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忠华 廖进民 +4 位作者 刘桂淑 张振伟 林冷 刘畅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为带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的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 ,观测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及其与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 :尺神经手背支的血供近侧端来自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 ,起始处外径为 ( 0 .9± 0 .3 ... 目的 :为带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的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 ,观测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及其与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 :尺神经手背支的血供近侧端来自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 ,起始处外径为 ( 0 .9± 0 .3 )mm ;远端为第 4或第 3掌背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 ( 0 .6± 0 .2 )mm和 ( 0 .7± 0 .2 )mm。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和神经旁相互吻合成纵行血管网 ,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构成丰富的皮下筋膜血管网。结论 :以尺神经手背支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形成手背尺侧筋膜皮瓣 ,可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 皮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背腱膜的功能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振伟 廖坚文 +7 位作者 廖进民 古纪欢 张家俊 林冷 周可 陈泽华 卓浩 庄加川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 3 0只成人手标本上 ,通过模拟手术 ,对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 :指背腱膜的构成复杂 ,其中的外侧腱束、外侧束、外侧腱和中央束在手指畸形的发生中有着... 目的 :进一步探讨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 3 0只成人手标本上 ,通过模拟手术 ,对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 :指背腱膜的构成复杂 ,其中的外侧腱束、外侧束、外侧腱和中央束在手指畸形的发生中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外侧腱束主要形成伸近节指间关节的功能解剖机制 ;其与外侧束形成的密切纤维联系而具有协同外侧腱的功能 ;该腱束与屈肌腱鞘有联系又使其具有平衡屈肌和伸肌肌力的作用。中央束在指背腱膜的整体协调、畸形的发生及矫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功能。结论 :通过对指背腱膜的解剖研究 ,可用以解释因指屈、伸肌腱平衡被破坏后所形成的畸形 ,并可进一步探讨畸形的发生机理和解决这些畸形的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腱膜 应用解剖 临床意义 手指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3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被引量:7
3
作者 廖坚文 张振伟 +3 位作者 陈泽华 庄加川 詹伟鹏 殷明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报道应用第3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2例拇指指端缺损病例,采用第3掌背动脉岛状皮瓣,经指蹼皮下隧道逆行移位至手掌侧远端,屈曲拇指贴紧手掌固定,皮瓣带蒂修复创面,2~3周后断蒂.结果:22... 目的:报道应用第3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2例拇指指端缺损病例,采用第3掌背动脉岛状皮瓣,经指蹼皮下隧道逆行移位至手掌侧远端,屈曲拇指贴紧手掌固定,皮瓣带蒂修复创面,2~3周后断蒂.结果:2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个月,感觉恢复S315例、S47例,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第3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掌背动脉 拇指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廖坚文 张振伟 +3 位作者 李春华 陈泽华 庄加川 詹伟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41-542,共2页
目的 :应用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腹、指背、指端侧方皮肤缺损。方法 :根据创面部位、大小、形状设计皮瓣 :切取部位在手指近节中、远段及近侧指间关节背侧方 ;轴心线为指蹼远侧缘与手指近、远节指屈纹顶点连线 ;旋转轴点位于... 目的 :应用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腹、指背、指端侧方皮肤缺损。方法 :根据创面部位、大小、形状设计皮瓣 :切取部位在手指近节中、远段及近侧指间关节背侧方 ;轴心线为指蹼远侧缘与手指近、远节指屈纹顶点连线 ;旋转轴点位于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方。应用该术式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2 1例 2 3指。皮瓣面积1 5cm× 1 9cm~ 2 0cm× 2 5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3~ 2 4个月 ,外观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 ;指端饱满 ,色泽正常 ;指腹感觉恢复良好 ,静止两点辨别觉 4 1~ 6 6mm ,功能满意。结论 :该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 ,不损伤手指主要血管、神经 ,效果满意 ,适用于手指末节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皮神经筋膜皮瓣 皮肤缺损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背神经移位与肱二头肌肌支吻接重建屈肘功能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振伟 廖坚文 +7 位作者 卓浩 古纪欢 林冷 周可 陈泽华 庄加川 张家俊 詹伟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3-585,共3页
目的 :为胸背神经移位与肱二头肌肌支吻接重建屈肘功能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取 15具 ( 3 0侧 )成人尸体 ,对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和胸背神经及其伴行动脉进行解剖 ,观测其走行、可应用长度、横径及分支情况 ,并取神经标本经石蜡... 目的 :为胸背神经移位与肱二头肌肌支吻接重建屈肘功能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取 15具 ( 3 0侧 )成人尸体 ,对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和胸背神经及其伴行动脉进行解剖 ,观测其走行、可应用长度、横径及分支情况 ,并取神经标本经石蜡切片、HE染色 ,对有髓神经纤维进行计数。在 2具 ( 4侧 )新鲜尸体上模拟设计手术入路。结果 :( 1)定上肢外展 60°时胸锁关节与喙突间连线中外 1/3交界处锁骨下缘为测量点。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发出点距测量点距离平均为 13 .1cm ,强行分离长度平均为 5 .0cm。胸背神经 1~ 3肌支距测量点平均距离分别为 :9.2、11.1、12 .3cm。 ( 2 )肱二头肌肌支发出点与胸背神经各肌支发出点的横径、束数和有髓纤维数等数值相仿。 ( 3 )在新鲜尸体上设计上肢外展 60°锁骨中点下缘至上臂上段内侧正中切口与背阔肌前缘斜行切口 ,操作简易 ,创伤较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功能恢复 神经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急诊输液护理信息系统对输液单处置时间对比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余秀颜 刘平 +2 位作者 窦宇红 许美芳 蔡凌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处理门、急诊输液注射单的最佳操作方法。方法随机抽取40份输液单,将有1组液体的输液注射单设为A组,2组液体的设为B组,各20张。应用门、急诊输液护理信息系统(实验法)、传统手工记录(对照法1)、医嘱录入系统(对照法2)方法进行... 目的探讨处理门、急诊输液注射单的最佳操作方法。方法随机抽取40份输液单,将有1组液体的输液注射单设为A组,2组液体的设为B组,各20张。应用门、急诊输液护理信息系统(实验法)、传统手工记录(对照法1)、医嘱录入系统(对照法2)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实验法、对照法1、对照法2所用时间(s)A组分别是19.05±1.81、43.42±7.14、28.45±3.16;B组分别是27.98±3.78、70.56±6.98、39.96±3.75。对照法1、对照法2A组、B组分别与实验法A组、B组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门、急诊输液护理信息系统操作快捷,大大加快了门、急诊输液护理操作时速,同时该系统使用简单、记录准确、实用性强,既减轻了护士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急诊 输液单 护理信息系统 时间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组织移植一期修复复杂指背腱膜损伤 被引量:1
7
作者 廖坚文 张振伟 +4 位作者 庄加川 张家俊 蔡凌 李征 余少校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报道应用复合组织移植一期修复复杂指背腱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掌背动脉为蒂带肌腱手背逆行岛状皮瓣、足背动脉为蒂带趾长伸肌腱复合组织皮瓣及肌腱移植锁骨下带蒂皮瓣3种方法修复,为36例合并皮肤缺损的复杂指背腱膜损伤进... 目的:报道应用复合组织移植一期修复复杂指背腱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掌背动脉为蒂带肌腱手背逆行岛状皮瓣、足背动脉为蒂带趾长伸肌腱复合组织皮瓣及肌腱移植锁骨下带蒂皮瓣3种方法修复,为36例合并皮肤缺损的复杂指背腱膜损伤进行急诊修复。结果:36例全部成活,随访1 ̄5年,按TA M功能评定法:优11例、良20例、差5例,优良率86.1%。结论:(1)对合并皮肤缺损的复杂指背腱膜损伤根据伤情,较大面积的手背手指皮肤肌腱缺损,以足背动脉为蒂带趾长伸肌腱复合组织皮瓣修复;(2)手指近节皮肤肌腱缺损,以掌背动脉为蒂带肌腱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手指中远节皮肤肌腱缺损,以肌腱移植锁骨下带蒂皮瓣修复,可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腱膜 腱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