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腹外侧前额叶对高抑郁水平成年人社会情绪调节的作用:一项tDCS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丹丹 刘珍莉 +1 位作者 陈钰 买晓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7-215,共9页
已有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directcurrentstimulation,t DCS)研究证明,右腹外侧前额叶(right ventrolateralprefrontalcortex,RVLPFC)是社会情绪调节的重要脑区,激活RVLPFC可显著降低人们对社会性负性情绪体验的强度。社会功能... 已有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directcurrentstimulation,t DCS)研究证明,右腹外侧前额叶(right ventrolateralprefrontalcortex,RVLPFC)是社会情绪调节的重要脑区,激活RVLPFC可显著降低人们对社会性负性情绪体验的强度。社会功能受损是抑郁症患者或抑郁倾向人群的重要特征之一。该群体对社会排斥的敏感性高,且对负性社会情绪体验的情绪调节能力降低。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外显的情绪调节任务,研究了高、低抑郁水平的两组成年人被试在RVLPFC接受阳性t DCS后其情绪调节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虽然采用t DCS激活RVLPFC可帮助被试通过情绪调节(认知重评)减弱负性情绪体验,但高抑郁水平被试的负性情绪强度下降程度明显小于低抑郁水平被试。另外本文还发现,与源于个人的负性情绪相比,tDCS效应对源于社会的负性情绪(即社会排斥)更强。本研究是采用电或磁刺激提高抑郁人群社会情绪调节能力的首次尝试。实验结果表明,高抑郁水平成年人的RVLPFC仅通过单次、短时间(34min)的t DCS激活,其情绪调节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这提示对抑郁倾向群体或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或治疗需要多次施加t D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倾向 经颅直流电刺激 右腹外侧前额叶 社会排斥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倾向对个体情绪调节目标的影响——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红 杨小光 +1 位作者 郑文瑜 王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7-647,共11页
目前抑郁症情绪失调的研究主要关注策略的选择和应用,但是对于情绪调节目标是否异常及其背后的电生理基础尚不清楚。情景选择是成熟的情绪反应产生之前运用的一种调节策略,可以反映情绪调节目标。本研究要求抑郁倾向被试与控制组被试观... 目前抑郁症情绪失调的研究主要关注策略的选择和应用,但是对于情绪调节目标是否异常及其背后的电生理基础尚不清楚。情景选择是成熟的情绪反应产生之前运用的一种调节策略,可以反映情绪调节目标。本研究要求抑郁倾向被试与控制组被试观看并选择快乐、中性和悲伤场景图片,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和主观情绪偏好。结果发现,抑郁倾向组悲伤图片的LPP波幅显著小于健康控制组,并更多地选择再次观看悲伤图片。此外,抑郁倾向组对于悲伤情绪的偏好显著增加,对快乐情绪的偏好则显著降低。结果提示抑郁倾向个体对快乐刺激的趋近动机和对悲伤刺激的回避动机都降低,从而使得抑郁倾向被试的情绪调节目标为更多地体验到悲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目标 抑郁倾向 趋避动机 晚期正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赢分与输分运动员面孔表情和身体姿势情绪的加工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丽 冯文锋 +4 位作者 贾丽娜 朱湘茹 罗文波 杨苏勇 罗跃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2-906,共15页
本研究采用中国运动员赢分和输分后的表情,通过行为学和脑电技术比较面孔表情和身体姿势的加工机制。实验1探讨了赢分与输分面孔和身体的效价和强度,实验2考察了图片的情绪类型(中性、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实验3采用脑电技术... 本研究采用中国运动员赢分和输分后的表情,通过行为学和脑电技术比较面孔表情和身体姿势的加工机制。实验1探讨了赢分与输分面孔和身体的效价和强度,实验2考察了图片的情绪类型(中性、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实验3采用脑电技术比较了赢分和输分情绪的神经机制。3个实验的行为结果表明,相比面孔,身体信息更能区分赢分和输分的效价,而且身体姿势传递的情绪内容相对单一,面孔表情传递的情绪内容相对复杂和多样化。脑电实验的结果表明,身体的情绪信息能更早地被大脑识别,表现在N170成分上,面孔表情的情绪效应,反映在EPN成分上。在加工的晚期,面孔和身体条件下,均观测到胜利比失败表情诱发了更大的LPP成分。结果表明,大脑在多个阶段对身体姿势进行情绪评估与分类,为行为上身体对效价的高区分性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姿势 面孔表情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情绪性语音加工的正性偏向——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丹丹 陈钰 +4 位作者 敖翔 孙国玉 刘黎黎 侯新琳 陈玉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2-470,共9页
准确解码语音中的情绪信息能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此能力对新生儿和婴儿尤其重要,因为人类刚出生时听觉系统远比视觉系统发育得完善。虽然已有研究表明5~7月龄的婴儿能分辨不同情绪种类的语音,但目前对新生儿的研究还非常少。人... 准确解码语音中的情绪信息能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此能力对新生儿和婴儿尤其重要,因为人类刚出生时听觉系统远比视觉系统发育得完善。虽然已有研究表明5~7月龄的婴儿能分辨不同情绪种类的语音,但目前对新生儿的研究还非常少。人类是否在出生时即具有分辨不同种类情绪性语音的能力?新生儿对情绪的加工是否存在正性或负性偏向?本文选用odd-ball范式考察高兴、恐惧、愤怒三种韵律性语音在1~6天龄新生儿大脑中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实验1直接对比三种情绪性条件,发现新生儿大脑的额区(F3和F4电极点)可以区分情绪性语音的正负性,正性(高兴)语音诱发的"失匹配反应"幅度明显大于负性(愤怒和恐惧)语音。实验2采用偏差和标准刺激反转的odd-ball范式,证实了实验1的结果并非源于三种情绪语音物理属性的差异。本文的结果提示,新生儿大脑可自动辨别正性与负性情绪语音,但尚不能将愤怒和恐惧两种负性语音区分开来。更重要的是,高兴语音比两种负性语音诱发了更大的失匹配反应,这一结果首次从神经学层面(电生理指标)为新生儿情绪性语音加工的正性偏向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正性偏向 高兴语音 恐惧语音 愤怒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觉的恐惧泛化的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雷怡 梅颖 +1 位作者 张文海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91-1403,共13页
恐惧泛化是条件性恐惧反应转移到另一个相似但安全的刺激的现象。适当的恐惧泛化对人类有积极意义,而过度的恐惧泛化则不利于个体有效地适应环境。基于知觉的恐惧泛化研究揭示了恐惧泛化的规律,因而被广泛应用。本文首先梳理了对知觉恐... 恐惧泛化是条件性恐惧反应转移到另一个相似但安全的刺激的现象。适当的恐惧泛化对人类有积极意义,而过度的恐惧泛化则不利于个体有效地适应环境。基于知觉的恐惧泛化研究揭示了恐惧泛化的规律,因而被广泛应用。本文首先梳理了对知觉恐惧泛化的相关研究,介绍恐惧泛化的经典理论基础—巴普洛夫条件反射以及恐惧泛化梯度;其次简要回顾基于多个感觉通道(即视觉、听觉、情景)的知觉恐惧泛化研究现状;再次,分别对海马、杏仁核、脑岛和前额叶等脑区在恐惧泛化中的作用进行回顾,进一步总结出恐惧泛化的神经环路结构模型。最后,简要区分了基于知觉的恐惧泛化和正在兴起的基于概念的恐惧泛化,进而指出未来研究需要结合基于概念的恐惧泛化、区分被试对刺激的辨别力、增加恐惧刺激材料的准确性及多样化、结合激素等个体差异和多模态脑成像数据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 相似性 条件反射 恐惧泛化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加压素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小燕 封春亮 +3 位作者 徐家华 何振宏 罗艺 罗跃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1-820,共10页
垂体后叶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是神经内分泌激素之一,简称加压素。研究发现加压素对人类复杂的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首先,在家庭关系方面加压素能够促进男性的性行为和父亲行为。其次,在社会评定方面,加压素能诱... 垂体后叶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是神经内分泌激素之一,简称加压素。研究发现加压素对人类复杂的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首先,在家庭关系方面加压素能够促进男性的性行为和父亲行为。其次,在社会评定方面,加压素能诱发男性之间的敌意和女性之间的亲和行为。最后,在社会决策方面加压素能提升男性的自利性的社会决策和促进女性调和人际关系。目前此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男女被试比例失衡,当前研究关注男性为主;对于心理疾病的临床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缺乏对其他变量的控制。未来研究应继续探究加压素对人类的情绪调节、学习等各方面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加压素 精氨酸加压素 人类社会行为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模型在道德认知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银花 李红 吴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2-1055,共14页
道德认知关注道德心理背后的信息加工。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将计算模型应用于道德认知研究,以探索道德认知如何在大脑中实现。但目前研究者对道德认知进行计算建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模型(漂移扩散模型、效用模型、强化学习模型和... 道德认知关注道德心理背后的信息加工。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将计算模型应用于道德认知研究,以探索道德认知如何在大脑中实现。但目前研究者对道德认知进行计算建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模型(漂移扩散模型、效用模型、强化学习模型和分层高斯过筛器模型)在道德认知行为和生理研究上的运用量化了道德决策、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背后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此外,这一新进展对理解反社会行为和精神障碍等有所助益。最后,计算建模有待完善,未来研究需要关注其潜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知 计算模型 道德决策 道德判断 道德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球运动专长对深度运动知觉影响的ERP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韦晓娜 漆昌柱 +2 位作者 徐霞 洪晓彬 罗跃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4-1413,共10页
结合专家-新手范式与ERP技术,研究网球运动专长对个体深度运动知觉产生的影响。通过记录网球专家和新手各19名进行深度运动模式判断时的行为和ERP数据,比较两组个体深度运动知觉的行为反应差异和脑电特征。结果显示,网球专家组深度运动... 结合专家-新手范式与ERP技术,研究网球运动专长对个体深度运动知觉产生的影响。通过记录网球专家和新手各19名进行深度运动模式判断时的行为和ERP数据,比较两组个体深度运动知觉的行为反应差异和脑电特征。结果显示,网球专家组深度运动知觉的判断准确率高于新手组;新手组在球体靠近时P1(PO7点)的潜伏期比球体远离时的潜伏期长,专家组无显著性差异;专家组在球体靠近时的P2(Oz点)成分潜伏期长于球体远离时的潜伏期。结果表明,网球运动专家的深度运动知觉能力在准确性上较新手高;运动专长效应与选择性注意资源的调用以及模式识别有关;枕区P2成分可作为深度运动知觉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专长 深度运动知觉 专家-新手范式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倾向对合作的影响:双人同步近红外脑成像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丹丹 王驹 +3 位作者 赵君 陈淑美 黄琰淋 高秋凤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9-622,共14页
抑郁人群不但表现出注意、记忆等个体认知层面的负性偏向,还伴随有明显的社会认知障碍。已有研究在抑郁对社会认知的影响方面还考察得不多。本研究采用囚徒困境范式考察抑郁倾向对社会合作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抑郁倾向组比低抑郁倾向组... 抑郁人群不但表现出注意、记忆等个体认知层面的负性偏向,还伴随有明显的社会认知障碍。已有研究在抑郁对社会认知的影响方面还考察得不多。本研究采用囚徒困境范式考察抑郁倾向对社会合作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抑郁倾向组比低抑郁倾向组的合作率更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更弱,抑郁对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及眶额叶的脑间同步性有调节作用;低抑郁被试与低抑郁被试配对时右侧颞顶联合区脑间同步性强于高抑郁被试与高抑郁被试配对,或者高抑郁被试与低抑郁被试配对时的右侧颞顶联合区脑间同步性,该效应当且仅当双方的选择相同时显著。结果表明,抑郁群体在社会奖赏加工、冲突控制及心理理论脑区均存在功能性缺陷,这些结果为理解抑郁人群合作意愿下降提供了脑成像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脑间同步性 合作 眶额叶皮层 背外侧前额叶 颞顶联合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周简易正念减压训练对初中生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洁婷 杨翠梅 +3 位作者 吴舒莹 张境锋 康武 迟新丽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选取68名初一学生并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四周正念减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训练组和对照组,探讨四周MBSR对初中生焦虑和正念水平的影响,以及训练效果是否存在基线效应与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四周MBSR可以提高初中... 选取68名初一学生并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四周正念减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训练组和对照组,探讨四周MBSR对初中生焦虑和正念水平的影响,以及训练效果是否存在基线效应与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四周MBSR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正念水平,缓解其焦虑情况;(2)“不判断”和“特质焦虑”基线水平影响正念训练的效果;(3)四周MBSR对初中生的训练效果不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训练 焦虑 正念水平 基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右侧颞顶联合区对助人意图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甘甜 石睿 +1 位作者 刘超 罗跃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6,共11页
对意图信息的理解是影响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证实在伤人行为道德判断中,右侧颞顶联合区与意图加工具有因果关联,而在助人行为道德判断中,意图加工的作用及其关键脑区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阴极刺激右侧颞顶联... 对意图信息的理解是影响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证实在伤人行为道德判断中,右侧颞顶联合区与意图加工具有因果关联,而在助人行为道德判断中,意图加工的作用及其关键脑区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阴极刺激右侧颞顶联合区,考察抑制该脑区的活动对被试在道德判断中对助人意图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助人行为道德判断中,个体对正性助人意图的赞扬度评价显著高于中性意图,对正性结果的赞扬度评价显著高于中性结果,二者没有交互作用;且只在正性意图条件下,阴极刺激被试右侧颞顶联合区后,其做出道德判断的反应时显著缩短。该结果揭示了右侧颞顶联合区在助人意图加工中的核心作用,抑制该脑区的激活能影响个体在道德判断中对助人意图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人意图 结果 道德判断 右侧颞顶联合区 经颅直流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注意机制在情景线索效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臧学莲 张笑笑 +2 位作者 贾丽娜 李根强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03-1511,共9页
情景线索效应是指个体在视觉搜索过程中通过学习重复不变的情景信息提高搜索效率的现象。本文从情景线索效应相关行为特征、眼动特征及大脑神经活动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情景线索效应与选择性注意机制的交互作用,发现现有研究中存在着许多... 情景线索效应是指个体在视觉搜索过程中通过学习重复不变的情景信息提高搜索效率的现象。本文从情景线索效应相关行为特征、眼动特征及大脑神经活动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情景线索效应与选择性注意机制的交互作用,发现现有研究中存在着许多互相冲突的现象,增加了理解注意机制的难度。未来研究应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寻找更多的实证数据,探索注意机制对情景线索效应的影响,以进一步完善情景线索效应中的注意机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注意机制 情景线索效应 内隐学习 情景记忆 记忆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改善成年早期肥胖者食物决策的功能性近红外成像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佳瑷 陈艳霞 +2 位作者 段炼 漆昌柱 徐霞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5-64,共10页
目的:揭示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改善成年早期肥胖者食物决策的神经基础。方法:采用食物决策范式和fNIRS技术考察了3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28名平均年龄为19.35±0.91岁、平均BMI为31.53±2.52 kg/m2的肥胖成人的食物决策行为... 目的:揭示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改善成年早期肥胖者食物决策的神经基础。方法:采用食物决策范式和fNIRS技术考察了3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28名平均年龄为19.35±0.91岁、平均BMI为31.53±2.52 kg/m2的肥胖成人的食物决策行为和前额叶激活的变化,并以29名平均年龄为19.79±0.86岁、平均BMI为21.14±1.59 kg/m2的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探讨运动干预效果。结果:3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显著提高成年早期肥胖者选择食物时考虑其健康价值的程度、选择健康食物的比例及自我控制成功时的l-DLPFC激活水平,但一次运动后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成年早期肥胖者的食物决策。其神经基础之一可能是,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提高了l-DLPFC激活水平,促进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改变人们选择食物时健康和美味价值的权重,从而做出更多考虑健康价值的食物决策,提示可对成年早期肥胖者进行长期有氧运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中等强度 成年早期肥胖者 食物决策 近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恶与恐惧面孔的记忆编码、保持、提取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丹丹 蔺义芹 +2 位作者 柳昀哲 罗跃嘉 蒋冬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7,共12页
情绪记忆增强效应在负性情绪记忆研究中被反复证实。尽管厌恶和恐惧同属负性情绪,提示威胁的存在,但由于它们的进化意义和生理功能不同,可能导致它们对记忆的编码、保持、提取三个阶段不同的调节方向或调节强度。本文采用延迟再认任务,... 情绪记忆增强效应在负性情绪记忆研究中被反复证实。尽管厌恶和恐惧同属负性情绪,提示威胁的存在,但由于它们的进化意义和生理功能不同,可能导致它们对记忆的编码、保持、提取三个阶段不同的调节方向或调节强度。本文采用延迟再认任务,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考察健康成年被试对唤醒度和效价相当的恐惧和厌恶面孔的记忆编码、保持和提取。结果显示, 1)在记忆编码的早期,被试主要加强了对恐惧面孔的注意(P1)和结构编码(N170),而厌恶信息的加工受到了抑制;2)从记忆编码晚期到记忆保持的整个阶段,被试对厌恶信息的精细评估(编码阶段P3)和复述保持(保持阶段的负走向慢波)均强于恐惧信息;3)相比于恐惧面孔,厌恶面孔可能在工作记忆系统形成了更强的表征,从而使被试在记忆提取时可回忆起更多的细节,对记忆提取的信心更足(提取阶段P3)。这后两条发现是导致行为层面上厌恶情绪记忆优于恐惧情绪记忆的原因。本研究为"厌恶比恐惧具有更强的记忆增强效应"提供了高时间分辨率的脑活动层面的证据,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负性情绪增强记忆的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记忆 编码 记忆保持 记忆提取 负性情绪 厌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正念量表(CAMM)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晓凤 迟新丽 +2 位作者 张洁婷 段文杰 温宗堃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0-256,共7页
目的:检验儿童青少年正念量表(CAMM)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应用的信效度,为青少年正念研究提供科学工具。方法:选取310名中学生(样本1)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再选取309名中学生(样本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效标效度、增量效度和信... 目的:检验儿童青少年正念量表(CAMM)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应用的信效度,为青少年正念研究提供科学工具。方法:选取310名中学生(样本1)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再选取309名中学生(样本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效标效度、增量效度和信度分析。结果:中文版CAMM抽取2个因素最为合适,并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增量效度及较高的信度。结论:中文版CAMM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正念量表 信度 效度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精神病学:抑郁症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视角 被引量:10
16
作者 区健新 吴寅 +1 位作者 刘金婷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27,共17页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而异质的精神疾病,给全球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尽管基于症状学的诊断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这种方法并不利于病理机制的探讨。另外,该诊断方法预测效度较低,导致其难以准确评估和比较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计算精...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而异质的精神疾病,给全球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尽管基于症状学的诊断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这种方法并不利于病理机制的探讨。另外,该诊断方法预测效度较低,导致其难以准确评估和比较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计算精神病学方法则能通过理论驱动和数据驱动两种互补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对抑郁症的认识、预防和治疗。理论驱动方法基于经验知识或假设,利用计算建模方法对数据进行多水平分析;数据驱动方法则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分析高维数据,提高抑郁症诊断和预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治疗的精准度。理论驱动和数据驱动方法的发展与结合,以及人才和资源的整合,将会更有效地推进抑郁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计算精神病学 计算模型 机器学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酮与人类攻击行为 被引量:10
17
作者 南瑜 李红 吴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97-1712,共16页
睾酮是一种可以在男性的睾丸间质细胞、女性卵巢和胎盘的皮层细胞中合成并分泌的雄性激素,它可以调节个体的各种生理、形态和行为过程,对个体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睾酮与社会行为的关联存在双向性,睾酮可以调节社会行为,... 睾酮是一种可以在男性的睾丸间质细胞、女性卵巢和胎盘的皮层细胞中合成并分泌的雄性激素,它可以调节个体的各种生理、形态和行为过程,对个体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睾酮与社会行为的关联存在双向性,睾酮可以调节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可以反馈并进一步影响睾酮水平。我们将关注点聚焦于睾酮与人类攻击行为之间的关联。早期研究发现,高睾酮水平个体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近期的研究根据挑战假设理论模型和生物社会地位模型得出,人体内的睾酮水平对竞争性相互作用具有高度反应性。此外,通过对大量研究的回顾与分析,我们总结出睾酮水平的变化可以通过增强杏仁核的反应性或减少前额叶皮质−杏仁核功能耦合来影响攻击行为。未来的研究者应考虑其他激素(如皮质醇)和人格特征调节睾酮和人类攻击行为之间关系的潜在作用,以及相关的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攻击行为 挑战假设理论模型 生物社会地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信息对模糊表情识别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进 李红 雷怡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61-1968,共8页
识别模糊表情对人类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们发现,情境信息影响模糊表情识别。基于此,文章探究了影响模糊表情识别的五种情境信息,包括文字描述、情绪表情、颜色背景、嗅觉信号和人格因素,旨在揭示情境信息影响人类识别模糊表情... 识别模糊表情对人类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们发现,情境信息影响模糊表情识别。基于此,文章探究了影响模糊表情识别的五种情境信息,包括文字描述、情绪表情、颜色背景、嗅觉信号和人格因素,旨在揭示情境信息影响人类识别模糊表情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以从突出模糊表情的主体研究地位、清晰界定情境信息、探索新的研究范式以及明确影响效价转移的脑区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拓宽模糊表情识别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信息 模糊表情 效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辜受害事件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威胁:观察者的角色偏倚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洁婷 王晓钧 潮萌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1-456,共6页
无辜受害者信息往往打破民众"好人有好报"的公正世界,而这种公正世界信念的威胁也因人而异。通过情绪Stroop效应验证这一心理现象,并探讨观察者与无辜受害者的群体归属以及观察者的不公正体验是否会影响公正世界信念威胁的程... 无辜受害者信息往往打破民众"好人有好报"的公正世界,而这种公正世界信念的威胁也因人而异。通过情绪Stroop效应验证这一心理现象,并探讨观察者与无辜受害者的群体归属以及观察者的不公正体验是否会影响公正世界信念威胁的程度。结果表明:(1)无论观察者是否与无辜受害者属于同一群体,或者观察者有无不公正体验,无辜受害者信息均会激活观察者的公正世界信念。(2)相比于外群体,当观察者与受害者属于同一群体类型(内群体)时,其公正世界信念的激活程度更强。(3)内群体观察者在有和无不公正体验的条件下,公正世界信念的威胁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世界信念 无辜受害者 所属群体 不公正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条件下的双重学习系统
20
作者 程一智 吴寅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4-1057,共14页
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中许多研究一致认为,人的行为由双重学习系统控制,分别是反射性系统和反思性系统。前者是自动化的习惯系统,反应快速,不需要消耗认知资源,后者是反应较为缓慢的认知系统,需要消耗更多认知资源,但也更加灵活... 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中许多研究一致认为,人的行为由双重学习系统控制,分别是反射性系统和反思性系统。前者是自动化的习惯系统,反应快速,不需要消耗认知资源,后者是反应较为缓慢的认知系统,需要消耗更多认知资源,但也更加灵活,可以有效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两种学习系统并行存在而又相互竞争,共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究竟是哪种学习系统对人的特定行为起着主导作用,又有哪些因素导致该系统对行为的支配,是近年来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过去研究者们采用导航学习、概率分类学习或工具性学习及其计算模型,从行为和大脑层面探讨双重学习系统在急性和慢性应激下的变化。通过回顾和分析这些研究,我们总结出应激导致个体向习惯行为转变的生理机制,即去甲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在杏仁核的参与下与受体结合协同作用于双系统相关的脑区,并从该角度出发重新梳理和解释毒品成瘾的形成。未来需要重点关注个体基因差异与应激影响学习的关系,并采用多种研究手段以更好地揭示其背后的神经和内分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双重学习系统 反射性系统 反思性系统 毒品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