
冷科明
吴霓
杜克梅
吴峰
江天久
机构
深圳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
暨南大学赤潮与
海洋
生物学研究
中心
广东省高校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0CB428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91)
+1 种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专项(201305003-2,201305010-4)
深圳市发展计划项目(301201003107)
文摘
为了弄清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污染状况,为监管海产品安全提供参考,本实验运用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对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该海域的17个采样点采集的19个贝类品种共181份样品进行麻痹性贝毒测定.结果显示,珠江口海域贝类的PSP阳性检出率为20.4%,无超标,其中2009春季采自澳头和霞涌的华贵栉孔扇贝的检出值最高,为215 Mu/100 g软组织.PSP检出率呈明显季节特征,冬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季最低.PSP的地理分布范围较广,珠江口、大鹏湾和大亚湾均有检出.主要染毒贝类为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和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关键词
珠江口海域
麻痹性贝毒
小白鼠生物测定法
Keywords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nearby water
bioassay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mouse
分类号
R996.3 [医药卫生—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西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冷科明
吴霓
杜克梅
邓国群
江天久
机构
深圳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
暨南大学赤潮与
海洋
生物学研究
中心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8-563,共6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0CB428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91)
+2 种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专项(201305003-2
201305010-4)
深圳市发展计划项目(301201003107)
文摘
为了弄清广东西部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主要成分,该文于2005年—2006年间在粤西近岸重点养殖区采集主要经济贝类,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进行了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染毒的贝类样品中共检出PSP的11种成分,主要成分为STX和C1,检出率分别为77.78%和66.67%,且STX的含量较高。其次为GTX4和dcGTX2-3,检出率均为55.56%,其含量普遍较低。总体上,麻痹性贝毒成分在粤西海域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季节性和贝类种间差异。地域上,PSP主要分布在北津港、海陵湾和流沙湾;季节上毒素含量在春季末达到高峰;托氏毛蚶(Scapharca troscheli)对PSP的积累能力较强,相比于其它贝类,其体内PSP含量最高,达2.85 nmol/g,毒性达55.99μgSTX/100g。该研究结果可为广东沿海赤潮生物毒素的监测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贝类
高效液相色谱
粤西海域
Keywords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shellfish
HPLC
the west coa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分类号
S97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立体观测网的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沈少青
洪宇
郑志文
罗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周凯
章洁香
张瑜斌
卢东伟
丁玉静
孙省利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深圳东部近岸海域溶解氧的时空分布特征
庄晓珊
桓清柳
彭莹
王节亮
庞仁松
周凯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面向虚拟地球系统的多尺度影像瓦片数据实时创建技术
洪宇
刘金
康林冲
姜晓轶
孔祥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的污染状况
冷科明
吴霓
杜克梅
吴峰
江天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粤西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特征分析
冷科明
吴霓
杜克梅
邓国群
江天久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