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构筑办公区绿色景观空间的探讨——以深圳市宝安区区委区政府大院绿化改造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罗秋林 李俊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1期67-68,85,共3页
从立地条件、景观格局、现状植被、土壤酸碱度等方面对深圳市宝安区区委区政府大院绿化景观作了调查,分析了改造的必要性、改造理念、绿色景观"点、线、面"空间营造,并对具体实施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办公环境 景观绿化 景观设计 广东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大南山公园生物防火林规划与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俊民 罗秋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通过对深圳市大南山公园山火原因的分析,论述了设置生物防火林的重要性,对防火林规划设计的原则、设置的方式和相关营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深圳市森林公园的防火林建设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 生物防火林 规划设计 营建技术 大南山森林公园 广东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菌根对植物的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罗焕亮 陈伟元 +3 位作者 邵志芳 伍慧雄 李森 张景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将从荔枝分离的VA菌根菌接种尾叶桉 (Eucalyptusurophylla)组培苗及玉米 (Zeamays)实生苗 ,结果表明 ,VA菌剂对 2种供试植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接种 3个月的桉苗比对照增高 34.2 % ,地径增加 2 1.1% ,根干质量增长 2 9.5 % ,以... 将从荔枝分离的VA菌根菌接种尾叶桉 (Eucalyptusurophylla)组培苗及玉米 (Zeamays)实生苗 ,结果表明 ,VA菌剂对 2种供试植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接种 3个月的桉苗比对照增高 34.2 % ,地径增加 2 1.1% ,根干质量增长 2 9.5 % ,以同样的方法接种玉米也得到相似的结果 ,株高、地径及根干质量 3个生长指标在接种 2个月后分别增长 2 8.6 %、2 5 .6 %及 70 .4 % .在接种的植株根部均可发现VA菌根特有的泡囊和丛枝结构 ,由此推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菌根 增效作用 植物生长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黄龙病病原类细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诊断 被引量:6
4
作者 何平 张春红 +3 位作者 刘仲健 杜伟肾 陈伟元 黄自然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72-76,共5页
在柑桔黄龙病病原类细菌(BLO)建立免疫血清ELISA法诊断的基础上,利用人工培养柑桔黄龙病病原BLO制备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提高诊断黄龙病的准确性及灵敏度。利用人工培养的柑桔黄龙病病原BLO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 在柑桔黄龙病病原类细菌(BLO)建立免疫血清ELISA法诊断的基础上,利用人工培养柑桔黄龙病病原BLO制备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提高诊断黄龙病的准确性及灵敏度。利用人工培养的柑桔黄龙病病原BLO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间接法筛选阳性抗体,经有限稀释法克隆,筛选出2株可持续分泌抗柑桔黄龙病BLO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2F11、1E10,该2杂交瘤细胞腹水抗体效价以间接ELISA法检测滴度均超过1.7×105。对柑桔黄龙病的病株、健株检测,其结果显示带病植株显阳性,健株显阴性;将腹水McA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进行标记(McAb-HRP),制成酶标抗体,用酶标定位法检测柑桔病株,病症明显或不明显的均呈阳性反应,健株则显阴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黄龙病 单克隆抗体 酶标定位 病原类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兰科一新种——中华火焰兰(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仲健 陈心启 张建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对兰科新种中华火焰兰 (Renanthera sinica)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种与云南火焰兰 (R.imschootiona)有亲缘关系 ,但本新种叶较狭 ,宽 9~ 11mm,花浅黄色 ,具紫红色的疏斑点 ,侧萼片较狭 ,宽 4.5~ 5 .5 mm,以及唇瓣的中裂片上半部呈半球... 对兰科新种中华火焰兰 (Renanthera sinica)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种与云南火焰兰 (R.imschootiona)有亲缘关系 ,但本新种叶较狭 ,宽 9~ 11mm,花浅黄色 ,具紫红色的疏斑点 ,侧萼片较狭 ,宽 4.5~ 5 .5 mm,以及唇瓣的中裂片上半部呈半球形囊状 ,甚易区别于云南火焰兰。提供了中国火焰兰属的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火焰兰 新种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唇槽舌兰——中国兰科一新种(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仲健 陈心启 金效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对产于云南的兰科新种耳唇槽舌兰(Holcoglossumauriculatum)进行了描述和绘图。该新种具有显著特征:萼片与花瓣基部有长爪;花瓣边缘具不规则齿或呈啮蚀状;唇瓣椭圆状圆形,边缘有短流苏或啮蚀状流苏,基部有爪和耳,极易区别于该属已知的种... 对产于云南的兰科新种耳唇槽舌兰(Holcoglossumauriculatum)进行了描述和绘图。该新种具有显著特征:萼片与花瓣基部有长爪;花瓣边缘具不规则齿或呈啮蚀状;唇瓣椭圆状圆形,边缘有短流苏或啮蚀状流苏,基部有爪和耳,极易区别于该属已知的种类,包括它的近缘种白唇槽舌兰(H.subulifol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种 兰科 中国 不规则 近缘种 花瓣 流苏 唇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翡翠兜兰,中国云南兰科一新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仲健 陈心启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6期489-491,共3页
对兰科新种翡翠兜兰(Paphiopedilumsmaragdinum)作了描述与绘图。新种产云南西部高黎贡山,与虎斑兜兰有亲缘关系,但花淡黄绿色无斑点和斑纹,退化雄蕊矩圆形,先端有短尖,短尖长1~1.5mm,易于区别。
关键词 翡翠兜兰 新种 云南 兰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叶硬叶兰,中国兰科一新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仲健 陈心启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5期350-352,共3页
对云南兰科新种少叶硬叶兰作了描述和绘图 ,并讨论了该种与其近缘种纹瓣兰的异同。
关键词 少叶硬叶兰 中国 兰科 新种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茎兜兰——缅甸兰科一新种(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心启 刘仲健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基于采自缅甸北部的栽培植物 ,对兰科新种根茎兜兰 (Paphiopedilum rhizomatosum)作了描述和绘图。此新种具长 8~ 10 cm、粗 8~ 12 mm的根状茎与较坚硬的根 ;与我们所知的种类有极明显的不同。它在花的色泽与形态方面与小叶兜兰 (P.ba... 基于采自缅甸北部的栽培植物 ,对兰科新种根茎兜兰 (Paphiopedilum rhizomatosum)作了描述和绘图。此新种具长 8~ 10 cm、粗 8~ 12 mm的根状茎与较坚硬的根 ;与我们所知的种类有极明显的不同。它在花的色泽与形态方面与小叶兜兰 (P.barbigerum)相近 ,区别点还在于叶要大得多 ,宽达 2 .5~ 3.5 cm,退化雄蕊先端近截形并有短尖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茎兜兰 新种 缅甸 兰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蝉兰,中国云南兰科一新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仲健 张建勇 李利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关键词 金蝉兰 新种 中国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花兰,中国云南兰科一新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仲健 陈心启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6期500-502,共3页
对兰科新种细花兰(Cymbidiummicranthum)作了描述与绘图。新种产云南马关,与珍珠矮略相近,但不具延长的根状茎,有长1~1.5cm的假鳞茎,叶在中部以下多少对摺,有关节,唇瓣顶端内弯,蕊柱长1~1.2cm,甚易区别。
关键词 细花兰 云南 兰科 新种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兰属植物五新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仲健 张景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报道亚洲兰科兰属植物5个新种,它们是显脉四季兰CymbidiumprompoveniumZ.J.LiuetJ.N.Zhang;长柄兰C.longipesZ.J.LiuetJ.N.Zhang;硬叶夏兰C.indurat... 报道亚洲兰科兰属植物5个新种,它们是显脉四季兰CymbidiumprompoveniumZ.J.LiuetJ.N.Zhang;长柄兰C.longipesZ.J.LiuetJ.N.Zhang;硬叶夏兰C.induratifoliumZ.J.LiuetJ.N.Zhang;线叶建兰C.yongfuenseZ.J.LiuetJ.N.Zhang;黑脉寒兰C.nigroveniumZ.J.LiuetJ.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兰属 长柄兰 硬叶夏兰 线叶建兰 亚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紫毛兜兰——紫毛兜兰与亨利兜兰之间的天然杂种(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仲健 陈心启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3-124,共2页
对中华紫毛兜兰Paphiopedilum×sinovillosum———紫毛兜兰P .villosum与亨利兜兰P .henryanum之间的天然新杂种 ,作了描述与绘图 .该杂种采自云南省东南部的麻栗坡县 ,该地区发现有紫毛兜兰与亨利兜兰生长在一起 .此新杂种的花苞... 对中华紫毛兜兰Paphiopedilum×sinovillosum———紫毛兜兰P .villosum与亨利兜兰P .henryanum之间的天然新杂种 ,作了描述与绘图 .该杂种采自云南省东南部的麻栗坡县 ,该地区发现有紫毛兜兰与亨利兜兰生长在一起 .此新杂种的花苞片、花瓣和唇瓣近似紫毛兜兰 ,而花序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紫毛兜兰 紫毛兜兰 亨利兜兰 天然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杓兰属(兰科)中一个国产种类的新等级(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心启 刘仲健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34,共2页
丽江杓兰大围山变种(Cypripediumlichiangensevar.daweishanense)被提升为种的等级:大围山杓兰(Cypripediumdaweishanense)。此种的特征是:中萼片浅黄绿色,上面疏被栗色斑点;花瓣较短,近等长于或略长于唇瓣。而丽江杓兰(Cypripediumlich... 丽江杓兰大围山变种(Cypripediumlichiangensevar.daweishanense)被提升为种的等级:大围山杓兰(Cypripediumdaweishanense)。此种的特征是:中萼片浅黄绿色,上面疏被栗色斑点;花瓣较短,近等长于或略长于唇瓣。而丽江杓兰(Cypripediumlichiangense)的中萼片为紫肝色;花瓣要长得多,大约为唇瓣长的2倍。它们均属于三组(Cypripediumsect.Trigonopedium)。该组共含11种,均为中国特有种。文中提供了一个该组的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杓兰属 大围山杓兰 三棱组 中国特有种 形态特征 分种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凤兰——云南兰科一新种(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仲健 陈心启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323-325,共3页
对兰科新种夏凤兰CymbidiumaestivumZ.J.LiuetS.C.Chen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种与冬凤兰Cymbidi-umdayanumRchb.f.相近,但花大,萼片长4.2~4.8cm;萼片与花瓣呈淡紫褐色;花苞片披针形,长1~1.5cm;唇瓣中裂片长度约为其全长的3/5,故甚易区... 对兰科新种夏凤兰CymbidiumaestivumZ.J.LiuetS.C.Chen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种与冬凤兰Cymbidi-umdayanumRchb.f.相近,但花大,萼片长4.2~4.8cm;萼片与花瓣呈淡紫褐色;花苞片披针形,长1~1.5cm;唇瓣中裂片长度约为其全长的3/5,故甚易区别于冬凤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凤兰 新种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兰科二新属
16
作者 刘仲健 张景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3-75,共3页
报道了兰科植物二新属种.它们是伞花兰属LinguishaniaZ.J.LiuetJ.N.Zhang,千手观音L.taiwanensisZ.J.LiuetJ.N.Zhang和锥花兰属WutongshaniaZ.J.Li... 报道了兰科植物二新属种.它们是伞花兰属LinguishaniaZ.J.LiuetJ.N.Zhang,千手观音L.taiwanensisZ.J.LiuetJ.N.Zhang和锥花兰属WutongshaniaZ.J.LiuetJ.N.Zhang,神洲奇W.guangdongensisZ.J.LiuetJ.N.Zh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伞花兰属 千手观音 锥花兰属 神洲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云南兰科一新种——二叶兰(英文)
17
作者 刘仲健 陈心启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6期421-423,共3页
基于采自中国云南东南部的栽培植物 ,对兰科新种二叶兰 (Cymbidium rhizomatosum )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种与兔耳兰 (Cymbidium lancifolium)有亲缘关系 ,区别点在于本新种具 2枚基生叶 ,叶在花凋谢后出现 ,有 1条黄白色的地下根状茎 ,... 基于采自中国云南东南部的栽培植物 ,对兰科新种二叶兰 (Cymbidium rhizomatosum )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种与兔耳兰 (Cymbidium lancifolium)有亲缘关系 ,区别点在于本新种具 2枚基生叶 ,叶在花凋谢后出现 ,有 1条黄白色的地下根状茎 ,长 7~ 10 cm,直径 6~ 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云南 兰科 新种 二叶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抗菌肽D基因转化桉树培育抗青枯病株系的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邵志芳 陈伟元 +2 位作者 罗焕亮 叶新丰 张景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2-97,T002,共7页
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尾叶桉叶盘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优化 ,获得尾叶桉 (Eucalyptusuro phylia)叶盘外植体的再生植株。将携带外源目的基因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与尾叶桉U6无性系叶盘共培养 ,经愈伤组织诱导、... 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尾叶桉叶盘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优化 ,获得尾叶桉 (Eucalyptusuro phylia)叶盘外植体的再生植株。将携带外源目的基因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与尾叶桉U6无性系叶盘共培养 ,经愈伤组织诱导、卡那霉素筛选和植株再生 ,获得 2 0个小芽 ,再将小芽转入附加卡那霉素(Kam) 4 0 μg·mL- 1 的E3-B培养基中诱根 ,获得 8株存活且可再生的转化子。取转化苗叶片作胭脂碱合成酶活性检测电泳后呈阳性 ;分别以γ 32 p dCTP及地高辛标记柞蚕抗菌肽D基因作探针 ,与转化苗DNA作点杂交及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 ,结果均呈阳性。以上结果表明 ,柞蚕抗菌肽D基因已整合到尾叶桉基因组中。将从桉树青枯病重病区分离的强毒青枯菌 (Pseudomonasspp .)株 (9910 16 )以 1× 10 9cfu·mL- 1 浓度接种转化试管苗 ,以未经转基因的尾叶桉U6 无性系试管苗为对照 ,结果表明转化苗接种死亡率 5 6 7% ,对照死亡率为 86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抗菌肽D 基因转化桉树 培育 青枯病 抗病株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主题公园——东莞“城市花谷”规划实例
19
作者 罗秋林 李俊民 《山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56-58,6,共4页
关键词 主题公园 规划 市花 东莞 实例 地形地貌 交界处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玉蝉兰——碧玉兰的一个云南新变种(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向明 李利强 欧阳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0-121,共2页
基于采自中国云南昌宁的植物,对兰科新变种白玉蝉兰Cymbidiumlowianumvar.changningense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变种区别于原变种在于花葶较短,具3~7朵花;花较大,直径10~11cm,有香味;唇瓣上的褶片较短,长1.3~1.4cm.
关键词 白玉蝉兰 新变种 云南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