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排水管网数字孪生实现关键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容 杨宗国 +3 位作者 陈正 黄贵 林国兵 卢仕强 《水利信息化》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为解决排水管网动态化、精细化管理难题,以及涉及地面坍塌、水污染等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借鉴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经验,以排水管网为研究对象,分析深圳市管网及信息化建设现状,按照“厂—网—河”流域一体化思维重点,从数据底板建设、模... 为解决排水管网动态化、精细化管理难题,以及涉及地面坍塌、水污染等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借鉴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经验,以排水管网为研究对象,分析深圳市管网及信息化建设现状,按照“厂—网—河”流域一体化思维重点,从数据底板建设、模型平台建设及业务场景应用3个方面,阐述排水管网数字孪生的具体实现:建立由管网基础、地理空间、监测、业务管理、跨行业共享等数据组成的持续动态更新的孪生数据底板;通过水文水力学模型分析搭建管网静态和动态模型,支撑排水管网评估分析、运行监测预警、雨污系统调度等;建立体现“四预”功能的排水管网数字孪生业务应用。排水管网数字孪生建设可补充智慧城市地下数据资源,实现问题管网诊断、管网规划设计、水污染治理、洪涝预警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排水管网 水环境治理 流域一体化 关键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施工对地下隧洞安全影响的Plaxis 2D有限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罗伟争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目前,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过程中常常遇到对地下隧洞存在空间位置相邻或者交叉的情况,对于如地铁隧洞、综合管廊等重要地下隧洞河道工程,对其进行安全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了水利工程以及岩土工程中常用的的Plaxis 2D有限元软件... 目前,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过程中常常遇到对地下隧洞存在空间位置相邻或者交叉的情况,对于如地铁隧洞、综合管廊等重要地下隧洞河道工程,对其进行安全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了水利工程以及岩土工程中常用的的Plaxis 2D有限元软件进行模型建立、数值模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影响要素等进行建模分析及研究。其中重点对河道工程对地下隧洞的位移及应力等方面进行细致详细的分析,得出Plaxis 2D有限元工具对地下隧洞安全影响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隧洞 安全影响 PLAXIS 2D有限元 位移和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水库大坝渗漏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胡雍 吴奇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3年第12期117-122,共6页
渗漏隐患作为大坝隐患中最为常见的病害类型,但其成因复杂、多变,常见的单一物探方法难以准确的查明其渗漏通道及成因。以深圳某水库大坝渗漏为例,通过联合高密度电法、充电法、探地雷达法等多种物探方法并辅以钻孔验证、示踪剂追踪,并... 渗漏隐患作为大坝隐患中最为常见的病害类型,但其成因复杂、多变,常见的单一物探方法难以准确的查明其渗漏通道及成因。以深圳某水库大坝渗漏为例,通过联合高密度电法、充电法、探地雷达法等多种物探方法并辅以钻孔验证、示踪剂追踪,并搜集了建坝资料、大坝安全鉴定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后,快速、准确地查明了大坝的渗漏通道并进行了成因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同类大坝渗漏问题特别是土坝渗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坝 综合物探方法 高密度电法 充电法 探地雷达法 大坝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加筋挡土高墙结构安全探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武 《水利技术监督》 2019年第1期232-234,共3页
生态加筋挡土墙运用过程之中,常见高度多为5m以下,但现实工程运用过程之中常常需要面对高差较大的挡土地形选用。对高于5m的生态加筋挡土墙运用是否能妥善布置格栅结构,以满足挡土墙结构安全的要求,是需要进一步进行探析其适用性的。因... 生态加筋挡土墙运用过程之中,常见高度多为5m以下,但现实工程运用过程之中常常需要面对高差较大的挡土地形选用。对高于5m的生态加筋挡土墙运用是否能妥善布置格栅结构,以满足挡土墙结构安全的要求,是需要进一步进行探析其适用性的。因此,提出在优化挡土高墙格栅布置下,利用对应的规范算法,采用较吻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计算模型,分析挡土墙的结构安全,以此得出其结构安全性及适用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墙 土压力 结构稳定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工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结构安全检测与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伟争 《水利技术监督》 2019年第6期4-6,37,共4页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水工挡土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型式的结构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对于常见的浆砌石、素混凝土的水工挡土墙安全检测与评估方法研究较多,但对于水工钢筋混凝土型式的挡土墙研究并不多。因此,如何有针对性、有效地对水工钢筋...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水工挡土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型式的结构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对于常见的浆砌石、素混凝土的水工挡土墙安全检测与评估方法研究较多,但对于水工钢筋混凝土型式的挡土墙研究并不多。因此,如何有针对性、有效地对水工钢筋混凝土型式挡土墙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测评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前人的工程实际和工程经验,结合相关规范、导则,对现状水工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开展调查研究,寻求影响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安全性的病害特征,针对各项病害特征进行单项和综合评估,最终判定挡土墙的安全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质量检测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InSAR技术的广东省地表变形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明洲 龚春龙 熊寻安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11期9-12,共4页
文章采用2018—2020年的805景哨兵1号卫星雷达影像,利用融合永久散射体和同分布散射体的多时相InSAR分析技术(MT-InSAR),获取了广东省地表约1.35亿个监测点的变形速率和变形序列。分析表明,广东省地表整体稳定,沉降速率基本在2 mm/年以... 文章采用2018—2020年的805景哨兵1号卫星雷达影像,利用融合永久散射体和同分布散射体的多时相InSAR分析技术(MT-InSAR),获取了广东省地表约1.35亿个监测点的变形速率和变形序列。分析表明,广东省地表整体稳定,沉降速率基本在2 mm/年以下;变形区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练江平原软土区及人类工程活动较为密集的区域;珠江市金湾区和斗门区沉降严重区域速率可达-60~-30 mm/年;汕头市司马浦镇及练江区域监测点沉降速率可达-30~-20 mm/年;普宁市地表在2019年1月后出现抬升,累计变形量为79.3 mm;深圳市某高层建筑物基坑周边累计变形量达-75.4 mm。影响地面变形的主要因素包括软土地质环境,以及地下水抽取、建筑物荷载、基坑开挖等人类工程活动,文章研究成果可为地面沉降调查和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变形监测 多时相InSAR分析技术 哨兵1号卫星雷达 Rapid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城市排水暗涵检测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雍 《陕西水利》 2023年第12期92-95,共4页
城市排水暗涵因其建成时间长,地理位置不明确,隐患隐蔽性强、危害大,导致日常运维困难。传统测量、检测手段受暗涵涵内条件影响,局限性大,短时间内无法准确获取暗涵的空间信息。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深圳市某暗涵检测评估中的应用为例,... 城市排水暗涵因其建成时间长,地理位置不明确,隐患隐蔽性强、危害大,导致日常运维困难。传统测量、检测手段受暗涵涵内条件影响,局限性大,短时间内无法准确获取暗涵的空间信息。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深圳市某暗涵检测评估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作业流程、内业处理流程、成果展现形式,证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暗涵的三维空间信息及隐患信息,总结该技术在暗涵检测评估中的优缺点,可为暗涵的检测评估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排水暗涵 安全隐患 检测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务通系统在“河长制”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陶韬 曾庆彬 黄容 《人民珠江》 2020年第8期139-145,共7页
河务通系统是在河长制工作实践中充分结合深圳市河道管理需求的前提下所建设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系统通过建设市、区共享的环水信息资源库和多级联动的智慧管控平台,以"制度+责任+科技"手段,采用物联网、GIS、大数据、微... 河务通系统是在河长制工作实践中充分结合深圳市河道管理需求的前提下所建设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系统通过建设市、区共享的环水信息资源库和多级联动的智慧管控平台,以"制度+责任+科技"手段,采用物联网、GIS、大数据、微服务等技术;系统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和技术体系,实现深圳市河道"全面监管、巡办分离、智慧管控"。河务通系统为国内首创面向河流巡管的智慧管理系统,彻底实现了从"河长制"到"河长治"的转变,系统建设思路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河长制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河务通 智慧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内涝水量平衡计算方法
9
作者 李文辉 曾庆彬 杨宗国 《水利信息化》 2023年第5期66-70,共5页
针对当前内涝计算模型边界条件多、参数校正复杂、运算过程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量平衡的城市内涝计算方法。以气象预报数据为输入,采用时段水量平衡法,以排水分区的总降水量、区域主干管网的排水能力为边界,建立积水预报模型,... 针对当前内涝计算模型边界条件多、参数校正复杂、运算过程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量平衡的城市内涝计算方法。以气象预报数据为输入,采用时段水量平衡法,以排水分区的总降水量、区域主干管网的排水能力为边界,建立积水预报模型,搭建城市内涝预警系统,并对系统在深圳市2021年10次较大降雨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量平衡计算方法进行内涝模拟的准确率达85%左右,能较好地预测城市内涝情况,为城市大尺度的内涝预警预报提供新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 城市内涝 排水分区 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下的涉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10
作者 曾庆彬 苏腾飞 何康茂 《水利信息化》 2021年第5期37-41,53,共6页
地下管线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其中涉水管网在地下管网中又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充分发挥涉水管网信息在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防洪减灾中的作用,构建涉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硬件和软件支撑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专业的空间... 地下管线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其中涉水管网在地下管网中又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充分发挥涉水管网信息在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防洪减灾中的作用,构建涉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硬件和软件支撑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专业的空间属性数据库,以数据的动态更新、修改存储、展示查询和管理为基础应用,在业务上服务于应急抢险、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共享发布等过程,按权限的不同划分不同的业务应用。系统集管网信息发布、三维预览、数据更新和移动应用平台等子系统于一体,实现地理信息展示、管网综合分析、数据更新管理等关键功能,实现涉水管网信息的集中保存、快捷查询和检索、信息共享和交换,有助于提升城市应急抢险救灾能力,减少市政工程规划建设的失误,提高涉水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统一管网信息共享与发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管网 一张图 地理信息系统 系统应用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与应用
11
作者 杨宗国 《通讯世界》 2017年第24期21-22,共2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视频通话等先进技术大量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多通信技术结构与特点,重点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视频通话等先进技术大量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多通信技术结构与特点,重点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应用,并且针对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相对的解决办法,为我国以后未来的科技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 多信道 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