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花园参与式设计营造策略与实践分析
1
作者 毛琼 王珂 《花卉》 2024年第22期133-135,共3页
城市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下,城市逐渐进入一个全新时代,街道、社区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城市更新发展的核心重点。除了积极落实建筑更新、保护、加固等工作外,也需要认识到周边自然环境、公共空间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此... 城市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下,城市逐渐进入一个全新时代,街道、社区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城市更新发展的核心重点。除了积极落实建筑更新、保护、加固等工作外,也需要认识到周边自然环境、公共空间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此,以深圳地区开展的微花园建设工作为例,立足于实际案例探讨城市微花园的设计思路,以及让周边居民更好地参与其中的具体策略,打造出一个完善的参与式设计方案,力求打造出独具深圳特色的城区微花园景观,为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花园 参与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跨区域参与城乡规划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的优化策略研究
2
作者 黄皓 梁茵栩 +2 位作者 滕嘉祺 彭科 杨晓春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152,共8页
从高校参与城乡规划联合毕业设计的视角,深入剖析中西部高校异地参与城乡规划联合毕业设计教学面临的信息收集、基地认知、设计教学和资金支持4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引入多学科专家团队、外校专家等多元主体介入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全过程,... 从高校参与城乡规划联合毕业设计的视角,深入剖析中西部高校异地参与城乡规划联合毕业设计教学面临的信息收集、基地认知、设计教学和资金支持4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引入多学科专家团队、外校专家等多元主体介入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全过程,以及实验异地“孪生基地”、研究带动设计的教学方案,形成根据理论预设问题、开展异地研究破题、多元主体协助设计、联合答辩反思成果的教学流程,为进一步提高联合毕业设计教学质量、优化跨区域教学方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毕业设计 跨区域教学 规划教育 多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M网络下的深圳市城市用地功能识别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吴佳楠 储君 +1 位作者 孙裔煜 晁恒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4-672,共9页
基于88814条POI数据,并借助自组织映射网络(SOFM网络),对深圳市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进行分析和识别,并与中国基本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制图(EULUC-China)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1)深圳市城市街区尺度呈现功能混合的特征,主要分为第二产业和... 基于88814条POI数据,并借助自组织映射网络(SOFM网络),对深圳市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进行分析和识别,并与中国基本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制图(EULUC-China)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1)深圳市城市街区尺度呈现功能混合的特征,主要分为第二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交通设施主导、居住+第二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商业服务业设施混合、居住+公共管理和服务混合以及商业+公共管理和服务混合5类空间用地。2)基于SOFM网络的用地功能识别模型,结果更为细致,混合功能用地的分类更能突出地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点(POI) 自组织映射网络(SOFM)网络 土地利用 功能识别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蓝伟燕 《花卉》 2024年第22期121-123,共3页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传统城市扩展模式在生态环境保护逐渐显示出局限性,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融入生态设计理念成为必然趋势,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而非简单空间开发。通过生态敏感区划分、屋顶绿化、植被恢复规划及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现多维...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传统城市扩展模式在生态环境保护逐渐显示出局限性,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融入生态设计理念成为必然趋势,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而非简单空间开发。通过生态敏感区划分、屋顶绿化、植被恢复规划及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现多维度实践,展示城市景观设计中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效益平衡的方法,指出生态城市设计不仅是技术和管理挑战,更是全新设计哲学,要求设计师规划时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完整和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设计 城市景观 水环境治理 屋顶绿化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花园对城市高层建筑生态贡献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蒋子异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4期157-160,共4页
垂直花园具有调节微气候、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并能提升生活质量,支持可持续发展。尽管目前存在应用局限和技术维护难题,创新设计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垂直花园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分析垂直花园在城市高层建筑应用现状,强调... 垂直花园具有调节微气候、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并能提升生活质量,支持可持续发展。尽管目前存在应用局限和技术维护难题,创新设计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垂直花园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分析垂直花园在城市高层建筑应用现状,强调了垂直花园对改善城市高层建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探讨城市高层建筑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及垂直花园的应用困境,提出了创新策略,展望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广泛应用前景,以期促进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垂直花园 生态效益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共享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肖靖宇 戴根平 魏秀月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8-44,共7页
文章从深圳土地管理制度出发,分析以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两大手段为基础的存量土地开发体系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顾和分析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政策的演进历程,深入解析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中“规划引领、... 文章从深圳土地管理制度出发,分析以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两大手段为基础的存量土地开发体系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顾和分析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政策的演进历程,深入解析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中“规划引领、土地重划、增值共享”的机制,得出其逻辑核心与成功关键在于尊重产权整合和利益共享,推动规划的落地实施,保证规划的公共利益属性以及实现规划和产权的合一。希望通过对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共享机制成功经验的总结,为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存量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备 利益共享 存量开发 土地管理制度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城一体理念下大型枢纽地区的城市更新策略——以深圳平湖枢纽重点城市更新单元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黄皓 晁恒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124,共8页
如何依托大型枢纽促进周边存量地区的系统优化和品质提升,成为大型枢纽地区城市更新面临的难题。提出以站城一体理念引导大型枢纽地区的城市更新,并从3大维度提出多元、高效、缝合的城市更新策略,即以区域思维统筹功能定位、以在地化思... 如何依托大型枢纽促进周边存量地区的系统优化和品质提升,成为大型枢纽地区城市更新面临的难题。提出以站城一体理念引导大型枢纽地区的城市更新,并从3大维度提出多元、高效、缝合的城市更新策略,即以区域思维统筹功能定位、以在地化思维指导空间设计、以系统思维优化实施机制,从而在枢纽建设的“体”和城市更新的“用”之间搭建桥梁。同时,结合深圳平湖枢纽重点城市更新单元的实践,对站城一体理念下的大型枢纽地区城市更新策略加以验证,以期为其他大型枢纽地区的城市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一体 城市更新 规划策略 深圳平湖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风景园林对生物栖息地网络的构建作用
8
作者 蒋子异 《花卉》 2024年第14期19-21,共3页
城市化进程引发的自然栖息地破碎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已成为全球性生态问题。聚焦于风景园林在缓解城市化影响、构建和维护生物栖息地网络中的核心作用。研究表明,通过精心规划和设计,风景园林能够为城市中的生物提供连续的栖息地,促进... 城市化进程引发的自然栖息地破碎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已成为全球性生态问题。聚焦于风景园林在缓解城市化影响、构建和维护生物栖息地网络中的核心作用。研究表明,通过精心规划和设计,风景园林能够为城市中的生物提供连续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通过分析上海辰山植物园和纽约中央公园等案例,展示了风景园林在不同城市化背景下的成功实践,这些案例证明了风景园林在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增强中的积极效果。强调生态规划、精细化设计、生态修复策略和生态补偿机制在风景园林规划与生物栖息地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加强整合风景园林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提高生态网络的连通性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风景园林 生物栖息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委托代理博弈的深圳城中村空间形态差异化现象解释
9
作者 刘青 张惠璇 +1 位作者 黎斌 刘惠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42,共6页
文章通过引入委托代理博弈理论,构建“政府-村集体代理人-村民”在空间初始划定和违建管控过程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博弈模型,选取深圳福田区城中村为研究区,重点分析空间秩序较好的水围村、田面村及福田村等3个案例村,探究村集体代理人对... 文章通过引入委托代理博弈理论,构建“政府-村集体代理人-村民”在空间初始划定和违建管控过程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博弈模型,选取深圳福田区城中村为研究区,重点分析空间秩序较好的水围村、田面村及福田村等3个案例村,探究村集体代理人对委托代理博弈过程及结果的影响,重点揭示为何在整体负面的空间形态下可以自发出现良好的符合规划的空间类型,从而为将城中村纳入规划管理和相应的城市更新空间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博弈 城中村 空间形态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基因视角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绿色活化路径探讨--以福建省建瓯市值源村为例
10
作者 王军 黄广良 《现代园艺》 202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发展挑战。传统聚落的活化对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促进农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福建省建瓯市值源村为案例,运用空间基因理论,探讨传统...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发展挑战。传统聚落的活化对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促进农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福建省建瓯市值源村为案例,运用空间基因理论,探讨传统村落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保护与绿色活化路径。通过分析值源村的空间基因特征,识别村落的历史价值、自然生态、建筑遗产和社会文化等关键要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绿色活化策略,旨在为传统村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基因 传统村落 保护与活化 值源村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村统筹土地整备工作的政策探索与规划实践 被引量:13
11
作者 魏秀月 戴根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72,共6页
整村统筹土地整备工作的开展是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为彻底解决原关外地区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工作路径,在促进规划实施、推进项目落地、提升城市面貌及带动社区转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文章从深圳... 整村统筹土地整备工作的开展是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为彻底解决原关外地区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工作路径,在促进规划实施、推进项目落地、提升城市面貌及带动社区转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文章从深圳市空间资源紧约束的现实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深圳市土地管理的困境及其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探讨了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政策的工作机制,并从实际案例出发论述整村统筹土地整备工作的总体思路及做法。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政策提供了深圳特区内外一体化目标下的多政策集成工作路径,为破题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彻底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带来了创新性的工作理念和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村统筹土地整备 土地二次开发 土地历史遗留问题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与布局优化研究——基于自然-社会经济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铭晖 林小如 +1 位作者 文超祥 刘希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5,共10页
脆弱性评估能够有效弥补当前海岸带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中对陆海交互作用的研究不足,对陆海统筹与科学防灾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市东西涌为例,从灾害胁迫性与空间适应力两方面,选取6个自然变量,4个经济社会变量构建自然-社会微观脆弱性... 脆弱性评估能够有效弥补当前海岸带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中对陆海交互作用的研究不足,对陆海统筹与科学防灾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市东西涌为例,从灾害胁迫性与空间适应力两方面,选取6个自然变量,4个经济社会变量构建自然-社会微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同时,基于脆弱性评估构建土地利用展适宜性矩阵,进行空间发展优化。结果表明:1)东西涌地区极高自然脆弱性区段占比27.4%,多位于生态脆弱与高风浪暴露度的内湾沙滩区段;社会极高脆弱性区段占比10.9%,多位于高强度聚集开发的城镇用地;2)基于发展适宜性评价矩阵,东西涌地区较不适宜发展区域占比最高,高达35.6%,较适宜开发区域占比其次,不适宜与适宜开发空间占比较小;3)针对不同空间提出“滨海界面动态适灾-岸线后方点状供地-腹地空间低影响开发”的空间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脆弱性评估 发展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友好视角下小城镇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实践
13
作者 王军 熊先华 黄广良 《广东园林》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小城镇中老旧小区在多元空间供给、配套设施建设、环境品质改善及社区治理创新等方面,均不能满足儿童日益多元化的功能需求。基于此,通过研究小城镇儿童友好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结合小城镇老旧小区公共空... 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小城镇中老旧小区在多元空间供给、配套设施建设、环境品质改善及社区治理创新等方面,均不能满足儿童日益多元化的功能需求。基于此,通过研究小城镇儿童友好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结合小城镇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改造的需求和难点,提出了出行友好、功能友好、环境友好、益智友好、参与友好5个维度的小城镇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化改造策略,最后以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吉祥童梦公园更新改造进行实例介绍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 小城镇 老旧小区 社区更新 儿童活动空间 参与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城区绿地雨水下渗特征与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建锋 董旭辉 +2 位作者 刘茵 张挺 马泽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强化雨水入渗是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现场实测和计算模拟探讨了西安城区雨水下渗特征,构建以湿陷性黄土层为约束条件的城市绿地渗水地层模型,采用HYDRUS软件模拟分析了西安城区下凹式绿地深度(入渗作用水头)与雨水... 强化雨水入渗是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现场实测和计算模拟探讨了西安城区雨水下渗特征,构建以湿陷性黄土层为约束条件的城市绿地渗水地层模型,采用HYDRUS软件模拟分析了西安城区下凹式绿地深度(入渗作用水头)与雨水下渗深度的关系,并分析了雨水在土壤下渗过程中污染物浓度在土壤中的迁移消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以地下5.0 m处存在湿陷性黄土为约束,25.0 cm入渗水头作用下对应的连续渗水时间为16.6 d,小于西安城区历史连续降雨极限天数(19 d),因此在西安城区进行雨水下渗措施建设必须考虑地质条件的约束;以降雨径流在5.0 cm水头下渗为初始条件,雨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变化表明,氨氮在土壤以及植物根系作用下基本去除,而COD_(Cr)、总磷和总氮在40~50 cm深度土壤中污染物仍然有很高残存.研究结果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雨水下渗系统和径流面源污染治理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凹式绿地 雨水 入渗 径流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网络化下云南省区域旅游交通格局及客源市场演变 被引量:12
15
作者 潘雯 鞠爽 +1 位作者 刘青 李贵才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41-2149,共9页
以云南省3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为例,采用基于分层栅格数据的成本距离测算法计算旅途时间,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泰尔系数、日常可达性,探究无高铁、现状高铁、规划高铁下旅游交通格局及客源市场演变。结果表明:①高铁网络显著提升旅游可... 以云南省3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为例,采用基于分层栅格数据的成本距离测算法计算旅途时间,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泰尔系数、日常可达性,探究无高铁、现状高铁、规划高铁下旅游交通格局及客源市场演变。结果表明:①高铁网络显著提升旅游可达性,圈层状可达性空间格局出现破碎化,形成滇中地区、大理–丽江、昭通旅游交通优势地区。②高铁加剧旅游景点可达性的不均衡,规划高铁时期有所缓和。可达性总体差异主要源于旅游发展区间与州市内,滇西北旅游发展区的州市间差距明显高于其他发展区。③旅游客源市场发生重构,5~8 h和8~12 h等时圈客源地是省域客源市场主体,对应70%以上中长途潜在游客。高铁网络引发的可达性优化强化知名旅游州市的吸引力,但对旅游品位弱势的州市挖掘中远程市场的作用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旅游景点可达性 区域旅游交通差异 旅游客源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空间正义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琳 晁恒 李贵才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8-820,共13页
“空间正义”问题进入中国城市研究和规划学者视野后,在多种现实问题的折射下,已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利用CiteSpace对2000—2021年WOS中的1516篇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关键词聚类、核心作者群及研究机构等知识图谱,揭示国外空间正义研... “空间正义”问题进入中国城市研究和规划学者视野后,在多种现实问题的折射下,已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利用CiteSpace对2000—2021年WOS中的1516篇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关键词聚类、核心作者群及研究机构等知识图谱,揭示国外空间正义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研究表明:1)国外文献发文量呈现阶段性上升的趋势,分为探索期、稳定期和爆发期3个阶段。2)国外空间正义研究呈现3个方面热点:①以青年与儿童为对象的研究方兴未艾;②环境正义研究蓬勃发展,内容不断分化延伸;③随着空间正义价值追求转向高质量与可持续性,城市公共空间、绿色空间成为研究热点。3)环境正义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以及技术进步推动下的尺度综合和主题扩展是国外空间正义研究的发展趋势。总体而言,国外空间正义研究日趋成熟,对中国空间正义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对接国际前沿,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研究成果并真正贯彻到当前的空间实践中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CITESPACE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新区零售商业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圣义 晁恒 李贵才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3-974,共12页
基于2010和2019年重庆两江新区零售商业类POI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质性研究法,探讨国家级新区零售商业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9年两江新区零售网点呈“多点式”增长和“圈层式”扩散,总体... 基于2010和2019年重庆两江新区零售商业类POI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质性研究法,探讨国家级新区零售商业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9年两江新区零售网点呈“多点式”增长和“圈层式”扩散,总体上表现为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的空间分布模式;2)综合零售、食品类等零售网点的分布受空间区位的影响较小,呈现“大分散、大集聚”的演变特征;商场类、纺织服装类、文体类、医药类和家电类等零售网点偏好成熟商圈布局,呈现“小分散、大集聚”的演变特征;汽车类、家具类等零售网点在外围组团扩张显著,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演变特征;3)国家战略下的机会窗口开启、外部需求与规模效应的驱动、业态演进的路径依赖性与历史偶然性、行业内在的区位选择偏好以及“企业型政府”建构的制度厚实等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着零售商业的空间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售商业 空间演变 影响机理 两江新区 国家级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模型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砾 李贵才 晁恒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2-80,共9页
研究目的:将超循环理论引入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研究,构建一个新的用于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的数值模型。研究方法:类比法,超循环模型,马尔科夫模型,数值拟合。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系统是典型的达尔文系统,符合超循环模型描述的演化机制;(2)... 研究目的:将超循环理论引入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研究,构建一个新的用于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的数值模型。研究方法:类比法,超循环模型,马尔科夫模型,数值拟合。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系统是典型的达尔文系统,符合超循环模型描述的演化机制;(2)马尔科夫模型是超循环模型的特例,其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概率矩阵方法可计算部分超循环模型参数;(3)深圳市的实证表明,在大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预测中超循环模型比马尔科夫模型更加贴近现实,参数ϕ值的可变性使得超循环模型更能表示外生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超循环模型是一个具有可行性和较强灵活性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在未来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理论 土地利用结构 超循环理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村镇系统生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谕 廖辉 +2 位作者 杨保清 晁恒 李贵才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39,共6页
村镇系统是城乡综合体要素聚集与空间融合的重要载体。基于多维研究视角,引入生命力概念模型,构建村镇系统生命力评价体系,采用2008—2019年广东省20个城市村镇系统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属性双聚类模型和ESDA方法剖析村镇系统生命力... 村镇系统是城乡综合体要素聚集与空间融合的重要载体。基于多维研究视角,引入生命力概念模型,构建村镇系统生命力评价体系,采用2008—2019年广东省20个城市村镇系统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属性双聚类模型和ESDA方法剖析村镇系统生命力时空格局、区域类型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广东省村镇系统生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可划分为珠三角综合驱动成熟区、滨海功能拓展发育区、北部生态约束衰弱区和中部核心辐射稳健区四大区域。地形、交通、经济与政策、城市与人口、生态规制等对村镇系统生命力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市场与产业是影响村镇系统社会经济要素的核心,交通便捷程度尤其是高铁等快速交通网正深刻变革着村镇系统的空间格局,以城市群为代表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驱动力正在左右着村镇系统空间演化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系统 生命力评价 影响因素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住房售租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0
作者 季欣 宗会明 戴技才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4期90-97,共8页
当前“租购同权”成为全国热点话题背景下,中国多数城市住房售价与租金价格存在明显的比例差异和空间差异,“租购同权”改革推进存在较多盲区和障碍,探讨重庆市主城区住房销售价格与租赁价格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认识山地城... 当前“租购同权”成为全国热点话题背景下,中国多数城市住房售价与租金价格存在明显的比例差异和空间差异,“租购同权”改革推进存在较多盲区和障碍,探讨重庆市主城区住房销售价格与租赁价格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认识山地城市住房价格与租金空间差异、推进租购同权改革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利用重庆市主城区二手普通商品房住宅小区的住房销售价格和租赁价格数据,采用空间趋势面分析等地理空间分析方法,研究重庆市主城区住房销售价格与租赁价格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重庆市主城区住房销售价格和租赁价格在空间上均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但住房租赁价格的空间分异性更弱。第二,重庆市主城区住房销售价格的热点区集中在嘉陵江段、中心城区北部区域,而冷点主要分散在外围地区。住房租赁价格的冷热点分布格局与其一致,但范围更小,且没有滨江特点。第三,重庆市主城区住房销售价格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中心—外围模式扩展,住房租赁价格则呈现多中心扩展的特点。第四,从影响因素来看,区位因素(主要是到中心商务区的距离、到地铁站点距离)、社会属性因素(主要是到最近医院距离、到最近幼儿园的距离、到最近小学的距离)和自然因素(到江的距离)是对重庆住房销售价格和住房租赁价格产生主要显著影响的因素。其中,对住房销售价格影响力由大到小为到中心商务区的距离、到地铁站点距离、到最近医院距离、到江的距离、到最近幼儿园的距离、到最近小学的距离;住房租赁价格的影响因素贡献度由大到小为到地铁站点距离、到中心商务区的距离、到最近购物中心的距离、到江的距离,且影响性质和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主城区 住房销售价格 住房租赁价格 空间分异格局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