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分析可能影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改善ASD患儿父母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short version of Worl...目的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分析可能影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改善ASD患儿父母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short versio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对95例ASD患儿父母进行调查,比较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与常模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影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 ASD患儿父母的生存质量在社会关系领域(12.62±2.18)及环境领域(10.93±1.97)的得分低于常模(P<0.05)。患儿合并其他疾病(B=-1.22,95%CI:-2.23^-0.21)和夫妻关系一般(B=-2.28,95%CI:-3.73^-0.84)是ASD患儿父母心理领域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患儿合并其他疾病(B=-2.55,95%CI:-3.96^-1.14)是ASD患儿父母社会关系领域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低于普通人群,患儿合并其他疾病及夫妻关系不佳者生存质量更低。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不同起病年龄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特征。方法以8个城市11家医院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起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组(≤30岁)、中年组(30~60岁)、晚发组(≥60岁)。应用抑郁症状快速评估量表(brief 16-...目的探讨不同起病年龄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特征。方法以8个城市11家医院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起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组(≤30岁)、中年组(30~60岁)、晚发组(≥60岁)。应用抑郁症状快速评估量表(brief 16-item quick 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self-report,QIDS-SR16)评估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严重程度,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评估患者被常见躯体症状所困扰的严重程度,简明生活质量与满意度问卷(quality of life enjoyment an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Q-LES-Q-SF)评估患者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满意程度,席汉残疾量表(Sheehan disability scale,SDS)评估社会功能损害情况。结果共纳入1503例患者,经急性期治疗后,733例(48.8%)患者存在残留症状,常见残留症状为注意力/决策力下降(82.4%)、精力不足(79.6%)、兴趣减退(75.2%)、感觉沮丧(72.4%)、睡眠不深(72.3%)和反应迟钝(70.4%)。早发组残留症状中睡眠太多、食欲增加、体重增加及自杀观念发生率高于中年组和晚发组(P<0.05);早发组和晚发组感觉沮丧症状发生率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晚发组入睡困难发生率高于早发组(P<0.05)。感觉沮丧(β=1.85)、自杀观念(β=1.57)、兴趣减退(β=2.71)、反应迟钝(β=3.00)、坐立不安(β=1.55)与SDS总分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起病年龄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的特征不同;患者社会功能受损与残留症状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分析可能影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改善ASD患儿父母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short versio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对95例ASD患儿父母进行调查,比较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与常模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影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 ASD患儿父母的生存质量在社会关系领域(12.62±2.18)及环境领域(10.93±1.97)的得分低于常模(P<0.05)。患儿合并其他疾病(B=-1.22,95%CI:-2.23^-0.21)和夫妻关系一般(B=-2.28,95%CI:-3.73^-0.84)是ASD患儿父母心理领域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患儿合并其他疾病(B=-2.55,95%CI:-3.96^-1.14)是ASD患儿父母社会关系领域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低于普通人群,患儿合并其他疾病及夫妻关系不佳者生存质量更低。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起病年龄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特征。方法以8个城市11家医院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起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组(≤30岁)、中年组(30~60岁)、晚发组(≥60岁)。应用抑郁症状快速评估量表(brief 16-item quick 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self-report,QIDS-SR16)评估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严重程度,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评估患者被常见躯体症状所困扰的严重程度,简明生活质量与满意度问卷(quality of life enjoyment an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Q-LES-Q-SF)评估患者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满意程度,席汉残疾量表(Sheehan disability scale,SDS)评估社会功能损害情况。结果共纳入1503例患者,经急性期治疗后,733例(48.8%)患者存在残留症状,常见残留症状为注意力/决策力下降(82.4%)、精力不足(79.6%)、兴趣减退(75.2%)、感觉沮丧(72.4%)、睡眠不深(72.3%)和反应迟钝(70.4%)。早发组残留症状中睡眠太多、食欲增加、体重增加及自杀观念发生率高于中年组和晚发组(P<0.05);早发组和晚发组感觉沮丧症状发生率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晚发组入睡困难发生率高于早发组(P<0.05)。感觉沮丧(β=1.85)、自杀观念(β=1.57)、兴趣减退(β=2.71)、反应迟钝(β=3.00)、坐立不安(β=1.55)与SDS总分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起病年龄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的特征不同;患者社会功能受损与残留症状有关。
文摘目的探讨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改善的情况下,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和睾酮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入组21例月龄为(62.19±18.84)月的ASD患者和30名月龄为(64.40±7.48)月的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孤独谱系障碍患者入组后用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hinese version of psycho-education profile-revised,C-PEP)评估其发育水平,并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康复训练,同时合并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治疗,6个月后复查C-PEP和血清性激素水平。对照组进行一次性激素检测。结果 ASD组患者在治疗后C-PEP总分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ASD组与对照组血清FSH、LH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SD组E2、孕酮和睾酮水平较高(P<0.001);治疗6个月后,ASD组与对照组血清FSH、LH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SD组E2、孕酮和睾酮水平较对照组高(P<0.001)。与治疗前相比较,ASD组在治疗后血清各性激素浓度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SD患者的血清E2、孕酮、睾酮浓度升高,且不随症状改变而变化,提示ASD患者血清E2、孕酮、睾酮水平可能具有状态独立性。