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结构性分化是长期趋势——2007年A股投资展望
- 1
-
-
作者
张东伟
-
机构
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07年第1期15-15,共1页
-
-
关键词
长期趋势
牛市
上市公司业绩
展望
竞争优势
投资者
权益收益率
行业景气
结构性
性分化
-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2006:依然是熊市中的价值投资年
- 2
-
-
作者
张东伟
-
机构
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06年第1期10-11,共2页
-
文摘
熊市已经有数个年头了,方方面面对结束熊市的期待越发强烈, 以致于熊还未去,“转折”就已“计划”好。似乎股市的趋势可以由主观的“能动性”来决定。如此,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应该重新写了:自然现象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社会现象则可以由意志来决定。
-
关键词
熊市
内在原因
国际股市
中国股市
企业景气
价值投资
股价
市场规模
管理层
牛市
-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长期调整市中的投资策略
- 3
-
-
作者
张东伟
-
机构
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05年第23期49-48,共2页
-
文摘
一、股价水平的含义1.历史收益率的启示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从股价指数的历史记录看,深圳综合指数是一个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指数:它既没有超级大盘股对于指数杠杆的作用,也没有新股发行价计入指数对指数虚增的影响。以该指数作为市场平均收益率有其客观性的一面。考虑92年年初的100点。
-
关键词
投资策略
深圳综合指数
投资价值
平均收益率
股价指数
新股发行
客观性
大盘股
历史记录
指数对
-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第一讲 股票估值的专业性(上)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张东伟
-
机构
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05年第9期52-53,共2页
-
文摘
"价值投资"正在深入人心,但可以说误解也同样广泛存在。在对待价值投资方面,有两种认识是相当普遍的: 1、认为在估值或价值投资的理念和道理上是清楚的, 关键是如何操作。某位业绩很一般的基金公司老总就这样说:估值、价值投资的理念上大家都是一样清楚的,关键是怎么去操作,以什么手段和渠道去调研,比别人早一步获得关键信息。2、价值投资在中国"水土不服",股价不反映基本面。价值投资只不过是个"题材"和借口。中国上市公司的报表都是假的,分析起来没有意义。第一个问题,是目前很多投资者和研究机构不自觉的观念,反映在其具体工作上。
-
关键词
股票估值
价值投资
专业性
中国上市公司
研究机构
基金公司
关键信息
水土不服
基本面
投资者
-
分类号
F830.9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证券分析师的核心专长是什么?
- 5
-
-
作者
张东伟
-
机构
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05年第11期52-53,共2页
-
文摘
一、有效性问题 套利是证券市场不变的本性。但这就引发了一个悖 论:一、股价的波动是可以分析的,因为只要分析清楚了 套利存在的机会,也就有把握市场的波动的可能。二是市 场的波动是不可分析的,因为市场各方若都在进行这样 的分析和套利行为,那么,套利的机会就稍纵即逝,几乎 不可能有明显的套利的机会可以存在,这样,市场波动的 分析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悖论正是市场的有效性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信息公开披露 时,市场反映迅速。
-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有效性问题
证券市场
信息公开披露
市场波动
套利行为
核心专长
股价
悖论
价值评估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价值指标的运用(下)
- 6
-
-
作者
张东伟
-
机构
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05年第16期46-45,共2页
-
文摘
一、利用市盈率P/E的判别经验从价值驱动公式得出市盈率公式EPS=Q/RO,式中,Q为公司的市净率,由公司的内在价值驱动因素决定;RO为当前的权益收益率。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市盈率判别经验:a.当行业及公司业绩达不到平均收益率--不景气时,应处于高市盈率这种情况。
-
关键词
价值指标
高市盈率
权益收益率
价值驱动
平均收益率
内在价值
驱动因素
公司业绩
市净率
当行
-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第一讲 股票估值的专业性(下)
- 7
-
-
作者
张东伟
-
机构
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05年第10期51-52,共2页
-
文摘
4、以分红与否作为决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报刊等传媒对上市公司是否以现金分红的议论越来越多,一些专业研究人员也推波助澜,以致我们的管理层在制订有关政策如增发新股再融资时竟然把前些年是否达到一定比率的现金分红也作为条件(所谓"强制分红")。言下之意就是,谁如果现金分红了,谁就"有投资价值",或"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按照这样的说法,"微软"公司应该是全球最"没有"
-
关键词
股票估值
现金分红
投资价值
上市公司
增发新股
再融资
专业性
管理层
投资者
股票投资价值
-
分类号
F830.9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DCF与价值驱动公式
- 8
-
-
作者
张东伟
-
机构
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05年第14期47-46,共2页
-
文摘
现金流折现DCF是价值的衡量方式,但它更多的是 估值的原理性阐述公式而非可以直接操作的公式。尽管 一些教科书上将这一公式进行了"模型化"处理,如将其 分为经营的"稳定期"和"非稳定期",但这种处理模型过 于简单和理想,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并不相符,而且 由于采用了与会计模式不同的"自由现金流"
-
关键词
价值驱动
自由现金流
现金流折现
经营情况
稳定期
会计模式
处理模型
模型化
直接操作
教科书
-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价值指标的运用(上)
- 9
-
-
作者
张东伟
-
机构
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05年第15期46-45,共2页
-
文摘
运用DCF或价值驱动公式,需要对企业在管理战略、财务分析的综合运用,它需要象MBA那样的对企业经营的全面分析。这才是价值评估的基本功所在(但限于篇幅,本系列文章不能展开详述)。在估值上,笔者这里想引用格雷厄姆的一句话: "精确地指出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多少是完全不可能的。依据一个合理假设,得到企业价值估计的一个范围区间,能做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 所以,估值的关键是把握企业经营的趋势,或者说运用估值来进行投资,首先是选择能够创造价值的企业,然后才是估值和价格的问题。在估值上,简便的方法通常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
关键词
价值指标
价值驱动
企业经营
价值评估
财务分析
内在价值
市盈率
管理战略
价值估计
合理假设
-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